登陆注册
7821900000020

第20章 中亚回族解读(2)

中亚回族对自己的母语——汉语陕甘宁回族话也是情有独钟的。130年来,他们在家里说回族话的习惯从未改变过,孩子咿呀学语时学的就是汉语回族话,到上学校前他们的汉语回族话的日常会话已经熟通了。可能是应中亚回族的要求,前苏联吉尔吉斯加盟共和国和现在的吉尔吉斯共和国,凡是有回族聚居的地方都有回族学校(校内以回族学生为主,至少60%,也有当地的吉尔吉斯、俄罗斯、哈萨克等族学生),学校从1号到11号即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一直开设汉语回族话课。但中亚回族话的转写载体不是汉字,而是斯拉夫字母,即比俄语的33个字母多出几个字母,所以前苏联和吉尔吉斯都叫这种用斯拉夫字母转写的中亚汉语回族话为东干语。这种回族书面语保留了纯正的清朝陕甘宁地区汉语回族话,应该说是一种汉语西北官话的社会方言,叫族式汉语或许更确切,也可以称作西北回族式汉语的境外方言。

语言学界有把中亚回族话分为口内回族话和口外回族话的,前者指陕甘宁老回回话,这其中又可分为陕西老回回话和甘宁老回回话。后者指嘉峪关以西的新回回话(也叫娃娃回族话)。但笔者调查初步断定,大体有以陕西回族话为基础口音的中亚回族话(多在哈萨克斯坦),以甘宁回族话为基础口音的中亚回族话(多在吉尔吉斯斯坦),但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新疆汉语和突厥语族的影响,也受到了进入中亚后俄语和吉尔吉斯语的影响,比如节奏较快,有送气擦音,有新疆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孜语借词和俄语、吉尔吉斯语借词,还有少数多语合成词等。这种中亚回族话充分反映了回族人在逐渐西迁的过程中,以及在中亚扎根后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精神。

中亚回族对所在国的吉尔吉斯语也很熟悉,特别在吉尔吉斯的外地农村,回族人都能说吉尔吉斯语,在日常生活的用语中多用吉尔吉斯语与吉尔吉斯族交际。吉国回族协会主席玉素甫先生、比什凯克人文大学的教授、吉国回族教育基金会会长尤素波夫先生,都是农业大学毕业。长期在农村生活过,他们不但俄语好,汉语回族话好(尤素波夫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进修过一年,汉语普通话也好),而且吉尔吉斯语也说得跟本族人一样。笔者在尤素波夫教授家住时听他接电话先用alow问候,接着说salam,再接着说haozhene,一个电话问候语连说了俄语、吉尔吉斯语、东干语(即汉语中亚回族话)三种语言,这真是中亚回族人语言才能的典型注解!

中亚回族的这种多语通的才能令中国回族钦佩不已,其实,这种才能正是中亚回族勤奋学习的态度和快速适应能力在语言方面的再现。为什么同样是回族,在中国只会讲一种汉语,成为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唯一只讲汉语(满族至今还有一少部分黑龙江人在讲满语)的民族,而中亚回族却成了会讲多种语言的榜样呢?正是回族与时俱进,因地制“语”的灵活现实的特性之体现。须不知,在吉尔吉斯,回族多种语言沟通交际的能力是不可逆的,即回族人见到俄罗斯人讲俄语,而俄罗斯人是不能跟回族人讲汉语回族话的;回族人见到吉尔吉斯人讲吉尔吉斯语,而吉尔吉斯人也是不能跟回族人讲汉语回族话的。有的回族人还能讲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等。同样,对方也是不能和回族人讲汉语回族话的,至多只能学会一点日常用语而已,而像伊玛佐夫院士、尤素波夫教授这样的吉国东干学家、经济学家也同样是多语巨匠,比如,他们能和笔者用不太标准的汉语普通话交际,而笔者却很难用东干语和他们交流。这是中亚回族在语言上为中国回族增光添彩的地方,也是值得我们从中深入研究中亚回族之特性的地方。

四、中亚回族的耿直豪爽大方

笔者来到吉尔吉斯不久后就发现,中亚回族不管是甘宁的,还是陕西的,还是新疆的,不管是干部、知识分子,还是工农、商人,其性格都比中国陕甘宁的回族更耿直、更豪爽。

中亚回族不像中国回族那样说话委婉,拒事灵活,而是心直口快,想啥说啥,不窝着藏着。比如伊玛佐夫作为国家科学院院士和东干学部部长,年纪有66岁了,他性格温和,待人热情,工作细腻,但也仍然直爽。笔者在吉国科学院东干学部讲座《宁夏回族话、新疆回族话、中亚回族话的区别与演变》后,讲到中亚回族话如果顺其自然发展,再有50年就会被取代,他当场就反对说“这不可能”,但他讲完后对笔者仍然非常诚挚热情。比什凯克人文大学的尤素波夫教授全程陪同笔者在吉尔吉斯访问,他安排接待非常细致,又亲自开车,亲自联系,多次请客,奉献时间,奉献财力,奉献精力的热情令笔者十分感激。但他性格也十分直爽,发现笔者不得体或与当地人文化习俗相左的地方总是及时提出,甚至小到不能问女人年龄,不能问女人卫生间在哪,不能在吃宴时在别人的前面走过,不能在吃宴时提前告辞等,而且总是直来直去告诉,不太讲究对方接受的心态,但往往说完后又和你很好地交起心来,令你又很温暖。这两位回族人物都有“直”的性格,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伊玛佐夫直而温和,尤素波夫直而幽默,至于其他基层回族群众,耿直豪爽的性格就更明显了。

中亚回族这种“直”的特性与中国回族的性格是有些不同的,其原因与前苏联俄罗斯大民族性格的影响有直接关系,正如尤素波夫所说:“中亚回族直,我也直,这是受俄罗斯文化影响,俄罗斯人也直,白的就是白的,黑的就是黑的。”回族原本性格是倔强的,受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的“柔中克刚”的影响,今日宁夏回族灵活性,说话委婉性已较明显。而受前苏联俄罗斯传统文化直爽的影响,今日吉尔吉斯回族爽直、豪放也较明显。

中亚回族的另一特点是,在性格开朗的基础上,为人处事更大气、大方。他们虽然经济实力并不强,腰包不凸,苏联解体后吉尔吉斯工资偏低,物价又上涨,一个大学教师的月工资才有几十美元,回族当然也不例外。但他们在涉及人情相助,民族文化保护、科学研究、接待中国朋友等方面仍然不减慷慨,不减大气、大方之风。前文已讲过,他们借钱去参加朋友婚礼等,已很令人感动,更值得肯定的是,他们慷慨解囊建设公益事业。

比如,尤素波夫教授为办《回族》杂志,自费买房、自费买办公家具、自费聘工作人员,印刷也是自费,出版后的《回族》杂志免费分发给吉尔吉斯国内,中国、中亚及日本,还有伊朗、马来西亚等信伊斯兰教的国家。他的收入本来在吉国是较高的,还可以到中国或国外去挣大钱,但他为了中亚回族事业,不断掏工资掏腰包,不断掏私车汽油钱,自己几近入不敷出,经济拮据,也无怨无悔。又比如吉国回族协会主席玉素甫·苏拉先生是该国农业大学毕业,现在是吉国食品公司总经理,他在回族人当中是富裕些,但他把大批收入都用到回族事业上,全国2400名回族会员中,他交的会费比别人多几倍甚至十几倍。至于农村里的回族,大气、大方、无私助人的事例更是举不胜举。笔者随首都比什凯克的教授们到吉国各地村镇去考察,那里回族家里都是事先准备,盛情设宴,往往是先上馕、腐竹、黄瓜、胡萝卜、糕点、凉茶,然后又上热炒菜,牛羊肉、饺子、馄饨,茶是全程少不了的,还要饭后果盘,这样的花销对于前苏联解体后经济比较低水平的吉尔吉斯的少数民族农民来说,实在是一笔大的开支,但他们全然不考虑这些。舍得花大钱,大方大气地接待远方的客人,尽管客人没有交饭钱,尽管客人拿点礼物也远不够饭钱。这种精神是中国早就推崇的舍己助人的精神,它们在中亚回族的身上得到了发扬光大。

五、中亚回族的勤奋进取

中亚回族直爽大方,又能勤奋进取,拿中国当前对能人的一种时髦评价是“能挣会花”。会花上文已述,即他们舍得花钱助人助事,而“能挣”是他们身上的又一种优秀品质。这里的“能挣”不光指经济上能挣钱,还有在其他各行各业“挣”得一席地位,即勤奋进取,有为“挣”得有位的一种奋斗精神。

当前回族只占吉尔吉斯整个人口的大约1.1%,可这6万多回族在全国500万人口中却占据了第三的能量,回族有国家科学院院士,有政府里的农场部长,有议员,有检查院大校,还有十月革命时列宁接见过的英雄马三旗,有吉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诗人亚瑟儿·十娃子,还有像上文提到过的吉国回民协会主席玉素甫、苏拉这样的大商人,吉国回族教育基金会主席、被称作中吉两国民间外交家的拉希德·尤素波夫教授。

早在回族从中国迁来初期,沙皇就发现了回民在俄罗斯和吉尔吉斯两大民族夹缝中生存的超常能力,肯定他们既能打仗,又能种地,还能经商,他们来到中亚不到30年就能修出自己豪华的清真寺。在苏联解体吉尔吉斯经济不景气的今天,他们通过勤奋进取,艰苦奋斗,在“有为”中实现了“有位”,这不光指上述列举的大人物,就是普通回民家庭,平均生活也是吉国上等的。

比如,笔者看到吉尔吉斯开布隆陕西村的马家回族,家有小工厂,修理汽车,又有农业蔬菜大棚,还有庄稼收割设备,还经商,开小卖店,全家男女老少都不闲着。他们没有抽烟吸毒酗酒的坏习惯,也没有聚伙打麻将来赌博的时间。笔者所到回族聚居之处,孩子们在朗朗地读书,妇女们在默默无闻地干着家务,男人们在外面兢兢业业地干着自己的事业。热湖东南岸科拉科尔城二道沟村的回族沙米尔一家,有汽车运输又有大菜园子,沙米尔和夫人昨晚招待我们直到晚上11点才散席,然后又一批批送人,他们夫妇俩加上十七、八岁的儿子又收拾碗筷和剩菜等,直到后半夜,但当我和尤素波夫住在他家的上间房子早上醒来时,他们早已在院子里又忙开了,我就不知道他们睡了几个小时觉,甚至睡没睡觉?!45岁的沙米尔早上一见到我就用中亚回族话说“muedunba?”(没冻吧?)。意思是“昨晚你在我家睡觉没冷着吧?”使我既对他的勤劳感到钦佩,又对他的礼貌深深感动。

中亚回族大概休闲的时间也就是红白喜事和朋友聚会的时候了。

而像伊玛佐夫院士这样的科学家、学者,就连休闲的时间都难以舍得出,他作为国家科学院东干部学部长,每天要坐班管理科学院一个部门的工作,晚上在首都比什凯克家里写论文,周末到离首都不远的亚利桑那村别墅去著书立说。笔者去过他的别墅,有几百平方米的大院子,周围平房围成天井,有花地、有厨房、有大炕、有书房,书房里摆满了有关东干语、回族学的各种文字的书,有英文的,俄文的、汉文的、吉尔吉斯文的,他自己写的书也有十来本。尤素波夫曾告诉我:“伊玛佐夫院士的俄语书面语语法水平,翻译水平和文学水平,俄罗斯人都是佩服的。”笔者初学俄语虽不能欣赏,但他对笔者说的有关东干语回族话的发音和语法、词汇等语言学知识,就能感到他对国际普通语言学非常内行。其实,农村再怎么大也不如首都比什凯克方便,那里只能是农村厕所,打水也得用手压井,冬天平房还是透风较冷些,但伊玛佐夫为了在安静的农村专心致志搞科学研究,他全然不考虑城市里方便的物质享受。他在别墅的平房里还幽默地跟我们说:“苏共中央领导人让肖洛霍夫住在首都莫斯科,他不去,只是开会去,他就住在农村。文豪托思陀耶夫斯基也是住在农村搞创作。”我补充说:“中国作家赵树理也是住在首都北京不习惯,蹲在沙发上,最终还是回到山西省农村去搞创作了。”但伊玛佐夫既是文学家又是语言学家、民族学家,他在农村不仅生活没城市方便,至少对科学研究的资料也是不够方便的,也要经常驱车回城去查阅资料,但为了利用农村的安静,防止杂事干扰,从而能高效写书,他宁可吃生活不方便之苦,吃跑路之苦,在农村和城市之间趋利避弊,奋力笔耕,所以才几近著作等身,成为国家的科学院院士。

不仅是高层人物,农民两头都勤奋进取,普通的中层如老师和研究人员也是做事兢兢业业,上进心强。吉国东干学部50岁的回族冬拉尔,一方面在东干学部一年写一本书,一方面又在哈萨克斯坦农村学校教书,一周18节课。他开着自己的车一周几次往返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之间,精力充沛,令人赞叹。

中亚回族积极进取可从个体中看出,也可从人民群众的建筑成果中看出,从热湖南岸科拉科尔城回族100年前后两个清真寺的对比中都可看出他们的勤奋进取和经济实力。1907年盖的老清真寺是中亚回族西迁刚30年就建成的,是一个带有面积较大的大殿外面单立一个月牙旗的塔楼的具有浓厚中国中原汉回结合风格的平房宏伟建筑,大殿的天花板顶上,一边用汉字写着:“达来给拉湖甫者瓦里恩城公全清真寺,1907年菊月肆日吉日立”,一边用汉字写着:“钦奉上谕师韫马玉堂师傅泉等建修礼拜寺。”“清真迁都一千三百二十五年菊月肆日建修。”老清真寺的维吾尔族籍的值班人员向笔者介绍说他是缠头回回,还热情地让笔者进了大殿,并让我认读大殿顶上的这些字,陪同我的尤素波夫教授说:“白彦虎和马化龙的后代回民来中亚二三十年就能盖上这样豪华的清真寺,说明了他们来到中亚哈国和吉国后很快就积累出来的经济实力。”我想这里面更体现出中亚回族当时的一种卧薪尝胆、奋发进取、勤奋劳作的民族精神。

同样,笔者也参观了科拉科尔城回族另一座盖了才八年的清真寺,全寺边上是一个圆形的高塔,全寺是方型而又有很宽很长的带有伊斯兰风格和汉文化特色的建筑,让笔者想到全寺的天圆地方的理念,而且全寺都是着银白色,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和新亮。这显然是当地最具经济实力和最具亮点的建筑,说明无论是百年前,还是百年后,中亚回族在积极进取的过程中和经济实力的结果上都是中亚诸民族中较为优秀的,他们的确为中华民族在异国他乡争了光。

六、中亚回族的文化保护情结

中亚回族西迁至今已整整130年了,他们在这期间其文化品格和风俗习惯固然受到过前苏联政治、文化的强烈影响,也受过俄罗斯和吉尔吉斯、哈萨克等民族风情的润染,但他们始终没有忘记中国回族文化,并且在俄罗斯和吉、哈文化的夹缝中顽强地生存,并发展保护着她。

同类推荐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思考成才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思考成才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事说石嘴山

    事说石嘴山

    石嘴山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灿烂的文化。本书是《美丽石嘴山丛书》之一,是众多史志学专家智慧和心血的凝结,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史、资政、教化价值的文献。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本书内容广泛,涵盖文学艺术、科举教育、官政典制、科技发明、风俗礼仪、衣食起居、节日节气、天文历法、宗教哲学、体育娱乐、医疗保健、建筑园林、考古文物、自然生物、地理景观、历史军事、政治经济等文化的各个层面,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一本生活之余的休闲书。我们真诚地希望读者,在全面掌握文化常识的同时能够从中感受到快乐,在轻松阅读中能够猎取知识滋养心灵,并找到您想要的……
  •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是一部世界文化百科全书,从人类历史、衣食住行、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军事技术、风俗传说、名胜古迹七个方面讲解世界文化常识,展示世界文化发展的轨迹,为读者提供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使大家尽情畅游在辽阔深邃的世界文化知识的海洋中。
  • 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文集(二)

    中国西部博物馆论坛文集(二)

    本书收录的论文涉及:博物馆建设与发展、博物馆管理与服务、博物馆陈列与展示、博物馆藏品鉴赏与研究、博物馆藏品征集与保护、文化遗产与保护等六个方面内容。
热门推荐
  • 一品御妻:相爷莫心急

    一品御妻:相爷莫心急

    家人蛇蝎心肠,不如切腹自尽;重生战国为相,不若睥睨天下;原以为重生之后,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却不曾想,心动的滋味教她尝了禁果;原以为重新来过,事态尽在谋划之中,却不曾料,动了凡心的他让她逃了;赵胜,赵国之相,翩翩佳公子,谁曾想会是名女子?吕不韦,秦国商人,淡漠寡人,可却是名狡诈之人;赵胜如何摆脱男身?且看一代国相,如何烈火焚身,洗尽铅华,终化身为烈狱勾魂使者!反转史料,天下大势,尽在掌心之间!
  • 暗夜离殇

    暗夜离殇

    为了你,我只能这么做,对不起,我....爱你
  • 月阳天极

    月阳天极

    太阳,在在神界中被称为天阳,这是一个能够给人们温暖,能够让植物生长,能够······但是,太阳,也会出现异样。这是一个千万年不会出现的异样,但是,这个异样听了过去,另一个灾难则在百年之后降临了!只相隔百年!两大灾难降临,百年的时间,没有准备!天阳接近毁灭,神界欲乱,各神下凡至各大位面,而此刻,一个青年则刚好来到了神界。看到了这个景象,这个青年却丝毫不乱,举起了双手,面对血色的天阳,高喊一声:“以我神兽之王麒麟之力,破!”
  • 花千骨之千古琉璃

    花千骨之千古琉璃

    花千骨重生之后,将面临着两大选择,一是东方彧卿上辈子付出了太多太多,可今世也付出了很多,二是白子画以前伤害了太多太多,所以还爱着他,她将面临这人生两大选择,选择东方彧卿还是白子画,一场虐恋开始,敬请期待。
  • 北地行

    北地行

    驰骋云天霍去病,生死无畏向子瑜,风云际遇紧相随,大汉天下任来回!十九岁的大一学生向子瑜带着爱犬在酒泉附近,穿越虫洞,去了汉朝。在草原,向子瑜遇到救命之汉商陈霍(霍去病),从此开始了漫长而又执着的大汉经历……
  • 等待时间说一次别来无恙

    等待时间说一次别来无恙

    这是一部结合了青春,爱情,友情,成长,生活为一体的小说。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修饰的语句,有的,是一份呼之欲出的真情。小说主要讲了一名高一的女生林霖暗恋同班男神,可她暗恋的对象却在读完高一后便转校。小说的重点在于林霖与其暗恋对象穆尹晨在两年后相遇的事,男女主角的爱情以及男主扑朔迷离的身世是整部小说的最大看点。最后结局是喜是悲?读者们看完自然就懂啦!
  • 重生嫡女毒后

    重生嫡女毒后

    上一世,瞎了眼!真情错付,死不瞑目!渣男丈夫和白莲花庶妹苟且陷害,刚满月的儿子被掐断颈骨,她更惨遭凌迟,被丢去乱葬岗!这一世,再重来,仇恨滔天!绝不手软!惩庶母,虐渣男,斗小三!专治各种不服和小人!相府嫡女,涅槃重生!当最善良的人学会狠毒,当最软弱的人硬起心肠,凤眸半挑,素手倾城,欺她害她者,定要千百倍偿还!翻云覆雨中,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且看她锋芒喋血,风华惊天下!
  • 邪魅魔神

    邪魅魔神

    君若舟是飘羽山庄四公子,放荡不羁却心思细腻,为保亲人、朋友、爱人,誓屠尽天下一切该屠之人,得上古遗仙天罡绝命,终开启一段帝王之路,有人恨他冷血无情,有人爱他行侠仗义,有人恼他放浪形骸,可世间人更习惯称他为邪魅魔神......
  • 史上最蠢妃

    史上最蠢妃

    一场穿越改变国家局势。一块许愿石牵涉诸多秘密。两国争霸,江湖争雄,传闻谁获圣女,必将一统天下。一名来自20世纪智商正常的女孩莫云涒,意外穿越竟然是个不得宠的娘娘,搞笑的是这个娘娘还是个智障,被关入冷宫,与一群丧尸生活,郁闷的是自己的亲爹还仙逝,所以还是个受创伤的智障。一代名妓成为政治工具,一名宫女竟意外身亡,三宫六院明争暗斗,好在全当愚妃是空花瓶摆设。这里有深爱智障娘娘的一国之君,有莫名动情的另国霸主,有高调华丽爱花胜过爱人的钟情公公,有低调奢华爱人胜过爱花的风流王爷……有欢乐,有暴笑,有计谋,有暗算,有深情,有无情。是愚蠢当道,还是聪慧逆席?(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光阴逆旅

    光阴逆旅

    陆黎是美院油画系在读生,天赋颖异,先锋而又麻木。时而抑郁,时而欢喜;不回忆过去,不向往未来;不热爱生活,不厌恶自杀。就是这样一个麻木而痛苦的姑娘,一次偶然在朋友举办的party上,结识了岳长崎,他的油画模特,重逢了鹿青,她的同事与挚友······故事衍生于陆黎的个人感情经历与生活发展,逐渐清醒,又逐渐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