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38600000023

第23章 给传统戏曲注入新生命(2)

我们应该看到,戏曲未来的观众主要是今天的青少年。目前青少年不爱看戏,甚至于把看戏当作是“受罪”,主要原因戏曲的总体意识落后于时代。因此,戏曲不景气,只能从自身找原因。当然,也用不着因此对戏曲的前途悲观失望。其实,目前不光戏曲青年人不爱看,其它的传统艺术也都不同程度地潜存着危机。如民乐受冷落,而通俗歌曲却登上了大雅之堂;民族民间舞蹈不受欢迎,而西方新潮舞却激起青年人的狂热迷恋;中国画简直被认为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而西方立体派绘画则受到更多人的青睐……这些确实存在的种种现象,究竟是一种“撞击”、“挑战”,还是一种艺术发展的必然现象、艺术的新陈代谢的自然趋势呢?值得引起我们深一步的思索。但是,承认并不意味着认输,意味着传统艺术就一点出路和存在的价值也没有了。其实不然。稍加辨别我们就可以看出,无论现代艺术标榜自己怎样标新立异,但它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还是离不开传统艺术这个博大精深的根基的。就拿传统戏曲来说,虽然内容掺杂着许多陈旧过时的封建道德、社会伦理观念,但也有其强烈的人民性的一面。其次,它的艺术形式,更是我国人民数千年悠久文化传统的结晶,虽然今天有诸多不合时宜之处,但其鲜明的艺术个性和丰富的表现手段仍值得珍惜和借鉴。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戏剧传统,传统是文化历史的深刻体现。中国戏剧的传统正是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结构。国外观众评价我国戏曲是东方的艺术瑰宝,说它的艺术魅力妙不可言。田汉也说过:“我非常喜欢中国戏剧那种生动活泼的场子和不受布景的拘束,说到就到,纵横自在。这很适于表现今天的生活斗争的巨大规模和波澜壮阔变化多端的场面。”又说:“戏曲有一套描写人物的方法,单刀真入,人物突出,矛盾鲜明,有戏则长,无戏则短;细节和主题结合的很紧”。

近年来我国话剧改革,就很注意向传统戏曲学习,灵活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从而拓宽了话剧艺术的表现领域。我们再从近年拍摄的某些电影电视剧看,也可以看出明显地受了戏曲的影响,借鉴了戏曲的某些长处。因此,笔者对戏曲的前途是充满乐观的。但是必须要改革,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为现代艺术所代替。

从我国戏曲的形成历史看,它也是在不断改革、不断吸收和综合了别的艺术之长才得以发展的,它是诸种单项艺术(如舞蹈、音乐、诗歌、绘画、雕塑等)有机综合的结果。因此,现代戏曲在横向借鉴这一点上,应该打破自身的模式和框框,主动地向现代姊妹艺术学习借鉴,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以充实发展自己。有人认为,开放引进主要是指引进机器和技术,岂不知机器与技术也是文化。今天,与开放的时代保持同步,大胆地吸收与借鉴外来文化,与本民族的文化融合,创造具有世界性的新文化,这不是谁主观上愿意与否的问题,而是社会发展、艺术事业发展是必然趋势。

诚然,中国戏曲要走向世界,非得要以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为根基,从艺术的内容到形式,都要有中华民族的气质和风格,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是,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对于一个希望自己的才华得到本国同胞承认的诗人来说,民族性是首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条件:他必须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梅兰芳走向世界,既靠功底深厚优美、具有民族气魄的京剧表现艺术,同时,还因为梅兰芳京剧表演具有艺术内在的世界性审美价值——合乎舞台经济原则,复活了戏剧的视觉景观性以及动作和音乐的复杂结合……。再如老舍的《茶馆》,之所以受到欧洲人的欢迎,一是因为它从内容到形成都是中国味的;二是它反映了某种人类共通的东西,即对于在畸形社会中挣扎的普通人命运的同情。

著名戏剧理论家A·冈察洛夫指出:“今日戏剧——主要是思考的戏剧”。另一位戏剧家A·古雷加也说:“在现代,艺术方法和科学思维正在日趋靠拢,美的感受是通过知识问题间接地表现出来的。在科学时代,艺术的认识作用具有愈来愈大的意义”。应该看到,现代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审美需求已经随着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的改变而改变,他们对美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于多义性、哲理性和内在性。他们厌恶硬性灌输或高台教诲,他们不仅要欣赏,而且要参与,通过与演员面对面的交流而引起的反馈就是思索。通过介入,以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来填补舞台上那些抒发未尽之处,同时也将戏剧作为一种自娱的艺术形式而使其更具魅力。因此,当代戏曲不应再满足于叙述一个表面的喜怒哀乐的故事,表达一个既定的概念,而应着重从哲理上作进一步的探索和开掘,以启发人们对生活作深入的思考。

近年来国内创作上演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十分重视作品的生活容量和思想深度。如《秋风辞》以“巫蛊之祸”为背景,描写了具有雄才大略并屡建勋业的汉武帝晚年的悲剧,使人透过历史人物,能看到历史的、社会的本质,从而引起心灵的震颤和对于历史的深思。该剧作者周长赋在介绍创作体会时强调要用现代的观点去反思历史,去洞察历史的微妙和人物的心理,表现他们的复杂性格,因此突破了传统戏的简单化与单一化。花鼓戏《喜脉案》,虽然是喜剧形式,并且以大团圆结局,然而,它所概括的实际上是一个历史的悲剧。这种悲剧的形成,虽与个人的道德品质有关,但归根到底,还是由于那个腐朽没落的社会制度。正如作者吴傲君所说,我写的这个戏是名不见经传的历史生活,目的在于从离奇荒诞中反映生活的真实,于遥远的生活场景中折射出现实的幻象。既是艺术的,又是历史的。历史是复杂的,我们的剧作家,对于历史的洞察思考与揭示自然也应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从上述剧目我们可以看出,剧作家们着眼的不应只是一般的观赏性,而是更加注重在艺术中对生活、对历史进行分析和探索,呈现出自己的观念性、体现出作家对生活本质的理解。

曾被英国人引为骄傲的莎士比亚、萧伯纳的剧作,也由于与当代生活现实相距太远因而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艺术家们演出时,常常把时间和服饰进行改变和调整。有一位法国女导演在导《理查二世》时,采用了日本风格:演员穿日本服装,用日本音乐伴奏,获得成功,还有一位用印度风格来表现《第十二夜》。英国伦敦国际戏剧节的负责人罗丝·威德范登女士认为,古典戏剧作为一种案头披阅的文学,自然应该一字不漏地读,而当它被搬上舞台时,就必须按照当代人的思想意识进行改变和重新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赋予那些优秀剧作以更为宽泛的意义。

当代戏曲的发展也有内向化的趋势,即不以传统的叙述情节取胜,而追求表达的是一个总的情绪。它以情绪变化组织情节线索,重点表现人物的心理流动过程。《潘》剧当属此例。另外,去年《剧本》月刊第八期发表的大型探索性戏曲《魂归故里》,其风格和表现手法与传统戏曲相比,就有新的变化。该剧不分场次,不拘泥于个别具象,对人物情节进行了大胆地夸张、变形,运用了颇具象征意义的怪风和意识流性质的梦幻场面。剧中荒诞手法的运用,从内容看,有助于设置特定的戏剧情景,对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心理刻化大有裨益,而且有助于深化主题。从形式看,它为强化富有魅力的舞蹈场面提供了方便,丰富了目前现代戏普遍缺乏的舞台表现力。

“真理存在于百家之中,在形式与流派上越多越相反,正是人类精神越多越新的表现”。⑦我赞同高行健的观点,即对戏曲可以采取改革和不改革两种态度。他认为,“戏曲是我国的传统戏剧……不必把这种古老的艺术遗产一概革新。相反,不妨可以象保护文物一样,建立若千不同等级与规模的戏剧博物馆,让本来就由国家津贴的剧团或是在这样一些剧团内,分门别类,专演一些传统的剧目”。⑧以供欣赏、研究和对外文化交流。另一方面,“戏曲又需要改革。……要在对这种传统的戏剧重新认识的基础上,创造一种不同于老式戏曲而又保存和发扬了它的艺术传统的新戏剧,一种和西方现代戏剧大不相同的东方现代戏剧”。⑨

注释:

①魏明伦:《我做着非常‘荒诞’的梦——<潘金莲>遐想录》,《戏剧界》1986年第2期。

②③胡伟民:《话说川剧<潘金莲>》,《人民日报》1986年6月6日。

④魏明伦《我‘错’在独立思考》,《新剧本》1986年第4期。

⑤廖奔:《正视现实与开阔视野―关于戏剧理论现状的的发展与思考》,《戏剧报》1986年第2期。

⑥汪宗元:《通向艰难之途》,《文学自由谈》1986年4期第112至113页。⑦罗丹:《艺术论》。

⑧⑨高行健:《论戏曲不要改革与要改革》,《光明日报》1986年6月26日三版。

(发表于《塞上文坛》1987年2期)

同类推荐
  • 书边芦苇(《花园丛书》)

    书边芦苇(《花园丛书》)

    书边芦苇(《花园丛书》)收录了多篇散文。其中有《关于姚茫父》《祝诗与答诗》等。
  •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本书是俄罗斯象征主义诗歌盟主勃留索夫的诗歌精选,译者按年代从勃留索夫的诗集(含未出版诗集)中选译(共141首),分为十辑。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生活中,勃留索夫是个非同凡响的人物,被誉为“青铜和大理石”铸就的诗人。在诗坛上,勃留索夫还以诗歌理论家著称。
  • 又见炊烟

    又见炊烟

    回忆在我们的奔忙中消失殆尽。我们茫然的走在不知名字不知尽头的路上,来不及去想。或许我们要去那丛林中看一看,去那乡野里瞧一瞧,走进坦荡的田地,爬上幽然的高山,才能找回那些心灵的遗失。又见炊烟起,淳朴的人物,独特的民俗,安静的笔调,温暖而祥和,讲述一个旧日的乡村故事。
  • 我们,江湖未有期

    我们,江湖未有期

    12位江湖“萌友”,13篇热血江湖故事,他们潇洒自由,他们友善亲切,他们是生活在北京上海的友人,浪迹在丽江西藏的过客,求学在美国巴西的浪子,还有定居在遥远地方的江湖人,他们每个故事都无可替代,每个故事都是真实的冒险。
  • 我是老三届:60年代的青春记忆

    我是老三届:60年代的青春记忆

    本书以70年代知青的爱情和劳动生活切入,以大散文笔法,回忆了作者当知青八年的艰难经历。对那个时代的一些人与事做了全新角度的描述,注重真实细节。回忆中所涉及的那个时代的知青之恋,极有特色,充满真诚,作品以非虚构的笔法再现真实情景,记录了知青一代坎坷、执着的感情经历。本书在展示知青一代沉重的生命足迹的同时,也展示了上一代人纯真、向上的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上神不宠妻

    上神不宠妻

    自古天分六界,为首乃神界。神界有二人皆是幼时便名扬在外,一为美名,另一确是臭名。神界天尊之子,尚是年幼时便成功以一人之力阻退谋逆之徒,而其为谦谦君子,待人温和处事严谨,容貌迤逦,稳坐上位数千年,只钟情过一个女子却不曾娶妻。魔尊之女,尚是年幼时便怪病缠身久居病榻天生煞气更甚魔尊,而其病愈却如同傻子,成长后更是刁蛮任性,无人敢娶。当魔尊之女遇上天尊之子。上神,何以不宠妻?
  • 婚久不言爱

    婚久不言爱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郦颜清这辈子最想重来的事就是:第一,那晚没有经过那条小巷;第二,坚持将路家独子送进监狱;第三,她宁可孤独终老也不要嫁入路家豪门;豪门到底是什么?郦颜清:围城and炼狱;郦颜清你呢?天使or魔鬼?郦颜清:重走老路便是无路可走;郦颜清你根本在逃避,豪门本无错,错的是人......
  • 中华上下五千年(下)

    中华上下五千年(下)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未来。我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发生过无数轰轰烈烈的事件,也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把这些历史事件和风云人物介绍给读者,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 霸情总裁的替身妻

    霸情总裁的替身妻

    他说:“你是谁?怎么会在我的房里?”凌雨玲却不吃这一套:“就算我是你的第一个男人,也别对我抱有什么想法,否则后果自负。”
  • 凤若栖梧

    凤若栖梧

    他尚未明白爱情与婚姻是什么的时候,他父亲为他强行娶妻,新婚夜出逃他遇见隔壁的夫人,自此命运不可更改,他们一次一次的分开,一次一次的追寻,而又注定要一次一次陷入绝境。痴恋,意念,是不是也只是一个冰冷炙热的爱字,是不是以后,他还能与她再看凤栖梧?
  • 四圣真君灵签

    四圣真君灵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情云义天

    情云义天

    三个热血男儿在都市里打拼出了一番天地,在黑暗世界里的险恶。友谊的珍贵,与感情的真与假,兄弟之间的情谊又能维持多少,生死间的情谊,与打拼出来的事业,可能走错一步就万劫不复的深渊,三个男儿在一起见证了兄弟间的友谊与对情感的纠葛。。。。
  • 赵振业传

    赵振业传

    ???齲?????????????????????????????????????????г??????????????????ó?????·??????????????????????????е????????ɡ??????????????????????????о???????????????????????????????????????????й???????????????????????档
  • 鲍参军集

    鲍参军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

    《窝藏书系·阿来作品·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珍藏版)》是作家阿来的一部随笔散记。作者利用相机这一特殊的介质,将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中各类花朵的次第开放与凋谢随时记录下来。从一年中最初展露身姿的梅花写起,直至海棠、早樱、玉兰、紫荆、迎春、泡桐、丁香、鸢尾、芙蓉、栀子等等,花期不同的各种植物次第开放,牵引着读者跟随镜头中的影像共同来感受城市中不同时节的多彩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