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41700000001

第1章 初秋起风了(1)

北京初秋的故事

之一

背着大包上学的我

我终于相信并印证了“人是精神动物”这一理论。为了考取律师资格,我来到北京寻梦。

20个小时的火车颠簸,2001年8月4日14时,我不辨东西南北地冲进了著名的高等学府——中国人民大学。我已来晚了半天,没敢再耽误,便直接赶到了人大法学院贤进楼的空调教室。偌大的教室里满满地坐了600多名学生。学生们都很专注,教授的讲课声被麦克风传送到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没有人注意我这个闯入者,教室中除了教授的声音,便是哗哗的翻书声。人大办考研、考律师之类的辅导班名气在外,慕名前来的学生很多。我庆幸,我的座位在第六排,还算靠前。坐定后,我急切地打开了教材。教授点拨的速度飞快,三个小时内,二百多页的课本已串讲完毕。由于教室内没桌子,学生们都趴在跷起的腿上或用手臂撑着夹子记笔记,划重点。下课时,我清晰地听见周围有嘎巴嘎巴的声音在响,那是学员往后伸脖子、活动筋骨所发出的动静。

17时,迷迷糊糊走出教室。在阳光下,才感觉耳朵里还荡着火车的哐啷声。在人大上学的弟弟已在贤进楼门前等我。我的住处还没着落,在我来京的前一星期,能租的房子都已被租赁一空。这些情况连在人大上学的弟弟都没估计到,等他着手为我找房时,周围已不可能再找到住处了。没想到,到处是高楼大厦的北京,一到假期,也会被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充盈得不堪负重,就连又阴又潮的地下室都人满为患,每间都要住三四个人,房租在1500元左右。北京的当地人也因此发了笔不小的财。

到了22时,我的住处还没找好。这时,我才记起一路上肚子还是空着的。路上的倦怠和下车后几个小时的“满堂灌”以及这4个小时的寻房跋涉,让我脑子阵阵出现空白。还能站着,完全是精神的力量。

用“绝处逢生”来表达我对锦州师范学院新闻系张天华老师的感激之情绝不夸张。

听说人大研究生宿舍楼中有一批“海文考研班”的学生刚走。抱着一线希望,我来到人大的研究生宿舍楼,遇上了这位三十多岁的女老师。她带了五十多名新闻系的学生来人大实习,他们的住处被安排到了这个宿舍楼。老师关心学生是不分区域的,听我陈述完找房的经历,又知道都是新闻系统的,张老师立即让她的学生给我挤出一张床铺来。已经过了打热水的时间,带着宁夏的尘埃,平生第一次没有洗漱,就将自己平放在了北京床上。老师真好,床真舒服。

住了两天张老师学生的房间,知道有同学因为我两个人挤一张床,心中惴惴不安。于是又不停地四处找房子,但一无所获。后来,弟弟在女生宿生给我安排了一张床,这是犯校规的。所以,每次我进出女生楼总是提心吊胆,怕被看门老校工抓住。早上一起床,我总是将一天要用的书、洗漱用品、吃喝的一起装在大包内,在22时之前,我就靠这个流动的行囊维持一天的活动。这只硕大的包有我两三个腰围粗,平日里背起来很滑稽,但在校园内并不起眼。因为每个学子都背着大同小异的或皮或革的大包,手中拎个透明的水杯来去匆匆。于是,我也买了个很大的杯子,打一次水够喝一天的,节省了时间,很实惠。

大包中的书,以每天一本或两本的速度更替着。讲课的教授都是法学界赫赫有名的专家,他们讲得都很出彩。至于能接受多少,那是我基础的问题。

现在一个穿着洁白文化衫,背着大包,拎着大水杯,穿着平底鞋的我进出女生宿舍楼安全感越来越强,看门人很认可我这个学生。

之二

人大女生

宿舍生涯已是6年前的记忆了,今天算是旧梦重温。在一个宁夏老乡小妹妹的安排下,我住进了人大中文系大三学生的308宿舍。大三时,许多学生假期里就不再急着回家了,到了一脚跨着校门一脚踏着社会的年龄,外面的世界一下子变得与学校水乳交融起来。

308宿舍的女生名字有着集体的美感:杨柳、黄幸、杜鹃、春花……呼起来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实际上她们的思想比其纤纤容貌要峥嵘得多。

像人民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每个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尖子”。“人尖子”往“尖子”堆中一站,谁也显不出谁的锐气来了。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们都隐灭了曾经的星光与荣耀,在这人才荟萃的地方想不夹着尾巴做人都不成。每个学生的身后都是成摞奖证与被羡慕目光交融的历史,在金字塔顶端再加一个“顶”,实在太难!

人大中文系的女生走出校门谁也不敢低视。她们凭借学校的名气与自身敏捷的才思、流畅的文字基础与伶牙俐齿的辩才的确可以傲视其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业巨头中,人大学生扛大梁的比比皆是。308宿舍的女孩子今后也许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从她们晚上的卧谈中能听到大量的信息词汇:她们几乎对所有新兴、热门行当领头人的创业史、学术观点、重大成就与社会地位如数家珍;她们分析中国上下五千年及国际形势,观点鲜明、旁征博引。她们在做着用E-mail发邮件游戏的同时,看似漫不经心地就敲出一篇“鸿篇大论”来,并很快能被《中国青年报》之类的颇有影响的报纸编发。她们每个人都带了个外国留学生,任务是教留学生们汉语并有不菲的酬金,但师生之间的交流多用英语,显然中国学生占了很大便宜:找个老外练口语,还有钞票挣。女生们很“狂妄”,看着身着中式丝绸上衣、下穿牛仔裤的香港女生会很夸张地叹息:“这就是香港的文化”。女生们很宠自己。床头上都摆着大小的玩具,并一口一个自称“美女”。女生们又很孤独,到了大三要抓紧时间找个男朋友,否则连这“黄昏恋”都错过去了。女生们很大胆直白,许多我们掖着、藏着的话题,她们能大方地摆到桌面上进行“学术讨论”,但人大女生的确是优秀的一群。一旦有工作和学习任务,她们可以整夜整夜地付出,然后依然精力旺盛地去交付任务。对于自己订下的学习任务,要攻克的目标,她们很勤勉,很认真,轻易不会说放弃。在旁人只注意到其张扬个性、潇洒无羁的同时,自己不息地庄严地努力着。

人大的女生走出去,外表都风轻云淡着,真实的她们是张扬着个性,心比天高的一群,是即将出众的一群。

之三

刚出锅的馍

其实,离开家的时间并不长。但高强度的学习,较艰苦的生活和身体的不适,让我脑子一闲下来就想家。于是,干脆不让脑子空闲,用书本塞满它。

塞满了脑子,却不容易塞满肚子。这并不是因为缺钱,而是因为缺时间。上强化班的学员们很少有人愿意把时间浪费在到校园外去找吃的去。于是,假期里人大校园的快餐厅反倒比平日生意兴隆,甚至人满为患。在这里,你不得不感叹,全国各地的学生都齐全了,绵软的广东语,快疾的四川言,浓厚的山东味,轻柔的浙江音。

快餐厅的饭菜很便宜,三四元钱便能吃饱,可味道却无法恭维。尽管这样,一到打饭时间,几十个窗口前一色排着长长的队伍。学生们准备好零钞,摩肩接踵地往窗口挪移,到了窗口,谁也没机会精挑细选,只能随意指点两样颜色还算鲜亮、用很大的盆盛着,用更大的锅烩出来的菜。打菜师傅会利索地从身后拽出一个快餐托盘,“砰——砰”两声,将菜连汤带水投掷到托盘内,并快速报出菜价,收款,找钱。然后,你就会被另一位同学迫不及待地挤出队伍。饭菜买齐,快餐厅内的桌子往往已坐满了吃客。你不得不托着盘子,紧盯上一位饭已吃得差不多的同学,等待他的座位,然后陪着几个完全不相识的人同桌就餐。必须惜时如金,细心留意一下,每天买饭的时间是25分钟,吃饭的时间只为8分钟左右。

早餐也是图个方便,我一袋袋地消耗着面包、饼干之类的东西。有一天,我突然觉得好久没有沾过真正带有粮食味的食物了,比如妈妈手工蒸出的馍,那热乎、温软、透出粮食香味的思念,让我实在咽不下从大锅中“生产”出来的任何食物。

这时,弟弟已用50元钱给我买来一辆二手自行车。我骑着车子像饿猫一样在人大校园内游荡。在人大法学院的一个小市场内,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很不起眼的烤饼店。我用1元钱从老板手中接过了一个刚刚从炉膛里烤好的白面饼。

因为烫,我左右手来回倒着呼呼地吹着手上的热气,但不知为什么,眼中竟有泪珠滴溜溜地转着。

热热的带着粮食香味的饼,让我想到了家。

之四

北京是孤独的

这些年,北京读报纸的人越来越多。公共汽车上、地铁里每个人都在看报,没有人在交谈。静默中,我想到了“北京是孤独的”这个字眼。

楼层越高,电梯内越拥挤,这是都市的游戏规则。在首都这个政治文化中心里搏击的人们,似乎都被很厚重的大气层严实地包裹着,很疲、很累。这里时代的脉搏涌动得更快,不和节拍的人会被很无情地筛出局,每个人不知不觉中都成了压力圈中的竞逐者。

地域的差异,在塞北与京城的对比中被放大了若干倍。坐在我前后左右的北京学员不少都是年收入在6万到10万元之间的研究生、博士生。可他们依旧为再拿个“资格”拼命着。一样地早晨6时起,晚上午夜眠,一样地中午挤着买快餐,一样地午休时在教室中睡板凳。时间对每个人来讲都太宝贵了,他们信誓旦旦地说要在30岁前挣够一辈子要花的钱,或者在人生道路上摘取一顶让他们值得骄傲的桂冠。于是我想到了美国的硅谷,中国的中关村,这一切离北京的学子并不遥远。

年轻的狂妄是让人羡慕的资本。

晚上有课,经常从一座未竣工的楼房前走过。20多层的楼房迅速拔地而起,几乎是一天一个模样。在我快要离校的一天夜路上,楼房已经开始验电了。在深蓝的夜幕背景下,每层楼房的每个窗口都透出柠黄色的灯光,没有任何窗幔的遮盖,灯光整齐划一地闪烁着,整个楼房透出晶莹剔透的美。没有内容的简单所营造出的空灵一时间让我无以言其他。瞬间,一个怪异的念头闪现:这种晶莹剔透的美丽只须一扇窗帘就会击碎它的完美。而后,黑着的一块像空洞着的门牙,暴露出现存楼房无内容的虚弱来。没有实质的空空如也,再炫耀的美丽也是如此不堪一击!还披着青春翅膀的我是不是空着的,可有几许抗击能力?想着这个问题,我理解了北京的孤独。

之五

最美

这次来北京,功利心很强,就是为了学习,所以进了人大校园的门就没出去过,根本没有身在首都的感觉。但是北京大学、清华园是一定要去的,这是我每次来京的必访之地,也许是为了弥补自己一种无法企及的遗憾吧!

北大是我心仪已久的高等学府,每一次来,仅仅是湖光塔影、博雅风清都会使我受到燕园水土的濡染而滋生些脱胎换骨的念想。“若想知道什么叫金碧辉煌,请去看看颐和园的长廊彩绘;若想知道什么叫历史沧桑,请去看看圆明园的遗址断壁,而圆明园的一对华表就屹立在办公楼前;颐和园的小型石舫,就停泊在未名湖中……”每走在未名湖畔,每扶抚大理石舫,我脑中都在清朗着这优美的文字。燕园将历史凝集成的厚重淡淡地书写于景物之间,又用其中蕴藏着的文明滋养着每一批学子。

清华大学,大气开阔,其独有的旷达让人心怡。也只有生活在这里的学子长时间地与环境交融,才能有超越束缚的思维,才能心装广阔天地而身在狭小的科研室中驰骋逾越。

清华园中的那池荷花是园中的一抹灵动。每回我直奔的目的地就是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踱过的荷塘。七月末,八月初的荷塘正是这样的景致:“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一样的景色,却有境界之分。名人大家有名人的足迹和笔韵墨香,而我只有感悟、追怀的资格。荷塘包容着来往的伟大与微不足道。今日的学子徜徉之中,染一身荷叶的清气,熏一身前人的风骨,便形成了今日的清华之风。

“人大没有风景”,尽管也有紫竹园、核桃林的竹枝树影在院内婆娑,但自然景观却与北大、清华相去甚远,但这所以人文、哲学、法律、新闻为主的院校却因自己独有的风光而熠熠生辉。

人大的英语角,每到周末,便成为最灿烂的一角。北京高校的学子谁不在英语角中“畅游”一番,谁就没有足够的勇气让自己的第二语言去面世。人大的法学院赫赫有名,法学院的教授一开课,吸引多少其他院校法律专业的学子们“垂涎三尺”。人大的学生又被社会誉为“最经久耐用”的群体,这是让人大的学子最欣慰的。

谁最美,看着假期里仍背着书包求知的学子,看着自习室里每晚亮着的灯,听着每天清晨学子们大声的朗诵声,青春最美!包容青春、培育青春的每一寸土地都最美!

一所大学的气质

生命的存在是讲究气韵的。

2004年4月,我成了武汉大学一名没有学号的学生。人生百年已成稀有,武汉大学迄今已过一百一十一年的华诞。三个一是那样的畅、顺、达,百年不遇我逢时,心暖书香的幸福感在不多的时日里时时温暖着我。

“珞珈之山东湖之水,山高水长流风甚美。”

这副对联篆刻在“武汉大学风光长卷”上,是2003年武大百年校庆时由校同学会捐赠的,是我进了武大迎头就牢记住的话。对联为我拉开了武大文明史的一角:对联的作者是已仙去的董必武先生。上句勾勒出了武大的音容笑貌,下句明示了武汉大学的精神实质。掩映在石榴花下的长卷是武大校园现今风貌的平面展示图。里面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不知道被多少人梦里梦外魂牵梦绕过。来往的学子将平生与武大难以化解的情缘一笔一画间凝固于画卷。

武大校门口历历在目的“国立武汉大学”六个字是蒋介石先生的真迹,很有历史风烟的气息。字是从其对武大师生的三封致歉信的信封中影印出来的。老蒋的作风一直很强硬,但在文化的氛围前,还有几分真诚的风雅可讲。1948年6月1日因武大的一个学生在游行中被国民政府警卫枪杀,迫于武大师生“宁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的凛凛风骨,国民政府也为之低头求解,为之憾然。于是有了老蒋的三封亲笔信,有了各种滋味齐全的“墨宝”。血腥凛然的历史为武大留下了校名,留下了“6·1”纪念碑,留下了永远澎湃着的社会责任和痛感。

都说武大占尽了山河的灵气。当年是李四光来过了,依珞珈临东湖的校址是他骑着毛驴手指一圈圈定的。他说这是块出秀才、搞学问的风水宝地。都说武大校园的珞珈山将武大精气神围住,将武大风雅送达四海。当年是闻一多来过了,珞珈原名“落架”,颇多落寞,闻一多用同音的“珞珈”二字取而代之,珞珈山终于美在内外,名如其山了。

同类推荐
  • 野草

    野草

    本书散文诗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创造力。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
  • 感悟恩师——刻骨铭心的118个瞬间

    感悟恩师——刻骨铭心的118个瞬间

    人类从诞生那天起,就在努力控制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心理机能。心灵感悟就是这些尝试在科学时代的产物,是这片沃土上生长出的最绚丽的花朵!来吧,让我们从每个心灵感悟开始,从每项心理机能入手,一点点、一步步为自己的心灵作加法,让我们的人生奠基在坚实的心灵柱石之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现代人向往恬静怡人的大自然。然而为了生计,我们无法放下所有工作去做一个闲适的“悠客”。
  • 晴日的雨

    晴日的雨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包括:亲情乡情、情驻校园、情寄江月、诗情偶寄。
  • 日本战犯的再生之地:中国抚顺战犯管理所

    日本战犯的再生之地:中国抚顺战犯管理所

    “二战”胜利后,部分日本战犯从苏联引渡到中国关押,接受中国政府的审判。在辽宁抚顺城郊的东北战犯管理所,共有982名日本战犯度过了他们一生中一段不平常的岁月。在这里,中国人民用理性、热心使这些昔日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恢复了人性,由“魔鬼”变成了人。本画册记录了这段不寻常的故事,文图互动,有极强的资料性。
  • 纪伯伦全集:爱你如诗美丽

    纪伯伦全集:爱你如诗美丽

    《纪伯伦全集:泪与笑(散文诗)》收集了纪伯伦三部经典作品《泪与笑》《暴风集》《珍趣篇》,泪与笑、生与死、灵与肉,所有都是对立面,人生就是在这个充满各种对立面的世界中度过。纪伯伦以超越哲学家的深邃思索,用文学家的悲悯情怀写出对世间万象的解答,这是纪伯伦自己的天问也是代苍生而问,读这本书已经不耽美于它的文字,尽管文字依然很美,但吸引你的一定是其中充满人生解惑的哲思。不敢说本书是人生的导师,但绝对会在你陷入人生困境的时候,意外地给你点一盏温暖的心灯。
热门推荐
  • 超能灵探师

    超能灵探师

    离奇死亡、独门绝技、八门全开、神犬灵女!从普通人渐渐蜕变,从尸体身上揭开谜底!世间万物接系于一箭之上;八门全开尔等妖魔必亡!青山,绿水,冥河,安详过后山倒水泱;兄弟,队友,家人,谈笑之后有死有伤。PS:新人新作,很多地方不知道如何下手,我也在看着大神的作品,我想会越来越有进步的QQ960655986
  • 我可不是普通人

    我可不是普通人

    他在风雨大陆上是魔法师,魔武双修,全职全系,神兽绝种,抱歉,她身后的神兽,超神兽,上古神兽以千军万马。灵器稀缺,连她的手下用的都是高级灵器。。。。。。。。。。。。。。。。。。。。
  • 我真是大魔术师

    我真是大魔术师

    魔术即魔法。白毅是一个魔术师,得到魔法之神的神格。利用魔法表演古戏法,古戏法与魔法的结合让无数人痴迷其中。为了获得成神的信仰之力,前往世界各地,为全世界的人表演魔术。最终成为世界级大魔术师。
  • 网游之深渊剑士

    网游之深渊剑士

    2118年,地球末日、人类灭绝,但主角宗昊却重生回了2110年,恰是那《逆世》开服之前。装满了8年《逆世》回忆的他,又将要掀起怎样的风浪?不过,宗昊说了:“这一切,不过是为了一张星际游轮的船票罢了。”※※※※※※※※新人新作,敬请关注收藏投票!
  • 汾阳无德禅师语录

    汾阳无德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盖世圣体

    盖世圣体

    意外身亡,谁是背后的黑手?在异世附体重生,身体潜藏的一缕残魂又隐藏怎样的秘密?传说中的修灵圣体却不能储存半点丝灵气,犹如黑夜和白天同时出现,这根本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怎会出现在他身上?拯救或毁灭?他又会如何抉择?九灵同聚,开天辟地;十灵共凝,天下无敌。黑暗笼罩大陆,孤魂叙述哀伤,世界崩溃的边缘是否会出现那道光。最后的关头,预言中手持圣刃,脚踏神兽,浑身笼罩九彩霞光的那个人会不会出现……
  • 60天轻松成为理财高手

    60天轻松成为理财高手

    健康的财务状况和健康的身体一样重要!所以每天都要学点理财经理财就像挖井,会挖井财富才能源源不断。理财大课堂转变观念才能转变“财运”!生活理财面面观巧理财,幸福生活自然来。一生的理财计划你想多少岁退休?会理财也要会赚钱持续创富,早日实现财务自由。投资有方股票、基金、债券、外汇、期货、黄金究竟哪款适合你?宿春君是资深图书策划人,出版过《听南怀瑾讲论语》等多部畅销书。蔡亚兰擅长经济管理,对投资理财有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先后从事过证券管理、投资顾问等工作。曾出版《炒股圣经》《选股不如选时》等多部畅销图书。
  • 封少的神秘娇妻

    封少的神秘娇妻

    她,千景沫,被找回的豪门千金。他,封黎爵,被大家族不看好的二儿子。她,意外出国,四年后,她华丽归来,却早已改变。他,华丽蜕变成为数一数二的钻石王老五。四年里,从未停止过找她,但她真的就像消失了一样,再也毫无音讯。在四年里,她故意拒绝了解他的一切,她怕自己忍不住回去找他。明明相爱,却因为不相信而一再错过。四年后,她的归来会把过去的恩怨与误会解开吗?
  • 两小有猜:腹黑竹马太危险

    两小有猜:腹黑竹马太危险

    6岁表白被拒,19岁表白受阻,这么多年,他的耐心已经用完了,该是收网的时候了,他布下一局,将她收入囊中。“安琪,你要对我负责!”他脸不红心不跳的刷新无耻记录。“我没钱不负责。”他得意的拥住她:“怎么办?没钱你只能嫁给我了,今天开始,我被你承包了……”
  • 守护老婆大人

    守护老婆大人

    一名被当做童养女婿的孤儿,一个大他九岁但非常难惹祸的女人,当所有麻烦临头,帝筠只有一个选择——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