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41800000010

第10章 唤起后进生向上的信心(3)

接下来,我找他长谈了几次,每次都在两个小时以上。我很坦诚地跟他讲了我对他的种种感受,并特别提到了自己对他送花的感激之情。我还告诉他,花已经枯萎了,可我还舍不得将它扔弃,是因为我要让自己每天都能感受到他的心意。我问他:“李老师觉得最近与你走得越来越近了,你觉得李老师是不是‘自作多情’啊?”他并没有马上回答,只是反问我一句:“你自己觉得是不是呢?”我说:“我当然不觉得啊,要是我觉得是一厢情愿,我就不会那样做了!”他说,你不是已经得到了你要的答案了吗。我说,你为什么就不能用肯定的语气告诉我?他只是笑了笑,并没有理会我。后来在言谈中,他告诉我,他确实觉得我们走得越来越近了,那是因为我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初听吃了一惊,后来才知,他是说我们都很执著。

后来我把自己想帮他的想法告诉了他,并要他向我做出承诺,为此我们达成了协议。那时已经下晚自习了,可是我还有最后一个要求:“你从来都不会对别人说出赞美的话,今天能破例夸夸李老师吗?”他很开心地笑了,问:“一定要说吗?我只喜欢记在心里,不喜欢说出来。”我说那不行,这是人与人交往中必需的一种能力。他迟疑了很久,最后很羞涩地说:“谢谢李老师!可以了吗?”我说不可以,因为还没有说具体,我问他,是不是觉得李老师很霸蛮(方言,意即霸道又有点蛮不讲理,但此词的感情色彩是可褒可贬)。他说不是,那是缘于对李老师的一种自信。但最后还是被我逼得无奈了,说出了下面让我很吃惊的话:李老师工作责任心强,知识渊博,教学水平高,对学生不离不弃……没等他说完,我就打断了他的话,因为我第一次从他那里听到这种话,实在是太让我激动了。这只怕是这些年来他对长辈说过的最温情的话了!

于是我按要求向学校领导书面陈述了他犯错误的情况,并加上了下面的话:“我觉得他是一个很特殊的学生,我感到他的心中有一座冰山。可我隐约觉得,通过我耐心细致的工作,那冰山一角已经被融化了。我希望把他当成一个特殊的对象来研究,来尽力转化。虽然我不能保证一定能成功转化他,但我一定会尽力,衷心希望学校领导再给他一次机会,也给我一次机会。”学校被我的诚心感动了!

昨天学生来校领通知书,我又跟他细细谈了一回,并叫他一定要记得对我的承诺。后来我上网时,看到了他的留言:“李老师,谢谢您!”

我叫小聪去我的博客读了此文,他深受感动,他说没想到我会为他写文章,并表示一定要力争成为“我的奇迹”。本学期以来,他的转变也是有目共睹的:他基本上改变了从前的那些坏习惯,并担任了班上的体育委员,学会了以身作则,学习的劲头也大了,与班主任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了。

后进生是教育教学中一个客观的存在,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只要善于观察分析后进生的心理状态,掌握他们心理上的特殊矛盾,按照科学的教育规律,及时把握住教育的契机,寻根探源,对症下药,后进生的转化就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由此可见,那些后进学生的心中,也是激情如火,我们做班主任和教师的只要能真心实意地充满让他们改变现状的期待,并巧妙地表达出来,就能点燃那一份激情,转化也就迎刃而解了。

“无情”的批评,“有情”的表达

如果说表扬是抚慰灵魂的阳光,那么批评就是照耀灵魂的镜子,能让人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

恰当的表扬如春风拂面令人信心百倍,而朋友提醒式的批评则如和风细雨般荡涤心灵,叫人甘愿敞开心扉、诚心接受。

但在现实中,一些老师往往容易走入批评的“误区”,在他们眼里,批评就是“挑毛病、找错儿”。

带着这种批评观,面对学生尤其是那些后进生的缺点、错误时,他们常采取尖刻的数落、粗暴的训斥和恶意的挖苦,结果导致学生对老师产生恐惧、反感、憎恨,以致成绩下降或酿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有学者认为:“过度的严厉会造成恐惧,过分的温和则会有失威严。因此,聪明的教师不会严酷得使人憎恶,也不会温和得让人胆大妄为。”

所以,批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一定要讲究艺术,把握好尺度。

我们看一个故事:

1996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一个工作机构在日本东京组织了一次国际中小学教师学生联欢活动,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410名教师、学生参加,其中教师208人,学生202人。中国从北京、西安、上海选派了9名教师和9名学生参加了这次活动。

联欢活动历时6天,先后开展了5个活动,其中一个活动是评选最有效的批评方式。主持者设计了一个问题,要求所有教师都作简单回答。这个问题是:

大杰克和小杰克是孪生兄弟,都是14岁,正在学校读书,他们离学校比较远,家长给他们配了一辆轻型汽车做交通工具,让他们开车上学、回家。这兄弟俩由于晚上贪玩,好睡懒觉,经常迟到,成绩很差,按中国人的标准,应属后进生一类,而且虽然多次批评,还是我行我素。

有一天上午考试,尽管老师事先警告他们不许迟到,但他们因在路上玩耍,还是迟到了30分钟。老师查问原因,他们谎称汽车在路上爆胎,到维修店补胎耽误了时间。老师半信半疑,但没有发作,让他们进教室后就悄悄到车库检查他们的汽车,发现四个轮子都蒙着厚厚的灰尘,没有被拆卸的痕迹,很明显,补胎是他们编出来的谎话。

问:假设你是杰克兄弟俩的老师,接下来你将怎么处理?

208个教师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都在规定的半个小时内交上了答卷。

主持人经过认真分析整理,从208份答卷中归纳出25种处理方式。其中主要的方式如下:

9名中国教师的处理方法是:一是当面严肃批评,责令写出检查;二是取消他们参加当年各种先进评比的资格;三是报告家长。

美国教师的处理方法是:幽他一默——对兄弟俩说:“假设今天上午不是考试而是吃冰激凌和热狗,你们的车就不会在路上爆胎。”

日本教师的处理方法是:把兄弟俩分开询问,对坦白者给予赞扬奖励,对坚持谎言者给予严厉处罚。

英国教师的处理方法是:小事一件,置之不理。

韩国教师的处理方法是:把真相告诉家长和全体学生,请家长对孩子严加监督,让全班学生讨论,引以为戒。

新加坡教师的处理方法是:让他们自己打自己嘴巴10下。

俄罗斯教师的处理方法是:给兄弟俩讲一个关于说谎有害的故事,然后恫吓他们:近来有没有说过谎?

埃及教师的处理方法是:让他们给真主写信,向真主叙述事情的真相。

巴西教师的处理方法是:半年内不准他们在学校踢足球。

而以色列著名教师查理德的处理方法则为:提出三个问题,让兄弟俩分别在两个地方同时作答。三个问题是:A.你们的汽车爆的是哪个轮胎?B.你们在哪个维修店补的胎?C.你们付了多少补胎费?

之后,活动主持者把25种处理方法翻译成几种语言文字,请学生评选出自己最愿意接受,对自己最有效的批评方法。结果,91%的学生选择了以色列著名教师查理德的处理方法。

主持人说,绝大部分学生愿意接受的批评方式,就是批评的方式要让学生不怕、不难堪,对学生能够起到教育启发的作用。

可见,最受学生欢迎的批评方式,应该是善意的带有激励性质的“有情”的批评。

诚然,教师面对有缺点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怒其不争的心是好的,却也应当检讨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是否具有“激励”性,是否能催人向上,是否能真正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改正缺点和错误,立志成才的效果。

中国的教师往往采用尖酸刻薄、全盘否定的批评方法,会使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由于他们感受不到教师的关心,所以不会真心接受批评,更不会有所改进。更严重的是采用这样的批评方法,学生会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因而失去信心,结果事与愿违,批评也就失去了意义。

而这也正是以色列的查理德老师的批评方式之所以成为绝大部分学生愿意接受的原因!

查理德的批评方式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回答教师提问时没有让杰克兄弟这类后进生感到害怕和难堪,更主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很快地判断学生是否真的说了谎,而学生面对铁证和老师的理智,他们的侥幸心理崩溃了,并自然会产生一种做错事后的负疚感,从而低头认错,诚心接受。

那么,在运用批评的手段来激励学生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第一,教师批评学生很容易,但真正让学生从心底接受批评并非易事,我们必须知道:批评是柄双刃剑,它能鞭策学生,也能刺伤学生。

我们很多教师批评起学生来,大多是习惯性地居高临下,蔑视、讽刺、辱骂、挖苦、威胁、打击一块儿上。

如学生上课迟到了,教师常用的批评是:“今后不能再迟到,否则就别进教室!”

学生听讲不认真,教师也会如此处置:“瞧着你不想听我的课是不?不想听也好,去外面站一会儿吧,反正你喜欢站岗。”

还有的教师为加强管理,常让学生叫家长到校进行协商,但又怕学生不配合,便甩出这样的话:“明天再不叫家长来,你就别来上学了!”

更有甚者,竟然会对自己的学生说:“你瞧瞧你前边的某某同学,人家学习多踏实,你再瞧瞧你的同桌,人家作业做得多仔细,你再瞧瞧你自己,教这么长时间的学,我还真没见过像你这么笨的学生,真是笨得没治了。”

这样的批评就像戳向气球的针,整个泄气!

这不但不能转化学生,反而激化了师生矛盾,促使学生消极应付,破罐子破摔,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尖刻的语言,是刺向心灵的毒箭,更何况我们面对的还是年少的学生,是脆弱、敏感易受伤的心灵!

众所周知,生病的小孩最害怕、最讨厌的,便是吃那些苦似黄连的良药。但倘若这些良药是裹着糖衣的药丸儿,小孩吃药的态度则立马有了大转变。

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何尝不需要教师的“可口”良药!

上文中查理德那种含而不露的批评方式,就是学生最喜爱的一味良药。

那么,在我们的教育中,教师如何才能把批评的“良药”变得“可口”,让学生接受批评如沐春风,达到预期的效果呢?

曾有中学生给老师的建议里就有一条:老师,请你不要把我们当敌人!这值得每位教师深思。

第二,关爱不等于溺爱,批评不等于斥骂,事实上,批评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认为:表扬是爱,批评也同样饱含着对学生的爱。

老师只有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批评教育时,力求点到即止,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个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机会。

教师应该善待每一个犯错的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才能使学生清除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瓦解其内心防线,从而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改正错误。

批评学生时,教师头脑一定要清醒,要记住批评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批评的目的绝不是使学生心灰意冷、垂头丧气,而是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缺点,大踏步地前进。

如学生在教室外踢足球,不慎打碎了窗玻璃,教师不问具体情况,张口就批评学生:“你总是违反校规校纪,给班里惹是生非!”

这种斥责式的批评,学生难以接受。

假若你通过细心地了解,发现学生并不是故意的,教师不妨换一种批评方式:“教室前面场地小,踢足球很危险,万一打碎玻璃扎伤了同学怎么办?”

这样,被批评的同学会认为教师完全是为自己考虑,自然会主动承认错误。

有效的、成功的、具有激励性质的批评,可以改变一个人,塑造一个人,可以将其引向成功的巅峰;相反,一个伤自尊心的、令人泄气的批评则会让人从此一蹶不振,失去前进和向上的动力。

无数实例证明:粗鲁、草率的批评,是毁掉一个人自信心“最有效”的方法。

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留下这样的感觉:你仍然是我的学生,犯了错不要紧(或失败了没关系),我相信你能改正。

第三,批评要实事求是。

批评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道听途说,捕风捉影。在批评之前,教师必须弄清事实真相,不能急于下结论。批评的标准应当一致,对所有的孩子要一视同仁,评价要力求客观、公正,对是对、错是错,不夸大、不缩小。批评一定要针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有的放矢,要对事不对人,只批评某种行为或某一件不恰当的事,切不可否定学生其他方面的成绩或者一贯的表现。

第四,批评要考虑学生差异,采用灵活的方式。

批评时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所犯错误的性质、心理承受能力、家庭背景等因素因势利导,能个别谈心的不当众批评,能背后批评的不公开批评,要选择最恰当的批评方式,否则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加深教师与学生间的矛盾与冲突,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著名教育家孙敬修有一次看见几个孩子在折树枝,便把耳朵凑过去,装出听什么的样子,孩子们好奇地问爷爷在听什么,他说在听小树苗哭泣。“小树苗也会哭吗?”“是呀!你们折了它,它当然要哭。它们说,它们长大好为大家作贡献呢,请你们不要损害它们。”孩子们听了,羞愧得脸都红了,后来,他们自动组织起护林小组。孙爷爷未说一句责备的话,却取得了一般批评所难以取得的效果。

第五,批评要适度。

学生们尤其是后进生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教师要多看他们的优点,坚持做到多表扬,少批评。“批评”尽管不可少,但不应该成为主流,正向的激励和鼓励应该成为主旋律,要努力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发挥其优势,千方百计地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和立志向上的进取心,必须谨防批评的滥用。

赏识也好,批评也罢,最终都是为了包括后进生在内的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它们不是矛盾的,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要真诚地关心和爱护学生,细致地观察学生,认真分析学生的错误,精心设计批评,把批评变成干旱中的雨露,滋润学生的心田,成为冬天里的阳光,温暖学生的心。让我们把批评变成一门艺术,让我们充满爱心的批评成为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发展的动力。

名言警句之人生篇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易卜生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

同类推荐
  • 服装款式设计(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专业系列教材)

    服装款式设计(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专业系列教材)

    本书基于提高学生对服装款式设计知识了解、掌握服装款式设计在服装款型、材质搭配与色彩配置方面的应用而编写。在具体章节内容的编排上,考虑到职业教育的特点,《服装款式设计(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专业系列教材)》力求简明易懂,规范全面,图文并茂,便于学习与理解。《服装款式设计(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专业系列教材)》另一特点是集款式造型、设计的方法理论、款式的表现为一体,设计理论浅显独到,同时还详细地论述了服装款式设计的标准、条件、原理以及款式设计的构思、整体与局部设计、分类设计及服装款式设计的综合表现等。
  • 解密失踪事件

    解密失踪事件

    本书介绍了神秘失踪的百余孩童、格兰特将军号失踪案、沙漠里失踪的部落、来自空中的呼救、消失醉汉的救援声、他失踪了半小时、隐形的日本男人、神秘失踪的公交车等内容。
  • 青少年一定要读的成语故事(青少年必读经典)

    青少年一定要读的成语故事(青少年必读经典)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有不计其数的成语故事,每个成语都有一个典故由来,本书为你讲述成语故事背后的典故。
  • 战争与和平(四)

    战争与和平(四)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不朽名著。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写尽了各种人情世态。书中共有五百五十九个人物,上至皇帝、王公、外交官、将领、贵族;下至地主、商人、农民、士兵,如此众多的人物,在最善于表现人物心理与性格特征的艺术大师的笔下,被赋予了一种崭新的视觉和色彩,男女主人公们以自己精神生活的全部复杂性和独特性出现在读者面前。本书具有史诗的气魄,画面广阔,人物众多。书中既有俄国和西欧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又有故事情节的虚构;既写了金戈铁马、刀光血影的战斗,又写了安逸宁静的日常生活;既有慷慨激昂的议人论世,又有细腻婉约的抒情述怀。
  • 影响世界的百位名人(中华阅读文库)

    影响世界的百位名人(中华阅读文库)

    《影响世界的百位名人(中华阅读文库)》本书分为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他改变了历史、俄罗斯帝国的创始人等章节。
热门推荐
  • 陌如初夏

    陌如初夏

    喜欢的人可以有很多,但爱的人只有一个。鹿晗,我爱了你一辈子,你知道吗?不是不会变,只是一生只爱一张脸,何以陌,我们再也不要分开了好不好?
  • 学生时代:永远不变的友谊

    学生时代:永远不变的友谊

    在高中时代,从小玩到大闺密遇到了生命中的白马王子,与情敌的纠纷不断差点丧命。
  • 异世之绝世散仙

    异世之绝世散仙

    厌倦了修真者在异世轻而易举的只手遮天,百无聊赖的四处惹是生非?让我们怀着一颗敬畏的心走进这作为洪荒一隅的异世。魔法与斗气的世界也存在绝世武力,也有上古流传下来的异宝。不一样的异世修士,请入!PS:本书慢热,先打造龟壳,再炼虎爪。大家不需要担心猪脚的性格不够果断,不要担心猪脚的武力值不够,更不要担心猪脚智商不够。支点永远掌握在猪脚手中,在事情真相揭示之前,不要下结论。精彩,总在下个瞬间!群:仙界120471356
  • 和表姐同居的日子

    和表姐同居的日子

    流氓御女术,美女都挡不住!一个普通大学生,偶然得到了一件来自未来的高科技戒指,于是,各种超乎常人想象的能力随之而来!一向被人看不起的秦天在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的时候,从此变得游刃有余、强势无双!
  • 执着发呆

    执着发呆

    在这个刷新世界观的世界里,不断碰到挫折,表白被拒绝的废柴,能与电脑碰撞起怎样的火花呢~“您是不是把敌敌畏当可乐把您那八毛钱十二斤的脑袋喝秀逗了!”“阁下的的粪真香~”
  • 完美餐厅

    完美餐厅

    谁说厨师就一定会在餐厅老老实实的做饭,在武侠世界,我外卖送的最快,在奥特曼世界,我营养师干的没话可说,就连在现实世界,我也是以美食活死人肉白骨的神医圣手,一名假装高冷的店主,一个不干正事的厨师,一家的以店主为上帝的餐厅,一切尽在完美餐厅群号342027828
  • 保护伞

    保护伞

    山南省黎昌县城五公里处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昌平公司总经理傅小成在事故中死亡。傅小成的死亡终点重重,省公安厅收到有关傅小成被谋杀的举报信后,派出刑侦总队长伍建良到河阳进行调查,并在调查中发现,命案的背后意有黑恶势力在操纵。与此同时,山南省委、省纪委收到了反映省公安厅分管刑侦的副厅长李仲章与黑恶势力头目吴广林、袁明海互相勾结,为虎作伥,充当黑社会保护伞的举报信。伍建良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也发现了昔日恩师李仲章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线索。师徒间展开了智斗博弈,究竟谁是胜利的一方。
  • 有宝独闲

    有宝独闲

    很多年以后,有人问宝闲,是否后悔过下山的那些日子。宝闲侧头想了许久,却只是在那人不解的目光中,笑着摇了摇头,未发一言。脑海中似乎又浮现出那些负醉长歌,嬉笑怒骂,纵马江湖的日子。即使有过失意,有过背叛,有过难过,可是那又如何。江山如画,只要曾与你们携手共度,便已此生无憾。
  • 剑与墨菲

    剑与墨菲

    活着就不如我意..............
  • 剑夜

    剑夜

    这个江湖,有武夫,可有万夫不当之勇;有儒生,一身浩然正气贯天地;有道士,大道无声,天道无音,奇门遁甲破万军;有佛陀,菩萨心,金刚身,一身正果悯苍生!这是一个多彩斑斓的江湖,这个江湖,有家仇,有国恨!一个纨绔皇子,面对国破山河在,仗剑走江湖,四海交朋友。硝烟起,战鼓擂,春秋入战国,列国乱战,龙阳北漠深陷其中,主角潇洒持剑,结天下英豪,乱军从中抗大旗,逐鹿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