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49900000023

第23章 巧用海洋遏止“温室效应”

1987年,南极冰海一座相当于2个罗德岛的巨大冰山崩裂溅入大海;1988年8月,非洲西海岸形成的“吉尔伯特”号飓风时速高达200英里,为西半球所遭遇的破坏力最大的飓风;同年美国之夏,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以火炉着称的弗尼斯克里克和加利福尼亚在8月1日的气温高达46.7℃。可怕的温室效应正向人类袭来,其后果很可能就像一位着名气象学家所预言的那样:假如温室效应得不到有效地遏制,那么整个现代文明有可能在500年内被毁灭殆尽。

科学家们提出了种种策略,其中颇具魅力的是巧用海洋术。这是因为海洋具有“一大二强”的优势,所谓“大”就是占地球表面积的70.8%,“强”指的是吸热能力高,例如每立方厘米海水降低1℃就要放出使3000立方厘米空气升高1℃的热量。按此计算,全球100米厚的表层海水降低1℃则足以使全球气温升高60%,说明海水的热容量之大。据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利用海洋对付温室效应的“三招”。

“大反射镜”可谓一招。这是美国科学家率先提出的。该方案的核心是将一种洗涤剂散布于海面,使之变成一面强大的反射紫外线及太阳能的大镜子。用来充当海洋“镜面”的洗涤剂必须具有黏着力强、表面活性高、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污染性小等优点。当这种特异洗涤剂放入海洋后,便会迅速向海面蔓延而形成一条几百米宽、几千千米长的白色浪花薄膜,我们不妨称之白色泡沫通道。据称这种泡沫通道足可反射80%的太阳能,而且泡沫镜面一般“寿长”达几个月,特别是当泡沫消失后,其产生的反射膜仍然不散,因此当有轮船通过时,继续形成具有反射能力强的白色泡沫浪花。这种“反光镜面”威力如何?据估计,如果整个洋面只要有5%~10%被海船行驶时所激起的泡沫浪花所覆盖,其作为反射太阳能的镜面就足以抵消掉因CO2的增加而导致的温室效应。

日本科学家则另有新招,他们试图将CO2送入海底封存起来。这并非奇思异想,其道理就在于CO2气体在300个大气压(30兆帕)条件下的比重大于海水,尤其是当海水温度在0℃~-10℃之间时能够与海水密切起来,并生成一种酷似冰糕状的笼形包合物,当然就难以在海洋中自由自在地扩散了。这种方法也不复杂,通常只要将工厂排放的CO2气体回收并液化,然后安装一组海洋输送管道,将上述液化CO2压入海水深达3000米的海底,当海底温度为0℃以下时,CO2气体便可立即在海底形成牢固的笼形包合物,于是CO2便在这里安家落户,十分安全。如果不发生强烈地震等强大的动力,CO2是难逃海底而窜入大气层的。日本科学家已着手实验生成人工的笼形包合物,对在500个大气压下所形成笼形包合物的全过程已了如指掌;日本文部省还将海底封存CO2新技术作为“能源重点领域研究”大课题的一大主题。看来,研究者决心以最快的速度使这一技术实用化,为控制温室效应做出贡献。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向海洋施加铁质肥料,培养海洋藻类生物,用以消耗大气中过量的CO2气体。美国加利福尼亚外摩斯兰汀海洋实验室的海洋地理学家约翰·马丁博士拟定在南极洲的广大海域付诸实施。马丁博士等研究发现,海藻同所有其他植物一样,都需要铁元素参与才能正常制造叶绿素,但问题是南极洲远离含铁量丰富的陆地,藻类因缺铁而无法繁殖生长。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结论,马丁博士专门收集了若干瓶南极海水,并以正常含铁海水作为对照,种植海藻种时分别在各南极海水瓶中加入不同剂量的铁质,结果凡加入足量铁质的瓶内海藻无一例外地旺盛生长,仅数天内其产生的叶绿素含量就猛增10倍之多。迄今马丁博士一方面准备在南极陆缘海域洋面上人工设置若干人造浮体,准备种植几百万平方千米的海藻,同时补施铁质肥料;另一方面广泛争取国际间的合作,试图在全部南极洋上普施一次足量的铁质肥料,用以促进海藻的大量繁殖。环境学家们普遍认为,如果这一方案充分实施,将无疑缓解温室效应的危害。

人类过去离不开海洋,看来现在乃至将来,人类永远需要海洋。但愿海洋在遏制温室效应的斗争中再创佳绩。

同类推荐
  • 后天大后天

    后天大后天

    我们生活在何其神奇的一个小世界。事物与事物,就如同碗豆与有萝卜,如此不同,又如此相似。就好比雷声和彩虹;作家和画家;垃圾车和洒水车;打呼噜的猫咪和小碎花的窗帘。而每一个小孩心中,都有一个长大的愿望;每一个大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童心未泯的理想。
  • 故事中的科学(人生解密)

    故事中的科学(人生解密)

    科学无处不在,在我们的周围,各类各样的事物中,都隐含着科学。一株花、一棵树、一滴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无论是仰望星空、俯视大地,还是近观我们周遭咫尺器物,处处都可以发现科学原理蕴于其中。从生活中任何的小事物中都能发现科学的闪光。而现在,让我们在故事中去寻找科学。
  • 中外戏剧文学故事(下)

    中外戏剧文学故事(下)

    为了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朋友,参够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最优美的文学名著篇章,我们精心选编了这本《中外文学名著故事总集》,它将世界公认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名著,一一改编成故事形式,文字尽量通俗易懂,内容尽量保留精华,以使广大读者可以通过最简捷的形式,畅快阅读中外文学名著的精华。
  • 影响孩子一生的60位古代伟人

    影响孩子一生的60位古代伟人

    本书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真实感人、催人奋进的小故事,介绍了60位中国古代伟人。书中许多故事都讲到主人公在贫穷恶劣的环境中仍然能够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这些励志成才的故事会让今天生活在幸福和安逸中的孩子们领悟到一些做人和学习的道理。
  • 大自然在召唤千鸟谷追踪

    大自然在召唤千鸟谷追踪

    本书描写几位小探险家,在护林员的带领下,追踪相思鸟,历尽艰险,神游鸟类世界的故事。本书充满了鸟类世界的奇趣。
热门推荐
  • 不朽法神

    不朽法神

    横跨数万个恒星系的庞大魔法帝国,遭遇了十万年来最恐怖的敌人。面对铺天盖地,数量以兆亿计算的机械文明大军,即便是繁衍到巅峰状态的魔法文明也只能苟延残喘。林远,巅峰魔法文明最杰出的传奇法神,在最后一战中和机械文明大军力战而亡。没曾想,一觉醒来,却带着半枚神格回到了十万年前,人族尚未走出母星的时代。十万年,人族还有十万年时间去躲过未来的那一场灭族危机。大千宇宙,万族林立,唯我人道至高。……已有百万字完结作品《信仰封神》,人品保证,绝不太监,请放心入坑。
  • 夏殇之恋

    夏殇之恋

    “这样就想杀我,李悦,你真愚蠢。”她掏出微型无声手枪对准她的心脏位置,扣动扳机,李悦被吓得全身发冷,无法动弹,当子弹即将射中她的时候,嗤,艾莉的脸在她面前放大。李悦抱着心脏位置不停流血的艾莉,老泪纵横。艾夏始料未及,却依旧坐在沙发上看戏。鲜艳的血沾满李悦的手心,黏黏的,温温湿湿的,艾莉捂着不停流血的心脏推开李悦一步一步艰难的走向艾夏。李悦怨恨的看着艾夏,却在看到那把手枪之后双腿瘫软在地上,喉咙堵堵的,什么也说不出来。
  • 世界的新生

    世界的新生

    绿星因科技而崩毁,绿星之源历经千万年时光,绿星星核飞行宇宙之际,发生了奇异的变化,形成了一个生命体,降临到了宇宙中心天辰星,受天辰星源所托,保护隐藏在天辰洲九大神洲各处的奇特力量:分别是夜辰洲的空灵晶,幻辰洲的幻元晶,漠辰洲的土灵晶,冰辰洲的冰魂晶,雷辰洲的雷灵晶,焰辰洲的火灵晶,海辰洲的水灵晶,绿辰洲的木灵晶,以及位于正中央的天辰洲的天源晶。自古相传,得到这九种元晶,并在特定的地方,施展出这些元晶的力量,便可得到一个大宝藏:无尽能源以及长生珠。
  • 因为你是王俊凯

    因为你是王俊凯

    你是万众中央的一颗闪亮的星。或许遇上你是上天赐予的缘分。或许磨难是对我们的考验。或许当初爱上你就是一种必要...
  • 故事并不轻松--第三只眼看历史

    故事并不轻松--第三只眼看历史

    我上初中的时候最喜欢看各类演义小说,令我怦然心动的是故事中的主角往往都有一个不同凡响的身世:汉高祖的父亲看到了蛟龙趴在自己老婆彻云霄身上;赵匡胤出生的时候据说异香满室经久不散;岳飞则是佛祖驾下的大鹏金翅鸟转世。
  • 谁来爱我

    谁来爱我

    大学毕业后,方闽南来到了这个小城,做了一名小小的教师,他有一个红颜知己,也期待着自己的爱情,她终于出现了,不过命运却在折磨着他,他们白头偕老的约定最终会是什么呢。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还在等待。明知辉煌,过后是暗淡,仍期待着把一切从头来过。
  • 罔道

    罔道

    圣武大陆,强者为尊,自上古七神,近古九妖,皆为豪强人物,而今风云再起,绝代人物,执剑欲斩苍穹,封天楚王,欲上九天摘星弄月,苍天以无道,留之以若何?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快穿准备:女配也是有尊严的

    快穿准备:女配也是有尊严的

    她是一个炽手可得明星,因一次失误导致死亡被系统发现,并开始斗女,踢渣男,寻幸福。。凉寻:寻幸福什么鬼!!!系统:自己去发现!!!放心男女主身心健康1V1~
  •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在媒介与司法的多维关系中,两者之间的事实关系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合理性期待,于是就需要制度的介入与规划。但制度作为一种谋划方案并不是万能的,也许参与者的主体实践智慧对于提升现实的合理化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