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天设险,北向控函秦。
客主固殊势,存亡终在人。
栈云寒欲雨,关柳暗知春。
羁客垂垂老,凭高一怆神。
[注释]
函秦:指陕西、甘肃一带。函,指函谷关。秦,指秦川。客主:指当时南北对峙的双方。客,指金兵。主,指南宋。殊势:是说双方实力悬殊,相差很远。
“存亡”句:意谓国家的存亡,最终决定于人的主观努力。羁客:漂泊异乡的客人,作者自指。垂垂老:渐渐衰老。怆神:伤神,指心情忧伤。
[点评]
此诗作于乾道八年(1172)。这年的九、十月间,在汉中主持抗金大业的王炎被朝廷中投降派调走,接着陆游也被调往成都。抗金形势的急转直下,使得陆游心情十分沉重,在赴成都的途中路过剑门关,遂写下这首借景抒情的五言律诗。首联写剑门关的地理形势,指出此关是北控函秦的天然险阻。颔联发为议论,指出国家的存亡,最终在于人的主观努力。颈联转为写眼前之景。结合时令写岁暮天寒之景,表面看来与上两联无关,实则贯穿一气。“栈云寒”正是“剑门天设险”的形象描写,“寒欲雨”恰为“客主殊势”的气氛烘托。“柳暗知春”与作者的另一名句“柳暗花明又一村”异曲同工,在这里则成为“存亡终在人”的一种呼应。尾联对时局表示悲观,感叹自己垂垂已老,壮志难酬,只能凭高怆神了!全诗将自然景观、国家形势和个人命运三者结合起来写,表现了陆游诗歌的悲壮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