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
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
【注释】
“前年”句: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陆游在福州泛海,有《航海》、《海中醉题》等诗。此指其事。脍(kuai快)鲸,将鲸鱼的肉切细来吃。这是夸张之辞。射虎:陆游诗中记述在汉中射虎者不止一处,当是实事。但这里也是用汉代李广居南山中射虎的典故。杜甫《曲江》诗:“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南山:陕西终南山。貂裘:貂皮袍子。摧颓:失意颓废。华发苍颜:头发花白,容颜苍老。照:拿镜子照面。脱帽:形容情绪激动的样子。逆胡:指侵占中原的金兵。铿(keng坑):金石撞击之声。破驿:破败的驿站。灯欲死:灯将灭。
【点评】
这首诗是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陆游四十九岁时所作。这年初春,他从汉中南下至蜀州(今四川崇庆)任代理通判,此诗是在蜀州酒醉后吐露伤时忧国之情的作品。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回忆和对比,引出悲愤之情。诗人自诉道:我从前在东海泛舟,去年在汉中射虎,生活都很有意义,可是今年却离开抗金复国的前线,只能在这破败的驿舍中,情绪颓唐地饮酒浇愁,孤独地挨过凄风苦雨的夜晚。诗的后半,满腔悲愤奔涌而出。这里特意描写了自己酒后脱帽大叫的狂态。这种“狂”,用近代词论家况周颐的话来说,就是“所谓一肚皮不合时宜,发见于外者也”(《蕙风词话》)。对陆游来说,也就是他抗金复国的政治理想和宋朝苟安东南的现实之间的巨大矛盾。“脱帽”下一句“逆胡未灭心未平”,就是“狂”的最好注脚。偏安局面依旧,敌人未灭,中原地区尚在金兵铁蹄之下,你叫诗人如何不急得发狂、气得发狂!床头孤剑跃跃欲动,但诗人却不能有所作为,屈困于西南边陲小郡的风雨之夜。篇末以景结情,馀韵耐人回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