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建党八十五周年之际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想还是说点什么,为自己因为信仰而加人的中国共产党。
想起了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在建党八十五年后的今天,黄炎培先生对毛泽东提出的那个“周期率”的沉甸甸的命题,似乎还是没有定论的答案,虽然毛泽东早就提出了破解的良方。是的,随着“五四”运动进人我们视野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就一直被很多的人作为救国图强的良方,而毛泽东“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的回答,显示了共产党人面对千年难题的信心和决心。
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对党和人民的关系、对民主和专政的关系,做了很多的论述。最根本的就是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动力和创造者,共产党则是实现自身解放与自由的阶级工具。因此,在治国和治党的理念上,民主和自由一直是党的领袖所努力奋斗的目标,专政则是对民主和自由的补充。也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和黄炎培的窑洞对话,既反映了共产党人的胸襟和自信,也反映出了共产党“进京赶考”的沉重和警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讲话,更是对打破“周期率”和“进京赶考”顺利实现在党建上的具体回答。
但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的回答附带了太多的失误。那就是对马克思理论教条化的理解和执行,带来的在治国和治党实践中所反映出的僵化乃至倒退。
随着阶级斗争的无限夸大化,除了对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了纲领性的偏差外,还在整个党的建设中形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再加上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使许多共产党员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任务都有了错误的理解,表现在具体实践中,就是只说集中不谈民主,只要权利不尽义务,甚至把党作为谋私利的工具,大行腐化堕落之实,或者变公仆为主人,高高在上,不管民意,不闻民声,胡作非为。
其实,从党建理论来说,对马克思理论更多的应该是批判地继承,而不是断章取义,更不是绝对顺从。对真理的追求,对解放人类目标的执着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认同,才是共产党员对党建理论应具有的态度。否则,对前人理论的片面理解和执行,就会使党在理念上僵化在实践中停滞。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为党的健康发展在一直寻求着答案。在寻求的过程中,有过失误,走过弯路但党的宗旨,党的使命一直是大多数共产党人所牢记所奋斗的动力。
历史走到今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了阶级斗争为纲领,以人为本、崇尚自由和民主已经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基本的认可和追求。
《共产党宣言》里有句话“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党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通过每个共产党员自身不懈地努力,我们的党能够成为一个充满人性化、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党。在党的引领下,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比昨天和今天好。我们每个共产党员也一定能够真正自豪地说:我之骄傲,是因为我是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