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44200000027

第27章 编著手记

李海光 刘国才

我俩编著《湫水谣》,虽然没有头悬梁、锥刺股,但是,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的艰辛是每个书籍编写者的家常便饭。采访、搜集、编写、校改的过程固然劳心费机,可是,成书时的快感,亦叫人心旷神怡。

《湫水谣》是吕梁著名伞头李瑶先生一生秧歌心血的结晶。出版之际,我们不仅为李先生的秧歌成就而高兴,更为临县土里土气的秧歌而庆幸,为秧歌这一民族艺术而骄傲。

李瑶先生是临县秧歌界的杰出代表。他十几岁挑伞出门,20岁就名震湫川。他一生把自己当做晚学后辈,顽强地在临县这块秧歌热土上辛勤耕作,用心血和汗水孜孜不倦地浇灌,像一位独具匠心的工艺美术师,用毕生的精力,精心雕琢着临县秧歌这一文化瑰宝。秧歌已被他视为生命的一部分,经过五十多个春夏秋冬的研磨,无数次喜怒哀乐的洗练,终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信手拈来,无一不是“精品”。

在临县这块黄土地上,最值得人们骄傲的是伞头秧歌。临县秧歌是一种见景生情、以情入歌、现编现唱的文艺形式。要求表演者唱出来的秧歌,必须形体完整,一首四句,声韵双押,情景交融,表述准确。因此,临县秧歌的演唱难度是相当大的,非常人能以担当。古有曹子建“七步成诗”。临县的伞头若走上七步还唱不出一首秧歌来,就不能算是一个好伞头。更何况身旁有惊心动魄的锣鼓在催促,周围有万千观众的注目企盼,在那样一种热烈激越的环境之中,伞头要镇定自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头脑中构思秧歌的词句,起承转合,选词用典,出奇斗彩……尽管如此,令人惊奇的是,在临县这块黄土地上,秧歌却能生生不息,世世代代,名家辈出!好似大漠里生长的胡杨树,不管生存条件多么艰难,总会顽强地传承下来。仅此一点,就值得社会学家深入地探讨研究一番。

唱秧歌是智者的游戏,是激情的涌动、灵感的迸发、情景的结晶、才华的显现。在人山人海的闹秧歌现场,伞头摇响“虎衬”,喧天的锣鼓声戛然而止,闹嚷的人群马上一片寂静,在众目睽睽之下,只有伞头一个人引吭高歌!在那样的情景中,观众心目中的伞头,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血肉之躯,特别是著名伞头,周身如同笼罩着一层神秘色彩,好似一位百万军中的将领,有“千营共一呼”的气魄!

临县是一块贫瘠的土地,为什么会孕育出文化品味极高的秧歌来呢?我们尝试着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临县秧歌是黄河文化最基原的表现形式。她的质朴、随意、率性而为、非程式化、无固定腔、以景寓情、借景抒情等创作手法,不能不使人联想到奔腾不息的黄河,联想到莽莽苍苍的黄土高原,联想到休养生息在黄河两岸的黄河儿女。她们那种达观自如、热情奔放、自强不息、无拘无束的天性,不也正是临县秧歌所一贯表现的精神内核吗!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黄河的陶冶,就没有临县秧歌。

临县是块古老的土地,其历史之遥远,可以上溯到中华文化的源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地处黄河中游的临县,不但受到黄河文化的长久浸润,而且也应该是黄河文化生根开花的重要地段。黄河岸畔,我们的祖先唱出来的第一支歌应该就是秧歌的雏形。在悠悠的历史进程中,物换星移、沧海桑田,黄河文化派生出了不计其数的艺术形式,唯独临县秧歌,一直顽强地秉承了祖先的率真,固守着自己的质朴,不断地在历史的熔炉里煅炼提纯,进化到今天这般模样,为历史保留了一段久远的“原始”。这也许就是临县人痴迷秧歌的原因之一。

临县秧歌是临县的土特产,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与临县接壤的离石、柳林、方山、兴县、中阳等地,对秧歌虽然推崇备至,但他们组织的秧歌队总是和临县秧歌队有所差异。临县的村村社社都有闹秧歌的传统习惯,都有一个甚至几个叫得响的好伞头。每年的正月,各村各社的秧歌队都要出门闹春。秧歌队之间争奇,伞头之间斗胜,激烈的对抗与竞争,无形之中使秧歌的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伞头是秧歌队的灵魂,秧歌队一旦出彩归来,人们会像迎接英雄凯旋一样为伞头庆功。这种文化崇拜的理念,一直是一个不能解开的历史情结,根深蒂固地盘踞在临县人的心中。在这样一种传统与现实凝固在一起的氛围中,出口成章的伞头,能不受人尊敬吗!他的社会地位能不高吗!有广大的受众,有成群的伞头,临县秧歌能不“火”吗!

一个好的伞头,每当到了人山人海的场合,全身就会热血沸腾,精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辞妙句脱口而出。到了秧歌队收场,才会感到骨软筋酥。伞头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演唱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秧歌。这些经典秧歌虽然有极强的生命力,被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口头传唱,但流传的范围有限,即使使出浑身解数也难走出吕梁山。究其原因,主要是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之间仍有二万五千里长征要走。更何况临县秧歌是临县群众方言的口头文学。近些年来,一些有识之士含辛茹苦,为把临县秧歌推广开来,身体力行,做了不懈的努力。

《湫水谣》收录的主要是著名伞头李瑶个人的秧歌作品,附录了李瑶先生的老伴渠英先生的部分秧歌。书中虽然只收集了区区五百多首秧歌,仅占其所唱秧歌的极少部分,挂一漏万,根本不能反映李先生五十多年秧歌生涯的全貌。然而,抚卷沉思,觉着有总胜于无,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仅从这点秧歌中,我们就能感觉到黄土高坡浓浓的乡土气息,体验到临县秧歌迷人的魅力所在。越是民族的,便越具有世界性。临县秧歌这朵土生土长的文化奇葩,该是走出“空谷幽兰,孤芳自赏”的闭关王国,到了“芙蓉”出水的时候了!

要让秧歌从“口头”走向“书面”,期间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劳动。出于对临县秧歌的关爱,对李瑶先生秧歌成就的崇拜,在搜集、整理、编纂过程中,我们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

一、不做简单的记录。在深刻领会原作思想的基础上,力争保持原有风格的前提下,对秧歌的词句进行谨小慎微的改进与加工。

二、注释方言土语。方言土语的运用,使临县秧歌灵气十足,也是临县秧歌不能冲出吕梁、覆盖山西、走向全国、漂洋过海的致命弱点。面对这一不可回避的尖锐矛盾,我们采用了多加注解的方法,力争使外乡人读懂临县秧歌,进而喜欢临县秧歌。

三、改进秧歌形体。临县秧歌形体整齐、节奏鲜明、声韵双押、一韵到底,多以七字、九字、十二字为一句。为了在纸面上体现临县秧歌的形体美、节奏美、韵律美,我们花费了大量的功夫,对个别秧歌进行了精雕细刻,但绝不因形式美而伤及内容美。

四、交代秧歌的演唱背景。“功夫在诗外”,要准确把握李瑶秧歌作品的风格,必须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为此,我们除了与李瑶先生进行直接沟通外,还对作者的子女、亲戚、歌友、故交、邻居等进行了采访,认真搜集他的生活细节,以便能更深入他的内心世界,千方百计弄清每首秧歌的创作背景,交代故事情节,使读者能走进秧歌创作的“现场”,理解秧歌的精神实质。

勘叹的是,我们不仅文字水平有限,而且秧歌欣赏能力不高,加之眼高手低,虽有编著一本好书的良好愿望,但仍留下不少缺憾于读者。书中方方面面的不足,只能“遗害”读者,让后来人“医治”了。比如在秧歌的称谓问题上,就有不同的意见,究竟是“秧歌”还是“阳歌”?一直没有个定论。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请出临县现代秧歌界的全才、怪才、鬼才杜云峰先生,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杜云峰先生虽已作古,但他所著的《伞头阳歌史话》一书,对“秧歌”的称谓,从源头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秧歌”应该是“阳歌”,依据充分。本书节选杜云峰先生的有关论述,以期正本清源。《湫水谣》仍然沿用“秧歌”一词,主要是为了顾及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对阳歌的称谓习惯。本文编者也认为“阳歌”一词完全符合临县的历史与人文内涵。

书编写完了,我们的思维却仍在转动:临县秧歌经过千百年的流传演变,仍不失其本真,执著地据守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孤傲”,真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韧劲!这种韧劲是从哪里来的?这不正和临县人的性格特征处在同一个律动上吗!黄河哺育了临县人,临县人培育了临县秧歌,经过了千百年的等待,千百年的积淀,千百年的企盼,千百年的酝酿,千百年的锤炼,临县遇到了千载难逢的腾飞机遇,临县秧歌也到了“不飞则已,飞则冲天,不鸣则已,鸣则惊人”的时候了!

歌曰:

平生炼就一颗丹,

胸装黄河吕梁山,

信口吐珠落玉盘,

湫水歌谣唱不完。

2008年春节

同类推荐
  • 女人的河

    女人的河

    李进祥,回族,宁夏籍,现年43岁。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青年作家高研班。著有长篇小说《孤独成双》、短篇小说集《换水》等。先后有10余篇小说入选《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6篇小说连续5年入选全国年度短篇小说选本,上畅销书排行榜。多篇小说获奖,小说《狗村长》获《小说选刊》2006~2007年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小说奖。多篇作品被译介法文、希腊文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夏文学院签约作家。《女人的河》这本书就是由他所著,收录其中短篇小说17篇,包括:《女人的河》、《我就要嫁个拉胡琴的》、《天堂一样的家》等。
  • 行走的月亮

    行走的月亮

    原以为只要远行,就能够与一些旧的事物告别,使一切成为新生的开始,现在才发现呼啸而过的,无一样被真正的丢弃过,只是在自己的内心,收藏得更深。生活中说谎的机会太多,对于写字,不能说谎,不能让夜色的欲望覆盖住最后的真诚。自己的心里有一座城,纯净、美好、友善,生活那么残酷肮脏,它会成为内心深处黑暗中的点点光亮,给我信心,给我希望,给我爱。你在,我在,岁月静好。
  • 韶年华韵

    韶年华韵

    本书分为人物·雄浑、追忆·洗练、感悟·超诣、寄语·流动四部分,收录有《走进光华的思考者》、《我看见了天使》、《四年的渐变》、《离别的季节》等文章。
  • 浪迹在北大

    浪迹在北大

    是一本记录作者十年北大生活的散文集。全书分为三辑:浪迹在北大、一程山水一程歌、内心的旅行。内容包含了作者在北大的校园生活、日本的留学经历、电影随笔、书评以及一些个人的情感小品文。作者语言富有个人特色,流水通透。
  • 洁白的梦境 为谁而来

    洁白的梦境 为谁而来

    高石皑皑,林雪沃沃,傲走崂山,行者如烟,那。粼粼河谷在梦境遇到什么,崂山落叶松在梦境遇到什么,草虫鸟雀在梦境遇到什么,竹竿帮队友在梦境遇到什么,北滑流口的雪在梦境遇到什么。
热门推荐
  • 鸿荒神话

    鸿荒神话

    天地间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如果谁能够得到上古九星的力量,在九星连珠的那天晚上,于日月交辉的那座星芒之上,对着天空许愿,就能够得到领导一切的力量,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九颗星辰,九条龙,那便是亘古的六界传说,从远古时代降临,重复着不断的轮回,没有尽头,一切结束又是新的轮回开始,让我替代你,待你死亡之时,我们再会。
  • 易烊千玺之疼痛以后再爱我一次

    易烊千玺之疼痛以后再爱我一次

    一个大概六岁的女孩被自己的父母抛弃在公路上。随后千玺的父母把她带回家问她她叫什么名字,家在哪里,父母呢?女孩一问三不知,最后才发现女孩头部受到创伤短暂性失忆了。千玺的父母并给女孩取名叫“易浅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和虐心恋情吧。
  • 变态魔王冷情妻

    变态魔王冷情妻

    他们都说:我有老爸的英俊却还要魅三分;有妈咪一样明澈漂亮的眼睛却还要邪三分;有老爸的恶魔本性也有妈咪的善良;有教父的优雅高贵,却在有的时候,甚至比我舅舅更加的痞子气,谁都知道,我舅舅是出名的痞子;也可以沉着冷静,也可以战无不胜,几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存在。让所有的人都在感叹,这么多的特性怎么会集中在我一个人的身上。有人说我是魔鬼,是修罗,其实,我想要魔鬼在我面前哭泣,修罗在我面前求饶。我听说,妈咪曾经说过,她不希望我有情,不能让某个女人像她羁绊我爹地一样的羁绊我,因为这样,我可以毫无顾忌的坐拥花丛。
  • 青少年情绪管理(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青少年情绪管理(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一说到读书,我们容易想到悬梁刺股,想到苦其心志饿其体肤,似乎读书是痛苦之事,只有成功之时方可快乐,但心理学研究发现,负面情绪令我们思维迟钝、目光短浅、人际关系紧张,更不容易成功;而快乐则能令我们心胸开阔、思维敏捷,进而激发成功,可是在校园里,负面情绪正笼罩着广大青少年,在本书中,杨略、葛怡、陶坷坷等人在高考的压力下,都出现了焦虑、自卑、浮躁、松懈等情况,干扰了学习,也影响了幸福感,女生祁月长期抑郁,忽有一日,她幻想自己是从高考后穿越而来,拥有所有答案,引起全校震惊。
  • 宽怀

    宽怀

    一诚法师以返璞归真的智慧,结合人们在工作、事业、生活、为人处世等方面遇到的诸多困惑,用温存朴实的语言将人生的道理娓娓道来,为世人开出了一剂安顿身心的良药。生活在喧嚣之中的现代人,不妨放慢脚步,静心聆听一诚法师毕生的修行心得,从法师清净从容、简单深沉的智慧中,体味烦恼不生、身心轻安的人生境界。
  • 我永远爱你之处处笙箫离别歌

    我永远爱你之处处笙箫离别歌

    看似毫无瓜葛的几个成年后的伙伴,儿时便是有着某种命中注定。经历了死亡的重生,亲人离去的悲伤,深深的内心不安。到底谁还能坚持最初的自己。那一句我永远爱你是否只能在睡梦中说出口。千丝万缕,藕断丝连的是前世也剪不断的挂念。
  • 挑剔隐王独宠霸气王妃

    挑剔隐王独宠霸气王妃

    要是说她的家族一点儿都不起眼,那根本就是大错特错了。赵家,是当时最了不起的家族,她也极其优秀。但是,面对挑剔的他,她竟然也会头疼!
  • 彼岸花系列之网王我是加鲁比

    彼岸花系列之网王我是加鲁比

    人生和爱情一样,错过了爱情就错过了人生”。爱情是什么?让人无所适从,让人神魂颠倒,面对爱情的时候,勇敢一点,大胆说出自己的爱,有花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总会生老病死,怎么过都是一生,错过了爱情就错过了生命的精彩。
  • 末世逍遥

    末世逍遥

    我纳苍天万丈星空,世间沧桑红尘如梦,訷魔仙佛万劫轮回,話语威严谁掌运转。上古大神陨落之残魂苏醒,且看他将带领主角走向怎样的传奇人生。
  • 三洞群仙录

    三洞群仙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