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45900000019

第19章 山西曲艺与民俗(1)

山西的曲艺演出活动以农村最为常见,且多与传统节日及民俗活动相关联。敬神、祭祀、还愿、祝寿、婚嫁、生子、庆收成、迁新居及各种民俗活动都有一定的仪式,各类仪式中又大多少不了曲艺演出。有些演出习俗如“说愿书”和“说神书”比较典范,有些如“说寿书”、“说满月书”和“说社书”等则没有十分独特的习俗内容。

说愿书

山西最为常见的曲艺演出习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山西农村,遇到灾难、家有不顺,或出祸事以及有其它祈求时,人们会祈求神灵保佑。在乞求神灵保佑时会有一些许诺,叫作“许愿”。当主人在神像或庙中的许愿得以“应验”后,人们便要履行自己的承诺,酬神谢恩,叫作“还愿”。还愿的方式有许牲和许戏的,但更多的是许“说书”的。在还愿时演出的书目,俗称“还愿书”或“愿书”,也统称“说神书”。

说愿书时,还愿者请来说书艺人,摆好香案、供品,将许愿时的“神仙”请回来,立牌位供奉。然后艺人开始表演献艺。还愿书因主家的意愿不同,书目略有不同,大都选择表现传统美德如忠、孝、礼、义内容的书目。

有的地方说还愿书时要搭建专门的演出场所,称为“神棚”及“说书台”。搭设“神棚”或“说书台”没有一定的规格,主要视主家的经济情况而论。

临县一带说还愿书时要设“神坛”。“神坛”包括“内坛”和“外坛”,其中内坛供神,外坛祀鬼。设内坛时,院内放一粮斗,内装谷或米,插上黄纸制作的一些“旗”、“伞”和神的牌位,将天神和地神供在正中。另外对什么神许愿,什么神即为主神,也供于中央。其余诸神供于一旁。所供的各路神仙有:土神、家神、灶神、门神、圈神、山神等,一个小旗代表一方神仙。外坛设在院外,稍小,用装五升米的谷斗,内插香火,敬孤魂用。神位的设置,也要根据主家的情况,如,木匠家请鲁班神,养蜂的请蜂王,养骡马的请马王,庄户人家请牛王,染布的请梅阁仙宗等。

说“还愿书”时,有请神、安神、送神等仪式,山西各地以及各曲种说还愿书的仪式大同小异。

在晋南的翼城等地,富裕家庭说“还愿书”时,要用车马把艺人接到家中,并杀猪、宰羊宴请亲朋好友。艺人除晚上演出正本书外,每天要演日场。通常第一天中午要到庙里“请神”:艺人弹着三弦,唱着“请神歌”,把诸神请回家中供奉。第二天中午是正日,书班先说短篇的段儿书。正午由礼绅主持,供上膳食,焚香化裱,磕头礼拜所供奉的诸神。献毕,户主要把准备好的“红包”和一些烟、酒之类的东西送给艺人,以表谢意。饭后再说书给诸神,以表感恩。第三天要“送神”,艺人同样弹着三弦,唱着“送神歌”把诸神送回庙里,还愿才算完毕。

而在霍州一带,有“睁眼人不敬神”、“不出钱不算还愿”的说法,好使盲艺人有饭吃。通常入户说书统称“愿书”,也叫“平台”。开书前主人净手焚香,艺人怀抱三弦,弹奏器乐曲牌【万花船】,口念“接神歌”,名曰“安神”。开书前要燃放鞭炮,接着先唱一个“奉神段”,说几句吉利话以讨主人欢心;中间则是平时演出的一般书目;末夜“煞书”时,再唱一个“谢神段”;最后口念“送神歌”,焚香化纸,泼“抛洒汤”,将神送至大门之外。

永济一带的河东道情艺人说“愿书”时,需择吉日。开书前先请神(也称“打神书”)。根据许愿的内容不同,请的神也不同。如妻生贵子需请观音,买卖兴隆要请财神,牲畜下仔请马王爷或牛王爷等。将主神请到后,再依序请诸神,请神要求齐全,不可遗漏。说正书前烧十炷香,艺人念四句提纲:“天门开地门开,玉皇老爷下天台,金童玉女头前走,各路神仙受香来”;然后唱请神段儿,烧一炷香请一路神,将天、地、人间十路神仙请完后,再唱安神段儿;然后说明:因××县××乡××村××人为××事许愿或还愿,答谢诸神永保平安。最后一天是送神。

晋城泽州一带说唱“神书”的时间,多在秋收秋种之后至农历十一月底。先由主家与艺人约定时日,讲清所酬神愿与演出书目的内容,到期来请或艺人自去。其间,“请神”的顺序是:艺人进入主家正房后,先净手漱口,由主家烧香叩头,燃放鞭炮,艺人跪拜,并吟唱请神书词。说“还愿书”使用的“送神词”与“请神词”基本相同,区别在于“请、送”二字。请神时念“香花奉请”;送神时改念“香花奉送”。念毕“送神词”,艺人退场,主家叩头,燃放鞭炮,请送神仪式才算全部结束。

长子县一带的“还愿书”演出在“安神”时要用“扇鼓”。一人在门外说唱表演,边敲击扇鼓边说唱一些安神(如“安门神”、“安灶神”等)内容,以求吉利。

说酬五谷神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晋东南泽州一带的农村,每年秋收之后有酬谢五谷神的习俗。届时,把说书艺人请到家中敬神献艺。小户之家说唱一至两天,大户人家则说唱三至五天。有的村庄挨家逐户请艺人说唱。有的艺人来到一个大村庄,要连续演出一两个月。所演节目除必演的《斧劈华山》外,其它要视艺人所掌握的段子而定,并无严格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种演出习俗曾一度停止。进入20世纪80年代,部分农村又有恢复。

说神书

沁源县和沁县一带及翼城地区流行的曲艺演出习俗。一般是在每年秋收后到来年开春这一农闲季节进行。当地村庄小,居住分散,大多数人家家境贫寒,请不起戏班也没有戏台,只好请先生来表演说书,同时兼事娱神酬神,答谢一年来的恩赐与保佑。通常演出会连续进行十天半月,但必须是奇数,即少则三五七天,多则十一天或十三天。且演出通常在中午、下午和晚上进行。一般第一天演“接神段”,结束时演“送神段”,无论接、送神灵,其程式化的套语性唱词大致相同,只是把“接”字变成“送”字而已。

演罢“接神段”,按主人点出的书目,开演正式书目,有长篇、也有中篇和小段。演到最后一天,就将正本书停住,演“送神段”。然后主人与艺人结账,艺人另投别处演出。

翼城一带的“说神书”演出,除了要搭建讲究的“神棚”和“神堂”,即在北房(正房)檐下立柱,用蓝布缠裹,前排两根竿子,成八字形,用白布交叉扎起,贴纸花,上挂五色旗,在竿子的交叉处挂镜子,中间是纸糊的神龛,前面是软门,吊四盏灯,供桌中间摆设粮斗,放入五谷杂粮,备插香之用。在神棚对面在南房或南墙的前边搭一小台,约二丈见方,台上放一张八仙桌,“说神书”的主要艺人“请神”时站在桌后,两旁为伴奏人员。说书表演的书台也要搭建:棚是八字门式,搭棚的杆子也用布缠起来贴花,前面有沿,搭着帘子,上面吊有穗子,穗子下边吊着四盏用纸张糊成的莲花灯,备天黑后照明,这是最讲究的设置。一般人家就在正房檐下放一张桌子,桌上供一神牌和供品,南面也放一张桌子供说书人使用。这里的艺人“说神书”时,开书前后不一定非唱“接神”或“送神”书段。只在“神棚”牌位前跪拜一下即可。演出安排通常一天三开书,艺人从天刚亮吃过早饭后上台开始说唱,说到午后二点左右才吃午饭,午饭后稍一休息又接着说,直到吃晚饭,晚饭后继续说演,直到深夜。一般一档“神书”要说三天,第一天先说请神书,请到神后,主家敬神烧香上供后,开始说书;第二天继续说书,也是最热闹的一天。第三天演出结束时要说一段“送神书”以为结束。然后主家设宴招待并送走艺人。

晋东南沁州一带(今沁县、武乡、沁源)的“说神书”,称为“说牛王书”。演出时香火不断,艺人先唱“牛王爷听了我的书,六畜兴旺有公母。东家许书说三天,祈求牛王造百福……”之后说唱表演正书。说完后,把牌位烧掉,另转一家。一家接一家要连续说一个冬季,有时甚至到第二年春。此外还有说所谓“马王书”和“羊王书”的,仪式基本相同,只是将“牛王”改为“马王”、“羊王”而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些地方的“说神书”习俗一度停止。进入20世纪80年代,一些地方逢年过节或有人家过生日、办满月、盖新房、庆丰收、出丧等时,又开始有了邀请曲艺艺人“说神书”的演出情形。

打八仙

晋东南一带说书艺人在家庭院落表演时的一种习俗。每遇父母庆寿、儿子升学等喜庆之事,这里的人家就会请说书艺人说一至三天书进行庆贺。其中,说书的头一天上午要“请神”,俗称“打八仙”。

阳城一带的曲艺艺人“打八仙”时,艺人需洗脸净手,先烧一把香(意为“满斗盆香”),后一手敲鼓一手击镲,演奏开场乐,接念四句“提纲”,即“满山黄花遍地开,个个道童下山来。云鼓不住连声响,八仙蟠桃赴会来”。然后开始说唱请八仙的节目。接下去表演“安神段”,言明××县××村××人为什么事许愿或为什么事求平安,要求赐福。最后一天说完书后,进行送神仪式:先烧三炷香,然后唱送神段,接什么神就送什么神。

同类推荐
  • 明清小说女性研究

    明清小说女性研究

    本书包括形象解读篇、文本研究篇、附篇等三大部分,具体有《略论明代文学中女性审美形象》、《晚清小说中的中国女豪杰形象解读》等文。
  • 诗性的寻找

    诗性的寻找

    本书在作者实际课堂讲课的基础上,以散文式优美的语言,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多角度解读,和对作家创作秘密的深度发掘,多方位阐释文学的魅力。登堂入室,引领读者全方位进入文学的殿堂;启迪智慧,打开看文学看人生的多种视角。以专业的眼光、新颖的角度解读二十多部大家耳熟能详的世界文学经典名著,点评十多位经典作家的多彩人生,建立文学与多种学科领域的联系,拓展文学理解的空间和视角。
  • 吃茶去

    吃茶去

    本书内容包括茶史、茶叶、茶道、茶艺、茶馆、茶具、茶叶的多用途、高山茶与平地茶等。
  •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商代都城:殷墟(文化之美)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即为殷墟。殷墟是一个王朝的缩影,它出土了大量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重要文化遗产,揭示了商代晚期的辉煌历史,也验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它所代表的殷商文明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华夏文明的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难怪郭沫若先生也感叹道:“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
  • 大众语典谚语(2)

    大众语典谚语(2)

    《大众语典格言》,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为汉语谚语类工具书。
热门推荐
  • 盖世魔徒

    盖世魔徒

    造化弄人,伏魔令、诛仙符这两件由魔帝与仙王亲手炼制,并传了下去,作为培养代表自己参战门徒的传承宝物,均被主角一人所得,全都被奇门吞噬,……后期剧透:渡化女仆,达到天仙境,才够资格在奇门上留下烙印,变成她寄托元神之所,即便是在外面被杀,也能够通过寄托的元神复活,女仆人越多,全部归位,念诵经文,宝物释放出的力量,更加强大恐怖……
  • 玩在北宋

    玩在北宋

    沈炎一个以盗取古玩字画的家伙,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了宋代,在这里他见到了各种名人,可古人的生活确让他危机四伏,看沈炎如何利用智慧应对危机。
  • 不灭轮回道

    不灭轮回道

    为了摆脱宿命,东方太一与地藏做了交换,替他忘川河上摆渡百年!地藏曾发下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而我东方太一在此发下宏愿,仙神一日不坠,我魂一日不灭!
  • 极品奸商

    极品奸商

    一次莫名其妙的穿越,让他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他凭借着自己前世的本领,在另一个历史的洪流中留下自己浓重的笔墨。商场、战场、官场、情场,都是他纵横的舞台。日出东方,唯我不败……风姿冠绝的花魁、学富五车的才女、武功高绝的女侠、不落凡尘的仙子,或是纵横沙场的女将,谁会落入他的爱情陷阱?他无耻、他下流、他手段卑鄙让人瞠目结舌。可为何,这样的一个小人,却用他的肩膀,抗起了华夏的脊梁?
  • Andromache

    Andromach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探墓特遣队

    探墓特遣队

    神秘的商汤遗迹,未知的上古文明,凶险的浮云神兵,诡异的暗湖魅影,远古的天火族人,,身为当代大学生的我,因为老家一个奇异的青铜碎片,和几个神秘铭文,我的生活从此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即将展开,,诸位且看我慢慢讲述我一生之中,所遇到的匪夷所思,离奇古怪的诸般事迹。
  • 眼望着北方(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眼望着北方(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这是一份北漂青年求职打工经历的真实记录,其中部分篇目在豆瓣日记发表后,引起较大反响,作者远子被网友戏誉为“北漂伤痕文学”代表作家。三里屯、六郎庄、中关村、芍药居、国贸、工体……它们不只是北京的一个个地标,它们也是远子的生命现场,寄居、卖唱、找工作,为生活而四处辗转。在这些经历中,所见所思,所感所想,都成了他写作的养料。——邓安庆远子,八十年代出生,湖北黄冈人,现漂于北京。已出版图书《十七个远方》。
  • 文灵

    文灵

    每篇文章背后都有一个灵魂,你怎知道结论,但却体验不到。可有人知道,林枫宇,一个高中在校学生,意外地发现自己竟然可以看出来,在那里会发生什么事呢?
  • 惊世盛宠:帝少诱宠小娇妻

    惊世盛宠:帝少诱宠小娇妻

    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某女自从救了一只帅得掉渣的某妖孽,她的生活就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某妖孽从看见她这个人就打算一直赖上她了。某女抓狂吐槽:谁告诉我他是帝氏总裁的,说好的冷漠无情的男人呢!为什么她看到的是一条无理取闹的癞皮狗啊!什么冷漠、什么节操统统都去见鬼了啊!颜月曦开始后悔了开始后悔一时手痒救了他。干涉她生活、灭掉了渣男渣女、亲手掐掉她的桃花,某妖孽霸道不可一世地说:“小月月跟我回家,做我的帝家少奶奶!”某女一个臭鞋扔了过去,不屑道:“做你个大头鬼,谁爱做谁做!姑奶奶我不稀罕!”读者群445669403【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此书不入V免费看】
  • 三国不演义

    三国不演义

    没房没车没存款的三无青年陆友,为了女朋友的幸福,为了300万酬劳,毅然签下了穿越任务合同。双臂过膝浑身是毛的返祖人猿是刘备?带着个绿帽子胡子像个掉毛拖把的就是关羽?满脸络腮胡头发竖起长的像狮子狗的是张飞?人妻控盗墓贼曹操?女扮男装的周瑜?是三国,还是恶搞?是穿越,还是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