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49700000011

第11章 雷霆雨露皆春风——曾国藩与李元度(11)

郭嵩焘一生最得意的两件事情,都发生在军兴之后,一是力劝曾国藩“墨绖从戎”,他认为是自己实赞其行;二是编练湘军水师,他认为是自己实发其议。咸丰二年(1852)十二月,曾国藩在郭嵩焘的劝说下,毁掉请求终制的奏疏决计出山。其实在此之前的一个多月,另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左宗棠,已经加入新任湖南巡抚张亮基的幕府,郭嵩焘亦分享敦劝之功。正是因为曾经大义劝曾、左出山,所以当好友时任湖北按察使的江忠源来信说:“兄纵不为弟出,独不为天下计耶?”郭嵩焘实在无言以对,只得投笔从戎。时值太平军西征部队围攻南昌,郭嵩焘随罗泽南带领一千多湘军,增援江忠源,在交战之余,识见高人一筹的郭嵩焘观察到太平军船只在长江上面通行无阻,往来神速,不仅认识到“非急治水师,不足以应敌”。他把想法告诉江忠源,江忠源马上意识到郭嵩焘提议的战略意义,于是要他代写奏章。后来的战事发展,印证了郭嵩焘看问题的前瞻性。在太平天国后期几次重要的决战中,太平军都是因为陆师单独作战,而尽失战机,相反湘军水师独大,水陆配合如虎添翼。咸丰四年(1854)郭嵩焘被朝廷授以翰林院编修,又重新回到仕途的正轨上来,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江忠源在上奏中强调他在江西助战有功。

但江忠源不幸战死于庐州,郭嵩焘只得去衡州帮助曾国藩营建水师,并一直负责筹办粮饷。咸丰七年(1857)年底,郭嵩焘重回北京赴任翰林院。不到一年,咸丰八年(1858)年底,蒙兵部尚书陈孚恩举荐,被咸丰皇帝着在南书房行走。此时的权臣肃顺亦对楚才极为推重,局面对郭嵩焘的个人前途极为有利。不足两月郭嵩焘被委以重任,参赞僧格林沁防务津沽。僧格林沁在当时被誉为既贤且勇,郭嵩焘亦是诚心与之合作。但无论战略还是战术,郭嵩焘与僧格林沁都是格格不入。僧王主战,而郭嵩焘认为洋人通商之局已成,战无了局、后患无穷;在具体防务方面,两个人之间的分歧也是很大。幸好咸丰九年(1859)九月,郭嵩焘奉命前往山东查办厘税诸事,他到之后跑遍了沿岸的每一个海口,拟定章程,规划全局,可谓辛苦至极,不料因为协助他的僧王属下暗中掣肘,他委派士坤开办的厘局因此事故频发,僧王遂以“擅行开办”对郭嵩焘施以参劾。而山东巡抚文煜不敢得罪僧王,反倒对郭嵩焘落井下石,使得郭嵩焘被交部议处,降两级调用。实际上咸丰皇帝并没有改变对他的好感,可是倔强的郭嵩焘却乞病休回籍,主动放弃了这次在仕途发展的绝好机会,这不能不说是他爱憎分明的文人性格起了决定作用,他确实对这个只讲利益不讲是非的腐败官场心灰意冷了。三年之后同治二年(1863)七月,身任两淮盐运使的郭嵩焘正忙于为两江总督曾国藩、署理江苏巡抚李鸿章筹饷,却再次接到谕旨着三品顶戴署理广东巡抚。而这一次在广东的任职经历,本来雄心勃勃,却又困于督抚不和,到处碰壁,历尽挫折。先是受抑于两广总督毛鸿宾,然后再受抑于署理总督的广州将军瑞麟,令人不可想象的是最后竟惨遭同乡好友左宗棠的恶意相倾,在奏疏中四度弹劾他。这里面固然有郭嵩焘遇人不淑的成分,但推究个人原因也与他勇于任事不妥协的行事风格有关,打破了大清官场上下之间唯唯诺诺,“多磕头,少说话”的潜规则。做了两年多的广东巡抚,同治五年(1866)五月屡受阻扼满腔郁怫的郭嵩焘终于离任广东,而官声之差竟然有甚于那些贪官污吏,这是他仕途中遭遇的第二次滑铁卢。此后八年郭嵩焘隐居乡野,直至光绪元年(1875)再次被起用。光绪二年(1876)十月,郭嵩焘被任命为大清帝国的首任公使前往英国,出使前后风波不断,先是被国人视为辱国之举,横遭议论,成众矢之的;后又有他所写的《使西纪程》刊刻出版,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再有副使刘锡鸿有意相制、恶意构陷,列“十款”、“三大罪”攻击郭嵩焘。终于在光绪五年(1879)三月,郭嵩焘被召返回国内,这次花甲之年的游宦经历,成为郭嵩焘仕途上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痛。实际上此时的郭嵩焘才六十二岁,距离光绪十七年(1891)过世还有十二年时间;距离中日甲午海战还有十五年时间;而此时的日本,明治维新才刚满十年,作为当时中国最清楚世界形势的顶尖人才,本应在此关键时刻发挥别人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清政府对于郭嵩焘不但没有委以重任,更不要说像曾国藩一样被视为柱石,相反却是高高挂起,让他终老于江湖。如此荒诞的结局,不知是天意,抑或是人事。

曾国藩、刘蓉、郭嵩焘的人生际遇,就是由这样的一幕幕重头戏所组成,在每一段经历里,面对着不同的格局,他们展现出自己不同的变化,而这一切背后都隐藏着命运的潜台词。纵观他们的人生经历,不可不谓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不可不谓精彩,作为读书人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不仅能够出将入相还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作为信仰坚定的儒者他们也是成功的,因为他们把“穷理尽性”发挥到了极致,不仅立德立言还成就了彪炳千秋的中兴之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为大变局中的国家和民族奠定了很多进步的因子。但是造化弄人,他们的个人命运又是和家运、国运、时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生逢乱世无论成败顺逆,总是忧勤惕厉、终生怫郁——他们想撑起将倾的大厦,无奈力不从心,最后都以悲剧收场。

(第四节)德有所成,道有所传

从湘水岸边的青年学子,成长为左右十九世纪中国历史舞台的大人物,曾国藩、刘蓉、郭嵩焘一路走来,与其说他们显扬于经世卫道的军政事功、卓越深刻的思想见解、力挽狂澜的治国之才,毋宁说他们成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作为带有浓厚理学色彩的士大夫,他们对传统文化中固有美德的追求,往往超越了现实的政治和人生。曾国藩在《湘乡昭忠祠记》中说,“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咸丰元年(1851)五月,曾国藩上《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同时在写给弟弟们的家信中说“折奏虽多,断无似此之激直者,恐犯不测之威,业将得失祸福置之度外”,看来身家性命也无法阻挡曾国藩对“忠”的践行;同治九年(1870)六月,天津教案发生,曾国藩从大局出发,采用妥协方式处理,结果引来举国声讨,曾国藩再一次用一生清誉换来了对“忠”的践行。这种超越生命和毁誉的“忠”,已经不单单是针对一家一姓的清朝统治阶级了,而是上升为爱国爱民的“公”的层面。如果说在曾国藩、刘蓉、郭嵩焘眼里,“忠”还是传统纲常伦理的基础、前提,那么“诚”则成为天地万物之本了。《中庸》

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实是天道的法则,使自己诚实是人道的法则。对于“诚”的追求,是他们人生中的主旋律,实际上也是他们事业发展前进的原动力。刘蓉的直、郭嵩焘的真,都是对“诚”的最好诠释,曾国藩在写给郭嵩焘的信中曾讲过一段自己最难熬的内心经历,“国藩昔在湖南江西,几于通国不能相容。六七年间,浩然不欲复闻世事。然造端过大,本以不顾死生自命,宁当更问毁誉,以拙进而以巧退,以忠义劝人而以苟且自全,即魂魄犹有余羞!是以戊午复出,誓不反顾。”由此可见,“诚”是如何植根于他们的灵魂深处,又是如何对他们的人生事业起到关键作用的。正是因为具有了公诚之心,所以他们才能治事以勤,待人以恕,服众以廉,应物以明,才能识广度宏,成就非凡的气局和胸怀。也正是因为拥有了这样的人格素养和人格规范,才使他们“卒乃变举世之风气而挽一时之浩劫”,其中以曾国藩尤为突出,被后世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典范。

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衡量,曾国藩、刘蓉、郭嵩焘自有其历史局限性,他们永远无法跳出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立场,他们拼命扞卫和维护的封建等级制度,是注定要被时代所淘汰的,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只能看到旧世界的覆灭,而不能等到新时代的曙光。不过,身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救亡图存的夹缝间,在内外交迫的困境下,他们执着于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应用,最后能够舒解时艰救民于水火,使传统文化有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精彩展现,可以说他们深得中国传统文化之正,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集大成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造者、发扬光大者。作为那个时代英才的杰出代表,他们秉性中的刚毅、诚笃,他们所遭际的复杂、艰危,使他们一改南宋以来中国文化气脉的虚、骄、文、弱,更趋向于中国文化固有的阳刚、包容和实事求是精神。正是因为立足于这样的文化立场,拥有这样健康的文化心理,所以他们一生艰苦卓绝所开创的业绩,在很多领域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政治上他们秉持的是“致贤、养民、正风气”的原则,博采众长择善而从,既注重为政与修身的关系,又重视法令规则的营建,他们的政治远见和政治勇气,都是值得后人景仰和效仿的;军事上湘军的军事思想虽然没有发展成完整的体系,但对中国近现代军队建设的影响是深远的,特别是曾国藩开创的把政治思想工作介入军队管理的方法,更是为蔡锷、蒋介石、毛泽东等时代人物所推崇和追随;教育上他们都是人才至上论者,其中曾国藩更是培养人才、识别人才的大师,他开创了幼童留美学习的先河,刘蓉和郭嵩焘也都是多年致力于桑梓的书院建设,他们的教育思想和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发掘和整理;外交上曾国藩、郭嵩焘的认识是超越时代的,曾国藩在外交上提倡的“记大德忘小怨”、“待之以诚”,是现代和平主义外交的雏形,李鸿章继承了他的衣钵,后来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也没有超出它的范畴。郭嵩焘“避战求和”的外交思想,长期以来被误解为是投降主义、卖国主义,实际上历史已经证明了处于那个时代的积贫积弱的中国,每战一次都会损失更大一次,更惨一次。郭嵩焘的见解是在和局的前提下徐图自强,他清醒地认识到背弃敌我力量客观现实的外交政策,终究会贻误全局、贻害民族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曾国藩、刘蓉、郭嵩焘代表着那个时代士大夫知识分子阶层的最高认识水平,他们对待西方文明的态度和认识程度,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在走向近代化过程中的思想转变,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发展到曾国藩主张的“师夷智”,再到郭嵩焘最后发出“非民主之国,其势有所不行”这样在今天听来尤振聋发聩的呼声,说明中国人对待西方文明的认识,已经由表面走向了思想制度层面,这其中他们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就是对于我们今天的后人也有一定的启迪意义。曾国藩、刘蓉、郭嵩焘一生相知,他们互相切磋学问、砥砺气节,用一世友情见证了自己的人生,见证了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谱写了他们的传奇。曾国藩曾写过一首诗,最能表露出他们对于自己人生的感慨,我们录在这里,作为全篇的结尾:

山县寒儒守一经,出山姓字各芳馨。要令天下消兵气,争说湘中聚德星。旧雨三年精化碧,孤灯五夜眼常青。书生自有平成量,地脉何曾独效灵!

同类推荐
  • 宋美龄大传

    宋美龄大传

    一位跨越三个世纪百年历史的传奇女性的一生,一位见证创造历史的中国女性的真实记录。美国《时代同刊》盖棺献辞:她是钢铁铸就的花朵。美国《泰晤上报》:他是狂野的天鹅。外国学者在问:她是魔幻,还是中国的圣女贞德?宋美龄一个既好面子,而又富于权力欲的女人。也是一个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尽展英姿的风云人物。她有与生俱来的聪明、美丽与手腕,加上第一家族的强力后援与美国背景,使她在权力、财力与魅力的交织中,成为中国近百年史上最有争议与影响力的女人。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洪秀全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洪秀全

    洪秀全,1814年1月11日生于广东花县福源水村的一个中农家庭。第二年全家又迁居到县城西南的一个叫官禄□的村庄。这里山青水秀,土地肥沃,交通也比较便利,离广州城不过90华里左右,来去很方便,信息也较灵通。洪秀全7岁进入村里私塾读书,学习传统课目——《四书》、《五经》等,但他不满足于此,喜欢另外读一些中国历史和奇异书籍,喜欢听出洋归来的人讲海外的事情。他天性聪明,想象力丰富,在孩子群中是出众的,博得乡亲们和塾师的赞许鼓励。
  • 陈奕迅十年

    陈奕迅十年

    你会觉得他好像一直在玩乐,或许吧,或许因为那些所谓的艰难困苦,他都不以为苦。《南方周末》曾形容陈奕迅身上有“小王子”的性格,在土星上唱歌,诠释着这个时代。“他的纯真和成熟似乎有着两面性,使他成为香港主流歌坛上少有的性情中人”。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杨开慧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杨开慧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你知道毛泽东同志这首《蝶恋花·答李淑一》是为谁作的吗?这首充满感情、寓意深刻的词是他为怀念自己亲爱的夫人、革命烈士杨开慧女士而写的。这位年仅29岁的女英雄,正是我们这本小册子所要叙述的主人公。开慧的童年和少年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1911年,也就是她10岁的时候,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推翻了腐朽的清政府。在她那幼小的心灵中是清清楚楚的,并为她今后坚定不移地投入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嗜血的老狐狸司马懿2

    嗜血的老狐狸司马懿2

    面对成就,他没有喜悦,因为对于他而言,成就永远是过去时;面对危险,他没有畏惧,当刺客用剑相逼时,不为所动;面对敌人,他没有仁慈,抓住一切机会给敌人致命一击;面对暗算,他没有畏惧,用自己的狡黠和对手周旋;面对弹劾,他没有失落,在隐退后寻找重新崛起的机会。司马懿,人称“冢虎”,人如其名。没有性格,正是司马懿最为鲜明的性格。深藏不露的性格成了他抵御他人的最佳屏障。他总是在沉默中令人难以捉摸,并在别人放松警惕时给以致命打击。
热门推荐
  • 为什么还再见

    为什么还再见

    男主和女主本是一对很恩爱的夫妻,但因为…男主和女主分开了,当他们再相见的时候。,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大善人系统
  • 看我神威

    看我神威

    就算卑微如虫,也有化茧成蝶,搏杀九天神龙的一天。武道的世界,看我神威!
  • 激傲吧青春

    激傲吧青春

    好学生?坏学生?成绩好坏,品格高低,还是对梦想是否坚持!高中生优郎和金焕遭遇兵王,厨师,杀手,土匪,海盗,魔兽,异星魔军……我们是谁!身份不同,尊卑不同,信仰不同,甚至来自不同世界。只要内心尚存最初纯真!我们依然可以骄傲的大声呐喊—友谊万岁!在这越来越污浊的时代,好老师是否真的存在?有!一定有!火红刺猬头,长相酷似金在中的优郎坏笑道!主角优郎和金焕用血与泪铸成的无悔青春来告诉我们:有些人可以遗忘!但有些事我们可以大胆追求,永不言败!激傲吧!少年!!去欢笑!去痛哭!去爱!去恨!去后悔!去坚定!去勇敢!!去激傲!!优郎,拥有各种天赋却三分钟热度的差生。只为自己父亲能亲口说一句:儿子!你是我的骄傲!
  •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君臣、军阀、精英、老百姓等的所作所为。张鸣先生深挖这干人留下的历史碎片,以第三者视角重新审视,既不漂白,也不抹黑,尽可能还原各路历史人物的面貌,再现当时大小事件的实况,让更接近真实的国民性浮现出来。不了解近代中国的国民性,就难以了解现在的中国。张鸣先生所述所论,皆从为人处世常识出发,用意想不到的角度观察,以举重若轻的口吻揭示历史中为人忽略的扭曲之处,说理透彻、思想厚重,让人从中读出一份历史的启示。
  • 初夏之念

    初夏之念

    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相遇在雨后的初夏。。。。
  • 无情总裁的娇美新娘

    无情总裁的娇美新娘

    她,是三姐妹中最懂事的女儿,十八岁的青春,正是花儿绽放的季节,被他冷酷帅气的外表打动;多次相遇后,心中默认他就是她要寻找的幸福。他,是个孝子,为了不违背父母之命,他娶了她。但却从不正眼看她一眼。他的前女友回来了,当她准备放弃时,他对她的爱有了回应......他前女友的昏倒,让他又一次误会她,面对她的询问,他残忍的回答一次次冷却了她的心。“既然不爱我为何要娶我?”她泪眼婆娑地望着陈浩轩。他鄙夷地望着她,品了一口杯中的红酒,“我从未说过爱你,一直都是你在缠着我。你这样有心机的女人,我永远不会爱上你!......”在她选择放弃离开之时,也是他最痛心难过之时,她决绝地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上字,毅然离开了这个伤心地,而他明白真相后,去追她,最终因只差1分钟未能赶上她离开的班机,留在他心底不只是悔恨......五年后的再遇,又是什么样的情景,敬请关注!推荐壮儿作品:豪门劫①:前夫赖上门http://novel.hongxiu.com/a/355349/豪门劫②:柔柔情事http://novel.hongxiu.com/a/377844/
  • 征战修仙之旅

    征战修仙之旅

    他是世界五百强企业家,他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坏学生,一次昆仑山旅游的机会,两个孑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出现交集,却开启了李昆征战修仙的仙途......
  • 天衍异世风云

    天衍异世风云

    千万年前,一人一剑,缔造了修炼界最惊悚的灭世传说!时空轮转,风云交替,不变的,是世人亘古永恒的末日阴霾……当来自异世的他重获那恶魔般的天才体质,从此被推向了修炼界不死不休的对立面,茫茫天衍,举世皆敌,风声鹤唳,草木成兵!恐惧?绝望?当一个个伙伴毅然决然的站到身旁,横眉笑谈生死,这一刻,所有的软弱化成了无穷的力量。为什么而活着?为了爱我的人!为什么而杀戮?为了我爱的人!为了所有爱我及我爱的人,纵然举世皆敌,我亦一往无前,让杀戮,纵情肆虐吧!!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一段段可歌可泣的热血故事,命运的羁绊,让性格各异的伙伴踏上了同一征程!不败热血,永恒经典,一切精彩,尽在《天衍异世风云》
  • 霸道粽子爱上我

    霸道粽子爱上我

    这是一部和书名毫无相干的作品哟包含血腥桃色等一系列少儿不宜内容哟所以如果你不满十八周岁请在家人陪同下观看哟而且要离屏幕很远很远很远哟保护眼睛很重要哟不然看无码都打跟了码似得哟记得看完好评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