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58800000002

第2章 代序献给共和国六十华诞(2)

真正的诗魂是纯净的。“为了多数人永远不再饥饿/他以干净的空腹向历史证明/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除了党和人民的利益/自己甘愿一无所有”,他从来无意自我扩张,从不为自己打造虚伪的光环。虽然,“他只有普通男人的身高,如果/他走在哈尔滨或沈阳的闹市里/除了敌人的密探一般人不会认出——/他就是日寇悬赏抓捕的杨司令/可是,他身躯的光彩直追云霄/连星月都会因之而增辉”“也许当事人闻不到鲜花的香味/但人间正气最喜爱与他合影,这时/谁又能测量出他的真正身高?”(《仰视杨靖宇烈士塑像》)。

有的人,在生前并不拥有很高的地位,当时也许名不见经传,或者说只是一个最普通的人;但由于他们具有非凡的节操,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表现出的誓死不屈的精神,同样为一部革命斗争史增添了灿烂的亮点。我们所看到的就不仅是大队人马奔走呼号的过程,而且有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超常的英雄义举。“当时阎锡山在太原/蒋介石在南京/他们在五万分之一的地图上/也未必能找到这个小小的村庄/但当铡刀下落的刹那/似觉陡然地震/一个农村姑娘的目光/逼视着太原、南京的落日”(《刘胡兰》)。

有的人,虽非殉于战场和敌人的屠刀之下,但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历尽坎坷,仍以对信仰无比忠诚、矢志不渝,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改初衷,以自身的大义树立起堪为丰碑的形象。“好在他是条汉子/统帅中的汉子/既爱透过望远镜观察敌情/也常常凝思人民的命运/目光穿过时空/测量着井冈——太行——上甘岭/一个赛过一个的海拔高度/他却都毅然地大踏步跨去/将凶残的敌人逐向死亡/最后他那结实的身躯/耸立在多云的庐山上/那是他生命的主峰”(《彭德怀》);“登上雪山再走下来/灵魂都经过一次净化/陷下泥沼又挣扎上来/就经过一次炼狱的煅打/凡是攀过雪山陷过沼泽的/此后生命历程中能上能下/一把炒面一把雪咀嚼着胜利/遭遇不公正对待可笑傲落差”(《雪山·沼泽地》)。

仅以平白的诗句来叙述事件肯定是苍白的。作为短诗,理应要求每首诗中都应有闪光的眼睛,这种诗眼透射出的光色才是真正的诗化的品格。它不仅是崇高向上的,甚至有时还是壮丽的、潇洒的。诗的精神如果不能达到相当的审美高度,那么作为诗的精神还不能产生出足够的感人力量。“他坚守/坚守到最后一分钟/或许那时他的故旧/也知道他就在这座城市/但一部胡须逆风飘洒/各自分道扬镳/总有软骨头和变节者/将膝盖卖给水门汀/以媚笑换取血腥的时辰/这时他告诉正义/为了民族的生存/不能怜惜卑微的生命/三十年代的黄浦江/栏杆曾被他拍遍/当他离开这座城市时/正是街灯惺忪的子夜/但相信那只是暂别”(《三十年代,周公在上海》)。

至少从我主观上讲,我力求每首诗达到精神的体现与审美价值的较好统一。

三、真正有价值的“老”题材是不会老的,关键是在“老”题材中能出新、创新。

我从来没有觉得,《走向天安门》中所写的事件和人物已经过时。原因很简单:一切反映历史发展的正确规律、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动力量不仅在当时,即使在事后的多少年仍然具有历史的和现实的意义。

所谓“老”题材只能说是它是曾经发生的事和已经过世的人。然而,它们都不是普通的事,人也是丰碑式的大写的人,以诗来写他们不仅是对过去的纪念,更重要的是对那种不朽的精神的深入开掘与对后世的巨大启示意义。

当然,如果仅从时间的概念上说,这些题材可能是“老”了一些,而且以往的作品(包括诗歌)也有所涉猎过。如果今天再写它们,在思想高度、认识深度和艺术表现力,完全袭用前人的老俗而不能在任何地方都有所突破,那么就连作者自己都会觉得它没有多少意思,更不必说是读它们了。

因此,我最忌讳平面铺叙,而力争从点上突破。如上所述,既是一首短诗,它本身即应是一个“点”;既然是“点”,那就必须具有诗眼。“今年一月当我走进小楼/我恍然看见会场里举起的手/每只手仿佛都是参天大树/合起来就是一片森林/这森林的覆盖面很大/后来绿化了整个中国”(《遵义的选择》);“最难——/绷紧了神经的从容/最窃喜也最苦——/被不共戴天的敌人‘重用’/随时准备着/将危险咬在牙缝里/以必要的死去换取永生”(《钱壮飞》);“五个人对五万万人是最小数/五万万有了五个才是真正的大数”(《删不去的“狼牙山五壮士”》)。

力求诗的意象的可视性、可感性,而避免概念化,理想的标准是立体化。“此际松辽平原的豆荚爆裂开来/如闻当年密集的抗联枪声/1945年秋天是个成熟的季节/镰刀与冲锋枪同时热烈收割”(《对日的最后一战》);“于是,拉锯式的争论/无休止的修修补补/在中国四十年代的谈判史上/创下了马拉松式的纪录/那个惯穿长袍的‘领袖人物’/在树影婆娑的幽静的桂园/以浓重的浙东口音与来自——/黄土高原的客人称兄道弟/一只手貌似诚恳地勾画‘和平’/另一袖筒里藏着‘剿匪密令’/举起盈盈的红葡萄酒杯/思谋以彼方的鲜血偷换酒液……”(《重庆谈判与上党战役》)

全面出新、创新,不能因“老”就“老”,力戒一般化。“趁夜,在敌军各部的接缝处/悄然挤过将痛悔莫及甩给‘国军’/赫赫战果也不过是:废弃的锅灶下/未燃烧完的余烬”(《中原突围》);“所幸又过了五年/在西安骊山五间厅/枪声下遗落的假牙/嗫嚅成全民族抗战/北大营的遗恨/稍许得到了补偿”(《约沈阳北大营》);“一路穿插步步泥泞/颍河涡河淮河……/徒步串起了十多条河流/枪弹穿梭着姓氏不同的浪花”(《挺进大别山》);“在白色的穹窿下/连每具尸体都有表情/分不出哪是图画哪是实物/实物也是画,画也可乱真/钢铁与油彩对阵/%画笔与大炮厮拼/每个参观者都进入画面/只有本人才知他扮演何种角色”(《攻克锦州全景画》)。

既重继承性,如传统诗词的意境、含蓄、意在言外等等,均应巧妙运用;却也不轻视现代性,对新的意象、新的手法应充分发挥其长。如,“百万星星目送四野入关/军歌镀亮了天下第一关的匾额/榴弹炮管直延伸至琼岛南端”(《啊,辽西走廊》);“从黄显声将军到小萝头/从花甲之年到幼童的稚气/最悲壮也最足慰——/所有的烈士都与人民共和国同龄/时间:从1949年10月1日算起”(《在重庆,渣滓洞和白公馆》);“仰视杨靖宇的塑像/我看见四面八方的新鲜空气都向他涌来”(《仰视杨靖宇烈士塑像》)“告密者的手指/一端将他钉在十字架上/另一端套在狞笑着的钱孔里/获得暂时的喘息”(《方志敏和他的队伍》);“今夜将从头开始/第一次用延河水蒸小米饭/谁知这第一缕炊烟/顽强不断/袅袅十三四年”(《到达陕北》);“瑞金,渐远/却也使归期渐近”(《告别红都》。

展示手法的多样性,力求灵活多变,纵横捭阖,不拘一格,竭力减少和避免单调感和单一化。如,“悄然出动的行军队伍/将夕阳一分为二/一半在缅甸密支那/一半在中国腾冲”(《云南——出击》);“太阳点金/又是一番情景/菜花的中原弥漫成千里金黄/映得‘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中原突围》);“‘剿总’司令长官举棋不定/有如他的座车在北平中轴线上/醉酒般地颠晃”(《北平和平解放》);“他太累了/安详地坐定/但激流仍从他的喉咙里冲出/如同他翻译《国际歌》时的状态/突发枪声/枪声封闭了见过列宁的人的眼睛”(《瞿秋白》);“也许,正因为这样/当侵略者扼紧民族的喉管/汉阳造才喊出洪亮的七月七日”(《又见卢沟晓月》)。

诗是作为文学语言艺术的最高体现。故尔,最终要在语言上见功夫,不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起码也要“不甘平庸语有神”。无论是偏重典雅:“当时古老的中国/古老得过于沉重的中国/他/喜爱抚摸青铜器的铭文/却又痛恶九鼎的重负/压折了多少苦力的脊梁”(《李大钊在1927》),也无论是偏重口语:“一发命中/——司令员最清楚/我们的炮手只有三发炮弹/本来嘛,对刽子手讲什么废话!”(《冀西涞源——阿部规秀葬身地》),“羊山集/一过黄河便碰上了硬骨头/陈再道一拍膝盖:我啃啦”(《挺进大别山》),务求脱俗,务求传神。无论是字还是意,都要尽可能熔炼得讲究些:“那年一月/天气冷得很疼”“汾河躲在雪套里/铡刀张着惨白的利口/对乡亲发出最后的通牒/残冬和阳春两个季节/此刻都绷紧了神经/在铡刀两边对峙”(《刘胡兰》)。节奏急促,声如鼓点,“从瑞金出发/指向浩渺/深夜看不清地图/只有指北针紧蹙眉头/细雨声问着脚步:去哪儿/不答/刷刷刷刷/一脚泥泞滑到湘江东岸/西下”(《告别“红都”》)。

说得简单点儿,我写《走向天安门》之初,就是冲着一个“新”字来的,如果全是陈言老套,我就不如不说,不仅没有诗的创造,其实也就从根本上取消了诗。

在某种意义上说,真正的诗,也就意味着各方面的磨练与创造,它既是凝定的,又是流动的。凝定的是表面的字句,而流动的是品味中深化与延伸,真正的好诗,意味应是无穷的,为诗者应是永不停步,力求不断向新境界攀登。

同类推荐
  • 山之南水之北

    山之南水之北

    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南阳作家群新作丛书》包括《非斯》《白鱼儿》《第七个是灵魂》《蓝色寓言》等五个长篇小说,及《村子》《云上的日子》等十部散文。文坛老将行者的《非斯》再攀艺术高峰,带领读者在创世神话的奇境中,对宇宙和世界的存在作最根本的思考,试图在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建立桥梁。文坛常青树廖华歌的《村子》用爱去感知疼痛,解读村子永恒的语言。还有王俊义的《第七个是灵魂》、陈明远的《云上的日子》、池长生的《桐柏山寨》等大批佳作,也都受到读者的热烈好评。
  •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导读版)上部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导读版)上部

    本套书详细记录了1901年到2013年间的106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及作品。本书作者悉心研读每部作品后,采用经典原文结合解析、鉴赏的手法将原著内容在短篇幅内完美呈现,并且每篇获奖作品中还记述了获奖原因、名家点评、作者生平事迹等,使读者观后可获得对获奖作者及作品的全面详尽的了解。本套书制作精美、内容品质上乘,也是收藏馈赠的佳品。
  • 羽毛落水的声音:原野散文

    羽毛落水的声音:原野散文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父亲》、《风》、《何其荣贵》、《我等过你》、《一行字》、《乡下女人》、《行走的风景》等六十余篇散文。
  • 拒绝隐喻

    拒绝隐喻

    棕皮手记·1982~1989.当代最需要的是“大乘”诗人。像上帝一样思考,像市民一样生活。正直、诚实、善良、爱、人格受到普通人的尊重。不仅仅只征服年轻的一代,而且要征服那些较为世故的人群。不朽之作是没有“代沟”的。从整体把握世界。世间一切皆诗。一阴一阳谓之道。无为无所不为。大巧若拙。大音稀声。
  • 生活就是北京时间最后一响儿

    生活就是北京时间最后一响儿

    严格地说,这是一本很好玩儿的书。讲故事的人好玩儿,故事好玩儿,故事里的人也好玩儿。每个人的生活,都要经历很多自己不情愿、但又不得不遇到的囧事或傻事,就像北京时间最后一响儿,听着刺耳,但又不得不从容接受。而生活向来是欺软怕硬,你弱不禁风,生活就会欺负你;你加强小宇宙,生活就反过来当你孙子。谨以本书送给每一个曾被生活欺负的草根大众。
热门推荐
  • 贵直论

    贵直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双重性格之血瞳

    双重性格之血瞳

    她.血瞳族的公主.一场阴谋下失去父母,在黑暗中挣扎。不知不觉的觉醒,奈何本身的善良,让她变成两个性格,且看如何慢慢踏上复仇路。是友情?爱情?还是狠心去选择报复仇人?(求推荐,求点击,求收藏,支持下新人喵喵!鞠躬。)另外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群:86513163
  • 探罪

    探罪

    每一个罪恶背后,都有一个让人犯下罪恶的理由!或爱、或恨、或妒、或贪!这些便是罪恶的根源,而这些根源也正是一条条揭开罪恶的引线!探罪,探寻罪恶的根源,揭露人心的丑陋。解开一桩桩尘封已久的迷案、鬼案!
  • 邪尊独宠:腹黑萌宝俏娘亲

    邪尊独宠:腹黑萌宝俏娘亲

    苏墨染,21世纪古武世家天才捉妖师,还没来得及一展抱负,就莫名穿越到玄幻大陆。成了一个毫无灵力废材大小姐也就罢了,还未婚先孕!差一点就被逐出家门。你们问我孩子爹是谁,我也想知道好不好?苏墨染发誓她真的不是在袒护那个不知道是谁的奸夫好不好!什么套路,什么剧情?!炮灰一般的二小姐也就罢了,怎么长老族亲斗对她意见那么大?她竟然还成了捡来的孩子,而一个邪魅魔尊死不要脸的贴上来认亲戚又是什么鬼?说好的逆天改命,装逼打脸走天下,就这么搁浅了。打不过逃不掉,还被吃了豆腐。她咆哮一声,邪尊你够了!他邪魅一笑,娘子,再来千万次如何!好吧,就当是多了一个打手。邪尊在手,天下任她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落花不及流水深

    落花不及流水深

    年少的我们,懵懂的感情,最美的年华,拼凑成一个难忘的青春。顾夏:我想要的感情,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苏洛:我喜欢你,只因为你是你。韩毅:只要你要,只要我有。林萧:我说过,我会一直在你身后,那个一转头就能看到的地方。
  • 祭祀天下

    祭祀天下

    祭神,祭仙,祭妖……普天之下,无物不可祭祀!少年天生厄难之体,山中得遇一怪人,自此踏上修真一道,开启了他神奇的一生,留下了一断传讼千古的修真旅!
  • 网游之灵魂剑圣

    网游之灵魂剑圣

    林赫进入了虚拟网游:神战。意外获得特殊职业,看他如何在游戏中大展身手
  • 地下魔城

    地下魔城

    这里是地下城的世界,这里是充满了妖魔和宝藏的世界。为了那传说中的宝藏,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汇聚一堂,争相恐后地进入到那如深渊般的地下城中,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那个得到宝藏的幸运儿,然后坐享帝王般的荣华富贵的生活。可是,这看似简单的地下魔城,却似乎隐藏着一个惊天的阴谋......
  • 指点江山球动天下

    指点江山球动天下

    平凡少年包一凡,借助神奇戒指,呼风雷于球场,品美女于人生,广阔天地尽在点拨之间,捣国内,摧海外,称霸宇内之间。无数魂牵梦绕的夜晚,几许伤心欲绝之晨昏。当他拿球那一刻,你就会隐隐听到了天边传来的滚滚雷声和天空中飞鸟腾空的阵阵尖叫。当他微笑的瞬间,侬将被那深浅有度,张驰有型,老少咸宜,随心所欲和高潮迭起所折服。《指点江山球动天下》,人生需要传奇,你就在创造传奇,或者成为传奇的一部分。最后套用一句欲死欲仙的广告词来推荐本书:whereamazinghappen.
  • 化生石

    化生石

    盘古开天之际,混沌初生之时;万物之始,存先天圣物。有一石,名化生,初有灵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