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59900000011

第11章 为自己的书写序(1)

1、《书目答问汇补》叙

一 我与《书目答问》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我考入北平辅仁大学历史学系。那时,允许跨系选课,所以我除选历史系课程外,还选读了中文系的“目录学”。我之所以选“目录学”,一则初入大学殿堂,感到这是一门既生疏而又新鲜的课程,是前所未闻的学问,一定有许多值得探寻的知识奥妙;再则,住入宿舍后,有几位中文系高年级的同舍生告诉我,这门课的主讲者余嘉锡(季豫)先生的目录学造诣极深,足称近代目录学大师,使我为这种盛名所震。我又从同舍生借给我读的余师所撰《目录学发微》一书面中读到如下一段话:“目录之学,为读书引导之资。凡承学之士,皆不可不涉其藩篱。”我既想走学术之路,无疑应涉目录学的藩篱,于是选修了“目录学”。从此,古典目录学便成为我学术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我同时专攻的历史学、文献学和方志学等其他学术领域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我第一次在课堂上目睹到季豫师的风采时,他虽已年逾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了无老态。他讲课操湖南乡音,手不持片纸,侃侃而谈,如数家珍,使人若饮醇醪,陶醉于这形似枯燥而内涵丰富的学术领域之中。这门课规定以《书目答问》为基本教材,季豫师要求我们准备《书目答问补正》作读物,分两年按四部次序讲授。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书目答问补正》这个书名。当时,我幼稚地以为由此就可以进窥古典目录学的堂奥。孰知展卷一读,只是一连串鳞次栉比的书名,彼此毫无关联,读之又枯燥乏味,昏昏欲睡,但还是硬着头皮通读一遍。一九四一年三月间的一个风沙天,我到柴德赓先生家去请益,谈到读《书目答问》的困难时,柴先生把所藏贵阳本《书目答问》借我,并告我比读二书当能得益。回舍后,我先校读《着述姓名略》,纠谬补正,果有所得,兴奋之余,即于我那套《书目答问补正》书后写一小跋云:

癸未三月二十七日,京师尚有风沙,走访柴青峰先生寓,借其贵阳雕版之《书目答问》,返舍手校《着述姓名略》,正其纰缪,补其不足。校竣,识于后。

这是我第一次比勘异同的校勘实习。隔了一段时间,全书比读完毕,自以为略有心得,想进一步深求,便冒昧地登季豫师之门问业。季豫师听了我的读书情况后,很严肃地指导我做三件事:

一是讲了三国时董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故事,要我继续读《书目答问补正》,并特别注意字里行间。

二是要我再读一些与《书目答应问》有关的着作。

三是要我利用假期为《书目答问》编三套索引,即人名索引、书名索引和姓名略人物着作索引。

季豫师还说,这三点做到,《书目答问》就算初步读懂了。

这一点一拨,似已为我祛除迷雾而看到了入门之阶。我也是逐项按着老师指点去做的。

首先,我曾反复读《书目答问补正》,注意字里行间的只言片语,果有所得。如在史部正史类注补表谱考证之属后就读到小字附注说:“此类各书为读正史之资粮。”这不仅了解了这类书的性质,也掌握了读正史时主要参考书的书单。从而领会了目录学对治学的作用。

其次,我借到了《书目答问》的第一个笺补本,即江人度的《书目答问笺补》(光绪三十年江氏刻本)来读。《笺补》在各书下有笺,各类后有补。所笺涉及版本、分类、辨证、计数及评论诸方面;补则增补所不足之书目。此书有益于开启思路、拓展眼界,但书很难得,遂录其笺补部分,装订一册,可惜在“文革”初期时,这本小册子就被我曾经教过并知道“目录学”一词的“勇士”们非常潇洒地扔进了家门前正在熊熊燃烧的那堆“封资修”的“黑货”中,我只有目送片片纸灰随风飘去。所幸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又重得一复印本小册子,差堪自慰。此外,我还读了《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和《标注》、《读书敏求记》和《郑堂读书记》等目录学名着,依稀地窥知治学的门径。

第三,我利用一九四三年入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为《书目答问》编了三套索引,并用墨笔写成一册。一本书经过三次反复编排搜检,两千多部书名和撰者都能基本记住,输存到我的大脑信息库中。我想对任何一部书或任何一种学问,如果都能做一次反三复四的工作,都会收到应有的效果。只是这种方法太笨,肯做的人不多而已。我掌握了这套基本书目后,明显地感到对于读书治学、开辟领域、转换方向都颇有左右逢源的美妙感觉。并且由于有了基本书目,便能很快地扩大书目储存量,而书目恰恰又是研究学问的起跑线。这正是我后来能多涉及几个学术领域的原因之一。这本索引在十年浩劫中也与其它一些书籍衣物一起被席卷而去,可能因为这是我亲笔墨写的“秘本”,也许能从中搜寻点我见不得人的“罪行”证据。最后他们大概因无所收获而颇感失望,将其随手扔到无人收拾的废纸堆中,幸而我的一位老学生孙香兰在被派清理查抄物资时,从废纸堆中看到此索引而善加捡存,到七十年代后期落实政策后即送还给我。我很感谢这位有心人。为了纪念这一难得的离合,我把这三种索引又经订正,收入《汇补》的附录中,作为第七种附录。

经过上述三方面的努力,我似乎感到已奠定了古典目录学的入门基础,再读其它目录书也不感到十分枯燥而能从中捕捉到自己需要的信息,钻研学术也没有无所措手足的苦恼,自信能在学术迷宫中得到曲径通幽的乐趣。可是从五十年代以来,一方面我工作繁忙,要从事新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另一方面“目录学”这类课程因很难排入课表而渐渐被人遗忘。我对目录学虽然旧情难忘,也只能原地踏步而无所进展。

二 我为《书目答问》作汇补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处在一种无事可做的闲散境地,长日无聊,难以排遣。我没有什么爱好,只能寄情于读书。于是,重理旧业,又对目录学温故而知新。一九六二年春,我偶然想到,何不仿《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之例,搜求各家批注,为《书目答问》做汇补工作?!于是我先后在那部《书目答问补正》上过录有关资料,如将叶德辉、邵瑞彭、刘明阳、高熙曾诸家所标注内容一字不遗地过录于我那部书的天头地脚和行间,甚至夹纸黏条。每毕一家,都在抑郁的心头绽开一丝欢乐。乃振笔疾书,题跋于书尾,录之以见“学海无涯乐作舟”之“乐”。我曾写过如下的工作记录:

一九六二年八月二日至九日,温度在三十度以上。自晨至夜,过录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馆刊(一九三二年四月)第三期所载叶德辉着《书目答问斠补》全文。虽肘黏背湿而颇有所得,亦云快哉!过录既竣,心胸为之豁然者久之。翌日即归还该刊于藏者北京图书馆。俟暇当再过录邵次公及刘明阳诸氏校本。

一九六二年八月中旬录邵次公批语。

九月上旬补吕思勉《经子解题》。

九月下旬过录刘明阳批语。

一九七八年元旦又假得高熙曾补正本,除邵、刘已有补,又录高氏及李笠批语,历时二日。

我所过录的各家标注以版本居多。叶德辉为版本名家,所补以版本、刊行年代为主。刘明阳为天津名藏书家,经眼甚富,所见明版尤多。他所注版本颇精当,如在《册府元龟》条注称:

余藏有明嘉靖时人白纸蓝格精钞本,原书为宋监本,如以校刻本,当有许多胜处。

刘明阳对有些书还有所补入,如张澍撰《诸葛忠武侯故事》条即补称:

明万历杨士伟《诸葛忠武书》、清张鹏翮《忠武志》均佳作也。一则万历刻,一则康熙刻。

刘氏所藏明本书极为可贵。可惜人亡书佚,徒留雪泥鸿爪于所批《书目答问补正》,后来此批注本又不知流落何方,幸我早自书肆借来过录。邵、高二氏均为学者,各有所知所见,而高则尚间有考证。

经过这一段过录工作,不仅进一步熟悉《书目答问》,而且也比较牢固地掌握了版本学方面的知识和着录版本的方法。但是,对《书目答问》所收书的评说尚少涉及,对《书目答问》以外的目录学着作还研究不够。于是,我又重新精读若干种目录学名着,如史志目录中的汉、隋二志序,私家目录中的《郡斋读书志》和《直斋书录解题》,专着中姚振宗的《快阁师石山房丛书》以及汪辟疆的《目录学研究》、季豫师的《目录学发微》等书,并检读这些着作所涉及的一些着述。经过这阶段的研读,加深了我对目录学的认识,扩大了我进一步研究这门学问的基础。

与此同时,我正在读清代的各种杂书,时见有评论典籍的条目,其中也有评骘《书目答问》所收各书的。每有所遇,辄录入我的《书目答问补正》中。如读清人韩泰华的《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云:

《金石录》明以来多传钞,惟雅雨堂刻之,阮文达有宋椠十卷。

此即可入《书目答问》卷二《金石录》条。又如读清吴骞《桃溪客语》卷三记《南唐书》撰述缘起及流传情况云:

宋马令辑《南唐书》三十卷,其祖元康,世居金陵,多习南唐旧事,未及撰次而卒,令纂承之,实崇宁时也。书中多言徐铉、汤悦被诏作《江南录》之疏略。元戚光撰《金陵志》,求得其书,并为之音释,书始显于世。令,阳羡人,志乘多阙载。

此又可补《书目答问》卷二马令《南唐书》条。类此者所在多有。

做了这番功夫后,我的这部《书目答问补正》已是满目疮痍,天头地脚,字里行间,无不充盈墨笔小字,更有夹纸黏条,几难使外人卒读,而我则视其为私藏中之瑰宝。我对藏书外借素不吝惜,惟此二册绝不外借。我曾想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整理增补,成《书目答问汇补》一书以利已利人,并且不自量力地在撰者、补正者后面用毛笔添写上“来新夏汇补”字样,作为对自己的鞭策。不意在动乱年代,我的藏书不是籍没归公,便是在门前付之丙丁。我十分关心这两册书是否也未逃此厄运!所幸皇天不负苦心人,几年后认领抄家物资时,可能这两本涂写得乱七八糟的破书未能引起好货者的兴趣,终于物归故主。全书未太损坏,只是也用毛笔把那行“来新夏汇补”的字样涂抹掉。看来这是一位有点知识的“勇士”所为,也许还是曾受业于我的人,否则哪能鉴定我不够作《汇补》的资格而予以涂抹呢?此后我对这部书仍不时添注。如果有人问我,你的藏书中,你最珍惜哪部书?我会毫不思索地回答说:“我最珍惜的是那两册与我相伴半个世纪,并曾同遭劫难的《书目答问补正》。”

三《书目答问汇补》的成书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历史进入一个新时代,政通人和,目录学之类的“三基”学问,已经不再归于禁区。宽松的社会氛围不能不引发我要重整《书目答问汇补》的奢念,期望在有生之年完成二十多年前的宿愿。可是我却已步入人生的晚年——年逾花甲,身体精力已不如昔。甚至当年自己在书上批注的那些墨笔小字也因目力不逮而看不清。因此,我一方面珍藏我的批注本,不使再受损伤;另一方面随时物色可信托的中年学者共同合作,编纂成书,贡献社会。可惜一直没有遇到这样的人选。何时实现自己的愿望?仍未可知。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已近八十高龄,虽然一切都尚在等待,但我一直充满着必能成书的信念。德不孤,必有邻。我终于在耄耋之年,幸运地获得上天助我。二三年,我应天津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之邀,为该部研究生班学员讲授“古籍整理”课程。该部主任李国庆君是我多年的旧识,他好学勤奋、乐于助人,是具有相当深厚旧学根底的中年学者。着有《明代刊工姓名索引》和《弢翁藏书年谱》等专着。因为授课为一学期,往往在课后有些交谈机会。一次,我谈及当年过录《书目答问》各家批注之艰辛,引起李国庆君对我过录本的兴趣。当他看到我的过录本,了解到我整理的困难,当即提出帮我整理补充。这是这次兼课得到的最大收获!我当时极度兴奋,喜得李国庆君之毅然承诺,不啻予我过录本以生机。随即商订编纂体例,进入整理补订工作。决定在以我原有过录本为底本的基础上,更就所知,向有关藏者,广予搜求。历时四年,先后经眼《书目答问》不同刊印本达五十余种(见《汇补》附录一《版刻纪略》)。其间发觉原过录本为国学图书馆印行之《书目答问补正》本,多有缺漏,于是改用光绪五年王秉恩贵阳校刻本为底本。经过搜求采录,先后共得江人度、叶德辉、邵次公、刘明阳、伦明、孙人和、高熙曾等十数家(见《汇补》编纂说明及附录二《校补纪略》)的笺补批注,由李国庆君将各家批注分条系入各书之下,并邀天津图书馆常虹女士在李国庆君指导下,以业余时间,几经寒暑,独力承担编排工作。数易其稿而常虹女士了无异言,《汇补》之成书,其功不可没。

二五年,在初稿将成形之际,某夕,忽忆及忘年至好韦力君。早在二三年秋,我自某媒体记者处获知京津有新起藏书家韦力,收藏宋元以来善本佳刻,颇具声誉。我心存同好,遂多方探询,终与韦力君以电话通联,得知其庋藏甚富,中心艳羡而谋增益见闻,旋以事赴京,亲至韦府,承示多种珍藏,广我眼界。数年以来,时有交往,渐悉其方逾不惑而藏书之富已为当代新兴藏书大家,且为人诚朴谦抑,虽家道殷实,而具儒生气象,抢救古本旧籍不遗余力,而潜心着述孜孜不辍,所着有《鲁迅古籍藏书漫谈》、《古书收藏》、《批校本》及《书楼寻踪》等多种,皆蒙惠赠。读其书益知其腹笥之厚,当代言古籍版本,韦力君当首屈一指。若能请韦力君审正并补其所经眼者,当为《汇补》增色。于是冒昧通话,望获将助。不意于电话中我方婉转陈言,韦力君即表示以其所写存私藏古籍着录成稿,入我《汇补》。兴奋之余,不禁念及昔萧梁时有阮孝绪者,一介寒士,凭诸家目录纂成《七录》,所历艰辛可知。时有刘杳者,生平入《梁书·文学传》,当称名人,撰有《古今四部书目》五卷,是一部传钞行世的稿本。当他获知前辈阮孝绪在编撰《七录》时,就毫不犹豫地将其所钞集的资料草稿全部赠与孝绪,以助成《七录》。孝绪非常感动,在《七录》序中言其所感云:

通人平原刘杳从余游,因说其事。杳有志积久,未获操笔,闻余已先着鞭,欣然会意。凡所钞集,尽以相与,广其闻见,实有力焉。斯亦康成之于传释,尽归子慎之书也。

这段故事与韦力君出其积存“尽以相与”的情状极其相似,所以使我当即产生联想。我孤陋寡学,《汇补》亦不过为爬梳钩纂之学。固难与阮孝绪《七录》比论,而察韦力君行事,不禁喟然而叹曰:“韦力君,固今之刘杳也!”

二六年初春,《书目答问》之经史子集丛各部已基本完稿。其卷尾所附《国朝着述诸家姓名略总目》,虽个别印本有屏而不取者,但深究其义,此目恐非原撰者随意之作,乃按清学门类分述学人,足可作清代学术脉络之导引;但又嫌其附注过简,不便读者,乃由李国庆君亲加整理,于三百余名学人名下,增补其生平,并注明传略之出处,读之可当清代学术小史。《书目答问》正文部分于此全部汇补完成。细加翻检,念《汇补》既竣,而读者了解《书目答问》,尚缺参考数据,未免遗憾,于是再编《附录》六种即版刻记略、校补纪略、刊印序跋、手书题识及研究论文选辑,均出李国庆君之手。其第六种为《书目答问》索引表三种,系我从师余门之课业,曾蒙季豫师定为读《书目答问》之一法,收之以念师恩,兼志刼难,或可备有志于目录学者之参考。

同类推荐
  • 笑林广记·第一辑

    笑林广记·第一辑

    中国有笑话书的历史由来已久,但集大成者可说非《笑林广记》莫属。此书是一部流传久远,影响深广的通俗笑话总集,内含一千多个笑话,是我国笑话宝库中的一个旷世奇宝。此书在宋代就已问世,明、清两代广为流传,深受劳动人民喜爱。
  • 生死故乡

    生死故乡

    本长篇散文主要以故事和人物的方式,在虚构和纪实之间,就太行山南麓,即河北南部、山西东部、河南北部太行山区乡野人文历史、民间风习、乡村传统等诸多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切和真实书写和呈现,堪称一方地域民众生活与精神的集体画像与北方乡村人群的当代世俗生存史。
  • 君子如茶:李幼谦记人散文集

    君子如茶:李幼谦记人散文集

    酒像红脸绿林好汉,浅斟低饮时,逢人便称“哥俩好”。狂饮滥喝后,口里叫着“五魁首”,伸出的巴掌又捏成老拳,说不定,酒醉之时“该出手时就出手”了。茶像青衣白面书生,越是好茶,越是淡雅,如同你的良师益友好医生,能为你消除心火,缓冲紧张。感情再浓烈,味道再苦涩,仍旧是透明的茶色,回味还是香甜的。
  • 激情挥洒青春的气息(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激情挥洒青春的气息(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是朱增泉将军的军旅诗,共分五个部分,是作者在自己漫长军旅生涯中的感悟和思考。因为将军特殊的身份,他的军旅诗也被赋予了独特的个性:直面战争、呼唤和平、赞美生命、书写英雄。从古至今,战争都是人类逃避不了的话题,和平更是人类一直在追求的目标。而作为将军的作者,对战争与和平更是有着不同常人的思考。几十年的军人生活给作者留下了沉重而深邃的人生思考,看着自己身边的生命一次次穿越死亡,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渴望显得尤为真诚与强烈。其中《猫耳洞奇想》是一组很独特的军旅诗,更是一个军人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的思考与感悟,充满着血的浓烈与烫热。
热门推荐
  • 褪化危机

    褪化危机

    未来,科技不断进步,人类时刻进化,同时衍生出新的东西,终有一天,人类将面临自己的危机——人类自身的缺陷。大家不要以为这是一本科幻书,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其实是一本都市。
  • 极品三国之千古大帝

    极品三国之千古大帝

    一个都市宅男,没有人看得起。奈何是一代枭雄曹操之转世。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曹操之精魂逆穿越,在他身上,从此开始了不一样的三国……看他都市纵横,异界称霸
  • 王子赖上丑丫头

    王子赖上丑丫头

    她是一个平凡人没有爸爸,长相平凡的女生。他是一个身家几千亿,幸福,耀眼四射的王子。可是如此耀眼的王子怎么会缠上这样一个平凡的臭丫头呢?当爱情发芽,他的初恋情人也回到了她的身边,当爱情掺杂了陷害质疑和猜忌,她能做的唯有对伤害自己的人报仇!
  • 腹黑萧爸的谋妻路

    腹黑萧爸的谋妻路

    遇见,不知老天的安排?封海儿觉得遇见萧寒麟是她的劫,百般折腾。终沉淀,又或许她本来为他而来……萧寒麟觉得封海儿那次不小心的闯入是上天给的福,千回百转。终如一,又或许他的救赎是她……从老鼠到猫再到老虎是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的……直至……某天鲜艳的红本本,激起了高浪,惊醒了沉寂。封海儿蒙了,站在民政局的门前半响,没反过神来。她脸色铁青,气狠的拨通电话,“萧寒麟,我怎么不记得和你领过证?去过民政局啊?”电话那头停顿了一下,好似一点也不意外,反而淡定中带了一份喜色“现在知道了也不迟啊”。封海儿脸如上了蜡一样,变幻莫测,一口气上不来也下不去,“不迟?我是当事人,为什么我不知情?”爽朗的大笑由远而近,“老婆,别气,生气对身体不好”。“谁是你老婆了”?这一称呼,让她如踩到雷区,能不炸毛吗?“我能不生气吗?这是我一辈子的事,你就这么草草给我决定了,而我,一直蒙在鼓里”?她只差没有烧起来了,“萧寒麟你老实交代,什么时候的事电话那头倒是着急了,“别气,别气了”,停顿了一下,已经知道了,也就没必要遮掩了,老老实实的说,“一年多了”。“混蛋”,封海儿就觉得他们沟通不清,果然是这样的,“一年多,一年多,什么概念,你不知道?啥时候连蒙带拐的把我坑了进去?”“木已成舟,甭纠结了啊,知道就好,我也不用藏着掖着了,等我回来,洞房花烛一定补上”。
  • 听说EXO是我邻居

    听说EXO是我邻居

    想不到宇宙大明星EXO就在眼前,想不到他们私下竟然如此孩子,想不到我们会有那么多的关系,想不到......身份证明后,你们还会一如既往地喜欢我吗?之后的之后我们一直在对吧?
  • 九纵长生之旅

    九纵长生之旅

    北纬30度,神秘产生地。带给人们众多未解之谜。一次偶然的探险,第九纵队发现了长生密码,以此展开了一系列的探险之旅。楼兰古地、千古迷窟、珠穆朗玛、撒哈拉、玛雅文明、百慕大三角、神秘金字塔、南极地下城……这些绝地都隐藏了哪些秘密呢?九纵将带你一同来揭晓……
  • 西冷社悬疑典藏(第一季)

    西冷社悬疑典藏(第一季)

    恐惧像一张倒刺的网,捉住你之后,还要让你感觉到疼痛。有时候,我真搞不明白恐惧是什么?也许,它就是一种味道,美妙而富有吸引力,让人不顾一切地追寻……
  • 理财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理财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理财是那些有钱人的事,等我有钱了再谈理财吧。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理财理的不仅是钱,也是我们的生活。理财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在理财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本书从医疗、教育投资、家庭投资、信用卡等方面向你诠释了理财的定义。手持这本书,让您的理财生活化,简单化!
  • 冰封丶末世之殇

    冰封丶末世之殇

    作为一名强者,他从不知什么是害怕,什么是后悔。他有着一颗王者的心,他也曾濒临死亡,但却从不畏惧,为了心爱之人,他可以屠戮苍生,为了打破命运,他持剑逆天!雨痕的优雅你们不懂,落叶的忧伤只有秋风能知,飘雪飞舞,又有谁能理解他的孤独!冰封万年的心用什么来解封?手上沾满的鲜血又将用什么来清洗........
  • 我以为你是喜欢过我的

    我以为你是喜欢过我的

    羞涩娇嫩的她,无助地承受着他的狂肆,恩爱缠绵,销魂蚀骨。他深邃的双眸情欲未退,薄唇凑到她耳畔,爱意绵绵地轻舔着她小巧的耳垂,“小东西,我爱你,我的身体也永远只爱你!”她媚眼如丝,经爱欲洗礼后变得更绝美迷人的小脸绽出了幸福甜蜜的笑。珍贵的初夜,痛并快乐着,其实不只是初夜,她几乎所有的第一次都给了他,只因他是她爱入骨髓、爱到不顾一切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