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33500000010

第10章 笛技篇(3)

其次,根据音乐句子的长度来吸气,不一定每一次吸气都是实实在在吸满,这样很容易使自己的身体疲惫。吸气的多少、深浅可以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包括句逗的长短来设计。但是,必须保障呼吸过程中要吸得松弛、用得舒展。较长的乐句中,如果吸气量不足,会使音发虚,全身僵硬;较短的乐句中,如果吸气量过多、太充足,虽然音比较硬朗,但身体依然感觉憋得慌。所以要根据乐句的句逗长短来安排呼吸也是非常重要的。

再次,在音乐(节)奏较快的作品当中,吸气所用时间越短,吸入的气量越少。在音乐(节)奏慢的音乐中,吸气时间充裕,吸入的气量也多。在这里我们重点强调的是无论在什么速度的音乐当中,我们的呼吸都绝不能影响音乐的(节)奏,造成演奏技术上的负担。

最后,必须注意在吸气时不能破坏乐句的完整性。前边说过在句逗上,有休止符的地方,乐句结尾处可以安排呼吸。在连续、快速的音乐进行中,不易分辨换气的地方,我们可以选择音程变化的地方来安排呼吸,也可以在音型改变的地方设计呼吸等等。如此一来,人们才会感觉到音乐的流畅,使音乐的表现更为完整自然。当我们开始接触一些新作品时,应该先对乐谱进行必要的分析,在乐句转换处可做简单标识,为准确演奏做好准备。笛子大师赵松庭先生在《笛子演奏十讲》当中,对笛子的呼吸要领作出了如下归纳总结:

双肩不可上下动,胸腹同时来扩张。

缓吸平吹呼吸松,腹肌不必空自忙。

急吸超吹劲往下,丹田鼓气力度强。

口鼻兼用看需要,切忌呼吸有声响。

莫到无气才吸气,始终要有余气藏。

强而不燥虚不弱,均匀呼气流水长。

以上是大师在音乐演奏中对呼吸换气的设计进行的归纳总结。在竹笛演奏的过程中,气震音的正确运用能够大大增强我们音乐的表现力,这一点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气震音的运用在笛子演奏中时刻都存在,贯穿于我们音乐的始终。我们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练习时腹部一定要收紧,气息在咽喉部形成震动,通过口腔和风门的控制,形成气的波浪而发声。气震音随着音乐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在音乐情绪平和时,气震音的幅度是较小的;音乐情绪饱满或激昂时,气震音的幅度则是较大的。在音乐演奏中,曲笛的气震音幅度较大,震动频率较慢;梆笛的气震音幅度稍小,震动频率较快。演奏时根据不同乐曲采用不同的气震音方法,在日常训练中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气流的变化

对于我们笛子演奏者来说,能够掌握好音色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们表现音乐很有益处,能够丰富和完善演奏。不同风格、情绪、时代及不同作曲家的作品为演奏提供了丰富的音色的选择,从而使你的演奏技能更加成熟。

我们呼出的气流有多、少、快、慢、轻、重、缓、急的不同,这一点我们都能够很容易地体会出来。气流的速度有快慢之分,气流的快慢与压力之间又有相互联系,但又不是一回事。在气流压力小的情况下,气流的速度可以有快慢之分;在气流压力大的情况下,气流的速度也可有快慢之分。气流的流量可以在气流压力大的环境里做变化;也可以在气流压力小的环境里做变化。气流速度的快慢,气流流量的多少与气流压力的大小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在前面我们谈到过气流与肌肉组织的使用面积的关系,这与气流的速度、气流的流量有直接的联系。气流的压力是针对肌肉组织的松紧度而言,肌肉组织的松紧度偏紧,气流的压力就大;肌肉组织的松紧度偏松,气流的压力就小。在演奏高音区时,气流压力是这些音的支柱。尤其在演奏pp的高音区时,需要非常小的口风结合足够强的气流压力才能完成好。此时,我们不仅使用肌肉组织的面积比较大,而且肌肉组织的松紧度也非常大。气流的流量小了,没有气流压力的增加,没有足够的气流压力,要把pp演奏好根本是不可能的。

至于音色的变化与气流的速度、多少、压力都有关系。当气流的速度变慢,我们会感到情绪比较平缓;当气流的速度加快,我们就会感到情绪比较急促。当气流的流量多,我们会感到音色比较饱满;当气流的流量小,我们会感到音色比较单薄。当气流的压力大,我们会感到音色比较刚劲有力;气流的压力小,会感到音色比较柔和委婉。在演奏英雄性的乐曲时,气流的压力就需要大一些;在演奏抒情缠绵的乐曲时,气流的压力就需要小一些。总而言之,音色与气流的多、少、快、慢、轻、重、缓、急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然,音色的变化还受到其他的因素的影响,包括口风的大小、喉头的松紧、下颌的前后等。下颌向下一些,口风就大了一些,音色会变得宽一些;下颌向上一些,口风就小了一些,音色会变得纤细一些;下颌再向前一些,气流的方向也向前了一些,音色会变得虚了一些;嘴唇向中间聚拢一些,口风会圆一些,音色也会圆润一些;你的嘴唇向两侧咧开一些,口风会扁一些,音色也会扁一些;如果这时候再把下颌向前一些,再释放更多的气,音色会变得又粗糙又刺耳……

第三(节) 演奏姿势

正确的演奏姿势对于音乐表演来讲,一方面音乐情感的自然流露,动作形态美观大方。另一方面,是对技巧的细腻展示,灵活运用,对音乐演奏的好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就初学者而言,注意培养一种好的演奏姿势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笔者对竹笛演奏过程中的演奏姿势做了具体的研究分析。

许多初学者一开始吹奏竹笛时,都只是随意地拿起竹笛就开始吹奏,根本不管手臂的姿势与整个身体协调性的关系,殊不知这样就已经给以后的发展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因为人体手指的运动是通过与手臂相连的筋脉控制的,不顾手臂的姿势,手指将无法灵活地运动。单纯的活动小臂而不管大臂的姿势,势必会造成大臂肌肉紧张,肩膀僵硬。同时,如果手、小臂和大臂三者之间的角度有问题,也会影响演奏。大臂、小臂和手指是一个整体,只有协调好了各个部位之间的关系,手指才能发挥出最好得能力,达到最好的效果,三者缺一不可。

就姿势而言,有“站姿”和“坐姿”两种,主要是从音乐表演的角度来谈。笔者认为,在演奏训练过程中,就初学笛者而言,首先要学会“站姿”,此姿势与学生掌握气息以及音乐表演的体态息息相关,包括脚、身、头、脸、眼、肩、颈等身体部位之间的协调。“坐姿”主要是乐队演奏中常用到的一种演奏姿势。

一、站姿

演奏训练宜取站立式。为便于站稳,旧说为“稍息”位置。实际站立姿势形成步骤如下;

双脚平行,身体直立,脚跟间距离约本人两拳宽,然后一脚不动并承担身体重量,另一脚脚掌抬起,脚后跟不离地,并以该脚后跟为轴,转动身体约90度,再放下脚尖。和体育课上的“向左转”、“向右转”相似。右势持笛者以左脚后跟为轴,左势持笛者以右脚后跟为轴。注意在转动的同时移动身体重心,使双腿分担身体重量,身体自然、放松,重心可略偏向前脚或转移与左右脚之间。头端正,下巴自然放松,勿前伸或后收,脸转向脚尖所指的方向,眼睛直视水平正前方。此种站立稳健自然,利于形成气度不凡的演奏姿态。

二、坐姿

在“坐姿”演奏的过程中,对上半身的要求和“站姿”是一致的,主要是“坐”。在演奏过程中,切不可坐满“全部椅子”,要求坐在椅子的前三分之一处。根据自己持笛的方向,“右持笛”者相对应的左脚略前,右脚略偏的位置。反之,“左持笛”者则要求右脚略前,左脚略偏。

在解决好身体姿势之后,接下来就应当调整手臂的持笛姿势了。在学习笛子的过程中,大多数人往往只注意加强手指机能的灵活性,通过大量手指技巧练习,提高手指的运指速度和敏感度。但却忽视了手臂姿势的重要作用,对手指的速度、灵敏度和耐久力提高起来也显得比较吃力,经常会出现手、胳膊和肩膀酸痛、疲惫等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手臂的持笛姿势不正确所造成的。那么,持笛过程中,手臂是怎样的一个姿态才是正确的呢?笔者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演奏竹笛时,身体的各个部分都要在一定程度上尽量放松,无论是肩膀、手臂或手指都是如此。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手指才能更加自如地活动,尤其是演奏大篇幅、不间断的快(节)奏型乐段时,演奏者的肩膀、手臂和手指越放松,运指速度就越快,反应就越灵敏,耐久力也越强,演奏才会得心应手。

三、手臂

手臂在持笛过程中,首先要打开大臂,使大臂不要紧贴在身体的两侧,腋窝不能夹紧,左、右胳膊都处于离身体呈45度——50度角的状态。此时,注意大臂只是单纯地将肩关(节)打开就可以,不宜抬得太高,更不能使肘关(节)往上翘,保证大臂还是保持自然下垂的方向。利用大臂的抬升带动小臂抬高,将笛子的吹孔送到嘴唇边,轻轻地靠在下嘴唇上,使演奏者在吹奏时,整个手臂与前胸之间形成一个近似椭圆形的空间,以此来放松肩膀与手臂,使力量能更顺畅地通过手臂传送到手指,促使手指能够更好地运动。大臂向上抬起时,不可与肩膀平行,否则就会造成大臂过分紧张,整个手臂和肩膀出现僵硬。由于大臂抬得过高,手腕关(节)成“V”字形状,以至于本来顺畅的手腕筋脉活动受阻,严重影响了手指的灵活性。大臂自然张开,不可过于向后,容易引发肩周炎和背肌劳损。

在手臂姿势做好以后,需要强调手指的按孔部位。按孔部位是手指第一关(节)的手指肚,而不是指尖。不要让手指立于竹笛的吹孔之上,看上去应该是按的动作而不是扣的动作。按孔时,强调手指的良好弹性,音符好似从指尖弹出一样。另外笔者认为,手指抬起来时,还应当注意抬起高度要适中,抬的过高外形不好看,也影响手指运动速度;手指抬的过低,容易造成音高偏低,影响演奏质量。

在竹笛演奏过程中,前面我们重点谈到了演奏中手指、手臂的姿态要求。但是我们知道,手臂和手指之间的神经传输,主要还是通过手腕来进行的。因此,手腕的放松与否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手指的灵活程度,也直接影响着音乐内容的表现。

四、手腕

手腕部位的形态包括平直、隆起、凹陷三种形态。在我们的实际演奏过程中,手腕的形态主要受肘部的高度的影响。一方面,肘部抬的过高,必然引起腕关(节)的凹陷;肘部抬得过低,则又引起手腕隆起。另一个方面,肘部抬的过高或过低都会破坏音乐表演者的演出形象,并引起不必要的紧张。肘部的位置取决于大臂与躯干所呈角度的大小。角度大,双臂张开,肘部高一些;角度小,双臂、肘部下垂。

总的来说,对“演奏姿势”的研究,是相对比较复杂的内容,手臂姿态、手腕姿态与口型、气息之间的完美配合,主要强调“放松、自然”的原则。笔者认为:“姿势训练”的过程是一个相当枯燥,且非常容易出问题。更不是一蹴而就的初级问题,需要长期磨炼、不断矫正的重要训练内容。在学习竹笛过程中对姿势要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在老师正确引导下,有步骤地合理安排、系统训练,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第四(节) 手指运用

俗话说:“心灵手巧”。手指的训练是所有器乐演奏者较为重视的一项基本功训练。笛子主要是通过气流与手指的配合来完成演奏的,笛子的指法技术相当丰富,包括:单倚音、复倚音、上滑音、下滑音、上历音、下历音、颤音、打音、倚音,指法转调等等。可以说笛子的运指技术是所有管乐中最难、最复杂的,因此,在竹笛演奏中,不仅需要良好的音乐素养,而且对手指的运用也是尤为重要的。很多优秀的演奏家对于手指训练都极为重视,但从自己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学生在手指训练中不够踏实,耐心较差,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手指运动能力不好直接影响到乐曲旋律线条、(节)奏以及韵味的表现。

一、持笛

指法训练是掌握笛子演奏技术的关键。我们要做手指训练工作,首先要解决手指放松的问题。而要解决手指放松的问题,就要先从持笛的方法谈起。手指放松和持笛方法有直接关系,有些同学由于持笛的方法不正确,引起手指僵硬,严重地影响了手指的运指速度,更不利于长期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手指持笛的姿势谈起。

1.持笛方向研究

持笛方向根据笛身左右位置分为左持法和右持法,在演奏实践中对二者没有固定的要求,根据个人的习惯均可采用。多数人习惯“右手持笛”方法,即左手在上(负责4、5、6孔)右手在下(负责1、2、3孔)。此法持笛者如冯子存、简广易、戴亚等演奏家。还有些人习惯“左手持笛”的方式,即开始持笛自然地就将右手在上(负责4、5、6孔)左手在下(负责1、2、3孔)。采用左手在下、右手在上的左持法的演奏家也有不少,在演奏家中,赵松庭、王铁锤等就用此法持笛。如果双手手指都灵活,则可“左右开弓”,兼用两种持笛法。笔者认为,就持笛方向而言,初学者不需要固定要求,做到自然、协调就好,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持笛方向。

2.持笛方法研究

所谓持笛方法,主要是在持笛方向确定的基础上,上手和下手如何来按孔,手型是怎样。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把持笛的方法分为“拿杯式持笛法”和“长笛式持笛法”两种。二者区别主要表现在上手的持笛上,上手位于笛身中部,将笛身持稳可以减轻笛身两侧支撑部位(唇、下巴、下手)的负担,并能缓解口风、口劲及下手的手指紧张度。好的持笛姿势,即使演奏很长时间,也不会感到手腕、手臂发麻、发困,嘴部、下巴及下手都可以轻松自如,具体解释如下:

“拿杯式持笛法”常用在北方梆笛的演奏上,易于完成各种演奏技巧,如历音、剁音、打音,便于手臂配合手指滑抹、颤动以及模仿马叫、鸟叫等特殊技法。手指便于颤动和快速演奏,适于演奏各种不同类型的竹笛以及风格各异的乐曲。在持法上,将上手拇指放在第6孔和膜孔的下方靠外侧的地方固定好,无名指,中指,食指分别用指肚按住竹笛的4,5,6孔,垂直笛身的地方,小指自然贴住笛身即可。下手拇指放在第3孔下方,无名指,中指,食指分别用指肚按住竹笛的1,2,3孔,垂直笛身的地方,小指也自然贴住笛身。此时,注意双手虎口打开,手指的第二个关(节)处自然突起。双臂抬起的同时,注意手腕的自然下压。拇指、小指自然起到稳定笛身的作用。

同类推荐
  •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广播电视学)》内容简介:1992年到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但我仍然能清楚地记得我研究生毕业后刚刚到电视台工作时的情景。那种好奇和自豪的神态现在想起来都仿佛就在眼前,因为那个时候电视台对于人们都有一种神秘感,走进电视台,满眼都是一些专业设备,是在其它行业看不到的设备,而现在你再到电视台去看的话,除了一个演播室还有点神秘感以外,其他的东西再也不会让你有奇异感了,因为电视台现在到处都是电脑,就是你家里用的电脑。所以,作者在这本教材的扉页写道,“电视片制作——一种普及化了的大众传播工具”。
  • 有趣的书法家故事

    有趣的书法家故事

    书法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之一。它萌芽于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与甲骨文同龄。
  • 课外雅致生活-永恒的流淌,古典音乐

    课外雅致生活-永恒的流淌,古典音乐

    “古典(派)的”这一词汇本身包含平衡、节制、简洁和精致的概念。这些概念可用于“古典”建筑,但用以表达古典风格还不够贴切,古典风格音乐可以具有暴风雨般的气势和复杂的内容和形式。简而言之,古典风格是指那些可以从18世纪最伟大和最著名的作曲家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中听到的风格。
  • 课外雅致生活-凡高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凡高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影视美术设计

    影视美术设计

    《影视美术设计》集作者数十年教学与实践之经验,几易其稿,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关于影视美术设的指导性专著,在对影视美术创作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作出具体规范和深刻阐释的同时,作者也针对影视美术设计中的空间环境构成、总体造型、场景设计等问题作了全面分析和论证,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美结合的著作。
热门推荐
  • 爱情天梯传奇

    爱情天梯传奇

    上世纪五十年代,四川江津农家青年刘国江爱上了大他十岁的俏寡妇徐朝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们携手私奔至深山老林。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如今已有6208级,被世人称为“爱情天梯”。
  • 大雁掠过河岸

    大雁掠过河岸

    看过许多的书,前面大都有序,很多都是知名度很高的人物写就的。我的朋友得知我要出书,也指点我这样做。想了再想,我一介卑微的小人物,还是写自序吧,这样更真切些。那就从《大雁掠过河岸》这个书名说起吧,它最早缘于我童年的记忆,到今天却记录了我对故乡亲人的怀念和感激。
  • 穿越之绝色王爷的爱

    穿越之绝色王爷的爱

    她,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生,从小就失去母爱。在成长的过程中,她野蛮的父亲,每日都是打她过日子。生活对她来说是生不如死。在一次逃脱中,让她穿越了古代,在古代的她,学会了很多礼节。并经过了一个让人难忘的爱恋。
  • 晚安夏天

    晚安夏天

    当天无涯第一眼看到天陌的时候,当时天陌只有六岁,还没有自己的名字,皇族的嫡系只有到了七岁才可以入宗祠,赐以名字,天陌在皇族皇子中排行十七,所以只叫十七皇子,天无涯问他“你来这里想做什么?”天陌淡淡的说了一句:“我想让自己变得强大!”
  • 白学之魂三

    白学之魂三

    为什么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为什么会这么熟练呢?一定是回档回多了吧。
  • 她们的复仇之路

    她们的复仇之路

    十年前她们的父母同时被杀害,三个女孩则目睹了一切。同时三个女孩的性格有所改变,冷血,聪明,嚣张。为了复仇她们不得不在荒芜岛进行魔鬼训练。仇恨的信念使她们不断强大。三位身手非凡的美眉进入了夏幽学院。只为复仇,谁知相貌出众的她们被捧为新晋校花,当校花遇上校草,强者遇上强者,当仇恨遇上爱情她们又会和他们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呢?
  • 美女总裁的贴身男秘书

    美女总裁的贴身男秘书

    公司美女总裁是自己的未婚妻,普通员工方超被岳父提拔为总裁的贴身秘书。不需要工作,只要征服自己的未婚妻即可。一个想追,一个想躲。未婚妻为了解除婚约,让方超犯下作风问题。不惜找来美女闺蜜施展美人计,从此三人开始了打情骂俏的同居生活。
  • 十字荆棘道

    十字荆棘道

    未知的世界,人们以工业和灵能量为基础建立了璀璨的文明,而东方曾经不可一世的夏国西魏王朝终于濒临灭亡。流落异国实力低下的大学生杭企晨却混得风生水起,准备报点仇然后安心当一个魔法技术宅。却接连卷入一些大事件,结识了不少“伙伴”,导致实力突飞猛进,莫名成了掌控千万人生死的大人物,被潮流大势裹挟着前进的小主角,最后结局究竟会怎样呢。
  • 绝世王妃舞倾城

    绝世王妃舞倾城

    她是倾国倾城的俏佳人。他是寻找真爱的瑞王爷。西湖偶遇,龙凤玉佩定情。即将大婚前日,她成为阶下囚被发配边境为奴。他却时时刻刻牵挂她。等来的却是痛彻心扉的噩耗。从此,他萎靡不振借酒消愁。直到在洛月国的宴会上一个舞娘出现……
  • 雪花的奇迹

    雪花的奇迹

    大宇晴一年的凯勋由始为闺蜜关系,到后来开始厌倦了当她哥儿的角色,于是提出了宇晴没预料到的要求。两人共同度过了充满挑战的每一天,也共同接受充满神秘感的每一天的到来。对于凯勋在学校里是含有红人的标题,宇晴当然除了收到祝福以外,也需承受遭人妒忌的白眼和闲言闲语。或许背后的流言能致伤两人的名誉,或许能使两人的感情更坚固,或许能使两人的信念动摇……想知道结果?不妨花些时间进入这充满酸甜苦辣的小说世界,探索真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