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33500000018

第18章 笛语篇(2)

(5)注意高音区的音在演奏时中腹部向外扩张,以减少唇与喉部的压力,但同时要注意中腹部的力量的分寸,切忌用力过猛。

南北流派笛曲的分析研究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发展中,蕴藏了丰富的音乐文化,沉淀了无数的精华之作。中国竹笛广泛流传于我国各民族地区,音乐语言也就具有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因而形成了各具特点的风格流派。传统意义上来讲,北方音乐在音程组合和修饰手法上经常用的是大的音程跳进,音量上比较夸张,意境上比较现实。南方音乐在音程组合和装饰手法上则使用小的音程级进,音量也比较适中,意境上比较抽象。

南派竹笛主要流传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在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一带,一般使用C调、D调或使用更为粗大的大G调低音笛来进行演奏。其音乐主要是把江浙一带地方戏曲音乐、江南民间丝竹音乐以及南方许多地方的民歌等加工改编而成。南派笛曲在艺术风格上以细腻委婉取胜,特点在于“精细吹曲”,要求音乐圆润甜美,悦耳动听,气息控制非常细腻,音量强而不刚,弱而不涩,旋律呈波浪式起伏,(节)奏比较舒展、平稳。在演奏技巧上以气息技巧的运用为特长,气震音,循环换气等方法的运用加上手指技巧中的颤音、叠音、打音、赠音、倚音、三连音等,形成了中国竹笛南方流派独特的演奏艺术风格。主要代表人物是赵松庭、陆春龄老师,其代表曲目有《鹧鸪飞》、《三五七》、《江南春》、《早晨》、《欢乐歌》、《小放牛》、《梅花三弄》、《中花六板》等。

作品《鹧鸪飞》是由竹笛演奏家陆春龄先生所作,是南派笛曲代表作品之一。此笛曲体现了南方曲笛音色圆润,韵味悠远的特点,通过多种技巧装饰,再加上力度强弱的对此,以表现鹧鸪飞翔之态。

作品开始的四个长音,一下子就把鹧鸪展翅翻飞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在听众面前。中段以气息控制,力度对比,表现出了鹧鸪时远时近、时高时低的姿态。在乐曲最后,以颤音演奏的长音带给听众一种鹧鸪鸟向遥远天边飞去的画面。音乐形象生动鲜明,给人一种不舍的期待,具有浓重的江南风格。寓意表达了长期备受压迫的人民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从而奠定全曲深沉含蓄、忧而不伤的基调。从结构上分此作品为慢板和快板两大部分。在5小(节)的引子后开始进入慢板。慢板又由三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19小(节),以低音区和中音区为主,第二乐段13小(节),以中音区和高音区为主,第三乐段16小(节),回到低音区和中音区。这样的布局安排,使得音乐发展有了强劲的推动力,与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情(节)相吻合。但是在这种开放性的音乐发展中,我们又能感觉到一种统一性的趋向。第一,乐曲序引中的四个长音具有统一结构力的作用。第一乐段六个乐句的落音可以看出有四个乐句的落音,分别是源自引子中的音,而且这四个乐句落音出现的顺序也与引子中四个音出现的顺序一致,使引子中四音音调与第一乐段多数乐句落音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对应关系。其次,在(节)奏音型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即便各乐段的音调有所变化,但总能感觉到有一个不变的框架。乐曲的快板部分是慢板部分的一个缩小的变奏。快板的(节)奏也是由三个乐段构成的,而且快板的调性安排和慢板部分也是一样的,最后快板的音调材料也出自慢板部分。

陆春龄先生是在南方民间音乐的摇篮里长大的,吸取了大量的宝贵文化精华和音乐素材的丰富营养,所以他对南方的民间音乐充满了炽热的感情。在演奏风格上,他强调气息的控制,追求优美的音色;强调手指的灵巧装饰,追求旋律的华丽色彩。主要受江南丝竹和昆曲等民间音乐艺术的影响,他的作品充满浓郁的南国情调,充分地体现了南方人的性格特征和艺术趣味。他的作品善于刻画生动有趣的音乐形象,使人感到真实就浮现在眼前,仿佛有一幅动人的江南图画展现在你的视线之中,让人幻想无穷。

北派竹笛主要流传于我国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北派笛曲以梆笛演奏为主,一般使用G调、A调、F调笛子,它将内蒙古、山西梆子、二人台,以及地方的山歌、小曲等音乐加以加工,创编为中国竹笛独奏曲。在其艺术风格上主要以火爆粗犷见长,特点在于“自由加花”。演奏过程中,发音高亢、粗犷、豪放、嘹亮、清脆、情绪热烈,多用来表现喜庆热烈的场面。在技巧上多使用花舌、垛音、历音、吐音、滑音等技巧。主要代表人物有冯子存、刘管乐老师。代表作品有《喜相逢》、《五梆子》、《放风筝》、《黄莺亮翅》、《挂红灯》、《荫中鸟》、《卖菜》、《冀南小开门》、《兰花花》等。

冯子存先生创作的《喜相逢》,具有浓郁的北方笛曲特点,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成为北方笛曲的典型代表作之一。此作品是流行于内蒙古地区的一首乐曲,后来流传于张家口北部一带,吸收了山西梆子和二人台音乐,作为过场音乐描写戏中人物入洞房,拂拭灰尘等动作。《喜相逢》是竹笛独奏曲首次登上大雅之堂的一支乐曲,也正是从这里开始,确立了竹笛独奏曲的地位,是一个标志性作品。作品以急促、跳跃的顿音、强劲有力的垛音,奔放明快的花舌和颤音等技法,赋予北方梆笛曲鲜明浓厚的地方色彩。浓郁的地方风味再加上强烈的歌唱性形成了典型的北方梆笛特色。冯子存正是以他特有的演奏技巧和浓郁地方性风格的笛子曲深深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作品由三个乐段七个乐句组成,乐曲的第一段为主题。第一句有两个小分句(3+3)处理为自由(节)奏,并突出使用滑音技巧。在戏曲说唱和民间器乐曲中,首句以散起形式出现是常见的,由散起转而整版通过(节)奏对比从而展现音乐的表现力。从第二句开始音乐上板。第二句由四小(节)组成,是第一句的加花装饰,第三句通过改变主题乐句骨干音在(节)奏上的(节)拍位置,使乐句具有变化和新意,同时内部(节)奏时值上扩充使乐句长度扩展,打破了各乐句之间的数量平衡。第三句和第四句则是前面乐句所用音乐材料的扩展,与前后对比这两句的变化要大一些。虽然这两句和前两句一样落音都是do,但音乐材料的展开和变宫音的出现,给主题带来新的色彩和动力。花舌技巧的装饰,衬托的变宫音更加突出,音乐运动不稳定感进一步增强。第五句和第六句又回到了起句的材料,但落音则从“1”转化为“5”,与前面四句的落音构成了下方四度的呼应。就主题乐段内部的结构而言,其内部各乐句本身的长短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乐段内部结构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第二段是主题的变奏,在主要旋律和段式结构基本不变的基础上,演奏技巧、力度、速度、(节)奏性均发生了多种变化。减少了第一段中滑音技巧的运用,在主题长音的基础上填入音符,使音乐轻快活泼,速度加快。使乐段的内部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作为一个乐句的结构单位在这里只能作一个大乐句的一个乐(节)。第三段运用吐音,速度进一步加快。第四段,花舌、顿音、滑音等技巧集中使用,力度也加强,给旋律造成了一股推动力将乐曲推向高潮。在主题乐段中,乐曲所使用的演奏技法以垛音和花舌音为主,而在第二和第三乐段中,顿音则处于显着地位,第四段时,顿音有逐渐减少,原来的垛音和化舌音又显得突出。

作品《喜相逢》在结构和调性上的开放性特征,体现了北方音乐的性格特点和语言特点,体现了北方人既热情奔放又阴柔含蓄的情感特点。整个乐曲的创作和演奏,以及在各种技巧运用和变化上可以称得上是竹笛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北派的演奏风格嘹亮,高亢,苍劲有力;演奏技法上舌头技巧多、用气猛、吐音多;具体演奏指法上多用历音、剁音、滑音等,表现出了豪爽泼辣、特别富于生活情趣的北方竹笛演奏风格和北方梆笛特色。

随着竹笛音乐的不断发展,陆春龄创作演奏也在保留自己南派风格的同时,从其他地方音乐中吸取营养,进行创作表演。其笛子独奏曲《喜报》,就是运用山东安徽一带的音乐素材创作的一首具有北方风格的乐曲。整个乐曲中材料出自北方,但在乐曲的演奏技法上又继续大量运用了吐音、历音、滑音等北派特有的演奏技法。这可以说是一个南北流派结合交融的过渡阶段的萌芽表现。

提及南派不得不提的就是竹笛泰斗赵松庭先生,在他的创作艺术中,没有固有的风格模式,更不拘泥于某种技法的组合运用,他首要的特征就是打破了南北派风格的局限,兼收并蓄。他创作的笛子独奏曲《二凡》属于典型的南腔北调,乐曲运用的大音程跳进在南方音乐中很少有,同时乐曲使用了垛音的演奏技法,从而使骨干音刚劲有力,这也在南派中很少有,再有乐曲第一段旋律都在高音区与典型的中音区的南派笛曲也是迥然不同的。良好的教育和广博的见识,使他在艺术风格上敢于冲破南北艺术风格的局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将竹笛演奏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他的很多弟子如戴亚、詹永明、张维良、曾永清等一大批的竹笛演奏家凸显出来,活跃在了音乐的舞台之上。进而大批的音乐作品应运而生,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竹笛演奏艺术水平也得到了飞速、迅猛的发展。

随着全国民族器乐大赛的举办,为竹笛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当代作曲家在竹笛演奏音乐作品的同时,将中西音乐创作技法也紧密地结合起来,从五声调式向十二平均律转换,从曲祥《笛子练习曲选》到移植作品《渔夫曲》再到改编单簧管乐曲《波尔卡》、长笛乐曲《霍拉舞曲》等等。南北流派之间的联系变得更紧密了,区分不再那么明显了。这些变革使得中国竹笛独奏曲既保持了传统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又增加了浓郁的西方音乐特色,这样新派的发展壮大推动了竹笛作品风格和演奏技巧的融合,促进了民族音乐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使中国竹笛艺术不断创新、发扬光大。

在不断地学习探索过程中,自己认为对竹笛传统流派的分类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这对学生更好地掌握南北派的演奏技巧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把握了南北派演奏风格技巧的基础上才能清晰探索其融合之特点。如此,我们的竹笛演奏才会更细腻、风格把握才会更准确。作为竹笛艺术的追求者和学习者,除了要好好苦练、琢磨老一代艺术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之外,更要有开拓创新意识,勇于发现新问题,敢于尝试敢于挑战,从而为推动中国竹笛演奏艺术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悠悠昆曲韵,浓浓姑苏情

——笛子独奏曲《姑苏行》的创作内涵解读

竹笛独奏曲《姑苏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堪称民族音乐的经典之作。该作品曾先后入选大学、中学音乐教材。因此,对《姑苏行》的创作内涵的解读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姑苏行》的创作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乐曲的形态结构与表现内容展开过程在“情感”层面上的同构关系的完美表达,乐曲深含昆曲之韵与苏州园林之美在“典雅”层面上达成共构的深层意蕴,曲笛的风格与江南丝竹的独特技法凸显江南风味的张扬,时代特征承载的人类追求“和谐、安宁”的终极理想的愿望。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涵才彰显了《姑苏行》独特的艺术魅力。以下笔者分别论述之。

创作内涵之一:乐曲的形态结构与表现内容展开过程在“情感”层面上的同构关系的完美表达。一首作品的本质是作者的主观意识、情感的对象化,是对象化了的物质形态。因此,对作品创作内涵的解读首先不能离开对作者的认识。孟子说“读诗要知人论世”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对《姑苏行》的创作内涵解读之前,有必要对作者的情况作一个了解。《姑苏行》的作者是我国着名竹笛演奏家江先渭,他于1929年出生于山东威海。自幼喜爱音乐并跟随哥哥学习京胡、唢呐、竹笛、笙、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十三岁便能较为熟练掌握上述乐器的要领。其后四年随全家赴大连卖艺维持生活,耳闻目睹人民的苦难,遂于1947年参加革命成为军队文工团的一员,1955年调入解放军前线歌舞团工作。江先渭在工作中不断地刻苦钻研、探索,广泛吸收民间音乐精华,自学成才,吹拉弹打无所不能。同行甚至称他:凡有眼的就能吹,有弦的就能拉,有点的就能打,其中尤其精通竹笛。由于其演奏技艺高超,曾多次参与国内外重大演出,并享有外媒“东方魔笛”美誉。江先渭不仅演奏才能出众,在创作方面也有特殊贡献。《姑苏行》是其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962年。苦难的岁月磨炼了作者的坚强意志,苦难的经历塑造了作者乐观的情感。当这些财富化为作者的意象性对象时,其作品已经具有了内在的美。传统的形式美学流派甚至认为,音乐的美就在于乐音的运动。因此,进一步解读《姑苏行》的创作内涵必须深入作品本身的形式结构。

《姑苏行》,是一首标题音乐,“姑苏”为苏州的旧称,故曲名为游览苏州之意,表现了古城苏州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具有写实性特征。《姑苏行》乐曲由引子+“慢(A)——快(B)——慢(A1)”组成西方典型的三段体结构。乐思展开方式也带有西方的主题发展手法特征。同时乐曲结构也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多段连缀的结构原则,旋律运用我国的音调衍变的手法,显得优美亲切、风格典雅舒缓、(节)奏轻松明快、结构简练完整,是南派曲笛的代表性乐曲之一。

同类推荐
  • 影视配音艺术

    影视配音艺术

    本书翔实介绍、分析了传播学中影视传播分支下的影视配音艺术的相关知识和创作技巧,深入浅出地引领读者走进缤纷而隽永的配音艺术世界。全书共分三篇。第一篇分析声音及其在电影中的艺术内涵和表现,回顾影视配音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第二篇通过精选十部优秀译制片,由原片及配音再创作,将影片背景、译制艺术特色评析、演员配音表演艺术分析等有机地融为一体,旨在让学习者和创造者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养分;第三篇详尽阐述了配音艺术的创作基础、创作环节和方法、技巧等。在写作中力求贴近实际,追求通俗与优雅、理性与感性的交融。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山歌对唱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山歌对唱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实践篇·学生楷书字帖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实践篇·学生楷书字帖

    写字教育不仅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还是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个性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 课外雅致生活-达利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达利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热门推荐
  • 邪凰诛天:狂傲废物女神

    邪凰诛天:狂傲废物女神

    穿越成侯府里的傻子嫡女,众人欺凌,人人轻贱?贺兰澈雪仰天长笑。欠我的,我要他倾家荡产为奴为婢终身凄苦。伤我的,我要他九族俱灭根断种绝永不翻身!有朝一日权在手,杀尽天下负我人!谋我者,杀无赦!
  • 神通大主宰

    神通大主宰

    神通者,掌控天地真元,修炼至大成,可创造万物!一念之间,主宰天地,万物生,万物死!越界而来的林青木,习无上神通,独步天下,走上一条神通主宰之路…主宰天地,无上神通!有诗为证:一世红尘一世缘,人间如梦梦如烟。仗剑漂泊弄日月,不见清风不见仙。
  • 中国红

    中国红

    九五年“雅芳”色彩广场系列中有种编号为“mo5”的口红,取名为“中国红”。这种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红色。每次看国际上的体育比赛,飘满了各色国旗之中的五星红旗在我心中是最耀眼、最美丽而富有贵气的。我常感怀于那种色彩的鲜艳与五星搭配所呈现的一种独特的美。
  • 其实,好想原谅你

    其实,好想原谅你

    他是沈氏集团的接班人,只因她甘愿坐牢两年。而她是林氏的接班人,不愿做接班人而去做一名监狱警察,学生时代的偶然得罪,变成了命运的转折。爱记仇的她,深情的他,小人得志的她。就这样引出一场爱恨情仇“喂!沈大帅哥恭喜你即将逃出我的魔掌!”某女愉快的说“……”“咱能给点反映嘛!你都要出狱了,笑笑嘛!”某女正调戏沈大帅哥“……”多年后,他想如果重来他一定很霸气的将他拥入怀中说“已经逃不出你的手掌了,让我成为你的私有可好?”
  • 请回答二零一四

    请回答二零一四

    时间是2017年,这一年少女时代十年了。成员们专注于个人活动,已经两年没有作为团体发专辑。十周年到来之际,泰妍询问了成员们的意见后,向公司递交了十周年纪念专辑的申请,却被公司以各种理由一再拖延。Jessica开了一家潮品店,但因不善经营濒临倒闭。Sunny已经做了两年电台DJ,对DJ的生活厌烦透顶,工作陷入了瓶颈,还要面对家里的逼婚。Tiffany无法忍耐尼坤的第三次劈腿,坚决的提出了分手,已经在美国的家里当了四个月的宅女。孝渊在感情经历了波折之后,封闭了自己的心,在没有日程的日子里,热衷于世界各地的旅行……这一年的韩流Star们,已经完全变了个样子。
  • 宠妻养成史

    宠妻养成史

    重生在了大师兄夫人身上肿么破?急,在线等!大师兄:已经三个月了,你一直在昏睡,身子骨弱些,要好好养。叶卿卿简直要吓尿了,被困死深宫时,都不曾这般惊悚过!几年未醒+三个月的身孕=发生了什么?叶卿卿:ORZ——个禽兽!此书又叫《我家大师兄是变态》,《妖孽在身边》,《好女不吃回头草》。
  • 半世风信子

    半世风信子

    长相清秀的韩翎在高一结识了唯一的红颜知己林若雅,因为一次意外而导致男性器官遭到损毁,天无绝人之路,危急时刻却被发现同时拥有女性器官,只能手术化名为韩翎随母姓的转学亲妹许蝶重新入学读书,在男性时唯一的红颜也是变性后唯一知道许蝶真实身份的林若雅的帮助下逐渐适应女生身份生活,却差点被不知身份的男性时期的纨绔发小夏凌风爱上,却也引发了夏凌风对于许蝶身份的怀疑,经过层层抽丝剥茧,最终获知许蝶身份,却不敢面对,但是却在学生会长慕容影的影响下改变。后来反派乌鸦的突然强势介入与慕容影对夏凌风的表白的拒绝,更是加速了夏凌风的蜕变,而许蝶却不知道她的出现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和身边朋友的青春轨道。
  • 网游之寰宇

    网游之寰宇

    装备再好,也怕被爆。技能再牛,也怕秒杀。唯有进化自身的属性成长,才是永恒高手的王道。
  • 到了南半球一切都变了

    到了南半球一切都变了

    南半球的季节和北半球是相反的,我在南半球过完了冬天,回到国内又要继续过冬天,这恐怕是我人生中最长的一个冬天。但不管冬天多长,春天总归是要来的,就像不管旅行得多久,家总归是要回的一样。
  • 王俊凯求爱季

    王俊凯求爱季

    俊才轻折桂,凯旋献清庙。芝草为余拾,馨香与颜色。我不曾想我的生命会缀上你的颜色,你也不曾想我的颜色会缀上你的生命······本是栀子芬芳的季节,又是什么让男孩为女孩植了一片向日葵的金色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