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71100000012

第12章 第二编品读王莽(5)

由于这三种货币数额太大而且每种货币的含铜量相差并不甚大,因此“民多盗铸”,造成货币混乱。最终王莽只得实行诸如“以私铸钱死”,“一家铸钱,五家坐之,没入为奴婢”等严刑酷法来强行禁止。同时,还加强防伪工艺,即把古代刀币和圆钱结合,创造出世界上第一枚双色金属钱币。然而,政策强制对于经济规律是无法抗拒的,所以不管王莽把政治强制强化到何等程度,依旧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想当然的改革措施终究得不到贯彻。由于错刀、契刀等钱币的比值不合理,王莽于9年发动了第二次货币改革,他下令废止五铢钱及错刀、契刀等币,另铸小钱,重一铢,值一,与大钱并行,为大小二种货币。但这两种货币的重量与币值关系也不合理,故有私用五铢钱及盗铸的现象。这次改革同样不成功。公元10年,王莽为了使货币轻重大小各有差品,重新发行货币,总名“宝货”,分金货(1种)、银货(2种)、龟货(4种)、贝货(5种)、钱货(6种)、布货(10种)等六种货币二十八个品种。不仅名目繁多,而且将早已失去货币性能的原始货币,如龟壳、贝壳等拿来使用,而且换算比值又不合理,造成了极大的混乱,货币贬值,“百姓愦乱,其货不行”。王莽为推行币改,逼着百姓兑来换去,“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更为搞笑的是,为了提高布钱的地位,王莽规定官民出入都要带上布钱,没有布钱者旅馆不接待食宿,渡口可以加以拘留,公卿出入宫门时,也必须出示所带布钱。这次的币制改革恢复已被历史淘汰的原始货币,直接违反货币发展规律,徒增货币流通的障碍,极其荒唐,毫无可取之处。

没消停多久,天凤元年(公元14年),王莽又实行币改。他废止大、小钱,发行“货布”(重二十五铢,值二十五)、“货泉”(重五铢,枚值一)两种货币。这次改变币制较为合理。但因屡次改币,币制极大混乱,“每一易钱,民用破业,而大陷刑”,“犯法者多,不可胜行”,因犯法及株连而没为官奴婢者“传送长安钟官,愁苦死者什六七”。历史学家陈绍棣认为,王莽改革币制,既有违背经济规律的一面,也有不得不改的原因,但绝非“心血来潮”;其币改行动显示出一定阶段性,即前三次是完全荒唐的,后一次则有进步之处。此外,王莽还多次改动官名和县名,如改大司农为羲和,后改为纳言,改少府为共工,改郡太守为大尹,县令长为宰。先据《尧典》正十二州名分界,后又据《禹贡》改为九州。有的郡甚至五易其名,弄得官民都记不清楚,公文上还得附写上旧名。还设五等爵,大行分封,但因“图簿未定,未授图邑”,有些诸侯只是虚封,有的人因为俸禄无着不得不以佣作为生。王莽还新定吏禄制度,分明等级,多少不等,但因制度烦碎,“课计不可理”,官吏往往得不到俸禄,于是“各因官职为奸,受取贿赂以自供给”。后人提起王莽的改革,对他的评价多是失败的、可笑的等字眼。如美国学者德效骞断言王莽不过是一个聪明的阴谋家,他依次与所有阶级为敌,于是迸发了最后使他丧命的一切力量。但正如美国学者毕汉斯所说的那样:“由于缺乏材料,世人只知道王莽之治的主要概况,这就是他的政策引起很多争论和误解的原因。”我们应当从历史的迷雾中把握事情的真相。通过对比,我们就会发现王莽并不是一个鲁莽的改革者、一个“社会主义者、空想家和无私的统治者”。

降低货币成色在中国历史上并非王莽创举,汉武帝从公元前119年起就已采取这个措施,甚至采用皮革钱,但并没有遭到人们的批评,而王莽的币改则成了他的“罪证”之一,学者赵靖就认为王莽的“货币改制,在他的各方面经济改制中牵动面最大,破坏作用最剧烈”。王莽的“王田”措施显然是均田制的前身,均田制后来在485年被北魏采用,唐朝继续实行到8世纪,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王莽也并非第一个改变官衔或郡县名称的皇帝。公元前144年,当吴楚七国之乱后西汉王朝改组时,西汉已采用新的官名;40年后,当修改历法并认为一个新时代开始时,它再次改变官衔。但为什么这些人没有留下坏名声而王莽招致了这么多的批评呢,主要是因为王莽最终失败了,新朝存在的时间太短了。

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改道,洪水漫流,灾民遍野。天凤四年(公元17年)各地农民开始纷起反抗,很快形成了赤眉、绿林大起义。地皇四年(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了长安,王莽在混乱中为商人杜吴所杀,新朝灭亡。

新亡解读

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丑陋的中国读书人》一文这样评价王莽:公正评价,王莽的个人品格不坏,他克己复礼的人品,也是真的。王莽的问题,主要是他读书读得迂腐了,他居然按照儒家经典中的理想政治社会蓝图去实行他的一系列国家社会的政治、经济金融和文化制度变革,这,就是“理先事后”的胆大妄为之举了。任何政治家,都必须严格按照他身处的社会实际情况去进行循序渐进的改革,不能够事先给自己脑袋套上任何理论和理想的套子,否则,他将给国家社会带来极大的灾难。另外,王莽改革过于急速,也是导致改革失败的原因。王莽采取的一些过头的政策措施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致使改革失去社会基础。如王莽将奴婢改为“私属”,并禁止奴婢买卖,本意是要制止奴婢数量的扩大,解决社会上日益严重的奴婢问题,但这项措施也遭到了上自蓄奴之家、下至失地之民的反对,因为禁止奴婢买卖,既触犯了官僚、豪富的利益,又使失去土地而无路可走的农民断绝了一条卖身为奴的生路。王田制把豪强地主惹恼了,他们抛弃了王莽;王田制也没有使农民得到任何好处,饥寒交迫下他们只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走上造反的道路。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变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革王莽的命。改革其实也是一种革命,它也要人付出代价。商鞅被车裂了,王安石被罢官了,张居正被鞭了尸,谭嗣同被砍头了,而王莽付出的代价更为沉重,他把他的新朝、他的性命、他的名誉全部陪葬了他的改制。我们很难说清王莽究竟是哪一类人,在提倡古文学派和对待奴隶制和土地改革的态度方面,他是改造派;在依赖国家专卖事业稳定价格和推行法律方面,他是时新派。他不是一个革命空想家,而是汉代诸帝中的一个务实主义者。历史学家葛承雍认为,王莽已经看到西汉后期危机的根源,改革主要针对大地主阶层,本意是想干一番事业,但结果却变成对人民的浩劫,这是他根本没有料到的,因此成为西汉腐朽统治的替罪羊。

王莽大事记

公元前45年

⊙王莽出生。

公元前22年

⊙在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的嘱托下,王莽任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

公元前16年

⊙封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

公元前8年

⊙继他的三位伯父、叔父后出任大司马,时年38岁。

公元前7年

⊙汉成帝薨。汉哀帝继位后,丁皇后的外戚得势,王莽隐居新野。

公元前2年

⊙王莽回京城居住。

公元前1年

⊙汉哀帝无子而薨。王莽的姑姑王政君掌传国玉玺,王莽任大司马,兼管军事令及禁军,立汉平帝,得到朝野的拥戴;王莽在推辞再三之后接受了“安汉公”的爵位,将俸禄转封2万多人。

公元2年

⊙王莽召王昭君的女儿须卜居次云回国。

公元3年

⊙王莽的女儿成了皇后。

公元4年

⊙加号宰衡,位在诸侯王公之上。大力宣扬礼乐教化,得到儒生的拥戴,被加九锡。

公元5年

⊙汉平帝薨,王莽立年仅2岁的孺子婴为皇太子,太皇太后命莽代天子朝政,称“假皇帝”或“摄皇帝”。

公元6年

⊙翟义起兵反对王莽,但同时有人不断借各种名目对王莽劝进。

公元7年

⊙第一次币改。

公元8年

⊙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开中国历史上通过篡位做皇帝的先河。

公元9年

⊙王莽宣布全国土地改称“王田”,不许买卖。同时,他还把私家奴婢改称“私属”,也不许买卖。第二次币改。

公元10年

⊙制定五均六筦政策。第三次币改。

公元11年

⊙黄河改道,灾民遍野。

公元12年

⊙王莽向大土地所有者妥协,听任土地买卖,而宣告王田制废。王莽下令把在长安当人质的匈奴王子处死。

公元14年

⊙第四次币改。

公元17年

⊙王莽下令:“三公以下,诸有奴婢者,率一口出钱三千六百。”既为搜刮钱财,又有限制奴婢之意。各地农民纷起反抗,绿林军起义。公元18年⊙赤眉军起义。

公元19年

⊙王莽见起义军众多,为重整气象,下令改元。

公元21年

⊙绿林起义军发展到数万人,三辅地区义军群起。王莽忙于应付,还大量征粮调兵,打算征讨匈奴。王莽派人招降起义者瓜田仪,瓜田仪写书表示投降,但未出而死。王莽抓住此事大做文章,为瓜田仪起坟墓,造祠堂,赠谥“瓜宁殇男”,希望通过这种手段招降其他起义者,“然无肯降者”。

公元22年

⊙王莽派遣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带十余万大军出征,亲自送出都门,寄予平乱的很大希望。可是这支部队“所过放纵”,闹得地方鸡犬不宁。当时关东民谣说:“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不久,官军与赤眉军在成昌大战,廉丹战死,王匡脱逃。

公元23年

⊙绿林军攻入长安,混乱中王莽为商人杜吴所杀,新朝灭亡。

同类推荐
  • 北洋总管段祺瑞

    北洋总管段祺瑞

    段祺瑞品质高尚,爱国有心,同时又倾心权术,迷信武力。一生毁誉参半。段祺瑞在史上有“三造共和”之美誉,即致电逼迫清帝退位、讨伐张勋复辟、抵制袁世凯称帝。他曾多次组阁,是北洋军阀中少有的铁腕人物。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高尔基鲁迅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高尔基鲁迅

    高尔基和鲁迅为中外名人,他们的著作至今影响深远。名人成功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却鲜为人知。本书对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客观因素。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4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4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流氓天子大PK

    流氓天子大PK

    刘邦出身草莽,朱元璋是个放牛娃;他们白手起家,一个成为大汉天子,一个坐稳大明天下;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创业者。假如穿越时空,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我们会发现历史惊人的相似,却又有着迥然的不同。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吉鸿昌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吉鸿昌

    1995年10月18日,河南省扶沟县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纪念吉鸿昌诞辰一百周年大会。这次会议给每位参加会议的官员、专家、学者和亲友等发了一件纪念品。纪念品是一个小小的瓷杯,上书有吉鸿昌烈士的一句名言:“做官即不许发财”,包装上有吉鸿昌将军的遗墨“国魂”二字。受礼者的感慨殊深地说:“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有的说:干第二次革命,还必须牢记干第一次革命时广泛传颂的话:“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吉鸿昌一生表现出一个中国共产党人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伟大气慨。
热门推荐
  • 妙医神手

    妙医神手

    一场意外的遭遇,让他从此能够看见鬼,并从鬼魂身上获得医术、君子四艺以及武术等等知识和能力!岳飞、吕布、项霸王;苏轼、李白、张仲景……历史上的名鬼甘愿为他效命!他的人生,注定与众不同,精彩万分!针药治人,符箓渡鬼,尽显医者慈悲;以手为笔,沾魂作墨,沟通天地阴阳!
  • 惟妙惟肖的爱情

    惟妙惟肖的爱情

    本书讲述了时代前进中两代知识分子南辕北辙的命运。这是一场读书人与商人、博士生与高中生的PK,更是这个时代本身的PK。
  • 素手执

    素手执

    绿草茵茵,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素手染绿,萃茶焙香。执取心中一念,笑看世态炎凉。思念成灰,永夜未央。逆流而上,可寻其芳?纤云弄巧,难为儿郎。唯愿逆流而上,将你放在心上。
  • 逍遥寻仙纪

    逍遥寻仙纪

    修真少年体内竟然藏有一头上古魔兽,哦多茄!这是修真界的鸣人?但这究竟是福是祸?少年又该如何抉择他的修真之路?桃花运大开!修真少年被各式各样的美女围绕,但这是一部纯爱的小说呢!主角又怎么在万花丛中独采一支,找到自己的真爱呢?人性的真诚和扭曲交织了整部小说,《寻仙纪》带你们走入一个刺激而又微虐心的修真世界!
  • 雪浮萍

    雪浮萍

    和昌国二皇子不喜宫廷尔虞我诈,在储位争夺中落败,带着失去爱人的刻骨铭心之痛漂流他乡,国与国的较量,情与情的纠缠,内心的落寞等待着一场禅的彻悟。
  • 杨幂穿越时空之爱恋

    杨幂穿越时空之爱恋

    一女子在带上戒指之后,穿越,爱上了皇帝之后,又被皇帝伤害了,由于某种原因,光荣献身……回来之后,旅游三年后,与青梅竹马结婚了。
  • 人生不设限:自己拯救自己

    人生不设限:自己拯救自己

    《人生不设限:自己拯救自己》曾被誉为“美国梦的灵魂”,为人生点燃指明方向的明灯。自己是自己最大的贵人,自己是自己最可靠的救星。这是一部成功励志图书,《人生不设限:自己拯救自己》主要强调了一种“自助者,天助之”的个人奋斗精神,处处闪耀着作者的思想火花,睿智深刻,字字珠玑,同时又深入浅出,结合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催人奋进,能使处于逆境中的人们找到强烈的共鸣。这部书关注年轻人的成长,告诉读者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每个人拥有强大的潜能,引人思考。
  • 朕的皇后真惹火

    朕的皇后真惹火

    “协议作废,我现在要进行传说中的休夫。”轻扬着手中的那份协议,她笑的一脸的灿烂,更带着让他恨到咬牙切齿的张狂。……“敢欺骗朕,协议作废,朕现在就要你。”平日冰冷的眸子中此刻却喷射出狠不得将她撕裂的怒火,一个用力,猛然的将她拉入怀中,一只手,狠狠的嵌住她的下巴。她的唇角轻扬,没有丝毫的反抗,只是纤纤玉指却闪电般的一点,他的身子,猛然的僵住。“协议作废,我现在要休夫。”轻扬着手中的那份协议,她笑的一脸的灿烂,更带着让他恨到咬牙切齿的张狂。“你敢。”咬牙切齿的威胁,伴着隐隐的嘶磨声,嗜血般的眸子中射出让人窒息的危险。只可惜,他现在,动弹不得。只能狠狠的瞪视着她。“这天下,只有我不想做的,没有我不敢做的。”借用他的话语,他的语气,无视着他那危险的威胁。在他那杀人般的怒视中,慢慢的挥笔,写下了这千古一绝的休书……
  • 鸿蒙天榜——魔神

    鸿蒙天榜——魔神

    因情所困入凡尘,一念成魔断乾坤。三生石前翻然悟,剑龙卸甲隐山林。
  • 虞将军

    虞将军

    一个贤良朴素的村妇,死后重生到本朝第一位女将军身上。她如何由一个心态上的村妇,如何接受变成巾帼不让须眉的大将军。前尘旧事如烟,往后她便做另一个自己。这个故事不是女尊文,是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