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43100000022

第22章 端倪(3)

王诩目光有如一潭沉水,幽深冰凉,“今儿有人行刺侧妃,背后的人是谁暂时还不知道,到底有何目的也不清楚,所幸侧妃没事,暂且压下不提。”他低声,“奴才担心的是,眼下端王殿下奉旨出京办事,如果有人故意乱传消息,夸大其词,只怕会乱了王爷的心。”

凤鸾一惊,自己还没有想到这一点上头来。

王诩又道:“若是王爷听岔了,心慌意乱的,或者风风火火急着赶回来,办坏了差事就不好了。”

“有人想要一箭双雕?”凤鸾惊骇道。

“所以,”王诩建议道:“侧妃还是赶紧修书一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尽量用平缓的语气告知王爷,让他不用为京城的事担心才好。”

凤鸾当即点头,“好,我这就去写信。”叫了宝珠过来,“你去跟夫人说一声,让她先忙着招呼宾客……”沉吟了下,“嗯,就说我的衣裳弄脏了,先回望星抱月阁换身衣裳,等下就过去。”

“是。”宝珠应声去了。

凤鸾领着王诩和红缨等人调转方向,去了望星抱月阁。

凤鸾是甄氏的独生女儿,她出嫁以后,望星抱月阁一直打扫得干干净净空置着,和她出嫁之前一模一样。甄氏的意思,女儿不管什么时候回来,望星抱月阁都是她的屋子,这个家始终都有她的位置。

凤鸾熟门熟路地进去,吩咐小丫头拿了纸墨笔砚等物,让玳瑁研墨。

王诩站在屋内环顾了一圈儿,入目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每一个布置和摆件都是精致秀丽无比,就连地上的锦毯都编织着漂亮的缠枝花图案。书案上头还放着一个小小挂件架子,上面缀着几个柳绿鹅黄的香囊,想来是她亲手所做,整个房间带着浓浓的闺阁女儿气息。

这是她待字闺中之时的闺房。王诩有点不自在,低垂眼帘。可是那甜甜的、淡淡的清雅百合香,却像是迷雾一般在整个房间散开,将他笼罩其中,觉得全身三千六百五十个毛孔,都是一阵甜腻的味道。

王诩觉得一阵毫无道理的晕眩,叫自己呼吸压抑,想要赶快离开这儿。

玳瑁说道:“侧妃,墨研好了。”她是一个机灵的,知道主子要写机密要信,招手带着小丫头们退下去。

凤鸾拿笔蘸了蘸墨,在肚子里斟酌了一下说词,然后飞快下笔。信里只说有人想要对自己不利,但是对方没有成功,已经伏诛,自己毫发无损让萧铎不用担心;然后说了说王府里最近的事,尽量写得像一封平常的家书。写完后仔细地吹了吹,晾干了,便装进信封,准备抬头喊人送信。

“等等。”王诩伸手拿起那封信,说道,“这封信,还是交给奴才去办吧。”

“怎么了?”凤鸾不解。

王诩沉吟了一下,含混解释道:“端王殿下奉旨出京,走得又急,办得很可能是机密大事。私下里,只怕已经有好多眼睛在盯着端王殿下,想要打探出他的踪迹,侧妃若是让家人送信,反而对殿下有些不利。”

凤鸾反应敏捷,惊诧道:“你是说怕人跟踪送信去处?”

王诩颔首,“而且端王殿下行踪难讲,指不定在什么地方东奔西跑,侧妃这信不一定找得到人,还是奴才往宫里走一趟。”他面色沉沉,“请皇上以八百里加急通过驿站送出去,又快,又无人可以打探。”

凤鸾震惊无比地看着他,每天送往驿站的信件太多,谁也无法分析,更不可能去每个驿站拦截书信。皇上肯定知道萧铎在什么地方,这样最保险了。这个道理,自己事后分析当然能够明白,可是王诩却在短短时间内就想了这么深、这么多,心思敏捷简直叫人咂舌!

“我明白了。”凤鸾点了点头,然后道:“今儿多谢你,不光救了我的性命,还事事想得妥当细致。”她有点感慨,“若不是你救了我,只怕我已经死了。”

王诩断然道:“我不会让你死的。”像是察觉到自己一瞬间的失言,忙道:“奴才奉命保护凤侧妃,自然不容有失。”旋即转移话题,“侧妃还是早点进去给夫人拜寿,免得夫人挂念。今儿路上的事,等下侧妃记得和缓一点说,别吓着夫人了。”

“好,我知道的。”

王诩又道:“事不宜迟,奴才这就进宫一趟。”他又补了一句,“奴才很快就回来,侧妃先在凤府待着,等奴才回来再回王府。”

凤鸾听着他语气里的关怀之意,和细密周到的安排,忍不住想要看清楚他脸上的表情,目光流转不定。

王诩却已经转身出去了。

玳瑁等人围了进来,“侧妃,咱们过去找夫人吧。”

凤鸾站起身来,整理衣襟的时候,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只见那个修长如玉的官绿色身影在门上一拐弯儿,然后就消失不见了。

她收回心绪,努力保持和平常一样的气色。

到了海棠春坞见到母亲,凤鸾先道喜,“女儿恭祝母亲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说了一番客套话,然后尽量自然地挽着母亲的胳膊撒娇,“母亲要活个一百岁,一辈子都陪着我。”

甄氏今儿是盛装丽服,光彩照人,闻言笑道,“活一百岁?哈哈,那我岂不是成了老妖精?”

凤鸾浅浅笑了笑,“那我就是小妖精。”

“怎么了?”甄氏眼尖,觉得她今儿气色有点不寻常,琢磨了下,“有心事?听说王府里的苗夫人怀孕了。”她问,“我的儿,你不是还在为这个怄气吧?”

凤鸾心情复杂,摇摇头,“不是。”

甄氏却不相信,劝道:“阿鸾,男人就是这副德性,免不了的。想你那混账爹当年还发誓,此生此世只我一人,结果呢?还不是照样纳了龚姨娘。萧铎又没跟你说过只你一人,况且苗夫人是早就进门的,哪能拦得住?你呀,别为这种事儿烦心了。”

“依我说,”甄氏见女儿一直不说话,只当她是不好意思,侃侃而谈,“男人对咱们好呢,咱们接着,不好的只当看不见。要紧的是把自己能得到的抓在手里,那就已经是不错的了。”她拍了拍女儿的手,“就像小猫小狗,平常讨你欢心可人可爱,可指不定还要挠你一爪子呢。”

凤鸾原本心事重重,一下被母亲逗笑了,“行,我不跟小猫小狗计较。”

“你想得开就好。”甄氏笑道:“之前我劝你,好好跟萧铎过日子,可不是让你把心交出去,只是让你不要闹别扭。阿鸾,咱们可以对男人好,可以对他笑,甚至可以偶尔伏个低做个小,这些都可以,就是得千万守住自己的心。”

她叹气,“我年轻的时候,也和你一样傻乎乎的,不知道盘算,只知道凭着一腔感情横冲直撞,等自己交了心,男人再变心了,受伤的只会是自己。所以啊,你得好好给我守住了,别动心,只管和他好好过日子便成了。”

凤鸾轻轻点头,“母亲说得很对。”

甄氏又道:“何苦为了别人让自己过得不痛快?你且想开一些。”

“嗯,女儿不会固执的。”凤鸾收回心绪,把那些纷乱如麻的心事压了下去,然后说起遇刺的事,“今儿我来的路上,出了点事……”她按照王诩的叮咛,稍微润色了一下,“有不知好歹的人朝我的马车射箭,不过射偏了。”

甄氏脸色一变,“有人行刺?”

凤鸾怕母亲惊吓担心,只往轻了说,“兴许是有人想吓唬吓唬我,我没事,就是吓了一大跳,现在早就已经好了。”

甄氏拉着女儿细细检查一遍,见她毫发无损,方才稍稍放心。

凤鸾为了缓和气氛,笑道:“我没受伤,那倒霉的刺客也已经死了。”

“是谁这么狠毒?”甄氏放心下来,便是大怒,细细思量了一圈儿,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庶人萧宁,“这么毒辣的事,多半就是萧宁那个祸害做的!”

可惜她却猜错了。

京城另一头,一处幽幽静静的院落里。

“失手了?”树荫阴影里,一个华服锦袍的矜贵公子问道。

“是。”回话的人一脸紧张,低头道,“不过派去的死士已经服毒自尽,没有任何线索留下,这一点请主上放心。”

那锦袍公子脸色不悦,冷声道:“虽说马车上面有车帘子,不容易一箭毙命,好歹也该受个伤吧?怎么能蠢到失手?”

那属下回道:“凤侧妃身边有个内监功夫很高。”

锦袍公子挥手道:“下去。”他往前,走到了阳光里面,金色光线照在杏黄色锦袍上面,让上面的四爪金龙闪耀不定,仿佛要从袍子上面挣脱出来。他头也不回,自言自语地说道:“出来吧。”

假山后,面容冷峻、身量清瘦的肃王走了出来。

“你听到了吧。”太子萧瑛冷笑,“孤早说了,王诩这个人很是麻烦!虽然一早就知道他会武功,但是万万没有想到,他竟然能够逼得死士逃不掉,以至于不得不在他面前自尽。”他问:“你想想,这份功夫得高到什么地步?”

“这也罢了。”肃王皱眉道,“本来就没打算一定除掉凤氏,死不死的,只要闹出动静来,让老六知道就行了。”

“你怎么还不明白?”太子猛然转回身来,目光灼灼,“王诩是御前行走的人,凤氏又没有受伤死去,肯定会把这个消息送到父皇跟前。咱们想要通过凤氏的事让端王府报信,逼出老六的下落,这条计策已经失效了。”

肃王的目光猛地一惊,继而喃喃,“没错。”他有些不甘心,“王诩就那么尽忠凤氏,尽忠老六?大哥怎么确定他会进宫报信?”

太子轻笑,“傻弟弟,王诩尽忠的人是父皇。”

肃王知道自己不如哥哥聪明,但细想想,很快就明白过来,“你是说,父皇早就对咱们起了疑心?因为不方便送御前的人给老六,所以转送凤氏?没错,父皇还保留了王诩御前行走的身份,只怕……为的就是方便他出入宫闱。”

“罢了。”太子收敛眼里的冷厉,浮起一贯的温文尔雅神色,微笑道:“老六的行踪暂时不用打听,父皇已经起了疑心,再让抓到把柄可就不好了。”

肃王眉头紧锁,静默不语。老六走了以后,太子派出去打听消息的探子回来,说是跟踪端王殿下,半路上居然跟丢了,根本不知道他去了哪儿,行踪不明。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他不是担心老六被人拐了,堂堂皇子,怎么可能被拐?而是担心他身负机密要事,皇上要瞒着消息,所以让人隐匿了他的行踪。

那么,老六是去办什么事儿?查谁?因为不安,所以他们才想了这么一条计策出来。

本来想着弄死或者弄伤凤氏,前者让老六和凤家断了姻亲,后者算是帮宁儿小小地报个仇。然后还能借着凤氏的事,逼得老六不得不急急赶回京城,就算他能忍住不回京城,王府也肯定会让人送信过去的。到时候至少知道他去了哪儿,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音讯全无,叫人心里不安。

肃王抬头问道:“后面咱们怎么办?不管了?就这么让老六行踪不定?”

“不然还能怎样?”太子的嘴角浮起一丝轻嘲,说道,“父皇如此防备着,还故意让老七去南边平定流寇,弄得热热闹闹的,为老六打掩护,为的就是不想让人知道他的去处。咱们若是一味地跟父皇拧着来,哪怕父皇查的人不是咱们,也会让父皇生气的。”

肃王点头,“没错。”

太子轻轻叹气,“眼下这种关头,咱们还是宜静不宜动啊。”说到此,他低声,“最近让下面的人都收敛一点儿,别落下把柄给人拿住,少给孤惹麻烦!”

而此刻,王诩已经递腰牌进了皇宫,细细回了话。

皇帝得知消息以后,脸上顿时笼罩了一层黑色的怒气,黑得有点可怕,整个大殿内都压抑起来。他静默片刻,方才缓缓退却怒色,淡声道:“朕知道了。”他把书信递给蔡良,“伪装成三份,然后分发到三个不同的地方,八百里加急。”

蔡良心下明白,这是一真二假地掩护消息,忙应声下去。

皇帝不言语,端着茶一口一口地接着喝。王诩和从前当差一样,默默无声,站在旁边等皇帝开口示下。良久,皇帝总算放下了茶,“凤氏没有受伤?”

“是。”王诩心里掠过一丝诧异,刚才自己已经说过了,皇帝怎么又问?不过既然皇帝问了,他当然要细细回答,“凤侧妃运气好,惊慌之中摔倒了,刚刚好让刺客的箭射偏了。”他避开自己救人不提,“可惜对方是个死士。”

皇帝听了冷笑,“做毒辣事,不派个死士怎么行?”王诩低头没有接话。

“好了,你回去吧。”皇帝每天日理万机,不至于在这么点事上纠缠太久,想了想道:“老六不在王府,没人镇宅,你多费心帮他看几天,等他回来。只是你一个人跑来跑去不合适,下次回话,让你小徒弟进宫递信即可。”

“是,奴才领旨。”王诩欠身行了礼,告退出去。

皇帝在他身后凌厉冷笑,不是冲着他,而是冲着这次背后动手的人——是皇后、萧宁还是太子、肃王?抑或是安王、别的权臣?虽然太后和凤氏有过节,但秦家根浅,还没有养死士这套手段,做不出这种干净的毒辣事儿。

考虑到萧宁才和凤氏结下了仇,也可能是人故意陷害太子一党,毕竟凤氏出了事,大家第一个想到就是萧宁等人。又或者太子一党正是仗着这点掩护,所以肆无忌惮?越是危险,他们就越是大大方方地做了,别人还疑心他是被陷害的,这是以毒攻毒的法子。

皇帝又开始觉得头疼难忍了。他坐在这个位置,固然荣耀无比,俯视天下,但却有一点不好,那就是每个人看着都很可疑,都得防着。自古以来帝王就是孤家寡人,无人可信,因为太多人在觊觎这个位置。

王诩出了金銮殿,刚走没多远就碰上一个宫里的熟人,打了招呼,“二师兄。”他当初进宫做小太监的时候,是同一个老太监师傅调教的,内监们讲究一个香火情,同门师兄弟便算手足了。

“王公公。”对面那人笑嘻嘻道,“今儿是哪阵风把你给吹回来了?”

王诩淡淡道:“有点事,办完先告辞了。”

“等等。”那人挡在前面,挤眉弄眼地看向他,“我问你,那凤侧妃是不是真的跟天仙似的?可恨两次我都没赶在御前当差,没看着。”在他胸口上拍了一把,“你小子真是好艳福啊。”

“什么艳福?”王诩目光中金芒一闪,已然薄怒,“我不过是个太监奴才,被你这话害死不要紧。”他一把抓住对方手腕,指尖搭在穴位上,冷冷道:“凤侧妃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与你无冤无仇,你打算血口喷人害死她吗?”

“得,得!我就跟你开个玩笑。”那人赶紧赔笑,“小师弟你大人大量,别跟我这蠢材一般计较,放手放手,留我一条狗命吧。”这位小师弟的手段他是知道的,厉害得紧,他实在是不敢惹啊。

同类推荐
  • 《怪胎》

    《怪胎》

    我崇尚那方乡土,以虔诚的姿态去感应。说着乡土的话题是舒服的,写着乡土的文字也是有意义的。收录于这部中篇小说集中的作品,就是这样结构形成并发表的,有的还获过奖。
  • 神秘事件调查员真实口述.3

    神秘事件调查员真实口述.3

    神秘的雨林,杀人的狂魔,勇敢的战士,激烈的搏斗。古木高和他的同伴们在经过一番殊死挣扎,终于逃离古格遗址之后,又身陷亚马孙河流域。这一次,他们又遭遇了一系列更加离奇和恐怖的事件,而这一次的经历,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更加恐怖和神秘,令人不寒而栗。
  • 生在中国(上卷):沧海楼船

    生在中国(上卷):沧海楼船

    本书以一个家族的兴衰史为线索,真实展现了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政治民主、文化发达、精神自由的勇敢抗争历程。伟大烈士的功名、平凡儿女的恩怨、丰富的社会生活、朴素的人生感受,都随着小说情节的整体推移、在古旧中国现代中国发展的曲折坎坷过程中生动、细致地呈现出来。本书以一个家族的兴衰史为线索,真实展现了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政治民主、文化发达、精神自由的勇敢抗争历程。伟大烈士的功名、平凡儿女的恩怨、丰富的社会生活、朴素的人生感受,都随着小说情节的整体推移、在古旧中国现代中国发展的曲折坎坷过程中生动、细致地呈现出来。“《生在中国》堪称“中国的《战争与和平》”、“中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生在中国》的作者文方女士可称为“当今林语堂”(中国新文学巨著《京华烟云》——MomentInPeking之作者)、“中国的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Mitchell)”(美国名著《乱世佳人》——GoneWithTheWind之作者)。”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柔软的刀子

    柔软的刀子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守望宫阙

    守望宫阙

    我出生在如诗如画的江南,我家门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风光。儿时的我,梳着可人的双丫角,是荷塘上年幼的采莲人,手举着硕大的莲花,和小伙伴追逐嬉戏,什么也不在乎。父母总是对我说,潇湄,姑娘家不要随便出门,外面到处充满了危险。我毫不在意:外面的`天是蓝的,云是白的,阳光更是灿烂的。
热门推荐
  • 暗王子联盟之极光都市

    暗王子联盟之极光都市

    极光病毒感染整个都市的那一天,所有人的命运都被改变了……当亲人与爱人都变成吸血鬼,当人类开始自相残杀,当绝望与麻木占领所有人的心灵,支持佐藤命在黑暗中求生的目的,就是将妹妹佐藤静送出隔离带,回到正常的世界中。雪男云海千一,吸血鬼紫川洲,人类佐藤命,于黑暗中集结的三个少年,为着同一个目标倾其所有。他们真的能与整个黑暗的变异世界抗衡吗?当光明重现极光都市,那穿透黑暗云层的不是太阳的恩赐,而是极光都市最后的希望之光暗王子联盟!
  • 思念如水倒映年华

    思念如水倒映年华

    是一本关于青春与成长的小说,小说描写的是林梦颖,朱念蕊,琳达三个好姐妹在考进望夏一中之后经历的一系列关于爱情,友情,亲情的故事,伴着欢笑,心酸,泪水与哀愁,每个人都在这段时光之中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痛苦与成长。时间教会我们的是,无论你过去做过什么决定,对你现在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好的或者不好的影响,你都无法回头;人生教会我们的是,无论你过去做过什么决定,对你现在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好的或者不好的影响,你都要学会放下。
  • 山海行纪

    山海行纪

    五千年前,统治玄界的妖皇族被人族联军推翻之后,千年里,多少英雄人物如过眼云烟般消逝在这世间,五千年后沧海已成桑田,玄界之中暗流涌动,妖族势力贼心不死,又有神秘组织欲图颠覆山河,且看云州崛起一少年。
  • 星海三卷

    星海三卷

    盘古生太极,两仪四象循。天地万物,冥冥中自有定数,然而有圣人反阴阳,乱五行,混淆天数。如今大道有感,赐大运于天人……
  • 纵横世界政坛的领袖人物

    纵横世界政坛的领袖人物

    照亮人间的提灯女神,俄罗斯的“守护神”,从死囚到总统,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的斗士,女人统治世界,人民的王妃……这些在世界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你了解多少?
  •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学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论稿

    宗教学是门年轻的学科,从缪勒1873年在《宗教学概论》中正式提出“宗教学”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故宗教文化很古老并依然活跃,宗教学却还年轻。宗教学研究与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它虽然要涉及宗教信仰,但研究宗教和信仰宗教不是一回事。
  • 虚洲记

    虚洲记

    平静的虚洲大陆因为暴君噬渊的横空出世而燃起连绵的烽火,野心勃勃的五大势力摩拳擦掌准备最后一搏。寒冰之力,炎火之力,雷霆之力,飓风之力,巫蛊之力,究竟哪一派能最终一统天下?毁天灭世的权杖之石,形形色色的边缘部族,神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一个襁褓之中背负家仇国恨的婴儿,在一支神秘大军的护卫下,开始走向大争之世的舞台中央......
  • 雾月奇迹梦雨璇狐

    雾月奇迹梦雨璇狐

    “璇啊,你看我们明天去登山好不好?”一个长相清纯的女孩挽着旁边一个可算做是美女的女孩
  •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情感卷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情感卷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分为《挚爱卷》《情感卷》《温馨卷》《深沉卷》四册,本套丛书包罗了近百年来中外广泛流传的名家名作,它们的作者大都是在历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曾经影响过文坛的大师、巨匠、泰斗,这些感恩作品发乎于心,动之于情,感人肺腑,动人心魄。作家们以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实情感,他们将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激发起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本书内容丰富,思想深沉,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珍藏的最佳版本。
  • 傲视苍穹

    傲视苍穹

    一次执行任务中的大爆炸,将海豹部队的精锐战士段一刀卷入了一个类似于武侠世界的异大陆。在目睹了山间小村遭人血腥屠杀之后,他毅然挥起了手中的黑色残刀,没想,至此却一发不可收拾。为了红颜,为了朋友,为了兄弟,为了敌人,他无数次的挥刀,无数次的杀戮,然而当这一切,全部回归到原点,走向了结束之后,他领悟到了。原来,刀存在的意义,不单单是为了杀戮,而是……以武侠的手法来叙述已发生的事实……不一样的异大陆,不一样的搏杀经历,不一样的另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