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坐在堂上,想去拿惊堂木,手又短了点,青柳连忙替他拿了过来,抿着嘴在一旁笑。抓起惊堂木往那桌上重重一拍,倒是出了几分气势,李毅板起脸,道,“肃静。本王审案下面若有喧哗者拖下去打十大板。”
虽然这场面还是很好笑,却没人把他这话当假的,天知道一个小孩子闹起别扭来会做什么事。
在刺史暗示的目光下,侍卫迅速清理开了门口围观的人。李毅的视线在堂下扫了一圈,大声问道,“这审案子,原告被告,人证物证皆不可少。原告呢?这案子怎么没原告?”
刺史正站在大堂一侧,闻言连忙走出来,正要辩解,李毅瞪了他一眼,道,“就凭这点,这案子就不能成立。”
刺史拱手道,“王爷,微臣在那静悟的房间内搜出了明珠……”
李毅把惊堂木用力的往桌上一拍,道,“闭嘴!我问你原告呢?”
李毅虽然人小无威,坐在堂上只见可笑,但门口围观的人都被清理开了,远远的站着看热闹,也听不分明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里剩下的都是吃官粮看上司脸色行事的人,自然不敢笑出来。堂上肃静一片,李毅身上那种异于其他孩子的气质在他不掩饰的时候淡淡的流露出来,或许还有人以为李毅在无理取闹,青柳却是知道,李毅这么做一定是有他的原因。
那刺史不回答,青柳立在李毅身后,也顾不上什么规矩不规矩了,李毅跑来审案本来就不符合规矩,冷声道,“刺史大人,咱们王爷问您话呢。”
刺史连忙道,“微臣疏忽了,微臣这就让人请他过来。”说罢向一个侍卫使了个眼色,那侍卫匆匆的出去了。而在大门口,管家见状也转身离去。
没原告,这案子自然是审不了,李毅坐在堂上无聊的慌,便要青柳把他抱下来,说是要到后堂去休息,等那老和尚来了再审。
请老和尚足足花去了半个时辰,李毅又对那颗明珠挑上了毛病,非要请人来鉴定一番不可。这么一来一去,折腾到了午膳时辰,两个嫌犯都送回大牢,而咱们光王则回府吃饭睡觉,至于案子,明日再审了。
打道回府,吃饭午睡。基本上李毅除了在公堂上很可恶以外,下来乖的可以给他颁个乖宝宝奖了。
午睡醒来,李毅掏出怀里的荷包把玩,思索怎么送给郑丽娘比较好,至于几个小丫头的,李毅已经让青柳去送了,都是一样的东西,若是再都是由他手上送出去,郑丽娘知道了没准还以为他对她和那些丫头都是一样的待遇呢。
端午的太阳格外的毒辣,好在院子里绿意幽幽,从窗户外吹来的风还算清爽宜人。青柳还没来唤他,这时候应该还早,李毅也乐的躺在床上享受这份惬意。
门外忽然传来一阵低声的交谈,一个是低低的男声,一个是青柳的声音。李毅连忙问道,“青柳,谁在外面?”
门外的人正是王显,此时来寻李毅也是无可奈何。本来他今天是该在郑丽娘身边守卫的,郑丽娘要他出去买些东西,谁知道走到了刺史府门口,却跳出了一大帮人拦着他不准出去。想到郑丽娘和李毅都还在这里,他唯有忍下这口气,回来找郑丽娘。郑丽娘对此事还是不闻不问,万般无奈之下,王显这才来找李毅。毕竟,他只是个下人,没有主子撑腰,说什么都是空谈。
当时李毅已经出府了,他唯有回到东厢房,没想到回去的时候才发现东厢房已经被人监视了起来。王显心头虽然恼怒,在紧要时候还是没有胡来,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通知李毅。来到西厢房,不意外的看见这里暗处隐藏了些许人影,得知了李毅还在午睡,王显也不着急了,坐在门口和青柳聊起来。
正好李毅醒了,寻声问道,青柳连忙推门进去,替李毅穿戴好了,才请了王显进来。
听王显将事情一说,李毅笑了笑,让青柳退出去,这才道,“王显,不必理会此事。你说如果我们要走,是走陆路好,还是走水路合适?”
王显略一沉思,道,“自然是水路。陆路不比水路安全多少,耽误的时间却太久,水路不过几天时间,虽然在水面上我们识水性的人不多,却可以让受伤的人得以休息。不过水上风险加倍,还需多加小心才是。”王显顿了顿,有些不解的问道,“不过,王爷,我们现在根本出去不得,这些都是后话了。”
李毅摇摇头道,“先计划好这个,其他的事我自有办法。你和我的想法一样,那就走水路吧。具体时间我会通知你,你回去让将士们好好养身体,我们随时可能离开。”
王显不明白李毅为何如此有把握,一路行来,李毅除了没事喜欢耽误时间,根本没做什么重大的决定,小处到还可以看见几分聪明,真到了大事上,王显也没想通到底要不要相信他了。
李毅知道他心中的计较,凝色道,“王显,你得信我。”
王显凝神看向李毅,不看外表,这是一双充满睿智的眼,这一刻,王显似乎被催眠了般,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直到退出来,王显才回过神,愣愣的看着关上的房门,挠挠头,算了,反正连郑丽娘都说听这个王爷安排了,他最多多留几个心眼就是。
李毅坐在凳子上,也没了出去的心情,他们现在果然被监视起来了,去长安的人还没回来,或许,那人去的根本就不是什么长安?
李毅脑海中模模糊糊的呈现出一些东西,还来不及抓住,转瞬即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