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早早的就升起来了,连老天都在为大唐的庆典而开怀。碧蓝的天,几丝云彩在日光下越发的淡薄,阳光洒在长安城的屋檐上,渡上满目的金辉。
今日的长安城喜气洋洋,天还未亮便开了城门,牛相与李相两位丞相齐出城门三十里,迎凯旋大军。
长安的百姓早在前日便从皇榜上得知了山南道叛匪被剿灭的消息,纷纷拿出鞭炮食物,来迎接这些保家卫国的将士。
青石板路上人潮涌动,年长的老者,年幼的孩子,妇孺皆来此,翘首企盼。街边的店铺内也站满了迎接英雄的人,比过年的喜气还要浓厚。心惊胆颤的日子结束了,人总是在失而复得的时候才知道拥有的重要,对这个以往印象不太深刻的太子,凭添了几分崇拜。
小楼上站满了在街上无处落脚的人,茶肆酒坊客栈的靠窗位置都早早的被人占去,都在争看这英雄凯旋的一幕。店家笑的何不拢嘴,为多日不见的好生意,也为大唐的胜利,自己的平安。鞭炮早就高高的挂起,等待喜庆的时刻点燃。
我大唐,有储君如此,还怕甚四方蛮夷。
等待是必须的,漫长的等待却让人有些纳闷。几乎望穿了秋水,人们等候了足足一个多时辰还未等到大捷归来的将士。日头已经升的老高了,虽是春日,人多,心急,大部分的人都满脸通红。越是热,越是心急,一些人耐不住,向城外走去。
最先出现在人们眼中的是滚滚沙尘,城外的路全是泥土所铺,太阳一晒后,路人行过总是满天的黄沙。大量的沙随风而来,迷了长安人的眼,却舍不得闭上眼睛,终于等到了啊!
远远的,一群将士的身影出现在离城最远的人们的视线之内。
将士们走的很慢,路似乎很崎岖,越来越近了。心急的人儿迫不及待的继续前迎。黄沙中,看不清将士的容颜。
庞大的队伍终于出现在迎出城外的众人面前。
微笑的脸颊僵硬了,迫不及待的呼喊声奇迹似的停了下来,后面还不明状况的人纷纷询问。前方愣住的人群却无法回答他们的问题。
震惊!绝对是震惊的场面!
这真的是大捷归来的大唐军队么?
血染征衣,干涸的血迹几乎在每一个人身上都可以看见,战马上,所乘载的都是伤重昏迷的战士。简易制作的担架上抬着无法行动的士兵,这些人,这些伤的最重的人走在最前面。伤势较轻的,都由人搀扶着,搀扶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牛丞相和李丞相呢?
十万大军,现在不知道归来的有多少,却是人人负伤。铠甲崩裂,战刀缺口,战马的数量更本不够乘载重伤的士兵。连出城门迎接的牛相,李相也是徒步而行,这真的是一只打了大胜仗的部队么?
太子呢?
终于有眼尖的人看到那个与一个士兵一起抬着担架的穿着太子铠甲的人,还是干涸的不知道是自己还是敌人的血迹,触目惊心,满脸的尘土掩不去面容的憔悴。胡须不修,乱发满面,衣衫破碎。
这就是他们的储君,这是长安人对他们的储君的第一个印象。永远抹不去的印象。
身体强壮的男人纷纷上前,扶住保卫他们的英雄,李宁和一个大汗争执了半晌后,被剥夺了抬担架的权利,有些迷茫的看着这个队伍,心中咒骂,该死的李毅,出的什么主意,他已经三天没洗澡了。
李毅忽然打了个喷嚏。看看窗外的日头,时间已接近午时,他们的队伍应该回来了吧?
―――――
清平公主领了侍女在御花园弹琴,近日来容家的权势上升到一个颠峰,辅助太子平乱有功,就等回来领封领赏了。她说过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事实证明她的眼光没有错。很难不开心啊,婚事由于自己不愿意,拖到现在,皇帝不提,没人敢提,她也乐的开心。
谁说女子不如男,大唐的女子最是人中豪杰。武媚娘,上官宛儿,太平公主,哪个不是手腕非凡。要自视甚高的她早早的嫁入寻常百姓家,怎会甘心。除非,除非那人有非凡的才智,足以匹配上她。
她能文能武,才华不下于任何一个皇兄,心中甚至有一个梦想,可惜,她的父皇看不见。唯一欣赏她的人是她的外公。
无妨,其实她还是容易满足,只有让自己的家族强大,她一样能在人前有地位。
满园*,正如她现在的好心情,清平公主笑的眉眼弯弯,一张秀丽的脸洋溢着青春的光彩。
被她赶到远处的丫头有些担忧的看着她的笑容,宫女甲问道,“公主她不是又犯病了吧?”
宫女乙瞪了她一眼,“别胡说。主子要是病了,谁还管我们?”
“可是公主笑的让人心头发毛,最近老是看见公主这么一个人傻笑。”
“那倒是,这个状况比较像是有意中人了。”
……
清平公主好笑的看了两人一眼,两个宫女被她宠的没法没天的,故意在旁边说道,被她瞪了却是吐吐舌头,装做没看见。
这两个丫头自小跟她到大,把她从脾气倒是摸的一清二楚,其中一个宫女笑着走过来,端起石桌上的茶壶,道,“茶都凉了,公主殿下且稍候,奴婢这就去替您换一壶来。”
另一个宫女道,“公主殿下饿了吧?奴婢去御膳房看看有什么新出炉的糕点。”
两个宫女都施了礼逃开了,清平公主笑了笑。这后宫之中,也只有这两个活宝能博她一笑。
芊芊细指拨弄琴弦,声音不若天籁却有股豪情在内,让听闻之人耳目一新。
“皇姐!”一个羞涩的男生响起,清平公主一看,一个五岁左右的男孩子站在不远处,略微有些眼熟,却想不起是哪个弟弟了。
清平公主皱眉想了一下,宫内五岁的孩子叫她皇姐的,该是十三皇子李毅。
“毅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