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膳过后,李毅等人清洗了一身的尘土,在庭院中乘凉。这刺史府邸虽比不上皇宫奢华,却也是另有一番风味,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精致见长。
晴朗夜里的星星格外的耀眼,新月如钩悬在天上,将这本该黑暗的地面度上一层银辉。
李毅仰望长空,思索着下一步该怎么走,遇上这么件事可谓是倒霉了,这个刺史大人估计想升官想疯了,这样的人最好利用,李宁也是,什么事不好做偏偏把他的画像传递天下,这下可好,全天下的人都认识他了。
这江陵城是个是非之地,必须要尽早离开才行,指不定啥时候纪妃的人就能找上这里来,本来和杨千羽约好三个月之后在扬州相见,现在杨千羽没准已经到了,而他还在这里盘衡。刺史的快马今晚出发,到长安只需要三日时间,这三日之内,必须要离开才行。
当时决定跟这个刺史走,便是心头确定小段必然能在今晚来见他,这么一大行人被人拿了,小段要得到消息不难,稍稍忍受一下即可。可惜的是,他貌似忘记把这个事情告诉青柳他们了,惹来了一场意外。
远远的便看见刺史一行人走了过来,端着一张笑脸,李毅懒得去应付他,摆摆手,让绿萼去打发。
绿萼端着一张冷脸道,“光王累了,你们这个时候来干嘛?”
刺史笑道,“这两日暑气难耐,下官特地准备了点冰镇的酸梅汤,为光王和娘娘去去暑。”说罢手一挥,身边的下人立即端了一盅还微微冒着凉气的酸梅汤上来。
绿萼眉头微微一皱,接了过去,毕竟是在别人的地盘上,也不好太不给面子,何况郑丽娘和李毅这两日身子都不怎么舒服,喝点这个解解暑也好。“那就谢谢大人了。”说罢走到凉亭中,把那瓷盅里面的酸梅汤盛了出来,分别递给郑丽娘和李毅。
这刺史也是后来才知道李毅身边的人竟然还有一个娘娘,心中自由一番计较,看着他们对自己不理不睬,连忙又挥了挥手,让下人又送上了一个用红锦遮盖了的托盘,献媚的笑道,“娘娘,这是小的一点小小的心意,给娘娘和光王赔罪,还请娘娘笑纳。”神色中自由一番自信,想必那红锦下面掩盖的必然不是凡品。
小心翼翼的解开那红锦,刺史脸上露出一抹得意的神色,绿萼纵然天生冷静,也不由的深吸了口气。惹来李毅不解的眼神。
郑丽娘淡淡的看了一眼,不甚在意的移开眼光。李毅却是惊呆了。
那托盘上面放的竟然是一串珠子,均匀而光洁,在月光下耀耀生辉,那珠子有拇指大小,一串大概有百来颗,除了珍珠,李毅还想不出什么东西是这般模样。
要知道这么大的珍珠难求,不知道有多少采珠女的性命才能凑齐,而且还是一般大小,在当时,这便是无价之宝了。也不知道这刺史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才的来的。
想到这里,李毅便觉得一阵厌恶,心头更是想要把这狗官找个机会给宰了。不过现在情况特殊,唯有凑合着先应付一下,现在郑丽娘什么事都不管,也只有他来出这个面了,露出一脸感兴趣的笑容,李毅跑了过去,一把抓起托盘上的珍珠,道,“你哪儿来的这么漂亮的珠子啊?”
也不知道这刺史听见这番话有何感想,好好的一串珍珠被当作了不值钱的珠子,早知道就弄点西贝货来打发他得了,想讨好郑丽娘却是讨好了这个小屁孩。回头想想,这也算是一项长远的投资,心头稍微安慰了点。
“别人送给下官的,光王喜欢就好。呵呵!”
李毅看见他的神色,心头更是不爽,有心让他更难看,拿着那珠链在手上绕来绕去,手下故意用力一扯,哗啦啦的珍珠散落了一地,到处滚了开来。
那刺史心疼无比的扑到地上,没想到自己视若珍宝的东西被这么糟蹋,忍不住大叫道,“快,快,快捡起来。”
青柳噗哧一声笑了出来,绿萼也忍不住捂住嘴。郑丽娘喝完手上的酸梅汤,站了起来,冷冷道,“绿萼,跟我回房吧。毅儿,别玩的太晚了。”
李毅淡淡的应了一声,顿在地上用手指去弹珍珠,那珍珠被弹的四处乱撞,让顿在地上捡的人慌了手脚,李毅看见他们的样子只是大笑,站了起来又去踢,珍珠本就满地乱滚,这下更是混乱不堪,急坏了刺史一干人等。
突然一声尖锐刺耳的声音气急败坏的嚷道,“你个老杀才,怎么把老娘的珍珠弄的满地都是。”
一个穿着十分暴露的女子从庭院的那端怒气冲冲的走了过来,身后跟了几个家丁,押着两个小和尚。
刺史身体一个哆嗦,从地上站了起来,脸色变了几变,旁边的管家连忙道,“夫人,这位是光王殿下。”
女子微微一愣,才看见旁边站着一个五岁左右的孩子,一个丫头打扮的清秀女子正一脸不屑的看着她。
光王架到自然免不得一番客套做作,李毅见识到了这女子的变脸功夫,本来杀气横溢的脸转而娇媚,实在是让青柳恶心了一把。
又令了家丁拾起地上的珍珠,收拾妥当了刺史夫人才笑道,“倒是让光王殿下见笑了。”
李毅自顾着玩耍,不予理会,青柳见到这狗官娶了这么个恶妇,也有些幸灾乐祸,道,“殿下不会怪罪于你的,不知者不罪嘛。只是不知道夫人带了这两个和尚来做甚?若有什么事便去办好了,殿下也该歇息了。”
刺史夫人闻言道,“这两个和尚有一人盗窃了佛光寺的佛珠,住持大师托付臣妾代为查办。殿下若是想休息,臣妾便不打扰了,明日再来请罪吧。”
李毅听到要办案子,兴趣霎时被提了起来,不待青柳说话,便叫道,“本王要看办案。”
此时时间已接近三更天,刺史夫人本来是打算明日再做打算,可这王爷殿下嚷嚷着要听案,也就只有现在开审了。
那刺史夫人便将事情始末讲述了一遍。
江陵城外有个佛光寺,寺里有座宝塔,塔顶上有一颗闪闪发光的大佛珠,这个寺庙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半个月前,寺庙的老和尚要外出化缘,便留下两个徒弟看守寺庙。今日,老和尚化缘回来,发现塔顶上的佛珠被人偷换走了,便叫来两个徒弟询问。大徒弟说:“昨晚我上厕所,借着月光,我看见师弟爬上塔顶偷走了佛珠。”小徒弟争辩道:“我昨天整晚都在禅房里睡觉,从没起来过,佛珠不是我偷的。好像自从师傅走了之后,佛珠就从来没有发过光。”
刺史夫人刚把话说完,李毅便问道,“他们的原话便是如此么?”
刺史夫人点点头,道,“臣妾虽然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但这两个和尚所说之话却是未曾增减半分。”
再问那一大一小两个和尚,都点头称是。
李毅微微一笑,心理对这事便有了底。对那刺史道,“你判吧!”
刺史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犯人都还没审呢,怎么判?
(怎么判?有人知道么?哦呵呵。。。)
对了,俺要提醒下下,李毅还要在江陵呆三天捏,他会不会被追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