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84500000018

第18章 崇焕谈辽事

崇祯元年七月十四日,崇祯坐在宦官们抬的肩舆上,心情总是激动得有些按捺不住,一扫这连日朝争的郁闷之气,袁崇焕应召入京了,他将在文华殿与其共商辽事。

崇祯郁闷之余,还有一点让他欣慰的,近日还朝的钱龙锡,是“原崇祯”钦定的内阁大臣,已探得他的态度,支持变法。

文华殿内,内阁、六部、六科、都察院等主要大臣皆被召集,参加崇祯清醒后的,第一次最重要的御前会议。殿内,重臣云集,一个个衣冠博戴,气宇轩昂的;文华殿只是皇帝学习办公的地方,可以临时召见部分大臣,却不是群臣朝会的合适地点,就显得实在有些挤了。

历史上的崇祯,是选择皇极殿后的平台,来召对袁崇焕的。不仅是地方够大,放得下更多的人,更是给予了袁崇焕极为隆重的待遇,皇帝于平台亲迎。

这一世的崇祯,毕竟做皇帝时间还短,对于皇家礼仪都还不懂,也没有后世的高官经历;就是说,他还未有在礼仪的特殊待遇上,以彰显其政治意图的意识。

皇帝不发话“平台召对”,底下人又有谁敢擅自作主,随意提高规格待遇的呢?袁崇焕自然更不知道,原本应该属于他的盛大的欢迎仪式,由于皇帝的戏剧性的变化,变成了只是一次非常普通的问对。

袁崇焕在离京师只剩三百多里的地方,迎上了崇祯派来催请的太监,看来崇祯帝真是心急如焚,袁崇焕忙加快行程,于昨日抵达京城。

已经还朝有日的钱龙锡,特地为其在家中设筵,接风洗尘。钱、袁二人在被阉党罢职前,就是志同道合的知交好友,如今二人一同还朝,一个入了内阁为朝廷的权力核心,一人督师辽东为国所倚之重臣,想想世事变幻,真是不胜令人感慨。

席间,袁崇焕也闻听了,崇祯皇帝有意发动变法,以改革天下危殆之现状,中兴大明;这使他对未来之任辽事,终有了一定信心,一扫其初始的慷慨悲壮之情,更是激发了内心深藏的民族责任感。

但这段时间的朝廷局势,也是不容乐观:朝争得越发复杂激烈,先开始只是争论该不该变法,如何变法,哪些需要变;可到现在,就完全变味了,变得更具火yao味儿了,改为人身攻击,互相弹劾对方了。皇帝对此虽暂时未下结论,日讲课程却全部改为历代变法与各朝的制度变迁,这皇帝的态度已经是不讲自明。

“陛下,臣袁崇焕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袁崇焕收束心神,进得文华殿上,一跪三叩头施礼完毕。

一中年书生模样的大臣,这就是袁崇焕了么?

崇祯定定地看着,历史中的悲剧英雄,身材瘦削,举手投足间,虽透显出英武之气,但看不出有三军不挡之勇。

记得,皇太极绕道蒙古进攻北京,袁崇焕率军驰援,以数千疲劳之师,身先士卒,于野战中击溃数万后金骑兵,创造了奇迹。

真看不出,这瘦削文弱之躯,竟能冲锋陷阵,斩敌于马下。

“袁爱卿,朕总算等到你了。大明中兴将有赖于卿等,望卿勿失朕望。”

“臣,不敢当。”

“如今辽东兵凶战危,金皇太极跳梁小丑,冥顽嚣张,致使辽东生灵涂炭。今卿不远万里应召而来,忠勇可嘉。卿之平辽方策,望有以教朕。”崇祯直接进入正题,也没慰问一下旅途劳顿之苦。

“臣受陛下眷顾,多次恩召。倘陛下愿假臣以便宜,建州跳梁,覆灭可期;计五年,全辽可复。平辽方略,臣会另有本奏。”袁崇焕字字珠玑,侃侃而谈,但心里却有些不解。

建州,坏了,自己说错话了,崇祯突然意识过来,不禁有些心虚地偷眼观瞧;众臣乖巧,倒也无人戳破。

真是的,自己已经注意称呼“金”而非“后金”了;唉,这就如同后世,“中国台湾”是地区,不能称“台湾”为国家;皇帝金口之误,那可非同小可啊!

满清实为明之大敌,明为清所累,致让李自成所乘,最终灭亡。自己是肯定会全力支持袁崇焕的,可这五年之期,他能做得到么?!虽然自己肯定不会冤杀他的,可这话说得太满,万一做不到,则对众朝臣难以交待啊!

一旁的内阁辅臣刘鸿训、李标、钱龙锡等人,听到“五年全辽可复”这样的豪言壮语,莫不欢欣鼓舞,纷纷称赞袁崇焕胆识实在不凡,真是奇男子。

然而,这时的崇祯帝,却微锁双眉、不发一语。

袁崇焕见此,不由心中唐突,“五年平辽”已经是尽力而为了;陛下年轻气盛,不会嫌五年还久吧!

“五年平辽,当可期许,然未必囿于此限;只要爱卿敢于任事,尽力而为,即可告慰朕心。”崇祯思索再三,还是给五年平辽留下了转折余地。

五年平辽,自需兵马钱粮全力支持,必然导致国库更为紧张;只是各地灾荒不断,虽未大规模的暴乱,但迹象已十分明显,救灾赈济也是当务之急;然而战事久拖不决,将更加糜费无算。

孤注一掷,全力速胜;抑或做长期准备,内政优先?

崇祯实在是拿不定主意。他对于历史,只知道几个著名人物、事件,大略情况还能了解,对于细节就是支离破碎了。

如从历史结果来看,袁崇焕的五年平辽并未成功,皇帝的多疑善变,政策不当,冤杀大臣肯定是主因;如今的自己,总不至于重蹈覆辙吧,那“五年平辽”未必不可行。

袁崇焕听到此,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陛下少年老成,虑事周详;忧的是,辽东战事紧急,陛下意志不坚,怕是辽东粮饷难以保障,五年平辽将成空想啊!

“陛下,这建州乱匪猖獗,如不迎头痛击,必助长其嚣张气焰,更难遏其势。”袁崇焕不由得高声恳切。

“爱卿不必忧虑,朕非犹疑。辽东军事悉凭卿断,朕将赐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之权。卿所需之粮饷,着户部一体支应,不得有任意之拖延、克扣。”

户部尚书毕自严见皇帝都答应了,只得躬身上前,允诺了下来。

看来是己多虑了,陛下思虑甚周,袁崇焕不由得重新认识这大明新君。

“陛下圣明,深谋远虑,励精图治,正是臣等枕戈待旦之秋,当谨遵圣谕,尽心竭力,唯有死以报圣恩。”

袁崇焕递上“五年平辽”方略,并向众臣约略说明:

前线——整顿关宁锦防线;

中间——节制东江毛文龙;

后方——防守蓟镇;

左翼——争取蒙古;

右翼——联络朝鲜

大明受辽东建奴所扰,至今已整整十年,损兵折将,耗费钱粮,袁崇焕能有如此详尽的平辽对策,大臣们自是欢欣鼓舞,又获得了崇祯皇帝的全力支持,这君臣上下终难得的统一了意见,纷纷表态支持平辽之策。

在皇帝的督导之下,再议钱粮、兵马之筹备,所需人员之调动,袁崇焕所提之一切要求,吏、户、兵、工等各部官员,着力筹办,概以满足,但也各表意见,述说各自困难之处,请予解决。

崇祯对袁崇焕是信心满满,自是极力协调,同时任命刚还朝不久的阁臣钱龙锡,全面负责辽东后勤补给的协调供应。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明朝的战争,何尝不是后勤的战争;崇祯决心不再重蹈覆辙,“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自是全力支持了。

后世曾有言论,袁崇焕的五年平辽方略,不过是聊慰圣心;这在阎崇年的《明亡清兴六十年》遭到了否定。

作者自然没那个功力,去作什么考证,但从常理来说,是认可阎崇年的说法的。试想,谁会在向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能夸大其词,聊以安慰的;更何况那是军国大事,一旦定计,所有的部门都要为此协调准备,直接事涉数十万人的身家性命。甭说已是官至国防部长的袁崇焕,就是换成了普通人,当扛起这副重担时,只能是诚惶诚恐,怎会去信口雌黄。

作者在这里,有些话多了。

同类推荐
  • 海图国志

    海图国志

    2002年3月,加文·孟席斯先生的书——《1421中国发现世界》出版,对于郑和船队下西洋的真实目的再次展开争论。某位民间爱好者刘先生收藏的《天下全舆总图》漏洞百出,并不能证明当年郑和船队的航行路线。故事由此展开,一幅绘制于大明正统二年的《天下诸番职贡图》横空出世,伴随着它的出现,父子离散,朋友失和、兄弟阋墙、师徒反目。为了找到自己失踪的父亲,主人公南下江南、勇闯西北、徒步拉昂错、寻谜通化四叶冢、宁安龙泉府。而最终走向汉鲁恭王灵光殿、楚先王庙......书中涉及到自然地理、宗教、种群、科学的诸多观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敬请见谅!
  • 苍狼战旗

    苍狼战旗

    因为祖上的叛乱,他的家族不容于皇室和元老会。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推到时代前沿。凭靠着出色的演说才能和军事天分,他在战场上无往不利。然而,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从来都是伴随着颠覆与权衡。志士未必受推崇,保守者未必被厌恶。他能否像治军打仗那样,在政治舞台上实现自己热血的追求?
  • 汉血拒五胡

    汉血拒五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何罪泣九州,汉血拒五胡。五胡乱华,北地汉人血泪将流尽,谁人为其出头庇护?只能能乞求虚无缥缈的上苍吗?同时再被当被当奴隶兼口粮的“两脚羊”吗?哦不,我不甘心如此,既然我不甘当“两脚羊”,那就让我们血拒五胡。过去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从今开始,我取名为汉血,姓刘,就是为汉血拒五胡而生。
  • 大汉皇帝刘备

    大汉皇帝刘备

    李灵从28楼楼顶意外跌下,却跨越时空成了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刘备。而这个刘备,还是个十来岁的孩童,父亲新丧,母亲为着生计和他的学业日夜发愁。面对这个残破的家庭,他该如何做,才能在渐显败状的东汉生存下去?才能保护自己和母亲不受伤害?他还能成为历史上那个开创蜀汉数十年基业的昭烈皇帝刘备吗?一切从摆地摊开始,看少年刘备如何慢慢的成长为一代枭雄,打造出一个大大的汉帝国!每日双更,坚持完本,也希望有喜欢的朋友把此书看完!建了个QQ书友群,大家可以进来讨论,群号:108714372
  • 云阳:秋水泽

    云阳:秋水泽

    一短话,一段旅途,一本书,岁月蹉跎,一群人,知己好友,一首歌,婉转悠长
热门推荐
  • 生命的自我调适——体育百科

    生命的自我调适——体育百科

    体育,顾名思义,是指利用身体活动来进行教育,以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目的,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一个国家体育活动的发达与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体育还可以培养竞争意识。一个人,必须有一种动力,一种不愿落后的信念,方能取胜。本书以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语言,对体育常识、体坛轶闻等作了一些详尽的描述,对各项影响较大的体育盛会、全民热衷的体育运动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从而让读者对体育事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 校花:少爷能不能不腹黑

    校花:少爷能不能不腹黑

    自己爱上了一个爱吃醋的男人却遭婆婆嫌弃身世最终决定放弃最后自己的身世曝光婆婆后悔当初的决定巴结着自己蜜月旅行怀孕了孩子格外早熟比一般大的孩子都聪明
  • 撼天神尊

    撼天神尊

    苍天已死,诸神已逝,万古不复。千万年前,万族战天,天道崩殂,万族陨灭。千万年后,一个少年回到了太古时代,踏上了修仙之路。一切的一切都随之而改变,一场天地大战又一触即发。
  • 银之守卫者

    银之守卫者

    一个平凡的青年神秘的穿越了,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大陆从此开始了他的奇幻之旅
  • 异界独步

    异界独步

    穿越异界,风华绝代,独步天下!强者,才有资格走的更远站的更高活的更好,骆逸风踩着对手的森森白骨,攀登巅峰!
  • 儒学文化东方巨子(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儒学文化东方巨子(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医学,建筑,功夫,汉字文化,军事文化,儒家文化等多种中国元素文化。
  • 圣穹羽

    圣穹羽

    一个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有任何物质而在于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敢于拼搏。圣苍羽让自己的梦想突破天际。情意难断,忠义难舍,孝心永恒。而自己又该何去何从。。而我活着究竟为何??我是谁?
  • 疯话五书

    疯话五书

    中国人向来有读古书的爱好,因为古书中深藏着社会的冷暖、人性的明暗,尤其是在历史变革时期,它仿佛是一面镜子,帮助人们廓清现实,对新生事物作出价值判断。所谓借古喻今、借古讽今、借古论今,读古书的目的正在于此。申维先生的这部著作是一部笔记体文化随笔集,最大特色是文与史相映成趣。他从中国古代的文学经典出发,以漫话《聊斋志异》、品《水浒传》、戏说《西游记》、夜读《春秋》、解读《道德经》人笔,展开了对人生百态的精辟解读。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推出一系列解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节目后,重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已然成为当今年轻人的一种阅读时尚。
  • 我是武林盟主的女儿

    我是武林盟主的女儿

    "我爱学舞,却偏偏让我练武。我明明美如天仙,却总是易容的连我自己都不敢看自己。我把张瑾当成哥哥,你们却要我嫁给他。老爹老娘啊,我到底是不是你们的亲生女儿啊!早知道,那天就不穿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润物无声

    润物无声

    思想政治工作,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企业业务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能够继往开来、卓有成效地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政治奥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