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35900000006

第6章 大儒郑玄

城楼上迎接他们的是郑玄。郑玄学识渊博,是当代鸿儒。几句客套的寒暄便引用《论语》《大学》《孟子》《春秋繁露》多部经典,‘之乎者也’在他口中仿佛一连串绕口令,让陈登钦佩,让太史慈崇拜,就连刘和这种学识的本科生也叹为观止。

郑玄是东汉末年经学大师,刘和对他比较了解。建宁四年(公元171年),郑玄四十五岁时,因杜密的故吏,与同郡孙嵩等40余人俱被禁锢。直到黄巾起义解除党锢,才被朝廷大臣争相聘请。

“郑先生为什么不在朝廷为官,却跑回北海代理郡守?”刘和很好奇这位求名不求官的大师怎么摇身成为一方郡守。

“只因徐州刺史陶谦委托,我暂时代理北海。”郑玄祖籍北海高密,因为居家守丧,拒绝朝廷征召为博士。正巧新来的陶谦和北海郡守不和,将郡守扫地出门。陶谦就把北海守丧的郑玄请出来暂时主持当地政务。时值朝廷紊乱,波及州郡。徐州刺史居然干涉青州政务,地方军阀飞扬跋扈可见一斑。

谈到黄巾扰乱州郡,郑玄很有感慨地叹道:“天下大乱,就连青徐也不再是一方净土。”这一次回乡守丧,让郑玄感触良多。他原以为家乡北海安宁和平,谁知这里依然充满官场暗斗。徐州刺史陶谦干涉青州内政,北海郡尉武安国存心赶走郡守。更可怕的是谈虎色变的黄巾贼也瞄上这一方净土。

虽然陶谦与郑玄有些交情,但郑玄并不情愿代理郡守。一来郡守官职必须朝廷任命,才名正言顺。二来,皇帝昏庸、宦官专权,朝廷暗无天日,郑玄对仕途心灰意冷。三来,郑玄这一次归隐很大原因就是担心当朝宦官张让等人有意迫害。这个黑暗的年代,士人屡遭迫害。自党锢之祸,士人集团落入一个低谷。如今的朝廷成为外戚势力何进与宦官势力张让等人暗斗的政治舞台。

似乎天意弄人。恰在此时,传闻黄巾贼侵扰青徐州郡,郑玄顿时陷入无路可走的地步。他重视名节,三年丧期未满,岂敢离开陵前逃难。陶谦说北海无主,贼寇一来民众无人保护。希望郑玄能以民生为念,暂时代理郡守,保境安民,稳定人心。作为孝子,丧期未完,郑玄不能离开家乡逃难。同时他又想到贼寇烧杀抢掠,为了保护家乡父老,只好勉强答应。于是北海戒严,守卫见刘和们一行上百人,误以为刘和们是黄巾贼一伙。

“天下大乱,请问郑先生的古文经学能否救世?”刘和突发奇想地抛出一句不着边际的话。儒家学者喜欢吹嘘他们的理想是匡扶济世,在刘和看来尽是瞎吹。乱世的序幕已经拉开,武夫当国的时代悄然来临。无论古文经学还是今文经学的儒者都无法适应汉末社会的变迁,诸侯、勇士加上士大夫才是拯救乱世的完美组合。

这句不着边际的话恰似利剑刺中对方的要害,郑玄的目光闪过一丝颓然。经学治世是两汉时代儒生的理想追求。可惜现实很残酷,经学又陷入衰微。朝廷解除党禁后,郑玄求名不求官,他不愿涉足仕途,屡次拒绝征辟,一心研究儒家学术。这几年黄巾扰乱,乱党四起,郑玄东奔西走躲避战乱,像个过江的泥菩萨。人心思变,除了清高的士人继续保持名节,下层民众大多被逼做贼。天下再不是依靠儒家学说就能统治人心的时代,儒学在乱世难道就一无是处?世风日下让儒生对社会现状充满困惑和迷茫。

“瘟疫来啦!”首先是郑玄的惊叫,接着望见城楼上数千士兵的惶恐。

刘和举目望去,地平线上出现一道巨大的黄色浪潮,淹没城外广阔无垠的田地。黄浪过后满目狼籍,先前即将收割的麦穗颗粒无存,地上全是践踏后的残渣。近了,印入眼帘的是潮水般汹涌的人群,头戴黄巾的人群。当地的地主大姓们都说黄巾贼凶狠地肆虐庄稼比瘟疫恐怖十倍。天灾比不上人祸凶猛,刘和摇着头苦笑,目光移向身旁的同伴。

大战来临前的窒息气氛不是寻常儒生可以承受的,他们经历的是风花雪月、诗情画意,至多承受的极限是牢狱之灾。城外汹涌袭来的贼军吓得郑玄不敢喘气,袖口不住擦拭额头的汗珠,儒家庄严的举止容仪在战祸面前不堪一击。

“保境卫民,义不容辞!”太史慈摘下臂上的弯弓,拉开空弦,隐然一阵弦动的震响。敌人远在弓弩射程之外,但弓弦的霸气已经让周围守兵不寒而栗。自从张角的黄巾起义失败后,当地的三老就不断向人们灌注某些思想,众人对黄巾谈虎色变,在他们印象中,这群贼军比魔鬼还要暴虐。一见贼军来袭,孝义的太史慈首先想到保护当地百姓。

“敌人不下五万,大人请给我们三千兵马守城!”丝毫没有留意郑玄的紧张神色,陈登专注地盯着城下气势汹汹的敌军。自信和勇气在他坚毅的目光中不言自溢。陈登出身于下邳陈家大姓,地主阶级对农民起义都是同仇敌讫,即便不在本地,陈登也非常憎恨黄巾贼。

“别说三千,就是一个兵马都没有!武安国不发号,谁也调动不了剧县兵马。”郑玄话音刚落,陈登三人同时大惊失色。堂堂代理郡守岂会调不出一兵一卒,武安国专擅兵权实在太过分。

北海的军马都由郡尉武安国控制,这人依仗朝廷有宦官张让撑腰,想驱逐郡守做个土霸王。不料陶谦识破他的奸计,打发走郡守,又找来郑玄,故意不让他控制北海政务。于是武安国把郑玄视作眼中钉,必欲赶走而后快。刘和顿时明白郑玄要求三人留下来助他守北海的用意。官将不合,郑玄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刘和们三个远道迩来的客人。

“就是那个喜欢自吹有万夫不当之勇的武安国?岂有此理!他难道不知道丢失北海,朝廷追究责任,就是现在这个郡尉都保不住。”太史慈拳头重重砸在女墙上。

郑玄叹息道:“武安国的背后有宦官做靠山。朝廷追究责任的时候,还不是敷衍了事。当年黄巾作乱,多少郡县失陷。朝廷又追究过谁的责任,那些与士人亲近的倒是追究不少。”

“那先生就不该趟这浑水。须知你是宦官的眼中钉、肉中刺。”刘和忽然对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有些同情。

“谁让我是北海人。等黄巾退去,我就回高密守丧。一心钻研经典,再不过问政治。”郑玄淡然回答。

见惯官场风云的陈登自然不觉得意外,他冷静地说道:“先生还是去向武将军借点兵马。毕竟守城是大家的职责!”即便面对无兵无将的艰难情景,陈登也没打退堂鼓。一句大家的职责已经把自己算在其中。事实上出身门第的他与叛乱的贼人势不两立。

“没有用的。”郑玄摇摇头,“他早就想赶老夫走人。我只因答应过陶州牧的请求,宁愿与家乡北海共存亡。人不能言而无信!”刘和不知道郑玄与陶谦有过什么君子约定,只是他的这份守信与正义让人感动。想不到一个弱不禁风的儒者在风烛残年还能舍生取义,与刚才望见黄巾的恐慌表情截然相反,儒家精神的外柔内刚在郑玄一句不经意的话里崭露无疑。

陈登建议求见武安国,在郑玄带路下他们来到武安国的住所。

这个满腮大胡子的家伙悠闲地坐在厅中。郑玄磨破嘴唇千求万求,他冰冷地翘着二郎腿,似乎守城的事情与都尉无关。“陶谦自诩能管好北海,郑大人应该找他搬救兵。刘和这几千兵马给贼人塞牙缝都嫌少。”

武安国不受陶谦约束,朝中又有宦官倚仗,因此他全然不顾北海安危。北海沦陷,黄巾贼一离开当地,武安国照样可以做他的北海郡尉。说不定郡守职位空缺,宦官会赏赐他一个名正言顺的北海郡守。

郑玄怏怏不乐地出来。还没走到城下,大街上许多人见到郑玄纷纷下跪。围在最前面的是剧县当地的大姓和地主。他们表示出钱出粮出器具出人力,全力支持官军守城。因为烧杀抢掠的黄巾军会破坏当地的粮食生产,会毁坏地主田宅,甚至会屠杀府里的老小。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和生命财产,资助一点钱财又算什么。郑玄很无奈,城里守军只受武安国节制,就算得到地主大姓们的钱财,也是好妇难为无米之炊。

围在外围的是大量的市民和布衣。他们多是自给自足的小农,尽管田地财产不多,但都是命根子。他们乞求郑玄打开粮仓,把府库的粮食献给黄巾贼,这样贼兵就不会攻城。他们就不会死。郑玄无奈地笑了笑。这群百姓想得很天真,他们以为有了粮食就可以阻止城外那群禽兽不如的贼人。他们哪里知道黄巾贼的恶毒。即便把城里的宝物双手奉上,这帮黄巾贼也不会善罢甘休。贪婪的贼人想要得到城里的一切,金钱粮食女人,难道这些都统统拿出来给贼人?

苦求郑玄的还有广大的下层百姓,与豪强地主是依附关系的他们原本一无所有。但是三老们的长期教化,使他们的观念潜移默化。大家认为黄巾贼是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魔鬼,为了活命,他们希望官府能够守住城池。

旁观的刘和觉得可笑:黄巾军的主体就是下层民众。起义是继“党锢之祸”后,社会舆论由批判武器转化为武器批判的结果。起义体现了下层民众的民心。然而封建统治者长期儒家思想的教化令下层民众麻木,妖魔化的宣传更加丑化黄巾军,起义得不到下层民众的理解与支持。同时刘和也感到凄凉:来到汉末这两年,刘和在乡村对黄巾也有一定认识。他们的恶行累累,无法得到大家的同情。的确烧杀抢掠比劫富济贫更容易,人的自私让走投无路的民众更愿意做盗贼,而不是大侠。

愚昧无知、政府丑化、地主阶级的对立以及起义军自身素质和行为最终导致中国历史上多少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归于失败。

乞求的百姓越来越多,郑玄迫于无奈又返身去见武安国。这一次郑玄心胸豁然开朗:为了全城大众的生命得到保障,他愿意屈从于武安国。哪怕让他堂堂一代大儒当面下跪,哪怕玷污他的名节,也在所不惜。因为郑玄懂得一个道理:个人的名节比起全城百姓的生命微不足道,这才是真正的儒者所为,这才是儒家思想中仁义的精髓。十几年的党禁让郑玄皓首穷经,参透出儒家思想的要义。

黑暗的汉末政治,郑玄有意保持其名士的清节,不肯与他所鄙视的那些外戚、宦官及唯名利是图的假名士们为伍,以布衣而雄视世人。如果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青徐黄巾之乱,郑玄要孜孜不倦地研究儒家经典,注释那本他最爱好的《孝经》。

郑玄与武安国的第二次对话非常艰难。任凭他磨破嘴皮,讲以利害关系,都无法打动武安国的自私短视。苦苦哀求半个时辰,毫无结果。

听见城外震天的喧闹声,郑玄急得扑通跪倒在武安国的面前:“武将军,为了北海的百姓,老夫给你跪下啦,只请你能发兵守城!”北海民众的生命才是大义。在这一刻,这位名满天下的鸿儒早已看淡了名声和虚荣。

男儿膝下有黄金。郑玄桃李满天下,倍受当代士人景仰,声誉之盛自不用提。居然肯会一城百姓,甘愿给一个猪狗不如的恶汉下跪,在场所有人无不惊叹。刘和、太史慈、陈登看得目瞪口呆,就连闲坐的武安国也是一愣,呆呆地望着面前这位名满天下的鸿儒大贤。

对于一位名士来说,给人下跪是奇耻大辱。郑玄守节不仕,对于自己的名声无比珍惜。无论如何刘和都想不通这位爱惜名节的一代大儒为什么会给人下跪辱没名声?他到底是为了北海大姓豪强地主阶级还是为了下层民众?但是无论因为哪一点都让刘和肃然起敬。刘和的心抨然颤抖:难道这就是儒家追求的舍生取义?

皮靴在郑玄的脸旁肆意地晃动,武安国安闲地坐在原地保持沉默,眼神里全是戏谑。

郑玄是天下士人的领袖级人物,他的下跪实在是折杀武安国。如果这个时代士人掌管天下的命脉,今天的事情传出去,武安国就会变成过街老鼠,万死难逃其罪。然而武安国反常的举动表明他一点都不担心士人的唾骂。因为他的背后拥有曹节、张让这样的靠山。宦官一手遮天的时代,士人又算得了什么。李膺等人还不是士人的领袖,还不是死得很惨。郑玄正是因为不屑与朝中宦官为伍才退隐。在武安国这个莽夫面前,这位鸿儒遭遇虎落平阳被犬欺的尴尬。

“城池陷落,我们都得被剁成肉酱!”太史慈的脸上怒火燃烧,但他勉强隐忍不发。

“老子有兵马,逃跑不成问题。那些没兵没将的人只有死路一条。”奸笑声伴随着武安国的起身显得格外令人作呕。

目睹武安国的侮辱与嘲弄,刘和的怒火从胸膛熊熊燃烧。拳头捏成团,听得见手指关节格格作响。武安国伸手去推郑玄身体的一瞬间,他的手腕还在半空就被刘和一把捏住。

“做人不要太过分!”神情写满怒色,一字一句从咬牙切齿的口中蹦出。同时刘和手心发力,捏得对方手腕关节微微发声。没有一把捏断武安国的手腕已经算给他面子啦。

武安国将死得难堪,这是刘和第一个念头。因为他得罪了士人的领袖人物郑玄。这个傻子肯定不会相信两年后宦官势力会轰然倒台,士人集团会卷土重来。如果他明白未来的走向,他一定会为今日的愚蠢后悔莫及。

“你…是…谁?”手腕剧痛,说出三个字的时间让武安国宛如隔世。先前的淫威荡然无存,疼得他弯下腰,另一只手抽出刀想要反抗。刘和早就提防,轻松地捏住他的另一只手,刀怦然落地。武安国动弹不得,大声呼喊卫兵。

“在下河间献王之后刘和。”刘和把武安国脖子掐住,冲那群蠢蠢欲动的卫兵厉声大吼道,“我是刘室宗亲。你们谁敢乱动,我第一个结果他!”

“刘室宗亲?”武安国慌忙喊道,“大家快住手!”

刘和松开他,推dao一旁,威胁道:“你若是要杀我就是杀害皇室族人。到时候看你有几个脑袋得罪皇上!”

武安国还没傻到不问青红皂白的地步,杀害皇室宗亲可是灭族的罪过。他晦气地抹抹脸,以为这样就能挽回先前的面子:“你想怎么样?”

“借兵退敌。到时候功劳将军也有份!刚才得罪之处还望多多包涵!”大丈夫能屈能伸。刘和又装回那副恭敬的神色。武安国可恨之极,捅他几刀也难消怒火。现阶段还得求他,暂时不能撕破脸皮。

“兵马,一个也借不出!你们要逃命,现在还来得及!”武安国又是奸笑,使个眼色,周围卫兵拥过来保护着他。

“哈哈哈哈”陈登指着武安国的鼻子放声大笑,生怕在场众人听不到。

“你笑什么?”武安国很惊奇。刚才陈登始终保持沉默,但他一开口就让人匪夷所思。

“陈某在下坯早闻武将军以勇武著称于青徐二州,武将军的大名如雷贯耳。”陈登瞟了他一眼,但见武安国的脸上现出得意的神情。本来他就最爱吹嘘自己如何勇猛,自然也爱听别人的奉承。

“上次我从北海过,见到一个三岁的孩童正在哭,旁人提及武将军的大名就连那孩子都吓得失声。”见武安国的神色更加陶醉,泣子失声这个马屁拍到极致。

“我想武将军一定是个纵横沙场、勇武无敌的英雄豪杰。”机智的陈登掌握了灌蜜的妙方,他的每一句话准确无误地合乎武安国的心态,把他推向骄傲自满的深渊。

“老子杀的强盗比你们的头发都多哩!”吹牛是骄傲者的本性,武安国不失时机来了句自我夸耀的台词。

“是哦是哦!”方今乱世风气败坏,直死道旁曲封侯。手下人都懂得溜须拍马,不会拍马的人早就滚出这个厅门。在一片鲜花般赞美声中,武安国恨不得飘飘然飞上天。

陈登见时机成熟,突然又爆笑起来。

武安国愣道:“你又笑什么?”

“我笑世人有眼无珠。区区几个贼寇就把将军吓得不敢出城,将军的胆小不久便会传遍大街小巷。我看从今晚后整个北海郡还有谁会说武安国勇猛?”陈登故意现出一副非常失望的表情,一面摇头一面叹气。

陈登的激将法一出,武安国的脸色巨变。他一把推开左右,高声喝道:“谅那几个小毛贼老子还没放在眼里呢。取爷爷的铁缒来!”他原本并不畏惧黄巾军,又爱惜自己的威名,一听将来会名声扫地,那种丢面子的事情令他狂急。

“老头子,老子出城退敌不是帮你。只是不想辱没了爷爷的威名!”武安国冲惊喜的郑玄嚷嚷几句,大步流星提着铁缒就朝外闯。

同类推荐
  • 穿越奇秦

    穿越奇秦

    秦缵在公司开会时YY被老总一书拍晕,穿越到了一个平行空间。齐楚燕韩赵魏秦!吾乃秦国国君!这下秦缵大发了,后宫有山菜,猛将有吕布!纵横天下,一统六国,出任千古一帝,迎娶。。。很多很多。。。。
  • 八俊图

    八俊图

    二六二年,魏国发动灭蜀战争,刘禅降,蜀亡。二六四年蜀国大将姜维自刎而亡。二六五年,晋王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二七二年,东吴大将陆逊之子陆抗与西晋名将杨肇、羊祜在西陵等地大会战,战争激化了双方的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群雄割据,风云再起。
  • 长袍与牢骚

    长袍与牢骚

    民国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时代,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本书聚焦普通教科书上看不到的人与事,被遮蔽与被掩盖的历史真相。本书分三编。上编“社会思想”介绍了林森、张澜、张君劢、胡适等人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他们致力于推动现代中国的转型,其情切切,其心拳拳。中编“文化传奇”讲述了成舍我、夏衍、柳亚子、张伯驹等人的风骨铮铮,蕴藉风流。下编“时代变迁”讨论了物理学家饶毓泰、新闻人杨刚、地方绅士牛友兰等人的坎坷命运,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 大汉王朝

    大汉王朝

    本书内容里的所有事件皆严格依照史书所载,不敢编造,间或有我自己的一些观点。历史就是一个一个的故事,每个时代都有色彩斑斓的故事,每个故事又蕴涵着不一样的历史。汉朝四百年的历史,有着无数的故事,承载着大汉王朝的沧桑和辉煌。回首汉朝,历史的故事和人让我们感动和惊奇,仿佛遥远,其实很近。因为历史是活的。《大汉王朝·汉武挥鞭与大汉中兴》从汉武帝登基开始写起,到汉武帝时代的结束止,将武帝登基——长门锁阿娇——卫青与霍去病横空出世——通西域——北击匈奴——大汉中兴等大事件以时间为轴线,加以全方位叙述,各色风云人物穿插其间,充分再现那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时代。见解独特,高潮不断!
  • 扬帆大明

    扬帆大明

    落魄富二代沈崇名横空出世,运筹帷幄短短数载间位置中枢。他是锦衣卫,率领精兵强将专治各种心怀不轨、玩弄阴谋的野心家;他是人间财神爷,莅任海事衙门总督,开海禁通商贸赚尽天下真金白银;他是多情种子,纠缠于武艺高强的小师妹,娇蛮无礼的大小姐,善解人意的清倌人,为父报仇的女刺客之间……有人说,他是心机深沉玩弄权术的奸臣;有人说,他是赤胆忠心一心为国的贤臣。沈崇名笑着说:No,咱只是个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喜欢数银子、爱好泡美女的实在人。风云莫测的官场、神秘狠辣的无为教、凶残自卑的倭寇,喜好打劫的俺答,再加上无敌幸运星主人公,让大明天下热闹非凡。
热门推荐
  • 末世杀戮帝

    末世杀戮帝

    就在小吵小闹之间,世界开始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当亲人兄弟全部遭遇不幸,当战友为掩护自己撤退战死沙场,当自己被困死路无法逃生,面对丧尸攻破最后一个据点,杜枫重新回到末世前,杜枫仰天怒道——这一世,只为杀戮!
  • 卡耐基写给男人

    卡耐基写给男人

    "本书汇集了《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语言的突破》等卡耐基成功巨著中的最激动人心的内容和思想精华。本书选取了大量对世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男人如何走向成功的经典案例,详细解析男人应该如何待人处世,如何与人合作,如何说服别人,如何有效地沟通,如何发挥语言的优势,以及如何拥有快乐的秘诀。通过了解这些伟人的个人习惯、工作态度、家庭生活、人生价值等方面,使读者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并为自己的人生提供积极的指导方向。此外,本书还围绕男人面对困境、挫折、忧虑、恐惧时应如何应对,相信卡耐基的真知灼见会为广大男性读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安排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 植物战记

    植物战记

    我因为一次意外,被迫穿越的我所热爱的游戏植物大战僵尸里面,并且展开了一系列的冒险之旅............
  • 网王之殿下赖上你

    网王之殿下赖上你

    动漫界的使者,一个美丽得不可思议的少年,将唐韵唐静两人带到网王的世界里,终于可以近距离看到不二大人了啊!!!
  • 学生素质教育丛书-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学生素质教育丛书-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套丛书共分为:美育教育读本,在五星红旗下成长,学生素质培养读本,启智教育读本,学生行为规范读本,艰苦奋斗教育读本,传统美德教育读本,禁毒教育读本,家长学校读本,英雄主义教育读本。针对学生素质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详细地论述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 The Ancien Regime

    The Ancien Regim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修罗志

    修罗志

    上界土著挖出神秘镜子,遭到天雷轰杀,借助一滴精血附体重生。这是一个重生的少年,手持一面古朴的镜子,身怀一本逆天的功法,书写一段逆天的传奇。
  • 佛祖统纪宋

    佛祖统纪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妃常闹心:萌宝1加1

    妃常闹心:萌宝1加1

    一朝穿越,她竟成乞丐,进宫选秀,赐婚七王爷,管他什么王什么爷,她不稀罕。洞房花烛夜,最好下药时……啊啊啊哎呀,下错药了!七日后,她被推下山崖,他以为她逃走,下令悬赏抓捕,七年后,俩萌宝窃窃私语。“娘亲好哇塞耶!居然飙到五十万两黄金了!”喝完最后一口桂花羹,一萌宝说:“娘亲那么贵!我们把她卖了,再去买两碗桂花羹好不好?”“就知道喝!”另一萌宝呵斥道:“再买点糖葫芦啊四喜丸子!”“念君哥真聪明!”熊孩子们撕下抓捕令,写下念归酒楼四字,五十万两黄金到手,同时,娘亲被扛走……
  • 军临天下之一统江山

    军临天下之一统江山

    秉承着这片天地意志所生的孩子,伴随着他的成长,掀起了一股庞大的血雨腥风.....且看少年刑天开始他的一统之旅,他不是所有敌人中最强大的,但是特却是最独特的,那是令所有敌人闻风丧胆,那是令天地都震撼的气魄!他叫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