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日子真是煎熬。文瑞在王府又住了两天,这两天虽然还是照着习惯早上练武,下午的书是说什么也看不进去了。基本就守在信王书房外。
不过比起他来,朱由检更是不耐,整天就在书房内转圈,转累了坐下,刚坐下又起来转。就这样来来回回,饭也是上了就扒一口就撤了,硬生生看着两天就瘦了一圈。
下面的太监都提心吊胆的,生怕一有事挨了责罚。还好信王烦躁归烦躁话却不多。文瑞知道现在和他说什么都没用只能硬挨。想想生在皇家也真是不容易。
二十二日晚上,终于等来了消息。和王体乾派来的人和高起潜派来的人居然差不多时候到了王府,两人居然还打了个照面,各自揣揣的走了。
带来的都是皇帝驾崩的消息,不过高起潜派来的多了个消息,就是张皇后派了人去找了英国公张维行报丧去了。这下文瑞心中大石终于落地。信王到了此时也镇定下来,换好衣服等待宫里的官方消息。
随即命曹化淳入宫联系高起潜,徐应元入宫联系王体乾。另派人通知了周奎让时刻准备。还好历史没出偏差,等了一个时辰宫里传旨的太监就到了,这次不是圣旨了,是懿旨皇后让信王入宫,传旨的还是魏忠贤的手下。信王还是装出惶恐的样子带了几个太监急匆匆赶往宫里,文瑞换了衣服装了太监混在其中。
到了宫中乾清宫就由太监宣读了天启皇帝遗诏,宣布信王即位。照规矩信王推辞三次,大家则劝进三次这样朱由检算是接了位了。
文瑞知道这个过程,也就随着大家做个应声虫,记的史上记了张皇后还要嘱咐朱由检不要吃宫内食物,好象没听见。想想也是,这场合大庭广众皇后刚死了老公,弟弟即位还耳语有点问题。
况且魏忠贤也没想现在逼虎跳墙。现在真要是干起来好象还是皇帝和先皇后吃亏的多。
倒是魏忠贤显的很悲痛和诚恳的问朱由检需要什么东西,要安排多少人伺候。朱由检很客气地说吃的一切听你安排,至于侍侯的人吗我就带的几个就够了。
晚上守灵就文瑞和几个从信王府带来的几个太监值守,晚上倒是也送东西来吃了,书上说的皇帝吃带在袖口里大饼的场面终于没有出现。因为高起潜的名单早就在了,文瑞把着殿门,凡是不在忠诚名单上的一律不许进,送来的东西也是他替皇帝先尝。
对此朱由检很是感激,明确的认为周文瑞是天下第一的忠臣,就差没有亲口说出来了。
待到二十四皇帝正式即位,周文瑞悄悄出了宫,回了家。临别时周文瑞把孙承宗给皇帝的奏折拿了出来,当然这奏折名义上是写给天启的。
皇上看了以后对文瑞说:“爱卿真是我大明第一忠臣,孙老师这策假以时日定要实施。你还要什么赏赐尽管说。你我当为兄弟”
这下吓的文瑞不轻,推说年纪小不能做官,待过两年定回来帮助皇帝做个中兴的皇帝。”离别时颇有点依依不舍的意味。
回到家文瑞心里想着要好好的躲几天了。整天间的去了老屋的实验室捣鼓新发明。
这间屋子周遇吉家没人动,那是遇吉下过令的。等了几天年号定了居然就是崇祯,文瑞看着这个丧气的名号也没办法。
倒是出了件奇特的事王体乾上折坚持要退休,崇祯自然是挽留,但是奇怪的是王体乾居然拿出不让退休宁可死的劲头,最后皇帝没办法只能让他退了休,更奇怪的是让他推荐接班人,他居然没推荐崇祯皇帝的亲信曹化淳和徐应元,也没推荐魏忠贤的亲信,而是推荐了高起潜。
引起了满朝文武的猜测。魏忠贤也百思不得其解,直接问王体乾,王只说是高起潜远来就在司礼监熟悉,能力也强。反正不知所谓。
魏忠贤只当他是两不得罪,心中还存有感激。文瑞当然知道是因为他们两个报信人撞车的事现在搞的王体乾已是惊弓之鸟了。
过了几天赏赐的圣旨下了:册封姐姐为皇后。加老爹为嘉定侯,授一品光禄大夫,柱国;两个哥哥升了千户加了武毅将军号,自己也被荫封为正六品承信校尉;周遇吉升了副总兵加了正四品的广威将军号,不过没有实授。王胜则是由老爹出面把他提到了千户。
这些知道内情的人当然都从心里感激周文瑞。事情的发展有点偏离了文瑞那时的历史,由于孙承宗的信,皇上居然把老头起复了。内阁大学士,加太师,兵部尚书衔。
这样由于周文瑞的出现,使高起潜异军突起,打破了宫中的平衡,而孙承宗的归来直接就是皇上向阉党开枪了。历史变化很快,魏忠贤九月初一辞职没被批准后,初七再辞,上还不准,终于他踏入了历史给他设的陷阱,十五他找了徐应元提出了由他向皇上提出辞职的请求。这样皇帝也终于知道你没实力和我闹了,直接准了。这下刹那间无数弹劾阉党的折子就堵塞了驿站。九月十八自尽于去凤阳的路上。
文瑞全家升官涨了工资也不管朝堂上的事,在老爹的带领下日日欢宴。到了二十三起程去了天津,因为也没什么危险,周师傅现在也是四品大员了不好意思再叫他做保镖了,就带着王胜几个和大宝上了路。二十六到了天津到了自家“凤来仪”商号,见到了刘栋和周大财。此时的“凤来仪”已是天津数的着的商行,况且商人爱打听,本来看这名字就纳闷,现在知道原来是当今皇后家开的那基本是生意做的只有赚没有赔的。
文瑞坐定开口道:“刘叔,现在有多少存粮?”
刘栋说:“少爷客气了,叫我名字就成了,粮食现在有一百另八万石,本来遵照少爷吩咐库存一百万石,有六万石是东江毛大帅要的还没运走,郑家的船前两天到了船上还两万石,因为说好郑公子要等少爷来,所以没开船。”
“马有多少了?”文瑞接着问。
“马有近两千匹,其中蒙古马一千六百匹,东洋马四百匹,椐郑家说这次他们东洋的船队回来还会带来一百五十匹。东洋的马看着好高出蒙古马一头,就是难伺候,开始死了十几匹怪心疼的,后来还是从毛大帅那要了几个养马的来才好了。对了,毛大帅还说方便的话请公子到东江去看看,他说本该他来,实在是公务在身,没有上命擅离东江不妥。”
“毛大帅还真是客气,郑家的人是要我去船上还是他们来?”文瑞接着道。
“已经派人去请了,应该过一会就到,我在聚丰楼包了一层,要不我们现在就去那等吧。”
文瑞看着也是快到午时了就说:“也好,本地卫所没难为你们吧?”
刘栋笑着说:“刚开始还是靠着郑家关系用了些钱,这两天都上门赶着送钱,只盼能见到小候爷。”
文瑞道:“也好,过两天见上一见,给个面子给人家毕竟人家是地头蛇。”
说着起身和众人一起去了聚丰楼。上了二楼,商行的随从和王胜他们坐了外面两间,刘栋领着文瑞到了里面的一间。
不一会,郑芝龙来了,随身也就带个郑明,一见面就先道:“恭喜小候爷,贺喜小候爷。”
文瑞也是满脸堆笑:“客气,郑大官人大家发财。”
文瑞笑着说:“我们都合作半年了,钱也赚了不少,我现在身份变了,你那边什么时候顺旗号啊,和熊文灿谈的怎么样?”
郑芝龙说:“他的手下没什么诚意,对了前两个月和红毛鬼子打了一仗缴获了不少东西,太显眼没带来,等下叫人送你商号去。”
(接老婆回来再写,不知道有人等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