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宫中对答
文瑞回到家见过父母。周奎现在也没什么大想法。因为明朝的外戚管的很死,虽然风光但言官的眼睛盯着。还不如在家待着捞点钱。现在最大的心思就在这小儿子身上。见他提前偷偷回来,忙上派了家人去宫里通知女儿。让儿子陪着自己在堂上说东南的战事。说到俞咨皋力斩洋人统领的时候不禁发出赞叹:“老子英雄儿好汉啊。”周文瑞看着躲在家里日见发福的老爹嘿嘿直笑。他爹见他盯着自己肚子,知他笑什么,假装作色道:“小子敢欺你老子年迈了啊?”文瑞忙道不敢,又哄了老爷子一会。
说话间去宫里的回来了。说是皇后让文瑞进宫去,想念的紧。文瑞换了衣服,带了那箱子就往宫里去了。
到了宫里。文瑞没有立马去见皇后,给了小太监几个钱,让他把曹化淳找了来。曹公公见了文瑞还是很殷勤的。文瑞问:“曹公公皇上这段可好?”
曹化淳皱着眉头说:“皇上最近身体不太好,他坚持批阅所有内阁上来的折子,每天睡的少。白天还要上朝,最近朝里很乱,一上朝就是吵架,皇上也挺无奈的。”
文瑞点点头,又说了两句道:“今天来的急,这次平台从洋人那缴获了点东西,过两天请曹公公到家里赴宴。”曹化淳连忙道谢。文瑞笑了笑说:“曹公公这不见外了吗,皇后那边还等着就不陪您了。”说着就去见姐姐。
周皇后几个月不见文瑞很是想念,文瑞对姐姐也特别的亲。自小两个哥哥已成年都有自己的事在做。除了大宝小时候就这姐姐陪着。说过家事后,下面宫女忽报皇上驾临。文瑞知道这是姐姐先时已经让内侍通报皇上了。忙出殿接驾。崇祯甚喜爱文瑞,知他入了宫,放下手中奏折就来了。大礼完毕,皇上赐了坐,文瑞又推辞,皇上只说是现在只论家亲,不论君臣硬是让他坐了。又让身边内侍宫女都退了。问了文瑞东南事。文瑞一一道来,说到郑芝龙战荷兰舰队的事,崇祯不禁脱口道:“真是天助啊,和太祖皇帝鄱阳胡大战陈友谅事,何其相似。郑芝龙福将也。”
文瑞道:“全赖陛下洪福,感动上天,说不得就是太祖他老人家在保佑大明远海水师得胜啊。”
崇祯听了直点头。文瑞说罢东南事又看着皇上道:“几月不见陛下,陛下容颜消瘦,清陛下保重龙体啊。”
“哎,看着你生气勃勃的样子,朕也是好生羡慕啊。”
“陛下有何烦恼啊?”
崇祯看着文瑞,也不避讳。把朝堂上的事说了个大概。
文瑞看着满面愁容的崇祯,想了想道:“陛下,臣有些事,不知当不当讲?”
崇祯笑笑说:“只管讲,这里只有家人,没有君臣。”
文瑞道:“想当年,太祖洪武皇帝起于微末,但凡有生存可能必不会反。元蒙残暴,不重农耕,致使天下一有灾则百姓饿殍遍地,易子而食。天下初定,太祖皇帝对百姓疾苦最有感受。所以力惩贪官污吏,按丁受田,鼓励农作,天下得以修养生息。”
崇祯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到嘉靖世宗皇帝时,东南倭寇侵扰长达数十载,虽最后平乱成功,贼酋献首,但东南之乱已耗国库几已殆尽。至万历神宗时宫阙走水,国库内库俱无钱修缮。遂派太监开矿税,而内宦出宫多有嚣张者,至各地激起民变。虽有张居正大人尽心竭力节流开支,才使天启年间朝鲜战事未败。然事后经萨尔浒一役辽东精锐折损十之八九。为平辽事朝廷屡加赋于民,虽朝廷加赋一厘到得百姓手里便会成一两。而朝廷辽饷往往不能全额。如此下去,百姓日苦,将士离心。非我大明之幸。”说着又看了崇祯一眼。文瑞想我还算说的客气的,没怎么说你的祖宗。
崇祯见他停了,点点头。道:“你说的都是实情,但打仗必须军饷,辽东乃我大明国土,平辽之事必要一以贯之。”
文瑞道:“皇上,臣非反对平辽,只是有一个疑问。我大明每每打仗,必耗费国库巨额银两,致民生凋零。而数百年来,元蒙,建奴屡屡进犯,非为地,实为财。而每战几乎都有所获,此非咄咄怪事?”
“以卿之见如何?”
“皇上此次东南平台,福建府共耗粮饷及抚恤费用折银约一百七十万两,户部无所出。俱是熊文灿大人福建一省百姓所筹。臣以为还是有赚头的。”
“哦,何来这赚头?”
“臣这次缴获荷兰军器及商人货物财物估计可得银百万两左右。商人被扣有两百余人,臣以为这等商人久在我大明走私,必要重罚,所以待皇上恩准,则罚银放人计约可得银五十万两左右。加之新获台港两个,城两座算略有赢余。”
“如此甚好啊。”
“皇上此事虽好,但如熊大人明奏此事,必被言官所败。我大明堂堂仁义之师如何能贪图小邦商人之财物。就算缴获财物俱算犒赏有功将士,那被扣的商人也应教化后使其离去,万没有罚款一说啊。”
“朝上确实清谈误事,朕也痛恨不已。”崇祯狠狠握了握手说。“依卿之见此事如何办为妥?”
“臣以为,明日福建献俘队伍必到,皇上在朝上应一言决此事,将此次平台一切缴获俘虏均交由福建熊文灿全权处置,以作有功将士抚恤嘉奖,朝廷只奖勋功官职。我朝例无打仗赚钱一说,如要户部出钱,毕大人肯定又是没钱,就算旨下,福建军民不知何时能见到银子。现在不出钱,户部必首先倡议,各言官也必无不同意见。”
“此议甚好,可还有其他良策。”
“皇上,经济之事必要开源节流,现今满朝均已节流为首,无人出开源之策。臣从福建进京时洋人的谈判代表已到台湾,我想东南一战我军水师战胜得利绝非台湾一地所限。这次一战基本定了我大明在台湾西面和北面的置海权。而洋人来此远涉万里,非为土地而来,实为商贸,如此我想在台湾设置一新的赋税机构,专门对海外贸易收取税收以补国库。不知皇上以为然否?”
“此议虽好,毕竟是国策,要经过内阁票拟才行,非我一人可决。”
“是的皇上,此议当从下面报上来,我想开源之事,户部必然赞成,海外的事各大豪族勋贵所系有限,故反对之人不应该多,可请福建熊大人代为奏请。”
“此议也可,可还有其他开源良策?”
“此外,台湾新复,岛上虽故有我大明子民,但仍地广人稀。好在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也算丰富,又有良港,上面土地现多为无主。福建山多地少,人口却多。可将土地有偿划给百姓,凡三年或五年可按时交纳地租者田地即为他所有。必趋者踊跃。但为防止兼并,可让其十年内不得转让,如有原因无法耕作,则官府收回田地另择人再授。”
“耕者有其田,此议也好。还有吗?”
“皇上据我所知台湾以南,有大片陆地。前成祖朝三宝太监曾奉命前往,原为各地土王所有,现西洋佛郎机人和荷兰人为商贸便利*占去不少。此各地历朝均向我大明朝贡过,臣以为为伸正义,我大明水师要为那些土王张目。另这些陆地均未曾开发,地广人稀。我大明可买或租其土王土地,让内地失地穷苦百姓前往种植,按时纳粮,增加我朝岁入。”
“此议虽好。但国库无有银两支持,如何可行?”
“为土王张目义之所在,我想我远海水师必不会推辞,我书信往福建问问郑提督的态度如何?可否先让郑提督派支小船队探察下实情?”周文瑞可不敢对崇祯讲他把先头部队已经派出去了。
“这事可以办,但要等斥候船队回来,让郑芝龙上折子才能议,不过你写信跟他说,朝廷可拿不出银子给他,让他自己想办法。”
文瑞又把缴获的那个箱子呈上,并介绍了里面东西的功用和特点,崇祯看罢也觉新鲜,注意力到是多在那望远镜上。不过看文瑞陪了他几个时辰,把箱子里的东西赏了给他。这下文瑞是很满意了。
说着说着就到了晚饭时间,周文瑞要谢恩离殿被崇祯留住赐膳。周文瑞知道这饭不好吃,但皇上硬留,他也跑不掉,只能勉强陪小心翼翼地吃了。吃完要崇祯还要去办公,文瑞谢过恩退出了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