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风云突变(2)
崇祯皇帝在得到周文瑞师徒的保证后下旨,让孙承宗总制勤王兵马,周文瑞速赶往禁卫军协助周遇吉抵挡入关的后金军。
出了大殿孙承宗满脸阴沉。对周文瑞道:“你和遇吉擅调禁军的事,以后怕是有大麻烦。”
“苟利国家生死已,起以祸福避趋之。”文瑞一扫刚才那惶恐畏缩的模样。放佛一柄欲跃出鞘的利剑。
“你可有善后的计划?”孙承宗还是满脸的不放心
“此次但求重挫建奴,事毕学生自请南下远离京师,但请老师玉成。”周文瑞一躬到底。
孙承宗一挥手,“罢了,既然你有心以放弃自己仕途前程换国家气运昌盛,老夫怎么会不如你所愿。还好你年纪尚幼,多点磨难也不是坏事。”说着两人出宫直接去了孙府商议对后金军队的作战计划。
周文瑞随老师进了书房,等下人替老师更完衣,上了茶退出后。周文瑞熟悉地从老师书架中找来京畿直隶地图,在书桌上打开和老师研究起来。
“据前线军报,这次入寇的建奴加上鞑子有十多万之众,你禁卫军三四万人能在通州挡住吗?”
“不可能有这么多军队,虽然现在是秋后,粮食可能充裕,但建奴长驱千里很难保证粮草的供应。就算有十万人,那起码也要有一半的辅兵。能披甲作战的战士估计不会超过四万,骑兵应该更少。况且直隶本不是产粮地,京师的粮食全靠运河水运而来,建奴最大目的不过就是劫掠京畿附近百姓和财物。”
“我也知你调禁卫军固守通州为上计,但从皇上和众臣眼里必然是调禁卫军回京防守为上,各地勤王之师短期就会纷纷来京,建奴千里奔袭,并无攻城辎重,只要尽量坚壁清野,不久就会退去。”孙承宗对周文瑞坚守通州的计划还是有自己的看法。文瑞知道老师是怕自己仕途吃亏,所以也不去辩什么。
“以老师之见,此战前景如何?”
“禁卫军如能先建奴扼守通州,自然是减轻了京师的压力。不过建奴皇太极据说此次是亲征,该酋狡猾异常,很可能分兵西进昌平,或南下武清,从侧翼迂回。老夫等宣府边兵一到,即遣得力将士绕道攻击遵化,以求切断敌人粮道。”
“老师宣府之兵恐不可待,三边诸军户部均欠饷日久,现今用兵之时,皇上也未有什么安排,如何能得有用之兵,老师切勿身陷险地。”
停了停又道:“袁兵部的兵马应该已经在路上了,如能令其出击后金军身后,此是上策,估计他不敢冒此风险,必然绕道回京。要想重创后金军看来还是要禁卫军拼死一战了。”
孙承宗道:“如禁卫军在通州与建奴对峙,我会让袁大人帅军支援的。皇上是急性子,你还是回家准备下,和你父母告个别去上路吧。我这先祝你和禁卫军旗开得胜。”
周文瑞起身告辞,忽然想起什么道:“我听人说大名府卢象升大人文武双全。忠君爱国,勤王令下估计他一定会前来,此人应给可以助老师一臂之力。”
“我记住了,你自己要小心。”老师看着文瑞的眼里有了些浑浊的泪光。文瑞不忍看老师流泪,深施一日要老师保重转身离开孙府回家。
周奎知道儿子要上前线,他怕自己夫人担心也没说什么,只是交代儿子自己小心。周文瑞嘱咐万一围城要老爹托人出面把拉、粮食捐了开粥厂,但万万不可自己周家去做,实在不行可以以皇商的名义由宫里出面。周奎一一应下。
周文瑞带上大宝和随从当晚就直奔通州而去。通州到京师的路上已陆陆续续看见逃难的百姓,越往北越多。景象什么凄凉。文瑞一路打马飞奔。半夜到了通州,发现通州城已经戒严,城门已经关闭。只能叫门。却不料禁卫军确实到了,城上值守的军士正是禁卫军的士兵,听闻叫门立马去禀报,中军王胜上得城头确认是文瑞连忙打开城门。文瑞也不客气直接去了周遇吉的帅帐。
只见帐内灯火通明,禁卫军的几个大将除了吴三桂全部在帐里端坐着。周遇吉一见文瑞到来,脸上少有地露出了笑容就想站起来迎他,文瑞见此马上施礼。和在坐诸将也行了礼,周遇吉命人在左手上座在加一位子,请文瑞上座。文瑞接着就问俞斌伤势恢复如何,有没有什么后遗症。俞斌很感激只说是现在身体比以前更壮实了,总人听了也是一阵大笑。
文瑞也不客套直接询问前线情况。周遇吉让王胜把这两天军报说了下。十月三十建奴下蓟镇,休整了一天初二前锋已经到了三河,今天初三敌前锋已经到了七十里外的泥洼铺。敌军行动异常迅速。
文瑞沉吟了下道:“敌军有多少人摸清了吗?”王胜答:“斥候所报,和蓟镇败兵所报分析下来这次建奴八旗精锐尽出。加上蒙古鞑子战兵恐要过五万。文瑞点点头询问周遇吉道:”大帅明日恐就要在城下接敌,诸位将领还是抓紧时间歇息吧。“周遇吉想想也对,就下令个将回营。
文瑞问了禁卫军在通州的兵力。知道周遇吉他们也是二十九才得到建奴破关的消息,就顺潞河西上,昨日才赶到通州。吴三桂的骑兵走的是北岸防止后金骑兵突袭,所以暂时放在北面警戒。郑明水师回师守卫天津卫以侧万一。遇吉道:“要不是你那时提到建奴可能从蓟镇入关,我肯定没准备。还好郑明水师因为东江那边封江回天津补给。算是比建奴军早到一日。
文瑞问通州现在有多少明军,周遇吉道:“禁卫军自东江之役以来,因为你的事不敢大张旗鼓的扩充,只是火枪营有很大加强,俞斌现在是副将自然能独领一军,所以火枪营扩编为五千人,领由帕里奥组后炮营一个,配备四十门火炮。三桂的骑兵也扩充至六千,不是因为马匹的关系还能扩。现在传统的步兵还剩两万人,这次虽然是水运,还是天津道出的辅兵虽然只有三千,但动用了五千民夫才在三天内将辎重粮草搬运停当。”
问瑞点点头道:“明天我过潞河去看看,敌军主力不可能来这么快,前锋必然是轻骑,传令三桂大部先过河,少派斥候,打建奴个措手不及。”
周遇吉听了,要王胜传令,让吴三桂收缩兵马。商议第二天文瑞带人过潞河前去寻找有利地形迎击建奴前锋。
第二天一早,文瑞进了大帐见到了从潞河对岸赶回的吴三桂。大战在即也不能叙什么离别之情,只略略寒暄了几句,文瑞就问后金军的情况。
三桂道:“后金昨天到的泥洼铺,没有当天渡丘水进攻夏店铺宿的营,据探马报,占泥洼铺的后金军就两个牛录的骑兵,估计在等候主力。看旗帜是正蓝旗的兵马。通州是蓟镇向京师的门户,我估计他们要等今天中午主力到了再进丘水,但如不是骑兵突进那最多进到虹桥。”
周遇吉点了点头,表明赞同吴三桂的观点。周文瑞问道:“你估计,建奴中午能到多少主力?”
吴三桂道:“最多也就三营兵,不会过五千。”看看周文瑞诧异的表情,又解释道:“建奴骄横,据传攻遵化当时建奴只是莽古尔泰手下八百骑兵。现在蓟镇被灭,京师附近没什么大的军队,建奴所以赶轻兵突进。”
周文瑞问:“你的骑兵换火铳了吗?”
吴三桂道:“三眼铳制作比较麻烦,我倒是想全换,但半年只换了两千骑兵。孙大人答应我,再过一年,全部换装。”
周文瑞对周遇吉道:“大帅,我这就和吴将军和俞将军过河去查看下军情,等我们回来再定作战之事。”周遇吉点头,让王胜带自己亲卫两百保护文瑞过河到前线。
周文瑞一行过了河,发现吴三桂把精锐的火枪骑兵全留在了潞河北岸,知道他是急于求战,文瑞看在眼里,也不说什么,知道他因上次东江没捞到作战机会所以现在还是参将头衔,看其他将领都已经基本是副将了,那个洋鬼子也给皇上赐了个游击的头衔,心里颇不舒服。急于求战,来换取功名。
最近有点慢,请谅解。毕竟我是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