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菊上任后,短短几个星期,就把学校的工作都理顺了,老师们又过上了自己的惬意生活,平常集中就讨论研究教学,课余就各人忙乎着自己的事情——累了就到哈哈镜前哈哈大笑,既开心,又放松,挺舒服的。大家都几乎不提什么李星寒之类的话题了——因为提起来就觉得很闹心。
可是开学后不久,就有含小的一位家长,居然写了一封匿名信,有理有据地把含小变相收取择校费的事,告到了蓉城市市教委。
这个家长的确是不好惹的,不仅写信很有水平,而且他还收集到了各种含小收费的依据,证据链完整,无可反驳的余地——简直就是有备而来,来者不善。
在信中,这位家长最后还暗示市教委领导,如何短期内不能给他们解决问题,他们还要继续上告到省教委,甚至是国务院教育部,口气不小。
这位家长的信是这样写的:
“尊敬的市教委的领导们:
我们是含江县的一名普通职工,由于企业效益不好,半年前就下岗了,靠政府每月发放的300元最低生活保障经维持生活。最近,我和同事的几个娃娃,就要启蒙入学了。但是,学校要求我们必须缴纳10000元的捐资助学款。于是,我把自己的养老金都提了出来,终于让孩子入了学。
可是,我却因为没有技术,也没有文化,到现在都没有找到工作。每当我看见学校开给我的10000元发票时,我就心如刀绞,特别是看到‘成功人士捐资助学’的那一行字时,我就忍不住泪流满面——各位领导,我用将近十年的工龄款为自己的孩子买了一张读书的门票而已,我还真不知道我算是哪门子的人士。
当然,学校也有学校的难处,我们理解。因此,我们并不希望学校如数清退所有的人的钱。毕竟,现在这社会,有钱人多的是,他们捐点钱,也应该,对学校的发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同时,他们也有这个能力,更应该有这个义务。只是对于我们这些连稀饭都快吃不起的家庭,能不能网开一面,适当减免些。
不过,我们体谅市教委的领导,你们也难处啊——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们打算在下个月,到省教委或国家教育部也咨询咨询,他们的地址是:某某,某某。不知道这个地址准不准确,还请各位领导帮我们打听打听。
此致
敬礼
某某家长敬上
某年某月”
这封信,表面一看温温柔柔,风平浪静,言语深处却暗藏杀机,直指含小的死穴:首先,人家附了一些材料的复印件,显得是有理有据,言之有物,并非无事生非。同时,人家还十分“通情达理”,并无主观惹事之嫌;其次,人家留的那几个地址,信息绝对准确——这明明就是最后的“通牒文书”,可人家并没有直说,有礼有节。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因为电视、报纸几乎每天都在宣传市委市政府关于严禁学校乱收费的有关报道,现在的学校收费问题已经是新闻部门热炒的主要话题,哪一所学校要是榜上有名,绝对是死得硬翘翘的。
从内部文件和电视报纸的宣传来看,蓉城市委市政府这次的决心的确是的很大,市委书记韩福就多次亲自在媒体面前表态——坚决一刀切,不管任何人,任何学校,以任何形式,都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口气之强硬,决心之蛮大,是蓉城历史上少有的。
因此,市教委收到这封信时,根本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市教育局局长立即向市委韩福书记作了汇报。
韩书记一听就很生气,虽然他也来过几次含小,对含小取得的成绩很少高兴,还题了几次词。但是,在这风口浪尖上,含小居然带头与市委对着干,你说其人不气人。
于是,韩书记连续拍着桌子说:“这真是寒心啊,一个老百姓,为了子女,已经被逼得走投无路了,这还创什么和谐社会,这分明是要竭水捉鱼嘛。查,一查到底!要严惩有关责任人。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含小也不能特殊。”
于是市委宣传部部长亲自出马,成立了一个工作组,到含江县坐镇指挥本次调查工作。
虽然邱菊她们是有备应战,各方面关节都找了,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呀——大潮之下,谁敢为她们出头?加之,影斜也是由于身没正的缘故,所以讲不起硬话。
为了进一步减小损失,邱菊也只好厚着脸皮,继续四处求人,八方告饶——希望能放含小一马。
向萍是身在其位,不好强出头,也只有敲敲边鼓,暗地里使劲的分。
最后,市委向含江县委进行通报,建议含江县委对含江小学顶风收取择校费一事进行相关处理的意见一共有三条:
其一,于尚构的公司不具有集资的资格,属于非法集资,建议检察部门立案法办,(后因含江县委和含江监察局具体调查,改为协助学校乱收费,罚款20万元);
其二,含江外国语小学虽然没有直接收费,但确实是直接受益单位,应在10内彻底清退所有的择校费和其他各项收费,包括教辅资料费、服装费、超标午餐费等,罚款10万元;
其三,对含小校长(也就是法人)党内记大过一次,工资降一级,对其他行政人员,作党内严重警告。同时,含江教育局也有连带责任,免去向萍党委书记一职。
这次事情太可怕了,要不是县委县政府帮着做工作,疏通关节,含小这次打的擦边球,就会真的擦出血血来——差一点把于总丢进监狱,吓得邱菊和向萍的几天几夜没睡踏实过。含小的老师也个个噤若寒蝉,吓得不轻,害怕自己的领导们“吃不完兜着走”。
于总当然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所以他还反过来安慰向萍她们这伙残兵败将——因为他知道,这两个“杨门女将”是吓惨了的。为此,于总还专门摆了一桌,给含小领导和向萍压惊,弄得向萍她们怪不好意思的。
“来,来,邱校长,看来我今后是帮补上什么忙了。我今天暂时算交了一个口头的辞职报告,不过含小有什么事,我还是回来凑热闹的。”于总先敬邱菊,原因是她是主要“失败者”。
“这次已经是大大对不起于总了,我们含小老师也很过意不去。”邱菊也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歉意。
“别说了,过去的事情就让她过去。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我们谈点别的。”于总想调节一下席间的氛围。
“好,我们就谈谈今后吧。”向萍提议。
“对,今后你们拿绩效了,虽然钱少一点,但人轻松了。只要大家转变一下生活的态度,比我们过得舒心。”于总说道。
“就是,大家把课上好,下班也轻松轻松——哪像过去,忙来忙去,累死了。”向萍说道。
“是啊,他们说我们老师命不长,可能跟这个太操心有关。”邱菊苦闷地说道。
“是啊,过去教我的一些老师,在退休后,没几年就走了——连福都没有想到。”于总伤感地说。
“已经拿绩效了,我就该好好清闲清闲——现在还瞎忙,真是的。”邱菊也伤感地说道。
“你们老师好啊,旱涝保收,只要我们的政府不垮杆,有你们的福享。”于总说道。
“还是于总好,把地球都转了一圈的。”邱菊说道。
“我们不好,我们做生意的,必须天天忙啊,赚了一百万,还想一千万,一天不赚钱,就闹心——你看那些亿万富翁,到死都还在想怎么赚钱。这就是缺乏稳定啊,都怕坐吃山空啊。其实这些花不完的钱,又没法转一笔到阴间去用,可惜得很。”于总笑着说。
“老师的身体确实需要保养了——你看,一中的那位老师,才四十岁,就死了,好划不来啊。”邱菊说道。
“四十岁的男人死不得——死了,人家就会用你钱钱,住你房房,睡你床床,打你娃娃。太划不来了。”于总说着自己的顺口溜,逗得两位美女哈哈大笑起来。
“少拿点钱,多活几年。”邱菊感叹道。
“希望老师们能理解啊。大家吃菜啊,别光顾说话了。”向萍说道。
“老师都理解,每天大家都打电话来安慰我,鼓励我,真的,这些都是一些好老师。”邱菊含泪说道。
“你看,你看,我们又跑题了。”于总赶快换一个话题说。“其实,我们含江的发展还是挺快的,你觉得呢?”
“是啊,过去还是一个小渔村,现在已经这么大的规模了,才二十来年。”邱菊说道。
“来,来,我们敬于总一杯,含江的发展你们功劳最大。”向萍举起杯子提议道。
“来,来,大家都是含江的主人家。”于总举杯跟两位美女干了。
吃完饭后,邱菊把自己代表学校买的一份礼品送给了于总,向萍也送了一份,感谢于总多年来的支持。
于总很激动地收下了,并一再表示今后继续支持学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