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夫子的评价这么高,众人都惊讶地看了雅欣一眼,浩之在一边也深感佩服。韩萧站在雅欣旁边一幅与有荣焉的样子。被众人暗暗飞了几记眼刀,但他都笑眯眯的毫无反应。
“韩家妹妹,看来我们离柳须子的《踏歌》又近了一些。”旬家二姑娘紧紧握住雅欣的手,开心地说。
“旬二姐姐,其实我自己也没想到。这诗是偶然所得,想不到会被评价这么高。”雅欣有些无奈地说。
一行人继续欣赏起其他的诗画作品。半个时辰后,三位夫子回到了赛台。
“我很荣幸草堂学院能受邀担任这次的赏菊宴的……”发表了一通感言后,三位夫子公布了评选出的最佳两幅诗画作品。
不出意外,雅欣和旬二姑娘那一幅诗画大作夺得第一;第二的是一位东都才子张莫言,听到自己的诗被评为第二,他瞬间反应不过来;第三的是柳瑾宁的画作…..第一第二名奖品柳须子的《落霞山暮色》和《踏歌》;其他的名次另有奖品。
作为首名,可以从《落霞山暮色》和《踏歌》中任选其一。旬二姑娘毫不犹豫地选了《踏歌》,这是她期盼已久的。
看到上去领奖的旬二姑娘众人很是赞美了的一番。
琴赛奖品是有些名气的名琴“绿水”。“绿水”是好琴,只是它的造型更适合女子使用,韩萧不感兴趣,就没参加比赛。
旬二姑娘得了《踏歌》后,脸上的笑容没停过。她盯着画,要入痴了。雅欣只好拉着她坐到远一些的地方听琴,看比赛。除了韩萧和顾令扬还坐在雅欣身边,其他人纷纷趁着热闹去看纱帽遮掩下的各色美人去了。
雅欣坐在那里看边看着风景边打趣韩萧:“哥哥,东都的美人都在这里了,你不去摘几盏彩灯送人去。”
“调皮。”韩萧拍拍雅欣的头说。他这才看到妹妹几人手里都没拿彩灯,便笑着说:“原来欣儿还没有收到彩灯,等着我送给你。”说着就离开了。
雅欣想叫住他都来不及,只好由着他离开。
只剩顾令扬在身边,不知为何雅欣感到一丝紧张。这副温雅无害的面容,再不是那么的让她感到平静。
“你觉得菊花很可怜?”顾令扬轻声地问。雅欣看了看身边,旬二姑娘还在一边对着画痴迷,现在只有自己一人,终于确定顾令扬是在跟自己说话。
“是觉得它们很寂寞。”雅欣说。
“有人为它们感叹流泪,有人怜惜它们的孤洁和与时不遇,却很少有人敢想直接做主改动花令。你若是男子,恐怕是个要称王的主。特别是时机刚好。”他看向雅欣的目光有些晦涩难明,似有波澜起伏。
“不会不会,我就是一个喜欢安定和简单的小丫头。”雅欣忙澄清地说,不知道为何她总觉得解释清楚比较好。什么叫时机刚好,韩家可没有称王的打算。
同时心中暗暗咋舌,她记得这是黄巢起义前做的诗。他当时确实有称王之想,只是想不到这个顾令扬这么厉害,连这点都看出来。
听了雅欣是话,顾令扬只是朝她微微一笑。雅欣顿时心跳又漏了一拍,这个人这么容易触动自己的神经,她之前怎么觉得他温和无害呢。
看着身边一惊一乍的小姑娘,顾令扬心情大好,韩家的三姑娘挺有意思的。
“欣儿,给。”韩萧提着两个彩灯走了过来,他将一个月宫白兔眯眼图样的递给雅欣,一个仕女扑蝶图样的递给旬二姑娘的丫环说:“给你们姑娘的。”
“谢谢哥哥。”雅欣笑眯眯地接过彩灯,仔细看了看上面的图样。上面的白兔眯眼的神情憨厚可爱,让人看了心喜。她喜滋滋地将它递给紫衣收好。
这时,浩之也走了过来,他身后的书童手里同样拎着两个彩灯。走过来,浩之从书童手里就接过彩灯,看了看,含着笑意递了其中一个给雅欣,说是送她做耍。另一个同样送给旬二姑娘。
雅欣看看彩灯的图样,精巧又童趣横生,两三个小童在游戏做耍,其中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在一边笑眯眯地看着,笑的红彤彤的小脸,灵动无比,一看上去竟有些像自己。雅欣不由凝神再看,觉得简直简直神似。雅欣发现,小女孩图样的笔墨似乎有些新,近了还能闻到很淡的墨香。不由地怔了怔,这个不会是浩之画出来的吧。
雅欣抬头看向浩之,浩之对她眨眨眼。
“呀,真像三姑娘小时候。”在一边的夏荷看到三姑娘拿着彩灯发呆,不由地看了过去,发现小女孩后,她忍不住出声了。夏荷声音一落,韩萧他们都看了过来。
韩萧接过妹妹手里的彩灯看了一下,发现真的像小时候的妹妹。不由地说:“还真像。”
于是彩灯传来传去,雅欣在站在那里红着脸,已经阻拦不了,她怒瞪了一下浩之,可惜隔着纱帽,浩之看不到。
彩灯传到顾令扬手里,他仔细看了看灯上的小人儿,嘴角弯了弯,看了一眼浩之,然后将它递回给绿荷。雅欣看到他的表现,就知道这个细心的可怕的家伙一定是发现了什么。看到他将彩灯递回来,断了传看。心中忽然有些感动,这个人蛮细心体贴的。
雅欣回头嘱咐绿荷将它收好,心中暗暗记下浩之一笔。可怜的浩之本只是想逗雅欣开心,没想到彩灯忽然被众人传看,还惹恼了雅欣。他可是放弃了欣赏美人和观看琴赛,去挑的彩灯,还花了很多心思来画小女孩的。
……
旬大少他们不知道转到了哪里,赛台上的琴音也停下良久,比赛接近尾声,也不见人影。草堂学院的三位夫子公推柳瑾宁的琴音为第一。说它:“悦情思,静神虑,绝尘俗。皆为第一。”
看到柳瑾宁抱着“绿水”娉娉婷婷的身姿,又想起她的诗画大作名列第三。这一下,东都第一美人和第一才女都落到了她身上。
听到柳瑾宁获第一,雅欣心中大叫幸好,有人如此出彩,那她一个小女孩就更加不起眼了,终于不用担忧自己的小小诗作引来什么关注了。
今天之后,东都恐怕到处都在传这个东都第一美人的事情,说她如何如何又如何如何的。
琴赛结束,活动主办者说了一句:“希望别院的彩灯都能找到主人。”于是挂在各处的彩灯们开始受到了最大的关注,悬挂彩灯下的灯谜和对子不断被破解,少年们摘了彩灯纷纷送给心仪的女子。场上各家的丫环手里至少都提有两个彩灯。
看到场上少年少女全部都隔着三步远小心地讲话。反而接彩灯的丫环和递送彩灯的书童能靠得更近一些,他们的讲话也没那么多忌讳。
近处传来一对丫环和书童的对话:
“你家姑娘是东街李家的三姑娘吧?”
“是的,你家是?”
“我家少爷是西华横街张府的二少。”
“听说小西山的十里观求签很准,很多人喜欢在初十的时候去求签。你家姑娘会去吗?”
“不知道,姑娘的事,我怎么知道。”说完丫环接了灯就退开去。
呵呵,约会未遂?或者是不确定的约会?
雅欣第一次知道,原来这时空男女之防并不如想象中那么死板和苛刻。如果是中国古代的时空,这种明目张胆的约会恐怕女的会被传不守妇德,男的则说是登徒子。可看现场这个氛围,这些恐怕会被传为一件雅事而已。
雅欣在一边偷笑一边听着。特别看到柳瑾宁身边等着的各家少爷,她的两个丫环不停地接灯、回话几乎被烦得半死。
正笑着,忽然两个翩翩少年走了过来找旬二姑娘,诗画作品是旬二姑娘领的奖品,自然有人认得她。
正对着画痴迷良久的旬二姑娘一听到有人喜欢她的画作,要给她送彩灯,她一下子就红了脸,忙站了起来,跟两位少年见了礼。她身边的凝香立刻趁机卷起了柳须子的画,暗中庆幸终于有人来解了她们姑娘的痴症。
丫环收了彩灯,旬家二姑娘和两位少年三人隔着三步远距离津津有味地谈起了画。
末了,两位询问起旬二姑娘,其画中的诗作者,说另一彩灯要送给她。
雅欣一听这话,立刻让绿荷给旬二姑娘打眼色。谁知,旬二姑娘谈兴正浓,一听两人的话就转过来,拉起雅欣,向他们介绍。根本没留意其他。
雅欣无奈只好跟两位见礼,让绿荷收了彩灯。四人一起谈起话来,看到雅欣身量尚小和声音稚气未脱。两人都大为惊讶,原来写出如此佳作的韩三姑娘年纪这么小。不过三姑娘谈话中偶然露出不凡的见解直让人侧目。
至少让身边几人都感到吃惊。
实际上,除了韩萧,浩之他们都当雅欣是个可爱的小妹妹,听了几人的谈话,他们才知道原来韩萧这个妹妹的才学不可轻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