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02600000225

第225章 人心所向 辽东红玉

这个山坡与洛阳那个皇庄很相似,连绵的小山坡,山坡下还有一个小水坝,水坝后面是一个小型的水库,库滩边连绵着有几百亩平地,于是将洛阳皇庄的那一套照搬过来。

山上种了许多川柑,种着一些草,益州气候宜人,这些草长得也好。山下有棉花,还有一些高梁,养了很多猪鸭,水库的浅水滩上种着一些水生作物。李威还看到了几十亩水稻,径直走过去,看着一排排整齐的行距与株距,问道:“益州什么时候开始种植这种庄稼的。”

“殿下,是稻米,益州种了很多年,那一年臣不知,产量一直不高,直到这种插秧开始后,听说南方居然有亩产两石的,陛下在全国普及这种‘立养’时,臣也试种了一些。”

两石的产量还是不高的,可稻米的价格却比粟米实价高上数倍。李威点了一下头,说道:“其实还是选种,急不得,长久选下去,种子会越来越好……粮食乃国家根本,百年大计,千年大计。”

江南只有两石,益州产量会更低。但这个产量,李威肯定不会满意的,一亩田两百来斤稻谷,放在后世,十几亿中国人准得饿死了。这还是插秧法的产量,可以想像原来往田里一撒的结果。其实产量没有出来,能看到,稻花开始有了,稻株长定型了,真的很不入眼。估计种子是关健因素,即使没有化肥农药的啥,也不求一千公斤五百公斤,一亩来个五六百斤,应当不难。西南是温饱问题,整个唐朝依然是温饱问题,主要就是粮食的产量,一亩地产量不及两石能拨到四石,那将是惊人的数字的。而四石并不难……

种子有一个适宜进化的过程,时间会很慢,但自己要选种,选出最好的种子,一年一选,就能成良种。

“是,”益州官员齐声答道。

粮食的事,就是从太子开的头。去年益州也有试验田,效果似乎不错,今年推广了许多,增产已经成了必然。说起来,还与这个太子有着很大的关系。仁太子嘛,都说这个太子乃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且说西南……益州刺史凑了过来,好奇地问道:“殿下,臣在益州听闻了西南大会盟会,有朱雀现身。”

“咦,你如何得知?”这件装神弄鬼的事,只在西南捣鼓了一下,不能当真的。

“有一些客商听说姚州平定,去了姚州,回来后传得纷纷扬扬,所以臣听闻了一些。不知此事是不是当真?”

“孤不知,”李威没好气地答道。不能说,这是我装神弄鬼搞出来的,这一说,西南各部族酋长怎么去想?立即起了反作用。但也不能说是真的。益州刺史莫明其妙。

李威立即转移话题,来到棉田,已经有棉桃挂在棉枝上,问道:“益州也有人种棉花。”

“是啊,还是臣向圣上讨要的。看能不能在益州也能种一种。如果能种,到天气寒了,不求做布,塞进布里,做一些被子,会使百姓不会挨冻。”

“你倒是一个好官。”

“这是臣的本份,民以衣食为天……”

“做得不错,”李威又夸奖了一句,上行下效,应当来说,父母亲对百姓不恶,下面官员有贪墨,有灰色产业,有不公正,但总体来说,做得不明显。不算太恶。不止是益州这一处,经过许多州府,大多数皆是如此。

又来到猪舍前,是李威自己来的,味道很难闻,看了看这些猪,李威又说道:“这个也好,百姓一年能吃上几顿肉,也是善事。”

“是,”看到李威连鼻子都不捂一下,所有官员都敬重起来。不管怎么说,在心中对李威评价甚高,只有这样的仁太子,才会不辞辛苦,亲自前往南荒不毛之地,才会爱民。

经历不一样,想法不一样,换作原来的太子,绝对不会站在这里。然而不是为了顾忌,让李威卷起裤脚,亲自动手喂猪,也不会嫌肮脏。到成年进城后,一直是这样生活。性格如此,也不会忘本。

益州刺史又小心翼翼地说道:“已经有了鸡生蛋了,臣分给了一些孤寡老人。”

“应是这样……”

狄仁杰与朱敬则对视一眼,然后会意地点了一下头。

看了看,开始进城,城门口无数的百姓夹道相迎。唐朝重武轻文,一个“文皇帝”未必受欢迎,所以李治一旦病死,想象李世民那样,万族来吊,捶胸顿足口呼天可汗,不大可能了。

前线的战事结束没有多久,消息也不发达,但因是太子亲征,传得快,传得又……颇让人啼笑皆非的说法。是三战,但说得天花乱坠,神奇无比。李威一箭是射毙了一名吐蕃骑兵,碰了大运气的。民间说法是吐蕃一员大将,勇猛无比,眼看要率领大军杀入唐朝军营,唐军岌岌可危,太子大叫不妙,拿过来一张八石大弓,一箭射毙。看到大将死了,吐蕃人这才军心沮气。

事实不用八石弓,四石弓李威都拉不满的。

也不止三战,只能说是两战,长草岭那一战不算,只有两千乌合之众,是一枚让没禄氏取信唐军的棋子,虬龙渡与姚州之战,才是真正的战役。随后薛仁贵与黑齿常之、梁积寿平定各部时,也有一些小的战斗,皆不能算。

但是百姓喜欢。

又有朱雀现身,而且太子又是仁爱,对百姓十分关怀,所以老天降下江东犁,但现在不叫江东犁,官方的说法叫籍田耒,民间的说法叫太子耒。因此听闻太子归来,万人空巷,两边道路挤得黑压压的,然后一起看着李威骑在马上,神情温和,时不时对那些衣衫褴褛的百姓投以几缕同情的眼神,一个个更加敬服。忽然不知是谁带的头,传出一声:“太子万岁。”随着数万百姓齐声高呼。

李威落荒而逃,心里说道,各位,别喊,本来是好事,平定了西南,这是皇室的脸面,父亲应当会开心。毕竟代表着的是李家,这一喊,能喊成坏事。

狄仁杰眼睛却在转着,直到这时候,太子才真正民心所向了。尽管皇上会不大高兴,可民心向到一定地步,同样是力量。这中间轻重,如何取舍……就在计算。

也不大好计算的。

进了城,益州刺史又说道:“殿下,今年朝廷风调雨顺,不但殿下在西南大捷,高丽也有一场小捷。”

“说说,”李威道。不过心中却在思付,高丽同样很难缠,怎么年年在打仗。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自己在领兵,才知道战争的可怕,不但会死人同样浪费了多少财力。

益州刺史将在邸报上看的消息,复述了一遍。过了春天,高丽开始又有叛乱,朝廷的大将燕山道总管李谨行,率领军队越过鸭渌江缴灭叛民。在瓠芦河,也就是从白头山发源到汉江的一条支流,大破高丽叛众,俘获数千人,余者逃往新罗。

李威皱了一下眉头。李谨行他是知道的,靺鞨人一个大部族酋长突地稽的儿子,勇力过人,是朝廷在北陲的一员重将。只是在想高丽,高丽西晋时还属于中国的领土,后来五胡乱华之后,中国失控,开始独立,渐渐壮大,一直蚕食到辽东。到了唐初,因为中国再度大乱,一度蚕食到了辽河,包括后来的长春沈阳全被侵吞进去。后来朝廷将高丽平叛,这些地区全部收回来。鸭渌江以西现在也没有多少汉人,但算是安份,只是以东,一直没有平静,每年都有叛乱的事发生。又有新罗支持,其实朝廷态度一直让他不大明白。要么索性丢掉不管。就象他在西南,实际上可以控制更多的地区前来臣服的,李威面对开疆柘土巨大的诱惑之下,依然放弃。

不是不想,还没有到时候。不是占有,占过后,得守,守得值与不值。

这是一种做法,还有一种做法,花一些人力物力,索性灭掉新罗。这一带百姓严格来说,也有不少是炎黄子孙。当然,李威不会将他们当作同胞来看的,即使还有一些血缘关系,也是一群忘宗负祖的人。可不得不佩服他们的韧性。有新罗存在,又在暗中支援,就不能平安。

朝廷又默许新罗存在,又不愿意放弃鸭渌江以东的领土,于是年年打。

甚至李威都怀疑这是不是新罗人的一种战术,打得烦了,朝廷没有兴趣,最后只好放弃。一旦放弃,正好让新罗侵吞壮大。

当然,这是一场小的战役,至少与这一次朝廷在西南大捷不能相比的。之所以让益州刺史说出来,是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李谨行出兵,高丽人便想出一条毒计,勾引靺鞨人一万多士兵攻打李谨行在高丽的重要根据地伐奴城。皆是靺鞨人,但靺鞨人与南诏一样,不是一个部族,有的忠于唐朝,有的对唐朝有敌意的,有的时忠时叛,十分复杂。

一旦伐奴城失守,李谨行就被靺鞨人切断后路了。但这时候出来一件壮举,城中只有不到一千的守军,还有一个人,李谨行的妻子刘氏,面对十几倍的敌人,不慌不忙,率领手下将士坚守城池,多次击退敌人的攻打,看到久劳无功,又被击毙了多名将士,虏退。只是一个女子,飞报到了朝廷后,朝廷下旨嘉其功,封为燕国夫人。因为战事发生不久,这个邸报也才到益州。

李威与裴行俭对视了一眼。虽然是虚封,可女子的封赏与男子封赏一样,以国为封,只有重要的外戚或者宗室,比如武则天的母亲荣国夫人,贺兰敏之的妹妹魏国夫人,即使象刘仁轨等这些重臣,都想都不敢想的。

不容易。

可赏赐过重。

但父亲是皇帝老子,那怕封十个国夫人,自己也不敢有异议的。

一路跋涉而来,有些累了,在益州休息了一下。到了晚上,姚元崇走了进来。这一行他也算是立功的,在姚州一战中曾经射毙三名叛兵。当然,只是掌书记,立的功劳很小,也没有指望这个功名,还想着科考。通过正途入仕。

李威拍了拍胡床道:“坐。”

“殿下,不用,臣是来禀报一件事,有两人要求见。”说着姚元崇脸上露出古怪的神情。

同类推荐
  • 新生帝皇

    新生帝皇

    穿越为皇,却受不了当皇帝的限制,于是逃出宫外,沾花惹草,阅女无数,一代泡妞高手,新的一代传奇
  • 雍正即位之谜

    雍正即位之谜

    本书是讲述清兵入关定鼎中原后的第三代皇帝。后世围绕其继位、暴死等事件传说甚多,多悖谬不实。其为政方略遭人议论处亦多,但他在位十三年,勤于政务,任用贤才,励精图治,在文治武功方面,都不愧一代英主之名。历史上的“康乾盛世”,实离不开雍正承前启后的功用。雍正皇帝1723年至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在清朝的历史上,雍正是一个极具争议、极具传奇色彩、极具才华与胆识的帝王。雍正的即位登基令人猜疑百出,他实行的严厉治国政策让人评说不已,他的突然暴死,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雍正的继位,历来是清史研究中的重大谜案之一。
  • 探骊

    探骊

    唐代天宝末年,天下将乱,蜀中却在上演一场争夺战,少年萧探骊与枭雄郭特对唐门、军队的争夺究竟谁胜谁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唐明皇的幸蜀和介入又会催生怎样的化学反应?面对唐明皇与唐肃宗的父子之争,萧探骊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被封为“大唐黑骊校尉”之后,他又怎样在藩镇割据中周旋,为大唐续命?暴雨梨花针,死士令,萧颖士书室。。。。。沈逆心,鱼小水,徐容容,陶溪儿。。。。。探骊得珠。得大利者,必冒大险!
  • 忠义英雄传

    忠义英雄传

    五代十国末,乱世之际,英雄纷争。周朝殿前使赵匡胤陈桥发动兵变,代周立宋。跟随赵匡胤征战十余载的少年将军李明泊,不附庸任何一派,对赵匡胤忠心耿耿,为皇帝赴汤蹈火,这些被心怀叵测的人所不容。公元976年,宋军进剿李煜的唐朝。这次南征,赵匡胤给李明泊一个秘密的任务--就是夺取李煜的漂亮国后。正是这次任务,给李明泊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赵光义、王继恩之流借此大作文章。诬陷李明泊不听从号令,违反军纪。曹彬之于赵匡胤征南大将,不明所以,火上浇油。李明泊被捕入狱,全家惨遭蒙难。李明泊究竟如何脱离这次浩劫。忠义、亲情、爱情;幸福、伤心、惊喜。看一代英雄男儿如何忠义两难。
  • 平贼

    平贼

    刚刚毕业的中专生江问天,和同乡去高速路哄抢事故卡车上的货物,却不料遭遇车祸,穿越到了民国。有时胆小,有时却又十分勇敢,有时机智敏锐,有时神经大条。忽变的性格,让他不能自己,却也总能在关键的时候化险为夷。一个年轻人,看他如何在民国这样的社会中生存下去,从出身响马,到成为响喝一方的胶东王,他经历了怎样的艰难。一生尽与磨难斗,谁能化羽展雄风!
热门推荐
  • 帝子归来兮

    帝子归来兮

    前世,陵江之滨我们一见钟情;今生,汀州柳岸,你我却无缘再见。我为前世的积怨回来,等你解释那朵衰败的红莲。
  • 绝色悍妻:女人,要定你!

    绝色悍妻:女人,要定你!

    【女强黑道】一夜缠绵后,“跟我在一起做我的女人。”她笑的讽刺,反问“凭什么?就凭你救了我,还是凭今天在一起了?”两个月后相遇,他向媒体宣布,她是他的未婚妻。她无从反驳!只因她意外的有了他的孩子。这孩子是留下,还是不留?对外宣布他的霸占,是真情,还是计谋?虚情也好,假意也罢,爱上了注定要为这爱情买单。
  • 办公室里的猫王

    办公室里的猫王

    本书旨在传授如何换一种方式享受自己的工作,在职场中绽放出光彩。书中主要介绍了猫王的重心法则、赞美法则、会议法则、简单法则、用人法则、沟通法则等内容。
  • 无声黎明

    无声黎明

    记忆全无的柳陌重生在了陌生的大陆,前途坎坷不平,身世扑朔迷离。四军交战,究竟谁胜谁负?兽王公然宣战,到底有何目的?乱世战火之中,柳陌到底是谁?新人小白初入文坛,争锋相对中,向您诠释不一样的硝烟!
  • 三生抉

    三生抉

    倘若无法护住苍生,那我手中的长剑又有何用,修为,生命,便统统归还苍天。身世不明的少年除夕,修行天赋竟遭受上天妒忌,在群妖渐起的年代里一步步崛起,斩妖卫道。
  • 神皇战纪

    神皇战纪

    一个穿越而来的灵魂,一个被人骂作野种的废物,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段注定不平凡的旅途。当少年再次站起,当他提起断剑,他将与整个世界为敌,而整片星域却将为他而颤抖。我要成为神,成为皇者,君临整片星域!
  • 大天界

    大天界

    灵界大陆,万物皆灵。中域九州,群族并起。强者纵横,天下无定,灵破大地,当升天界。灭族之仇,岂能不报,昔日三族联手,尽灭本族,竟是大难不死,得天界玉佩相助,且看何天如何一步一步打破困境,迈向巅峰。
  • 与校花裸婚的日子

    与校花裸婚的日子

    毕业了,曾经那些校园中最美丽的校花们都在做什么?……傍大款?当二奶?或许这很片面,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那些曾经的校花们,还能有几人像当初一般简单、纯洁,心甘情愿和一个没权没势的穷小子过日子?或许会有,除非她昏了头!……赵大宝似乎是幸运,因为他就遇见了这么一个昏了头的校花,和校花在一起的生活,赵大宝痛并快乐着……
  • 无敌自定义万能系统

    无敌自定义万能系统

    叶秋是一个刚要高升为大学的一个农民学生,在一次意外中获得了系统,然后开始走上了一段不平凡的路。....
  • 通天珠

    通天珠

    十二颗分别代表这世间爱、憎、恨、正、恶、邪、天、地、人、乾、坤、气。一个修士得到其中一颗都是承天地之造化的大气运,被命运选中的少年凭着他那比长城还厚的脸皮,和神秘的神纹究竟能走到那一步?能否打开太古之谜般的上古界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