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96000000032

第32章 水泥厂和护卫队

天气越来越冷,但丝毫不影响工地上人们的干活热情。从石砫招募的本地人和迁移过来的村民也在共同的劳动中熟悉起来,才几日的功夫,那些给自家男人送饭的婆娘媳妇之间就开始你家我家的聊了起来,促进了原住民和移民之间的融合。

陈华清本来想给人们管饭,但被马铃否决,一方面是石砫的财力物力不允许,另一方面是马铃觉得把粮食、盐、布匹作为酬劳发给人们足够了,过高的待遇反而不利于管理。

时间进入了十月份,工地上的人们已经干了半个多月。在陈华清、陶匠、工匠和工人们的努力下,需要的水泥窑、砖窑基本建成,就剩下试窑了。只要试窑成功,就开始生产。

刚砌好的窑还不能试,要干燥一段时间才能试。但陈华清不想等这么长时间,便让匠人们想办法,怎样才能让水泥窑和砖窑尽快投入生产。匠人中有一部分不同意陈华清急功近利的做法,他们认为自然干燥的效果最好。另一部分匠人虽然同意,但却有两种不同的办法,一种是用小火烤,另一种是用烟熏。

对于不同意的匠人,陈华清给他们讲了自己的想法。水泥窑和砖窑用的主要材料是青砖和粘土,中间也夹杂着一些石灰。刚砌好的窑中含有不少水分,现在天气寒冷,如果让它自然干燥的话,水分就会结冰膨胀,破坏窑的结构。匠人们都知道水结冰后膨胀,同意了陈华清的说法,尽管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水结冰后会膨胀。

不过说实话,水分结冰膨胀确实会影响窑的结构,但影响微乎其微,再加上窑内经常被火烧,基本不会出现什么副作用。

而对于小火烤法和烟熏法,陈华清也不知道哪个法子好,便叫人做了两个和水泥窑结构差不多的模型,分别用小火烤和烟熏,观察结果后再做决定。

陈华清的做法赢得了匠人们的赞扬,同时也对模型法有了兴趣,有些识字的匠人还把这种方法记在了纸上,准备回去研究研究。说到这,不得不吐槽下,咱们古人有很多伟大的奇思妙想,模型法在宋代便有应用,可惜的是,长久的战乱、古人的敝帚自珍,让这些珍贵的技术遗失在历史长河中,让人扼腕叹息。

一天一夜后,两种方法分出了高下,烟熏法被采纳。小火烤法也不错,但在实施过程中不易控制火势,火势大了容易烤裂,火势小了干燥得不彻底,相比之下还是烟熏更稳定。

干燥完成后,便是试窑,众人选了一口干燥得最好的水泥窑开始试用。早在试窑前,陈华清就把需要的原料烘干并磨成粉末,再把石灰和粘土大致按照三比一的比例加入水泥窑内,同时加入少量的粉煤灰和铁矿粉,加以煅烧一定时间,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投料的多少。

煅烧完成后,得到的熟料块,基本上就是水泥了,为了防止水泥过快凝结,还得再加入一定量的石膏,最后再磨成粉末。这就是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两磨一烧”,无论水泥的加工工艺再怎么发展,“两磨一烧”都是基本过程。

陈华清把最后得到的水泥成品和细砂子、水混合起来,想看看自己烧制的水泥合不合格。工匠们按陈华清的说法把水泥砂浆砌了一堵墙,从结果上看比单用粘土砌墙结实。

看来这水泥用来当粘合剂还行,不知道用来制混凝土效果如何。陈华清把水泥、水和粗砂(含石子)混合,制成混凝土。结果很令人伤心,混凝土块直接开裂了。看来理论和实践总是有差距的,不过陈华清也没灰心,烧制出来的水泥能用作粘合剂也就很不错了,毕竟他以前最多也就是参观过水泥的生产流程,可没有亲自动手参与生产。

水泥的功用确定以后,陈华清开始和匠人们讨论在使用过程中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水泥烧制出来可不代表着就万事大吉,使用水泥的过程中也有很多门道。举个例子,用水泥盖房子,肯定和盖土胚房不一样,顶梁的设计、墙体的高度厚度、地基的确定等问题都得重新考虑,陈华清和匠人们要忙的事还有很多。

连续多日的高强度劳动让陈华清病倒了,这让陈华清有写惭愧,幸亏自己每天还锻炼,不然自己连这几日的工作都撑不下来。不过在生病期间陈华清也没闲着,把烧制水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记录下来,并结合自己脑袋里的知识,思考如何改进水泥的生产工艺。

可惜,要想改进工艺首先必须得由作坊式的生产升级为工业化的生产,在当前条件下根本不现实。陈华清摇了摇脑袋,把这些烦人的事暂时先抛开。

和匠人们共同劳作的这段时间,给陈华清最大的感触是史书不可尽信。按照史书上的说法“士农工商”,农民的社会地位高于匠人和商人,但在现实生活中陈华清看到的是匠人和商人的地位高于农民,甚至高于科举失败的读书人。并且,“士”指的不是读书人,而是做官的读书人。说白了,“士农工商”不是对社会职业的等级划分,而是“官本位”思想对社会的影响,只要你不是官,你就什么都不是。

在水泥厂走上正轨后,陈华清和李明轩、石当开始组建护卫队。加入护卫队有两条硬性标准,一是只要良家子,如果识字的话更好,二是所招人员不能是家中的支柱。两条标准下,护卫队共招了五十人,这五十人都是青壮小伙,且家里兄弟较多,缺了他们也不影响家里,况且护卫队管饭,能给家里减轻负担。

护卫队的架子搭好后,剩下的主要是训练了。老白杆兵陈升在得知陈华清要组建护卫队,便自告奋勇地要帮陈华清训练,陈华清当然求之不得,便让陈升和石当一起训练护卫队。

护卫队招够人后,李明轩便去忙自己的事了。早在村民聚居点时陈华清便让李明轩招募一支精干的小队用来打探周边卫所的消息,后来由于攻打郑家堡,打探消息的事不了了之。如今,村民们基本安定下来,打探消息的事重新提上日程来。李明轩准备在原有小队的基础上再招一批人,扩充队伍。

现阶段李明轩组建的情报小队的主要任务是打探石砫周边几个卫所的虚实。按照陈华清所了解的历史发展,奢崇明的叛乱是肯定会被平定的,但平定后明朝对于西南的控制力大大下降,军事上主要表现在卫所制的彻底崩溃。在平叛战斗中,各地卫所逃的逃、散的散、被消灭的消灭,故后期明朝官员不得不靠土司制衡土司。

李明轩组建好情报小队后,便开始干活。很快,周边的卫所便多了一些逃难的人,收集情报的工作很快便展开了。

护卫队这边,陈华清很感兴趣石当和陈升是怎么训练的,便观察了几天。专业人士不愧是专业人士,石当教队员们在使刀时怎么巧用力,刺枪时怎么做到刺得力度最大而又不损伤手臂,陈升主要教队员们合击之术,两人或三人一组,有攻有防。

说实话,原本陈华清以为自己尽管不是学军事出身的,但肚子里还是有一些干货的,在看了石当和陈升的训练后,陈华清庆幸自己没有去训练,否则真要笑死人。不过,陈华清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比如队列训练、不定期的拉练等。陈升是个老兵,对陈华清的建议很是赞同,在行军途中怎么保持纪律是很考验将领的,平常多进行一些训练很有必要。

护卫队的队员们多是年轻人,接受能力很强,但个性也很强,不怎么遵守纪律。对于经常冒头的队员,石当罚得相当狠,比如去水泥厂白干一天、打扫整个训练营地等。对于表现良好的队员,石当也会有赏,比如奖励几尺布或者其他补贴家用的东西,一开始这些东西是石当自己垫付,后来陈华清知道后便把奖赏从护卫队的给养中提取。

石当的赏罚分明很快便让他在护卫队里树立了威性,也把护卫队凝聚到了一起。在训练之余,陈华清每天傍晚还给队员们扫盲,还讲一些时事或典故。慢慢地,队员们每天训练完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抢一个好位置方便自己听讲,除了必要的认字外,他们最感兴趣的便是陈华清讲的奇闻异事。

有一次,陈华清讲到西晋的石崇和王恺斗富,当说到两人用饴糖、干饭洗锅,用蜡烛作柴火,用丝绸作步障时,下面有的队员很怀疑:“教导员(陈华清让队员们这样称呼),他们这么浪费,朝廷怎么不制止。”

陈华清叹了声道:“西晋朝廷不仅不制止,皇帝还赏赐王恺奇珍异宝助他斗富。”

听了陈华清的话,下面的队员们窃窃私语。他们都来自穷苦家庭,特别是近年来年景不好,在他们的记忆里,吃饱饭是很奢侈的。现在听到竟有人如此斗富,都感到不可思议和些许不愤。

马铃和陈升也在一旁听着,陈升听到斗富时眼皮跳了跳。在马千乘因开矿之事得罪太监而下狱时,当时陈升是马千乘的亲兵,他跟着秦良玉去金陵(南京)求人给马千乘脱罪。一路上,他见到了太多太多江南的豪商大族们拼财斗富,奢侈之风盛行,八百里秦淮河夜夜灯火通明。若在盛世,这是一番盛景,可现在是什么,明眼人都瞧得出来,大明已经日落西山了。

天完全黑下来后,众人都散去。马铃和陈升同路,走着走着,陈升突然感慨了一句:“陈小子胸怀天下啊!”

“嗯?”马铃没听清。

陈升笑笑不语,大步走向自己的住所,搞得马铃一愣一愣的。不过马铃很快便不在意了,她现在觉得陈华清对护卫队的一些做法很值得白杆兵借鉴,抽个时间得找陈华清请教请教。至于是不是单纯的请教,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同类推荐
  • 北宋大忽悠

    北宋大忽悠

    死刑毒贩王英穿越回北宋,立志做个有益国家有益社会有益人民的人,不料却成了一个大忽悠。驱鬼,治病,开餐馆。子弹,枪支,筑碉堡。开黑,撩妹,惩大佬。并宋江,平方腊,征大辽,吞西夏。
  • 柒愿

    柒愿

    一愿白首不相离。二愿君恩似流水。三愿结发不相欺。四愿执手共山水。五愿齐眉不相负。六愿膝下常承欢。柒愿死生以己重。
  • 当代北京天安门史话

    当代北京天安门史话

    本书从明清时期讲起,对天安门的兴建、当时的职能等方面都有简略介绍。本书重点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天安门及天安门广场的种种变化。天安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的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本书正是为诠释这种意义而写作。作者文笔生动,语言轻松流畅,书中图文并茂,可读性较强,是一本值得好好阅读的小书。
  • 历史典故(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历史典故(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每一则历史典故都是寓意深长的教育篇章,从历史典故中你能知道如何做事,你能知道如何做人,你能知道很多你必须知道的知识,特别是从那千锤百炼中反映出来的诗人作家、有识之士的高风亮节、学子们的刻苦学习精神等。
  • 荒唐皇帝

    荒唐皇帝

    谁是在位仅仅27天就被群臣拉下马的君王?是荒唐皇帝刘贺!谁是在位仅二十七天,就干了1127件坏事的草包?是荒唐皇帝刘贺!谁是赐封了200多名亲信,最后却被处理到只剩3个家丁的孬种?还是荒唐皇帝刘贺!这样一个拥有日效率做下40多件荒唐事,能作能闹的妖人,再与现代人附身结合之后,究竟能够拥有什么样的作为?重生之后的他,是继续延续这个贻笑千古的“荒唐”之名,还是.....?所有的故事,都在《荒唐皇帝》当中寻找!
热门推荐
  • 至少有个曾经一直在

    至少有个曾经一直在

    时光会老、没有什么输和赢,再见到你时,你会是什么模样,“好久不见”会不会从你口中说出。至少有个曾经一直在。
  • 诸天杀神

    诸天杀神

    从出生的那一刻便注定了他那不平凡的一生。少年时立志要踏碎整个大陆,要逆了这天。追寻着那古老的遗迹追寻着那无敌的强者。为了只是能够倾力一战。为了就是证明自己曾经来过。自己爱过、恨过、哭泣过。
  • 引琅入室:腹黑总裁请放行

    引琅入室:腹黑总裁请放行

    为了查清楚母亲的死因真相,她一纸契约变成了他的新娘。“总裁大人,为了让你睡得安心,咱们来学梁祝吧。”某女一脸讨好的把棉被放到大床中间。“既然爱妻喜欢制服诱惑,那就去找身男装来吧,我不介意跟爱妻搞基。”某男一脸愉悦的看着摆弄被子的小女人,说出来的话却是气死人不偿命。“总裁大人,我还是个孩子,麻烦你说话的时候不要这么带色好不好?”她不爽了,非常不爽,她哪里是在跟他说制服诱惑?你是应该长大。”他将视线放在她胸前。看见他不纯良的视线,以及他的话语,她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你才要长大呢。”“不用,我已经够大了,不信的话,你可以试试。”他面无表情。说完某女被狠狠压在身下。
  • 陌上花开,静等君来。

    陌上花开,静等君来。

    多年之后,他终于完成她少时的梦想,在新西兰那个曾为顾城穿上丧服的地方安家,繁衍后代。但与顾城的结局不同,他与她没有共赴黄泉,没有剑拔弩张。他们的一生平淡的犹如一片死湖,浑浊,宁静,荒凉。亲情、爱情、友情、梦想、未来。一次次看似简单的选择却一步一步把他们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新西兰,加上一个新一切便可以重新来过吗?他说:“我这一生爱过很多人,唯有她我至今念念不忘,我与她没有夫妻之缘,却也未曾料想命运最终将我们推入何种境地。她不在身旁的梦境中,我在漆黑的悬崖边绝望、颤抖,等待黎明的降临,我不知道我到底等的是黎明还是她唤醒我的声音。”
  • 待灯火阑珊,你我不见不散

    待灯火阑珊,你我不见不散

    十年前,满树樱花,洁白胜雪,你我许诺,永不弃离;十年后,仍是满树樱花,洁白胜雪,你我重逢,我热泪盈眶,你却无动于衷。你失忆了。没关系,我记得,就够了。总有一天,你会想起,樱花树下,并肩而坐的轩辕烨和苏兮辞。你不知道,为了这场相逢,我等了十年,即便是一入宫门深似海,即便后宫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也甘之如饴。曾经,我们也曾,我研墨,你执笔;我起舞,你品茗……只是,抹不掉的,是那曾经二字。果然,帝王和妃子间永远都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之前我不信,可是后来,樱花树下,时间的错过,无声的告别,我信了。原来,我要的,你给不起,而你给的,我并不需要。
  • 无敌小侍郎

    无敌小侍郎

    生活在安逸时空的不良高中生小白,意外穿越到陵朝少年将军薄奚珏的妹妹薄奚白身上。且看小白如何在古代的朝堂混得风生水起,顺便拐个太子殿下回家带娃。
  • 劫后余生——东方

    劫后余生——东方

    “吱——”刹车声骤然在他的耳畔响起,刺痛了他的整个世界。世界之大,我独独不能失去的就是你,你在哪里?快回来。本文已完结,你没有看错这就是短篇~
  • 棺咒

    棺咒

    我师傅说我不适合干我们这行,他说我太善良,下不了狠手。他说鬼就是鬼,穿了衣服、长了人脸还是鬼,他说鬼言不可轻信。我沉默!我抓过傀尸、驱过鬼煞。我也斗过千年血僵、力战鬼王,甚至差点度了一尊传说中的魔。可悲的是。我却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是人、还是已经成了鬼…
  • 从一根独木舟开始

    从一根独木舟开始

    从仙根独木舟到巧夺天工的魔改宝船,从神木做的筏子到核动力炼金航母,他知道,这远远不是他的极限,御龙空天母舰,血祭星际飞船,作为忒修斯之船上唯一存在的不朽之物~郑元的未来,是那广阔的星空大海,是那了无尽头的森罗万界。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舰男的故事。
  • 杀出个新红楼

    杀出个新红楼

    林黛玉改天换地,逆天改命,不服?59从山上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