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22章)
↓↓
第1章 序言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几个问题(代序)
第2章 引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提出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背景和条件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理论渊源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进程
第6章 三大理论形态的基本内涵
第7章 三大理论形态的内在关联
第8章 三大理论形态的独特地位
第9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合建构的原则与方法
第10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主题与基本问题
第11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结构
第1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认同到信仰
第1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理论到政策
第1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实验到推广
第1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地位
第1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地位
第17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世界意义
第18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与科学内涵
第19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第20章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第21章 参考文献
第22章 后记
同类推荐
20年后,中国和世界
本书既不是一部未来主义著作,也不是一本科幻小说。它是预测、分析和展望未来的产物。我们将朝着新世界迈进,更好地理解这种变革所带来的挑战将使得我们能够提前做出预测,以确保能成功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大博弈:中国的“太极”与美国的“拳击”
中美两国之间尽管有些纠葛,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分歧,但归根到底中美关系是要好起来才行。这是世界和平和稳定的需要。中国威胁不了美国,美国不应该把中国当作威胁自己的对手。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气质是邓小平重要的品质之一。邓小平是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典范。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正在于他用批判性思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批判性思维在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是在批判性思维中实现的,可以说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邓小平理论。因此,对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影子里的中国:即将到来的社会危机
谈经济离不开政治,谈中国离不开世界。本书是一本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国际学者把脉政治时局和经济轨迹、预测未来危机的著作。本书澄清了当下中国的改革理路,从“中国轨迹”到“危险的邻居”,从“即将到来的危机”到“未来中国的陷阱”,围绕中国经济发展轨迹、发展陷阱、金融革命、社会核心价值观与新秩序展开思考,评判中国改革成败,并预言未来中国的新危机与未来世界的新格局。焦点话题均为约稿专文论述,作者在各个领域的影响力巨大,为新一届政府提供了发展的参考。韩国行政改革的神话与逻辑
本书是一本对政府正在推行的改革的重要一部分——行政改革的基调和方向、行政改革的逻辑和有效的推进方法加以整理的书,对韩国新政府所推行的行政改革的基调和方向、内在逻辑和有效地推进方法进行了梳理,内容丰富,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