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84章)
↓↓
第1章 序(1)
第2章 序(2)
第3章 从有关奏疏与文章中概述范仲淹的战争思想(1)
第4章 从有关奏疏与文章中概述范仲淹的战争思想(2)
第5章 从有关奏疏与文章中概述范仲淹的战争思想(3)
第6章 范仲淹戍边御夏何以采用守策
第7章 我的“攻守议”
第8章 范仲淹是善处民族关系的典范(1)
第9章 范仲淹是善处民族关系的典范(2)
第10章 论述范仲淹戍边时的民本思想(1)
第11章 论述范仲淹戍边时的民本思想(2)
第12章 吕夷简举荐范仲淹戍边的居心
第13章 唯才是举知人善任——略论范公戍边时的用人方略
第14章 经营边疆以纾民力
第15章 范仲淹为何重视对横山一带蕃部的征服
第16章 范仲淹的灵活战术与毛泽东的游击战“十六字诀”
第17章 和守方略,父子相承
第18章 泾州何以要范韩二公共同驻守
第19章 辨析一桩历史公案盛赞范公救友义举(1)
第20章 辨析一桩历史公案盛赞范公救友义举(2)
第21章 镇朔楼与岳阳楼
第22章 读《论元昊请和不可许者三大可防者三》
第23章 读《唐狄梁公碑》(1)
第24章 读《唐狄梁公碑》(2)
第25章 读《唐狄梁公碑》(3)
第26章 范仲淹与种世衡的情谊——读范仲淹《东染院使种君墓志铭》
第27章 读范仲淹《环州马岭镇夫子庙碑阴》有感
第28章 解析范仲淹五言长诗《送河东提刑张太博》
第29章 范仲淹携眷守庆州
第30章 范仲淹所建的庆阳镇朔楼
第31章 庆州最早为范仲淹立祠
第32章 记中将为什么要刻立此碑的原因和过程说得一清二楚,道出了庆州人民的心意。
第33章 释范纯仁《修文正祠堂祭文》
第34章 苏州保存的宋代范仲淹刻像最初来自于庆州
第35章 庆阳“文笔峰”之名初探
第36章 细腰城今何在
第37章 大顺城具体地点质疑(1)
第38章 大顺城具体地点质疑(2)
第39章 范仲淹的《渔家傲》并非写于大顺城
第40章 对有关城寨错误方位的纠正
第41章 范仲淹在庆州的逸事
第42章 义埋骸骨
第43章 开凿百眼水井
第44章 首改黥面为涅手
第45章 更改戍期
第46章 与羌民订立条约
第47章 抢修大顺城
第48章 令修筑凤川等寨
第49章 建议筑细腰、葫泉诸寨
第50章 “吾固知仲淹可用矣”
第51章 在庆州三让观察使
第52章 不为贵人隐阴事
第53章 龙图公为长城
第54章 安置伪首领李家妹
第55章 范仲淹多次建议开设宋夏边界食盐专卖市场
第56章 范仲淹公断宁州草场着火事件
第57章 建议韩范同经略泾原
第58章 沿边小寨不宜坚守
第59章 葛怀敏不知兵
第60章 韩范定谋守边
第61章 韩范守边许以便宜从事
第62章 奏荐种世衡知环州
第63章 范公巡边至环州
第64章 记张元吴昊事
第65章 种世衡知环州
第66章 范仲淹举荐滕宗谅代己知庆州并多次为他辩诬
第67章 诏赐庙为“忠烈”
第68章 读《宋史·兵志》,了解宋朝军制(1)
第69章 读《宋史·兵志》,了解宋朝军制(2)
第70章 范仲淹戍边时的大事记(1)
第71章 范仲淹戍边时的大事记(2)
第72章 范仲淹戍边时的大事记(3)
第73章 范仲淹戍边时的大事记(4)
第74章 范仲淹戍边时的大事记(5)
第75章 范仲淹戍边时的大事记(6)
第76章 记述北宋时庆州一场兵变
第77章 一通由范仲淹曾孙范直英撰写的墓志铭
第78章 庆阳盛赞范文正公诗词辑录
第79章 八幕新编历史剧——羌笛悠悠(1)
第80章 八幕新编历史剧——羌笛悠悠(2)
第81章 八幕新编历史剧——羌笛悠悠(3)
第82章 八幕新编历史剧——羌笛悠悠(4)
第83章 西北范仲淹研究的新成果
第84章 后记
同类推荐
古文观止(中华国学经典)
《古文观止》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未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本书入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从中不难看出选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基本上兼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书名为“观止”,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关,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剑男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当一个人从扮繁复杂的异乡回到故乡,故乡是不需要辨别的。故乡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深切记忆,一个人回到故乡,他就是回到母亲的怀抱,他就可以宠辱皆忘,直至消失在与故乡无边的融人中。与物欲横流,人情淡漠的他乡相比。只有故乡才是我们皓首单衣仍不忘返回的最后归宿,只有故乡,才能让一个游予在他的怀中快乐地哭泣。
热门推荐
泣血玄黄
绝心崖,自古以其高险闻名。传闻崖下妖兽极其残暴嗜血。可现在,崖上却站着一个男人。其周围立满各路人士。“施主,你杀孽太多,到我菩提寺诚心忏悔,方可解脱”亦可以救你一命。“苦心大师,劳你牵挂。我自凭本心,圣战之时,我可退过?如今功高盖主了么,呵呵,他也怕了?既然他要杀我,那么”。他淡淡将手按在剑柄,那剑微微颤动,发出兴奋的清鸣。“施主,此剑一出,家人旦夕”。苦心又劝。沉默,有风,吹过,挑逗着每一个人的心。良响,“罢,曾经之战,你们都是我最坚实的后背,是最亲的手足”。他低头“随天啊,你饮过诸天神魔之血,今天,来尝尝我的吧”,问天,原来那剑名随天。“大师,她已有身孕,劳烦将他们照顾”。说完,拔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