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49章)
↓↓
第1章 自序:民国时期的大学
第2章 蔡元培的教育理念
第3章 徐志摩心目中的理想教育
第4章 为北京大学保持一个干净的纪录
第5章 傅斯年与台湾大学
第6章 陶行知对于教育的理解
第7章 竺可桢论科学精神
第8章 胡适谈书院教育
第9章 梁启超主张通才教育
第10章 培养人还是制造机器?
第11章 清华园里的一次大讨论
第12章 教育不是宣传也不是训练
第13章 冯友兰论大学教育准则
第14章 吴大猷谈通才教育
第15章 现代教育制度的问题和失误
第16章 西南联大的成功经验
第17章 民国的公民教育与党化教育
第18章 陶行知对于学校的认识
第19章 私立学校“姓”什么
第20章 从蒋百里的主张想到胡适的一段话
第21章 三种教育制度批判
第22章 老清华是如何实现“教授治校”的
第23章 叶圣陶论儿童教育改革
第24章 教育崩溃与改革出路
第25章 陶行知斥责考试杀人
第26章 傅斯年:改革教育的五项原则
第27章 傅斯年整顿台湾大学
第28章 莫把学校当工厂
第29章 关于尊孔读经的一场讨论
第30章 教育为什么需要自由和民主
第31章 小学教师的趣味——叶圣陶笔下的胡适
第32章 独立比自由更重要
第33章 罗家伦对清华大学的贡献
第34章 胡适开导苦闷青年
第35章 胡适寄语毕业学生
第36章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
第37章 罗家伦与清华大学图书馆
第38章 被遗忘的大学校长杨振声
第39章 从梅贻琦倡导体育说起
第40章 东南大学的“易长风波”
第41章 胡适的中学时代
第42章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第43章 钱穆的小学老师
第44章 严济慈和他的老师
第45章 为什么要提倡学生自治
第46章 叶圣陶谈教师修养
第47章 “吃饭校长”的求学观
第48章 学生应该具备什么精神
第49章 后记
同类推荐
网络文学大事件100
本书以大事件为视角切入网络文学发展史,全面清理网络文学兴起以来的各种事件,仔细甄别,归类整合,并按编年史的形式排列组合。在此基础上,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一事一评,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过程和影响、意义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以期对每个大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对其在网络文学甚至整个文学发展史上的意义和价值有一个合理的理论观照。即通过点评,把事件背后的“思想”提炼和挖掘出来。此岸彼岸
《此岸彼岸》曾拟用名《新动力》,本书以诠释生命和表述生活为主。全书共分为六部分,每部分由十余篇哲理散文组成。既可独立成章,也可作为一个体系对待。书是储存情理的库房——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既然是朋友,就必须给予关心和爱护。如果您是一位乐观向上的读者,《此岸彼岸》中有演练智力的课堂——有引导人们踏上道德之路的篇章;如果因为失败,身在痛苦沮丧当中,可以借助文字中的情理化作动力:如果您本身就是一位心神衰弱的读者,尽管放心大胆地去欣赏文中的攀登者的人生风采,当然,也可以体验他们的生活艺术。至于那些颇有成就感的读者,完全可以享用从不同角度所讲述的人性的光辉,以便与自己的奉献作一番比较。本书由赵全胤著。杜诗里的唐朝往事:杜诗女读者新选评级
本书是诗歌评选小集。通过约100首杜诗以及评论文章,还原了当初杜子美所处时代唐朝人的爱恨情仇。为生活在当代,却十分关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女读者们奉献了一本令他们喜欢的杜子美诗歌评选小集。备受到大家的喜爱。
热门推荐
五胞胎和他们的爱心爸妈
本书以中国首例自然怀孕、自然分娩的五胞胎,从出生到成长的故事为主线,通过真实、细腻的描述,详实记载了围绕五胞胎发生的爱心故事,展示新时期汕头人乐施好善、扶危济困的精神风貌,展现新时代中国探索生命科学的成就,展现了一个温性关爱的中国,一个人文关怀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