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59章)
↓↓
第1章 偷师
第2章 凝神
第3章 杂役
第4章 装猪
第5章 消息
第6章 阎月斧
第7章 离别
第8章 考核
第9章 偷袭
第10章 越货
第11章 休整
第12章 双虎
第13章 诈胜
第14章 传人
第15章 精神
第16章 天才
第17章 十年
第18章 下山
第19章 霸王餐
第20章 明公子
第21章 棋画
第22章 本事
第23章 半城
第24章 冲突
第25章 凉风有幸
第26章 秋月无边
第27章 小人如鬼
第28章 心神漩涡
第29章 逃窜
第30章 长恨山
第31章 突破在即
第32章 固本
第33章 一颗流星
第34章 故人
第35章 叙旧
第36章 十年变化
第37章 来访
第38章 甲子之战
第39章 光滑
第40章 谈话
第41章 相思
第42章 筹钱
第43章 百晓生
第44章 千年大蛇
第45章 内丹
第46章 外援
第47章 修罗神通
第48章 寻思
第49章 情
第50章 师叔
第51章 修心
第52章 秘闻
第53章 醉酒剑仙
第54章 结拜
第55章 万窟山
第56章 幽狼
第57章 陈浪
第58章 斧中人
第59章 印记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读《中庸全书》学生活
人的禀赋是自然形成的,这就是含有道德内容的性。人人遵循各自的性,在日常生活中,就知道当做什么,不当做什么,这就有了常规,这就是道。从道入手,修饰品节,这就是教化。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慎其独”的话题,要求人们加强道德自觉,谨慎地修养自己,并特别提出了“中和”这一范畴。“中和”是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的,不偏不倚的,所以叫做“中”。喜怒哀乐总是要发露出来的,但发出来要有节制,无过不及,这就叫做“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整个社会大家都心平气和,社会和自然界很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