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五律《上白帝城》读记
杜甫五律《上白帝城》读记
(小河西)
上白帝城
城峻随天壁,楼高更女墙。江流思夏后,风至忆襄王。
老去闻悲角,人扶报夕阳。公孙初恃险,跃马意何长?
此诗作于永泰二年(766),时杜甫刚到夔州。蜀中的崔旰之乱还没平息。
城峻随天壁,楼高更女墙。江流思夏后,风至忆襄王。
天壁:高入青天的山壁。《初至崖口》(唐-宋之问):“崖口众山断,嵚崟(yín)耸天壁。”《泾溪南蓝山下…》(唐-李白):“蓝岑竦天壁,突兀如鲸额。”
女墙:指建在城墙顶部内外沿上的薄型挡墙。《释名-释宫室》:“城上垣,…亦曰女墙,言其卑小比之于城。”《古今注》:“女墙,城上小墙。”《登余干城》(唐-刘长卿):“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石头城》(唐-刘禹锡):“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夏后:夏后即夏王。夏朝的第一个王(君主)即夏禹。传说三峡为大禹开凿。《江赋》(晋-郭璞):“若乃巴东之峡,夏后疏凿。”《效阮公》(梁-江淹):“夏后乘两龙,高会在帝台。”《九成宫》(唐-李商隐):“云随夏后双龙尾,风逐周王八骏蹄。”
襄王:楚襄王。《风赋》(宋玉):“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风》(唐-李峤):“若至兰台下,还拂楚王襟。”
大意:高峻的城楼依随高入青天的山壁,高高的城楼上还有女儿墙。看城下江流滔滔俺想起夏禹凿江,山风飒然而至使人想起楚襄王。
老去闻悲角,人扶报夕阳。公孙初恃险,跃马意何长?
公孙:公孙述,字子阳。王莽时任导江卒正(即蜀郡太守)。后天下大乱群雄竞起,公孙述于建武元年(25)称帝于蜀。建武十二年(36),汉兵破成都,尽诛公孙氏。《后汉书-公孙述传》:“会有龙出其府殿中,夜有光耀,述以为符瑞,因刻其掌,文曰'公孙帝’。建武元年四月,遂自立为天子,号成家。色尚白。建元曰龙兴元年。”
恃险:倚仗险要。《辩亡论》(晋-陆机):“《易》曰:王侯设险,以守其国。言为国之恃险也。”《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蜀恃险而富,当唐之末,士人多欲依建以避乱。”
跃马:《蜀都赋》(晋-左思):“临谷为塞,因山为障。…一人守隘,万夫莫向。公孙跃马而称帝,刘宗下辇而自王。”
大意:人老了又听到悲壮的鼓角,牵扶的人告诉俺西下的夕阳。公孙述开始也是倚仗这里的险要,跃马称帝又能持续几年?
这首诗首联写白帝城高。城本身高,又建在高入青天的山壁上,上面还建女儿墙。(天险。)次联写登城联想。看到江水,想到疏凿三峡的大禹。迎着山风,想起到过巫山的楚襄王。三联写城上所闻。因年老由人牵扶登城。傍晚时听到鼓角声。(蜀正乱。)末联落到公孙述。公孙述在这里凭借天险割据称帝,十二年后遭到灭族。今天的蜀中各位军阀,你们要知道:这里是夏后开凿之地。这里是襄王游览之处。割据称王的公孙述在这里覆亡。你们这些乱臣贼子,即便像公孙述一样“跃马”,又能几天称王?
岑参五律《酬崔十三侍御登玉垒山思故园见寄》读记
岑参五律《酬崔十三侍御登玉垒山思故园见寄》读记(小河西)酬崔十三侍御“登玉垒山思故园”见寄玉垒天晴望,诸峰尽觉低。故园江树北,斜日岭云西。旷野看人小,长空共鸟齐。高山徒仰止,不得日攀跻。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秋至二年夏,时岑参任职杜鸿渐幕。崔十三,名不详。0000『律诗撷玉』把酒人闲坐,吟诗客醉眠。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律诗撷玉』第861期组稿:黄梅桃王淑梅制图:苏颖律诗撷玉作品辑录与同学游柴河九寨作者/郎松(黑龙江)雨里观风景,拾阶携手行。横岚烟滴翠,潄石水流清。瀑落乱珠跳,桥飞游客惊。云崖留合影,他日乐余情。咏扇作者/石光明民间工艺展,度夏一行头。开合胸前雅,舒张掌上柔。纳凉随左右,消暑解烦忧。臭汗扇风送,坦然元气遒。强暴雨诗摘词选2023-08-10 12:37:35
0000杜甫五律《社日两篇》读记
杜甫五律《社日两篇》读记(小河西)社日两篇九农成德业,百祀发光辉。报效神如在,馨香旧不违。南翁巴曲醉,北雁塞声微。尚想东方朔,诙谐割肉归。陈平亦分肉,太史竟论功。今日江南老,他时渭北童。欢娱看绝塞,涕泪落秋风。鸳鹭回金阙,谁怜病峡中?闲妇(如梦令)
闲妇/如梦令暮色苍松2016.9.17闲妇描眉理鬓,顾影自心怜悯。节后复伶仃,长夜孤眠幽困。强忍,强忍,寡味无欢谁问。(2023.9.16依正韵修改)紫网2023-10-14 09:22: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