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的祖师爷(68)制陶业祖师爷【宁封子】
作者:潘长宏(文学之都居士)
2023年5月21日
据《搜神记》载:“宁封子,轩辕黄帝时人也。世传为黄帝陶正。有异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封子。封子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烬,犹有其骨。”时人共葬之宁北山中。故谓之宁封子。宁封子,又称龙跷真人,为上古仙人。
这段话说的是:相传,他是黄帝时期专门制作陶器的官员。有奇人拜访他,为他掌控烧制陶器时的火候,这位奇人能够在五色火焰中出入而不被烧伤。两人相处时间久了,奇人就将这门神奇的法术教给了宁封子。宁封子对此术深信不疑,就弄堆柴焚烧自己,他只能够随着烟气上下跳动,却不能跳出火焰的范围,等柴禾烧完,在灰烬中发现了他的骨头。
又传,宁封子没死,而成为了神仙,居住于四川青城山,成仙后修炼龙飞行之术,并将此术传给了黄帝。

是否成仙亦未所知,但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制陶的故事。传说黄帝时期,人们已然懂得用火烧制熟食,但却只能用手抓着吃,口渴了也只能用手捧着水喝,没有锅碗瓢盆这些工具,非常不方便。有一次,宁封子从河里捕回很多鱼,美滋滋地想放在火堆上做顿小烤鱼,因厨艺不佳,全烧焦了。宁封子一气之下,把剩下的几条鱼用烂泥一裹,丢到了火里就出门了。
三天后,有人问起烧鱼的事,宁封子这才想起还有鱼在火堆里,赶紧去刨。谁知,刨出来一看,鱼早化成灰了,只剩下一个鱼形状的泥外壳,再用手一敲,还能当当作响。
别人嘲笑他:“你本事真大,把软鱼烧成硬鱼了。”宁封子毫不在意,盯着手中的泥壳陷入了沉思,片刻,对大伙说:“你们别笑,鱼虽没吃上,可这个泥壳有大用。”说着,他把泥壳盛满水,观察半天,果真如他所想的点滴不漏。

宁封子突发奇想,假若把泥裹在其它东西上,火烧之后会是什么样子呢?说干就干,他捡了一个烂树墩,去河边刨出泥沙糊在上面,架起大火就开始烧,这一烧就是三天四夜。等火熄后,他扒开灰烬一看,之前的树墩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土红色的硬泥筒。宁封子有用水灌到硬泥桶里面,发现也没有漏水现象。宁封子高兴得手舞足蹈,自己真是聪明,这硬泥桶既然能装水,也能装食物,如果能多烧点给别人用,以后吃饭喝水就方便多了,得赶紧把这个发现汇报给黄帝。
黄帝听了宁封子的汇报,大加赞赏,认为这项发明太有用了,对他委以重任,任命他为“陶正”,专职烧制陶器。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宁封子不断总结烧制技术,中华民族的第一批陶器终于烧制成功了。陶器的出现,解决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困难。人们为了纪念宁封子,把他称为“仙人”。

宁封子,是陶器的发明者,被陶器行业追封为祖师爷。除了日常的炼陶技术外,宁封子最厉害的法术,应该是某不知名的异人传授的五色烟火,并能借助烟火产生的烟气上天入地。有点儿类似于赤松子“随风雨上下”的神通。宁封子和赤松子一样,都需要附身或借助一些具体的东西,才能实现上天入地。不同的是,宁封子借助的是烟气,赤松子借住的是风雨。由于宁封子成神的年头太早,留下来的事迹也不多。
陈来 | 儒家与基督教的核心价值及当代意义
关于孔子与耶稣的核心价值,我的体会是这样的,从他们本身的教义来看,代表孔子的就是论语,代表耶稣的就是福音书。我们今天看他们的核心价值之间的比较,应该有一个文明对话的背景,文明对话的意识。陆游与唐琬,一场情深不寿的悲剧
陆游和唐琬之事,最早见于南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一“放翁钟情前室”:陆务观初娶唐氏阂之女也,于其母夫人为姑侄。伉俪相得,而弗获于其姑。既出而未忍绝之,则为别馆,时时往焉,姑知而掩之。虽先知掣去,然事不得隐,竟绝之,亦人伦之变也。唐后改适同郡宗子士程,尝以春日出游,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唐以语赵,遣致酒肴。翁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云.....实绍兴乙亥岁也。未久唐氏死.....菊斋2024-03-04 08:11:21
0000俗话说“碗有三不端,忙有三不帮”,老辈人智慧不得不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至今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名言和俗语,很多的俗语在我们地经常地被提到,有时候更是成为很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其中就有用这么一句“碗有三不端,忙有三不帮”的俗语,而这里面所说的'三不端’和'三不帮’说的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句俗语想要表达的含义。西游记与封神榜中月府圣班十三月皇之五【金波太阴皇君】
作者:潘长宏(文学之都居士)2023年6月23日月府一词,出自南朝梁武帝的儿子萧统《十二月启·林锺六月》:“藏形月府,遁迹冰床。”月府就是指的月亮,月宫。月亮是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月光是从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计时单位:一月。月份。岁月不居(时光不停地流逝)。月府圣班,就是指月宫中有本领和权力的神仙。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月府圣班中的,第五太阴皇君------金波太阴皇君。溱湖之恋2023-07-29 17:37:03
0000《增广贤文》10句格言,胜读十年书!
一、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点评:做父母的,不管事业做得多么大,挣了多少钱,如果没有教育好孩子,养出来一个败家子,下半辈子就惨了。所以古人说: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守;积书遗子孙,子孙未必读;积阴德于冥冥中,以子孙长久之计。二、伤人一语,利如刀割点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一句伤害人心的话,就好像一把锋利的刀子,直接砍在人的心上,让人痛苦不堪,杀人于无形。紫网2023-10-15 09:11: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