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狱有多恐怖?一件小事,竟让清朝最年轻的状元军机不敢写字!

清朝士大夫
戴衢亨,不了解清史的人似乎对这个名字很陌生,这并非知识盲区。实际上,就算是对清史有了解的朋友,如果不是特别深入,也很难找到戴衢亨的生平,主要是因为戴衢亨没有留下任何自传文字。而戴衢亨所在的戴家是清代中后期最兴盛的文化世家,时人称为“西江四戴”。戴衢亨是清代最年轻的状元、清代江西唯一的状元、最年轻的军机大臣,更是清代为数不多的状元军机。如此多的光环集于戴衢亨一身,他一生注定是不平凡的,可为什么他除了两本只有诗名而无内容的诗集之外,再无任何私人性质的亲笔文字流传呢?
一、西江四戴
雍乾嘉时期,江西大余突然出现了一个科举大族——戴家。戴家的发迹源于戴第元。1753年,戴第元中举。四年后,考中进士。此后历任诸多官职,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退休。戴第元之子戴衢亨是戴家第二个进士,戴第元次子戴心亨和戴第元之弟戴均元为同年进士,一家四口皆是进士出身,因此被称为西江四戴。又因为四戴在仕途中都当过学官,尤其是戴衢亨主持过湖北、江南、湖南、顺天四地乡试和一次中央会试,所以四戴桃李天下,因此他们也被称为四江四戴。
戴衢亨,1755年出生。有清一代,最年轻的状元只有两人,一人是于敏中,另一人就是戴衢亨,二人皆是23岁。而清代状元成为军机大臣的有14位,其中戴衢亨最为年轻,他于1797年担任军机大臣,时年42岁。戴家最光辉的时刻就在戴衢亨时期,但戴衢亨除了只有诗名的两本诗集流传下来之外,再无任何私人文字。今日所见戴衢亨的诗歌皆是后人整理或散见于他人诗集中的,自己生前没有收集编写,那让一代状元军机谨小慎微的原因是什么呢?

《雍正王朝》中的军机处
二、文字狱风波
戴衢亨曾自言:“八十日里,乡试第一,京试第一,殿试又第一,蓝袍脱下紫袍归。”在清朝历史上,能中三元者仅有钱棨、陈继昌二人,这二人均是在戴衢亨之后出现的,所以戴衢亨说自己连中三元,有夸张之嫌,但实际上他的确文采斐然,可他终其一生没有令人交口称赞的文章、没有私人信件、更没有成册的著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他在一场文字狱中被牵连得很惨。
1779年,也就是乾隆四十四年,发生了王大蕃案。该案经过很简单,王大蕃是安徽的落魄秀才,在当年3月,前往江西谋生。6月,到了南昌。为了出人头地,王大蕃突然想到了给皇帝上书以博名声的办法。他先是写了一封陈述地方漕运、考试、盐政官员贪腐的奏疏,想要通过戴衢亨将奏疏传递给北京的中央官员,再上奏皇帝,后来他又给戴衢亨写了封私信。但戴衢亨当时不在南昌,他在南昌的亲属将私信和奏疏交给南昌县令,南昌县令又将案件交给
江西巡抚。江西巡抚和安徽巡抚遂联合展开彻查。

张铁林版乾隆皇帝
王大蕃所揭发的贪污案涉及到了地方考试,而当时的安徽学政就是戴衢亨的父亲戴第元,所以戴家成了当事人。再就是,王大蕃给写戴衢亨的私信又成了他们二人私通的证据,戴家一时间成了舆论焦点。经过调查取证,王大蕃被确定为沽名钓誉之徒,目的是“妄求进用”,他因此被判发配伊犁。1783年,王大蕃在伊犁失踪。尽管乾隆下旨通缉,但无果而终。
王大蕃案对戴家尤其是戴衢亨影响极大。首先,戴第元是被王大蕃诬陷的对象,所以一旦考试贪污之事坐实,不论戴第元有没有受贿,至少也会落得个监管不严的下场。第二,因为王大蕃的举报,戴家成为舆论焦点,而前一年(1778年)戴衢亨刚成为状元,这种流言蜚语对戴衢亨的官声影响极大。第三,王大蕃和戴衢亨没有任何私交,但因为王大蕃的私信,戴衢亨还是受到了审查,这种调查着实把他吓到了。虽然最终只制裁了王大蕃,但戴家并没有掉以轻心,西江四戴几乎都没有留下什么文字。戴衢亨虽然留下了两本诗集,但只有诗名,而没有内容;戴第元则是整理了唐宋诗歌,自己没有文章。戴家对文字的敏感就是源于对王大蕃案的恐惧。

文字狱
三、戴衢亨的功绩和过失
1797年,戴衢亨被提拔为军机大臣。戴衢亨政绩只能说中规中矩,在他成为军机大臣前也没有特别出色的地方。戴衢亨曾担任山西学政,调整了山西各县学童名额,又复兴了冠山书院,促进了教育公平。文史君认为戴衢亨之所以被提拔成为军机大臣,除了他确有才华之外,还有他会逢迎皇帝。比如1809年,戴衢亨向平定白莲教之乱的嘉庆帝献上了一副对联,“顺天康民雍然乾德嘉千古,治国熙世正是隆恩庆万年”。在这幅对联中,戴衢亨将顺治至嘉庆诸帝的年号巧妙地融入对联,预祝大清国祚万年,此举引得嘉庆龙颜大悦,戴衢亨当即被赏御酒三杯,加封为吏部尚书。
嘉庆之初,爆发了川楚白莲教乱。为平定白莲教之乱,清朝消耗国帑2亿两,出动了包括京军在内的16省数十万大军,阵亡的一二品大员达20余名,川楚白莲教之乱是清朝转盛为衰的标志。而白莲教在起义之初没有被迅速平定,这和嘉庆帝用人反复无常有关,“用人不专,任而不信”。

黄维德版嘉庆帝
因为戴衢亨没有留下自评,所以关于他究竟在平定白莲教中起到什么作用,只能靠历史推测。《清史稿》说白莲教大部已在1802年被平定,而戴衢亨在当年的庆功宴上就被提拔为太子少保,世袭云骑尉。《皇朝政典举要》说戴衢亨“教匪戡定,厥功多焉”,但到底他有什么功劳,并不清楚。《清史稿》认为身为军机大臣的戴衢亨在参谋军机、提供后勤方面表现出色,“诸大将皆詟服之”,所以也就认定他在平定白莲教乱时做出了重要贡献。
1811年,戴衢亨病逝。在他死之后,戴家还有其叔戴均元、戴心亨维持,但戴家已经衰弱,到了道光时期,戴家完全破败,戴家老宅都被出售。戴衢亨和戴家的遭遇刚好反映了清朝后期由盛转衰的历史。
文史君说:
戴衢亨是清代最年轻的状元,也是最年轻的军机大臣。在嘉庆一朝,汉臣领袖初期就是文正公朱珪。在他死后,汉臣就以戴衢亨为首,戴衢亨的地位可想而知,但受王大藩案的影响,他却没有文章传世。戴衢亨的经历实际上从侧面反映出清朝文字狱的恐怖。
参考文献
1、周腊生:《清代状元奇谈》,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
2、朱福春:《乾嘉名臣戴衢亨研究》,苏州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北风烈马,蒙古征伐战10
第二次西征综述蒙古军的第二次西征在历史上及其著名,就是这次西征,蒙古军一举征服俄罗斯,匈牙利,德国,最后直接打到多瑙河,这次西征又叫长子西征,以拔都(成吉思汗长孙)和老将速不台(成吉思汗最著名的将领)领军。蒙古侵略欧洲又名长子西征,是蒙古帝国继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后的第二次大规模的西征(其后还有一次西征,由蒙哥汗之弟旭烈兀率领)。0000一口气看完五代之后晋11年历史
五代是中国历史上继唐朝以后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自公元907年唐朝梁王朱温逼迫唐哀帝李柷禅位、建立后梁起,至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陈桥兵变、以宋代周止,五代共历时53年,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王朝。今天要讲的后晋就是五代之一,建立于公元936年,亡于公元947年,国祚11年,传2世2帝。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后晋的历史。风尘讲历史2023-08-07 10:06:31
0000慈禧的真实照片,被美国博物馆收藏至今,原来这才是她真正模样
当我们提到清朝后期,人们心中莫过于最为引人关注的就是那位执政长达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她的名字和影响力,几乎成了清朝后期的代名词,负面的评价在公众舆论中铺天盖地。然而,除了对她的政治影响力,另一件同样引发广泛讨论和关注的事情是,她究竟是何许人?究竟怎样的一个女子,能在那些繁复而封闭的宫廷里,凭借自己的手腕和智慧,赢得了皇权的认同?她的真正面目是如何的?无风起念2023-07-27 20:49:07
0000周世宗和赵匡胤的成功,历史才是关键推手
文/子玉以禁军为主体颠覆了后周江山建立了大宋王朝,接着又成功操盘了削藩使大宋摆脱了五代藩镇反噬朝廷的恶性循环,赵匡胤的成功虽然是个人能力作用的结果,但更多还是历史的作用。历史的不断洗牌成就了赵匡胤的一家独大。唐中和二年(882)九月十七日,黄巢手下大将朱温作出了影响他人生的最大决定,背叛黄巢,投降唐朝。唐僖宗李儇拜朱温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并赐名“朱全忠”。紫网2023-10-15 14:06: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