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和赵匡胤的成功,历史才是关键推手

文 / 子玉
以禁军为主体颠覆了后周江山建立了大宋王朝,接着又成功操盘了削藩使大宋摆脱了五代藩镇反噬朝廷的恶性循环,赵匡胤的成功虽然是个人能力作用的结果,但更多还是历史的作用。
历史的不断洗牌成就了赵匡胤的一家独大。
唐中和二年(882)九月十七日,黄巢手下大将朱温作出了影响他人生的最大决定,背叛黄巢,投降唐朝。唐僖宗李儇拜朱温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并赐名“朱全忠”。
由于对黄巢的情况知根知底,朱温在平叛的过程中也就完全能够做到知己知彼,再加上和其他军阀的联合打击,黄巢很快就消失于历史舞台。朱温因功喜提“宣武军节度使”的头衔。
有了这个招牌,朱温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做大自己的蛋糕,还可以以平叛的名义不断地扩张自己的地盘。唐光启三年(887)五月初八,在边孝村之战中,朱温打败了中原地区最大的军阀秦宗权,将河南大部分州郡收入了自己囊中。
接着,朱温又通过控制魏博军、打败武宁军节度使时溥、兼并郓州的朱瑄将自己的蛋糕进一步做大。
此时的朱温在唐朝的军阀群体中显然是一家独大,虽然崛起时间比较晚,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他创业的速度和如今的体量。
而且,朱温宣武军的战斗力也在频繁的练兵过程中不断迭代,本来就是黄巢团队中的佼佼者,后来又通过大量的平叛和兼并战争进行筛选和淘汰,如今的宣武军全是精英。
907年三月二十七日,朱温正式建立了后梁王朝,改元开平。但因为朱友贞急于削藩导致魏博军入股了河东集团,结果造成了晋王李存勖马踏中原灭亡了后梁王朝。
923年十月初八,朱友贞在河东军兵临城下的绝境下让手下大将皇甫麟杀死了自己,第二天,河东军就进入了汴梁城。
河东集团入主中原不仅意味着中原王朝的改朝换代,更意味着朱温的宣武军和李克用的河东军在改朝换代的大动作下形成了合流。宣武军是在平叛和兼并周边藩镇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河东军也是从参与平定黄巢起义的战争中走过来的,并在与朱温、契丹以及河北军阀的不断博弈中被动成长,沙陀军威震天下。

▲沙陀军 图源/剧照
所以,宣武军和河东军合流的结果进一步强化了朝廷禁军的实力。
但由于藩镇的力量依旧强大,外重内轻仍然是事实,所以,朝廷还会面临被藩镇不断反噬的危局。
后唐清泰三年(936)十一月十二日,石敬瑭在契丹耶律德光的册封下于太原城外的柳林即皇帝位,二十七日,李从珂在玄武楼上自焚,二十九日,石敬瑭进入洛阳,开启了后晋王朝对于中原的统治。
是的,石敬瑭同时将素质过硬的河东军也带去了洛阳,朝廷禁军在改朝换代的动作中又完成了一次换血。
后晋王朝被契丹灭掉之后,由于契丹无力消化中原,加上耶律德光无力驾驭中原藩镇,所以不得不撤出了汴梁,中原王朝的皇权被河东节度使刘知远所填补。
同样,常年在一线和契丹角逐的河东军也被刘知远带去了汴梁,朝廷禁军在改朝换代的大事面前又是被动换血的节奏。
此时的中原王朝已经完全被历史惯性所控制,兵强马壮的藩镇一言不合就上演叫板朝廷的剧情,所以,每一任皇帝都不得不打削藩这张牌以让自己睡个好觉。
后汉乾祐三年(950)十一月十三日,后汉皇帝刘承祐发动了乾祐之变,在斩杀了王章、史弘肇等几位顾命大臣之后,刘承祐又进一步扩大了诛杀范围,将以枢密使身份坐镇邺都的郭威在汴梁的家属一并诛杀。
事情到了这一步,郭威只能走造反这一步。十五日,郭威以“清君侧”的名义率领大军杀向汴梁。
对比双方的实力,郭威是藩镇,能力和威望同时在线,而刘承祐只是吃了血缘的红利坐上了皇位,这在五代藩镇频繁叫板朝廷的大背景下军人群体大概率会选择跟随强者,抛弃刘承祐。
结果是,郭威一路走一路收编,队伍越滚越大,没有用多大力就干掉了刘承祐。
951年正月初五,郭威正式登基称帝建立了后周王朝。跟随郭威一同进入汴京的还有常年镇守邺都防御契丹的精锐。

▲郭威 图源/剧照
是的,禁军群体又完成了一次换血。
实事求是地说,中原王朝虽然频繁上演王朝更迭的戏份,但这其实也是在加快统一的进程。想想,外重内轻的局面要是长期存在,或者朝廷与藩镇始终保持均势,那么战乱的周期只能会被无限拉长,就像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一样。
而五代的每一次改朝换代基本都是最强藩镇对朝廷的颠覆,随着新的藩镇入主中原,其麾下的精锐也会自动补充进禁军系统。如此循环几次,外重内轻的局面就会慢慢得到改变,朝廷的实力逐渐反超藩镇。
而只有朝廷的禁军领跑藩镇时,五代的乱局才会被按下暂停键。
到了后周建立时,朝廷禁军已经在整体实力上碾压藩镇。高平之战后,周世宗柴荣又以裁汰冗员加强制度建设的改革进一步强化了禁军的实力。
为了彻底给藩镇反噬朝廷的乱局按下暂停键,周世宗又以强干弱枝的方式将藩镇的精锐不断补充进禁军系统。这其实和之前的操作是一样的:之前是靠战争的被动方式,如今是主动作为,目的都是将藩镇的精锐补充进禁军,强化禁军的实力。
结果只能是,禁军一家独大。那些年,世宗三征淮南、北征契丹的军事行动都是率领禁军完成的,而禁军也在频繁的练兵过程中加速成长。

▲周世宗 图源/剧照
但这也造成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谁如果掌控了禁军群体,谁就有可能再次导演改朝换代的动作,赵匡胤就是这么干的。
怎么说呢,要不是禁军的实力强于藩镇,赵匡胤即使占领了汴京也会面对藩镇的挑衅,这是想都不用想的事。
为了防止有人复制自己的剧本,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又对禁军进行了分化,既保持了禁军领先藩镇的事实,又不能让禁军的权力集中于个人之手。
同时,赵匡胤也利用禁军的优势地位继续推行周世宗强干弱枝的方案,不断削弱藩镇,强化禁军。
等到藩镇已经完全不是禁军的对手又被文官系统全面压制时,乱世也就结束了。
这么看的话,我们决不能将这种结果简单归结为周世宗、赵匡胤的功劳,真正的推手其实是历史这只手,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郭威都是配合演出人员。
而柴荣和赵匡胤只是迎合了历史的趋势收尾的角色而已。
所以,历史的进程我们决不能过于强化个人的作用,秦皇汉武都是演员。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和“在看”。谢谢!/推荐阅读:谁说周世宗没有忠臣?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吴三桂封平西王,为何还要反清?
1644年(明朝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缢死于煤山东麓一株老槐树上。吴三桂在李自成与皇太极之间作出选择,满清八旗入山海关,进占北京并定都于此。吴三桂,字长伯,少傅左总督祖大寿的外甥,锦州总兵吴襄之子。崇祯死时吴三桂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1645年(清朝顺治二年),清朝平李自成主力后,将吴三桂从前线调回,出镇锦州。紫网2023-10-16 11:00:260000导弹车因超载被扣押5小时,20枚核弹就在车上
冷战是20世纪下半叶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事件,美苏两大超级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达到了顶峰。双方在政治、军事和经济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全球范围内都笼罩在核战争可能爆发的阴影之下。双方为争夺全球霸权,疯狂打造核武器,并部署于世界各地,核武器的威胁使得世界处于一种极度危险的状态。喵妹畅谈2024-01-31 08:08:02
0000成吉思汗有一办法,让士兵从不饿肚子,日本也效仿,结果饿死5万
我们知道,蒙古骑兵是历史上的传奇存在。他们勇猛无畏,征战半个地球,并且创造出了许多被后人奉为经典的战绩。而成吉思汗作为蒙古骑兵里具有极高威望的统帅,不仅打出了大量的胜仗,还在行军途中想出了一种独特的解决士兵食物供应的方法,就算远征欧洲,也让他的部下从不饿肚子。喵妹畅谈2023-07-27 18:45:25
0000到底该给刘禅贴什么样的标签?
文/子玉准确来说,刘禅不是傻子,也不是昏君,而是庸主。至少,历史上的皇权与相权之争就没有发生在蜀汉,这就已经说明了刘禅是一个大局观很强的人。从秦朝开始,君权与相权就是一个长期的博弈过程——秦王嬴政和相邦吕不韦的斗争让整个秦国经历了一场地震,刀刀见血;汉惠帝刘盈面对与老爸刘邦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派们只能垂拱而治;汉宣帝对于霍光对汉帝国的全面渗透只能打碎牙和血吞,忍着...子玉史院2023-07-28 16:37:28
0000为何北京不叫“大北京”而上海却是“大上海”?
作者:刘宏宇有一则短视频,不知有多少人看过,是一个挺标致的年轻女子对镜头说:论面积,上海比不过北京;论人口,上海比不过重庆;论人均GDP,上海比不过鄂尔多斯;可只有“大上海”的说法而没有“大北京”、“大重庆”,好像只有上海当得起这个“大”字,为什么呢?写乎2023-07-29 13:59:5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