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话《三十六计》(四)
联话《三十六计》(四)
张项学
《三十六计》的第四套为混战计。这是在混乱局势条件下所用的计谋,包括: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伐虢六计。混战计的精髓就在于“混”,在实际运用中,表面上给人以“混”而实则非常的“清”,其目的就是让对手摸不着头脑,乱其心志,然后引诱其按自己的意图行事,从而克敌制胜。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原文】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意译】
不要和敌方硬拼,而要设法削弱其气势,这就是《周易履》卦山说的以柔克刚的办法。
【联话】
遇强敌曹公用计,避锐躲先,烧粮断后,止沸抽薪成战例;
过天险晋帝惑虞,重金弱志,美色乱心,赚关借道树威名。
第二十计 :浑水摸鱼
【原文】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意译]
乘着敌人内部混乱,利用他还是弱小而没有主见,他随从我,像人随着天时吃饭、休息一样。
【联话】
搅浑水以成乱局,空气薄稀,波光昏暗,此际摸鱼频得手;
造战机须定良谋,蜀收南郡,唐败契丹,斯招取胜尽传名。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原文】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上蛊。
【意译】
保存阵地原形,保持原有的声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我方却暗中转移主力,打击别处的敌人。这就是《周易蛊》卦中“巽而止,蛊”所说的道理。
【联话】
三十六计之金蝉脱壳(21)
看大局随时而变,精锐已归,旌旗不动,巧留假象犹惑敌;
动心机制胜以奇,木人退敌,白服出围,善用良谋自成名。
注::诸葛亮卒于军,司马懿追焉,姜维依诸葛之嘱,立木人与车上,反旗鸣鼓,若向懿者,司马懿看到诸葛亮大惊,立即撤兵。檀道济被围,乃命军士悉甲,身自(白)服乘舆徐出外围,魏惧有伏,不敢逼,乃归。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原文】
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意译】
对弱小的敌人,要加以包围、歼灭。对付垂死挣扎的敌人,如果让他逃脱之后又穷追远赶,那是很不利的。这是从《周易剥》卦“剥,不利有攸往”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联话】
欲关门先要开门,铺排假象,引诱贪人,既来口袋怎堪去;
能得势必居优势,秦战长平,汉驱大漠,善用良谋总是赢。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原文】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意译】
凡是受到地理形势的限制时,攻击附近的敌方,就有利;攻击远隔的敌方,就有害。根据《周易睽》卦中“上火下泽”相违的道理,应采用远交近攻的方法。
【联话】
不识时良策难行,近邻辽灭,远贼金来,大宋江山丟半壁;
能料事雄图自展,先破魏韩,再收齐楚,强秦声誉载千秋。
注:
错误运用远交近攻导致亡国的教训,北宋皇帝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联金灭辽”,想讨回燕云十六州,结果是,灭辽后的金军长驱南下,有了靖康之耻,幸有长江天堑,宋朝总算保住半壁江山南宋末年,又搞“远交近攻”,派使者与新兴的蒙古结盟,夹攻金国,金国倒是灭了,蒙古军队也长驱直入,宋朝彻底灭亡。
正确运用案例。秦始皇坚持“远交近攻”之策,远交齐楚,首先攻下韩、魏,然后又从两翼进兵,攻破赵、燕,统一北方;攻破楚国,平定南方。最后灭齐,终于实现了统一中国的愿望。
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
【原文】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意译】
处在两个大国中间的小国,当敌方为使它屈服而威胁它时,我方要立刻出兵援助。对处于困境的国家,如果只是表示口头支持是不能取得小国的信任的。这是从《周易困》卦“困,有言不信”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联话】
亡唇怎感齿寒,贪财灭己,毁约害人,虚设雄关成一憾;
借道竟为范例,美女惑心,珍珠迷眼,巧行妙计得双赢。
注: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欲灭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晋国用美玉和宝马买通虞国。虞国背弃与虢国的盟约,放晋军过关讨伐虢国。晋灭虢后,回师就灭了虞国。由此产生三个成语,唇齿相依、唇亡齿寒、假虞灭国。
悠雲作于拾叶斋
2023/07/09
相关链接:
联话三十六计(三)
七七诗忆卢沟月
小暑天热诗也热
我喜欢的宋词(1)
赠人玫瑰自留香(六)
十二花田 || 婉婉_Ivy || 不愁雾锁蟾辉隐,肯信风归云翳开——癸卯年夏七律小集(上)
不愁雾锁蟾辉隐,肯信风归云翳开七律【七律】心之光(其一·次韵周志彬老师、夜阑风静诗姐)检点行囊独往来,浮生素履染烟埃。不愁雾锁蟾辉隐,肯信风归云翳开。披卷欣然访金屋,修禅恬澹慕莲台。但教方寸灯常照,尘路茫茫亦适哉。(其二)一盏冰壶一寸身,烟埃勤拂始无尘。萧然欣见云间月,如许轻描笔底春。闻法知缘修定慧,抄经习静戒贪嗔。六根时惑愚痴我,幸得心灯常指津。紫网2023-10-13 15:43:520000杜甫七律《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二首》读记
杜甫七律《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二首》读记(小河西)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罗者久取竟未能得,王以为毛骨有异他鹰,恐腊后春生鶱飞避暖,劲翮思秋之甚,眇不可见,请余赋诗雪飞玉立尽清秋,不惜奇毛恣远游。在野只教心力破,干人何事网罗求?一生自猎知无敌,百中争能耻下韝。鹏碍九天须却避,兔藏三穴莫深忧。黑鹰不省人间有,度海疑从北极来。正翮抟风超紫塞,立冬几夜宿阳台。“百代文宗”韩愈八首诗作,首首经典,值得收藏学习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苏轼称其为“文起八代之衰”。韩愈的诗文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被广泛选入教材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表达了他对于勤奋与懈怠、成功与失败的见解,成为激励无数人奋发向上的动力源泉。人间幸福是清欢2024-02-28 10:05:53
0000杜甫五律《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读记
杜甫五律《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读记(小河西)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别之澧朗江城秋日落,山鬼闭门中。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赤眉犹世乱,青眼只途穷。传语桃源客,人今出处同。这首诗作于永泰二年(766)或大历二年(767)秋天,时杜甫客居夔州。侍御四舅:名不详。杜甫四舅要到澧州、朗州去,路经夔州,杜甫以此诗相赠。夏天的雨,洗尽人间暑
物道君语:谁听懂了雨,雨就落在谁心上。最近龙舟雨不绝,无论早晨还是深夜,想下就下,震耳欲聋,连雨滴都是急促的,带着攻击力,很有它的脾性。雨从何而来?拆解这个“雨”字,就很形象。横是天,其下半包围为苍穹,云雾从中升腾,化为点点滴滴的雨。一说到雨,我们就想到春雨微微、夏雨疾疾、秋雨潇潇、冬雨凄清,各有况味。随季节、时间、地点的不同,落在不同的景物上,而有各自的性格。雅轩书屋图书馆2023-07-31 08:32:3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