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2382

杜甫五律《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读记

小河西小河西2023-07-30 08:17:280

杜甫五律《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读记

(小河西)

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别之澧朗

江城秋日落,山鬼闭门中。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

赤眉犹世乱,青眼只途穷。传语桃源客,人今出处同。

这首诗作于永泰二年(766)或大历二年(767)秋天,时杜甫客居夔州。侍御四舅:名不详。杜甫四舅要到澧州、朗州去,路经夔州,杜甫以此诗相赠。

澧(lǐ)朗:澧州和朗州。(今均隶常德市。)《旧唐书-地理志》江南西道:“澧州。下。隋澧阳郡。…乾元元年复为澧州。天宝初,割属山南东道。”“朗州。下。隋武陵郡。…乾元元年复为朗州。天宝初,割属山南东道。”

山鬼:山精。《永嘉郡记》(南朝宋-郑缉之):“安固县有山鬼,形体如人而一脚,裁长一尺许,好啖盐,伐木人盐辄偷将去。不甚畏人,人亦不敢犯,犯之即不利也。喜于山涧中取食蟹。”《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杜甫):“山鬼独一脚,蝮蛇长如树。”《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杜甫):“卧病识山鬼,为农知地形。”

行李:行旅;行旅者。《胡笳十八拍》(汉-蔡琰):“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赠苏四徯》(杜甫):“别离已五年,尚在行李中。”

诛茅:铲除茅草;引申为结庐安居。《卜居》(屈原):“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楠树为风雨所拔叹》(杜甫):“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仿佛闻寒蝉。”

赤眉:指汉末以樊崇为首的起义军(以赤色涂眉为标志)。《汉书-王莽传下》:“赤眉樊崇等众数十万人入关,立刘盆子,称尊号。”

青眼:典“青白眼”。《晋书-阮籍列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青眼表示喜爱或尊重。白眼表示轻视或憎恶。《赠韦穆十八》(唐-王维):“与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

途穷:典“阮籍哭”。《三国志-王粲传》阮籍:“闻步兵校尉缺,厨多美酒,营人善酿酒,求为校尉,遂纵酒昏酣,遗落世事。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乃叹曰:'时无英才,使竖子成名乎!’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敬赠郑谏议十韵》(杜甫):“君见途穷哭,宜忧阮步兵。”

桃源客:典“桃花源”。《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大意:江边夔城秋日正落,因为山鬼俺闭门家中。四舅行旅途中淹留夔州,来到茅屋拜访老翁。世道仍像赤眉乱世,俺像阮籍一样青眼途穷。到武陵郡请向捕鱼人传个话,如今的人们隐居或者出仕都相同。

这首诗首联时间地点。江城秋天日落时分,因为山鬼早早闭门。次联四舅来访。四舅旅途中淹留夔州,此时来茅屋拜访。(自称老翁,四舅或相对年轻。)三联上句是大背景,仍然“世乱”。下句是己况。像阮籍一样青眼也像阮籍一样途穷。末联表达情绪。“出处”有“出仕和退隐”的意思。请告诉桃花源的住客,如今进不进桃花源都一样、出仕还是隐退都是一种选择。顺便点题“别之澧朗”。(四舅所往之地朗州即武陵郡,捕鱼人发现并迷失桃花源的地方。)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