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启示录007:看着没用的东西可能有大用
导读好朋友惠子,说自己是一棵没用的大树,庄子会有什么反应?庄子讲的无何有之乡到底在哪里?木匠认为不成材的大树,庄子为什么认为有大用?为什么说太多的人都活成了庄子讲的野猫和黄鼠狼?为什么放下别人的眼光和期待非常重要?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我们今天一起来精读庄子《逍遥游》篇的最后一个小故事,还是庄子和他好朋友惠子之间的对话。01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惠子对庄子说:我那里有一棵大树,别人都管他叫樗树,也就是一种臭椿树。它的树干上长满了疙疙嗒嗒的大瘤子,木匠根本没有办法在树干上用绳墨来取直。它的那些树枝呢,也都长得歪曲扭八的,曲里拐弯,根本不合木匠圆规和角尺取材的要求。它就这样一直生长在路旁,木匠们从旁边经过,看都懒得看一眼。现在你老兄讲出来的这些言论呢,也一样是大而无用的,大家都像木匠不理那棵大树一样,懒得理你了。02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03庄子说:你老兄难道没见过那些野猫和黄鼠狼吗?低下自己的身体,匍匐在地面上,专门等着那些出来觅食、活动的小动物。他们跑来跑去,上蹿下跳,光顾着捕食而忘掉了危险,结果怎么样呢?小动物没抓着,自己却踩中了猎人设的机关,在罗网中丢掉了性命。咱们再来说说一头大牦牛,这头牦牛的身体实在是太大了,就像天边的云一样。按理说,它长得已经足够大了,本领已经足够大了,但是却不会去捉老鼠。现在你老兄有这么一棵大树,却愁它没有用,为什么不把它栽种到一个似乎什么都没有的非现实的地方呢?为什么不把它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之中呢?你可以悠哉悠哉地在树旁转悠,也可以逍遥自在地躺在树下休息。你的大树也再不会遭到刀斧的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伤害到它。就算它看起来没有什么用处,自己又有什么必要为此而感到困惑和痛苦呢?04老实说,读完了这一段文字,我又不厚道地笑出声来。这位惠施先生是学富五车,口才闻名于世,又当上了魏国的宰相,总想劝劝自己那位在他看起来不太着调的朋友庄周。第一次用大葫芦打比方,委婉地劝说,旁敲侧击。这位朋友不仅不领情,还反过来挖苦自己,这口气真是有点咽不下去,想办法也得找补回来。这不又来做庄周先生的思想工作,这回也不怎么拐弯抹角了,直接就说庄子是一颗大而无用的树,根本不成才。05庄子一看惠施不长记性,不甘心,又来挑战。干脆把对方说成是野猫和黄鼠狼,目光短浅,只见眼前小利,看不见隐藏的大风险,最后把命都给搭进去。体型巨大的牦牛不会抓老鼠,不能因此否认他比黄鼠狼更大。而且明确地告诉惠子,不是那棵树没有用,是你没有用,是你没有用树的格局和智慧。你的眼界太短浅了,看不见你自己那颗大树的真正大用。惠施先生这一次又没有占到便宜,应该会比较郁闷。06但是我们读懂了这段文字之后,就会发现,庄子是在说惠子,但本质上也在敲打今天的我们。2020年7月28日精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写了一些心得,放在这一讲的结尾,跟大家一起分享。对于一棵树来说,有了人们所认同的大用,就意味着鲜活生命的终结。站在树的立场上看,没有人认同的可用之处,才是最好的,这样才能长久的活下去,能够自然而然,能够尽享天年。人生追求别人的认可,追求有用之用,看似风光,但实际上伤了自己的天性,无法做到自然和自在,生命被外力所束缚。就如同长得笔直粗壮的大树,因为笔直和粗壮被工匠们盯上,被刀斧砍断,因为所谓的优秀而丢掉了自己最可贵的生命。人间之人,又有多少是在追求有用之用,追求匠人们的青睐而扭曲了自己的本性,丢掉了性命。想要获得自在,结果呢更不自在,想要长命百岁,可是却早早地归西。上串下跳的黄鼠狼,何尝不是名利场中那些貌似聪明左右逢源的小人呢?能遮盖天空云气的牦牛,何尝不是那些表面伟大风光,成就卓著而又有难言之隐,把普通人都可以有的小幸福给弄丢了的呢?07人最终还是要活在自己内心深处,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何有之乡”才是真正的“广莫之野”。放下别人的眼光和期待,简单平静地活着,可以比出人头地好一万倍。不摆脱对外物的攀缘和执着,人是找不到自在逍遥之所的。真正的自在、逍遥,只能靠自己从内在获得。惠子无疑是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就像今天媒体上那些金光闪闪的商界精英一样。但是,在庄子这样的得道之人看来,他们还在对外物进行分别和攀援。自己生命的评价,自己生命的感受,完全被外物所掌控。而庄子,他已经能够对外物不分别、不取舍、不好恶,能够将自己生命的能量收回到生命的内在,能够生活在一个不被别人所掌控的、空灵自在的心境之中。08庄子是理解惠子的,而惠子是不理解庄子的,尽管他们是最要好的朋友。我们看到太多的职场精英、官场精英、商场精英,升职目的达到了,权力是拥有了,结果可能健康没了,自由没了,甚至是生命都没了。就像庄子讲的野猫和黄鼠狼一样,在去抓那只小老鼠的时候,自己却成了别人的猎物。

《时间唯物主义:过去的、历史的顺序是相对的,而不是板上钉钉、绝对不变的!》一一关于时间秩序相对性的科学猜想之一
编者注:当代时间唯物主义和时间物理学理论认为,时间本体、时间实体、时间关系具有6大物理特性:1,时间的同时性、同步性一一狭义相对论2,时间的持续性、绵延性一一狭义相对论3,时间的秩序性、先后性一一广义相对论4,时间的历史性、序列性一一广义相对论5,时间的经典性、M实在性一一信息量子狭义相对论6,时间的量子性、h常数性一一信息量子狭义相对论薛宝钗真的不喜欢花儿粉儿吗?当然不是,原因令人难以置信
紫网2023-10-16 10:00:400000袭人被踢得吐血,为什么不敢光明正大求医?她在怕什么?
贾府的丫鬟婆子,都有公费医疗,正如柳五儿说的:“便是请大夫吃药,也省了家里的钱”。省了家里的钱,用的是谁的钱?当然是贾府的钱。袭人被宝玉一脚踢在肋上,晚上吐血,宝玉着急,“即刻便要叫人烫黄酒,要山羊血、黎洞丸来”,却被袭人阻止,劝宝玉“明儿打发小子问问王太医去,弄点子药吃吃就好了”,还特别强调要“人不知鬼不觉的”。她为什么怕人知道?栖鸿看红楼2024-02-24 10:10:37
0000《水浒传》里,杨雄杀妻的真相是什么?
作者:赵心放《水浒》有个故事叫“杨雄杀妻”,讲的是蓟州刽子手杨雄的妻子潘巧云与报恩寺的和尚裴如海勾搭上了,被杨雄的结拜兄弟石秀发现,嫉恶如仇的石秀设计杀死了裴如海,帮杨雄查明了真像,杨雄杀了潘巧云,拜把兄弟两人一起投奔梁山泊。从表面上看,这完全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故事,实际呢?内幕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一)杨雄早已戴上绿帽子紫网2023-10-15 09:00:410000写出《苔》的他,还有一首诗罕为人知,轻狂之态古今鲜有人敌
他以一首《苔》为后世熟知,一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成为了励志名篇。生活在阴暗潮湿之处的苔藓,尽管没有阳光的照耀,但那如米粒般大小的苔花,竟然也能像牡丹一样盛开。这朗朗上口的朴实诗句,就像一股温暖的清流,滋润了无数人的心田。可是您知道吗?写出如此清新脱俗小诗的袁枚,还有一首佳作与其风格截然相反,甚至一反淡然清雅的常态,反而充斥着浓郁的张扬之姿。雪忆柔2023-07-29 10:04:3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