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七律《秋兴八首其八》读记
杜甫七律《秋兴八首其八》读记
(小河西)
秋兴八首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皇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此诗作于永泰二年(766)秋。时杜甫客居夔州西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皇枝。
昆吾:地名。在长安南,靠终南山,汉属上林苑。《羽猎赋》(汉-扬雄):“武帝广开上林,东南至宜春、鼎胡、御宿、昆吾。”
御宿:御宿川。汉宫苑名。《三辅黄图-苑囿》卷4:“御宿苑.在长安城南御宿川中,汉武帝为离宫别馆,禁御,人不得入。往来游观,止宿其中。故曰御宿。”“《汉书元后传》:'夏游御宿,鄂杜之间。’颜师古注云:'御宿苑在长安城南,今之御宿川是也。’”《帝王所居篇》(梁-张正见):“长杨飞玉辇,御宿徙金舆。”
紫阁峰:终南山峰名。《游城南记》(宋-张礼):“圭峰紫阁在(终南山)祠之西,圭峰下有草堂寺。唐僧宗密所居,因号圭峰禅师。紫阁之阴即渼陂。”《游城东王驸马亭》(唐-陆畅):“城外无尘水间松,秋天木落见山容。共寻萧史江亭去,一望终南紫阁峰。”《因假归白阁西草堂》(唐-岑参):“雷声傍太白,雨在八九峰。东望白阁云,半入紫阁松。“
渼陂:水名。《长安志》卷15鄠县:“渼陂在县西五里,出终南山诸谷,合朝公泉为陂。《十道志》曰:有五味陂,陂鱼甚美,因误名之。本属奉天。又《说文》曰:渼陂在京兆鄠县,其周一十四里,北流入涝水。”《过渼陂怀旧》(唐-韦庄):“渼陂可是当时事,紫阁空余旧日烟。”
鹦鹉:《鹦鹉洲》(唐-李白):“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鹦鹉》(杜甫):“鹦鹉含愁思,聪明忆别离。”
凤凰栖梧桐:《卷阿》(诗经):“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běng)萋萋,雍雍喈喈(jiē)。”《庄子-秋水篇》:“南方有鸟,其名为鹓(yuān)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鹓雏也是一种凤凰。)《猛虎行》(魏-曹丕):“梧桐攀凤翼。”《汉高庙赛神诗》(梁-萧纲):“白云苍梧去,丹凤咸阳来。”《赠益府群官.(唐-卢照邻):“常思稻粱遇,愿栖梧桐树。”《鸳鸯篇》(唐-陈子昂):“凤凰起丹穴,独向梧桐枝。鸿雁来紫塞,空忆稻粱肥。”
大意:昆吾、御宿自然蜿蜒绵延,紫阁峰的倒影进入渼陂。地产香稻,鹦鹉可食香稻余粒;地多碧梧,凤凰可栖身梧桐老枝。(正常语序:“鹦鹉啄香稻余粒,凤皇栖碧梧老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拾翠:拾取翠鸟羽毛;指妇女游春。《洛神赋》(魏-曹植):“或采明珠或拾翠羽。”《闲居有作》(唐-吴融):“踏青堤上烟多绿,拾翠江边月更明。”
相问:互相赠送。《礼记-杂记下》:“相问也,既封而退。”郑玄注:“相问,尝相惠遗也。”《国风-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仙侣:春游伴侣。典“仙侣同舟”。《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士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更移:移动。《结客少年场行》(北周-庾信):“隔花遥劝酒,就水更移床。”
彩笔:五彩之笔;喻指华美艳丽的文笔。典“五色笔”。《诗品》(梁-钟嵘):"初,(江)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pú)。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授之。而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
气象:景象;气度。《题龟峰山》(唐-李世民):“乾坤造化有神功,胜地安然气象雄。”《送陵州路使君赴任》(杜甫):“佩刀成气象,行盖出风尘。”干气象:或指天宝九载(750)上《三大礼赋》,得到玄宗赞赏事。
吟望:吟诗远望。对应组诗其一:“每依北斗望京华。”
大意:佳人游春采摘花草相互赠送,伙伴游船到了晚上位置更移。俺的文章也曾轰动京城受皇帝赞赏,而今却只能回忆往事吟诵诗文白首低垂。
此组诗“其八”。此诗忆长安周边。首联出现四个地名:昆吾、御宿、紫阁峰、渼陂,皆长安胜景。次联写长安周边物产。盛产香稻,鹦鹉都是吃香稻。盛产梧桐,凤凰专栖凤凰老枝。物产珍贵丰富。三联写长安周边春游。春游时,佳人在山间采花相送;朋友在湖上荡舟,夜深不归。风景特美特别适合浪漫。前三联一个意思:长安周边原来是个好地方。末联转回自己,在这个地方自己也曾风光一时,甚至感动皇上,可惜现在只能北望吟诗白头低垂。组诗“其四”中“有所思”的“第四思”:回忆长安周边胜景。周边更美。美不胜收。最后还是感叹一声。
本组诗以秋起兴。前三首皆有秋景。诗的主旨在“其一”中点出:“孤舟一系故园心”。“其四”是本诗重要的枢纽。从“秋江冷”转到“故国平居有所思”。从“其五”开始,分别回忆大明宫、曲江池、昆明池和长安周边。后四首写景写的是长安景,想象之景,有想象的过去的美好之景,也有想象的安史之乱后的荒凉之景。每首的结联对表达主旨都很重要。这是一首精心构思的杰作。
中诗协陕西创作部第52期作品选录
一、律诗残腊(步韵宋代欧阳修)杨淑琴(陕西)梅妆送腊独登台,柳眼临池半洗开。雪净江山青白见,春随锣鼓绿红来。千行喜报有心醉,满脸波纹无计摧。岁月薄情人渐老,银丝难比柏松才。残腊顾志兵冬君着意赴春台,我与南山相向开。万树梨花寻胜去,一窗风月过湖来。经中得字明师说,殿内焚香鬓发摧。入静观心如是住,取闲诗赋愧非才。腊梅李永丰(西安)雪地冰天我独陈,盈枝怒放长精神。中诗协2024-02-17 11:06:50
0000杜甫七绝《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读记
杜甫七绝《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读记(小河西)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大贤为政即多闻,刺史真符不必分。尚有西郊诸葛庙,卧龙无首对江濆。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时杜甫居夔州。元稹《书剑》:还记得当初的梦想吗?
人们常以“书剑”代指文武理想,当诗人回忆往事时,“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便慨叹理想成空。当唐代诗人忆起理想抱负之时,在感慨之余,他写下了《书剑》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渝工剑刃皆欧冶,巴吏书踪尽子云。唯我心知有来处,泊船黄草夜思君。紫网2023-10-16 17:17:190000她比吕后淫乱,比武则天残忍,给情人写下一首诗,最后14字温柔得让人想哭
公元528年,北魏在一片腥风血雨中完成了权力的交割。权臣尔朱荣对皇帝官员进行大肆屠杀,史称“河阴之变”。在历史上,提起这场变乱,始终绕不开一个女子。她就是北魏胡太后。她像武后般残忍,杀害亲生儿子,却写下一首动人情诗,感情真挚,温柔得让人想哭。《杨白花歌》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闱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紫网2023-10-16 16:27:5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