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律学知识的分享-2023年5月5日
昨天我们讲到,“绝句”这个名字是来自晋南北朝文人的联句活动的。但这种五言四句的诗体,唐初还不叫“绝句”。叫什么呢?叫“五言二韵诗"。为什么叫“五言二韵诗”呢?因为每首诗只有第二句和第四句押韵。四个五言句,押两个韵,所以叫作“五言二韵诗”。后来,第一句也可以入韵。但多数只有二韵,所以仍然叫“五言二韵诗”。虽然第一句也可以入韵了,但第三句是绝对不许入韵的。第三句不入韵,是这个诗体的严格规定,没有商量的馀地。关于绝句的知识,暂时就讲到这里。现在讲四声和平仄。我们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唐宋时期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到现在,南方有许多方言,如苏州话,老派上海话等,还保留着平上去入四声。但大多数北方话没有了入声,原来的入声字改读平声或上声或去声。平上去入,叫四声。平声的声音可以平平的展开,而上去入三声都不能。唐朝人发现这点不同处,就把上去入归为一类,称为“仄声”,平声则独自为一类,还叫“平声”。一句诗,一首诗,如果平仄搭配得好,读起来就带音乐性。举个五言二韵诗的平仄搭配的例子: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这叫做“调(tiáo)声”,把平仄调匀。平仄调匀,合乎声律,吟诵就跟唱歌似的好听。有许多老先生,诵读文言诗文时,入声字读入声,平上去三声字则用文读,以为这样读,平仄就对了,归韵就对了。其实仍然是错误的,因为这并不是读书音。有人用昆曲唱蒋捷《虞美人》。其下片开头二韵是: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下”与“也”押上声马韵,读书音,下念上声xiǎ,也念上声yě。非常和谐。但唱昆曲的人,用文读音唱,“下”是去声xià,“也”是上声yě。和谐的变为不和谐了。我举个例子,说明这些老先生都搞错了。我自己开头也这样,走了弯路。复活读书音,并不是很容易的工作。
轻轻松松读《老子》(二)
《老子》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唯弗居,是以不去。译文: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的时候,丑的观念就产生了;人都明白善之所以为善的时候,就显露出了不善的一面。秋雨堂2023-07-29 17:06:09
0000《道德经》不同版本有很多差异,如何选择?
每天写一篇原创文章的第3年133天写作目的:帮助更多的人提升智慧市面上有传言:《道德经》有900余处改动,近200句意思大变。比如,《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中,有的版本是“大器晚成”,有的版本是“大器免成”,“晚”和“免”差了一个字,感觉意思完全不同了。有人会告诉你:“大器晚成”说明,只要你自强不息奋斗,哪怕起点晚了一些,还是会成功的。经典老人言,句句都是大智慧
1、发烟不落人,敬酒不越人。2、吃饭不抖腿,筷子不指人。3、夹菜不起身,当众不剔牙。4、咀嚼不说话,饮酒不失态。5、近邻不可断,远亲不可疏。6、喜事不送伞,寿辰不送烟。7、男以妻为室,妻以夫为家。8、女人是根绳,捆住一家人。9、等破才是衣,到老才是妻。10、两口子怄气,妯娌们看戏。11、三天两头吵,夫妻难到老。12、家有一贤妻,夫不招横事。13、万般铜钱臭,神佛也镀金。新用户598785ER2023-07-27 19:50:47
0000《阳货篇》17.1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17.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注释】▲阳货:阳虎,字货,春秋时鲁国人,季孙氏家臣。季桓子年幼,季孙氏大权操控于阳虎之手,进而掌控鲁国政权。《季氏篇》16.2“陪臣执国命”指的就是阳虎。莫远忧的图书馆2023-07-30 15:11:49
0000道德经40:反者道之动!老子为啥强调“反”?给我们4个重要启示
【本章提要】本章经旨,乃是言天地有无相生之妙,皆是大道反覆动用之机也,人能知此反复之理而修之,可以出有入无,与大道同其动用矣。【经典注译】1.【反者道之动】译:道的运动是循环的。▲“反”的内涵、途径有哪些?带给我们4个重要启示!A.相反对立与循环往复。紫网2023-10-15 11:22: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