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淡如临诸家山水【明四家】
1427年,沈周生于苏州。
此后大概一百多年,
以沈周为首的明四家引领文艺风流数代不歇,
此四人,便是:
第一代的沈周、
晚一辈的文徵明和唐寅、
更晚一辈的仇英。


▲临沈周《青园图》(19x188厘米)

▲临沈周《盆菊幽赏图》(23x86厘米)
1470年,苏州城诞生了两个婴儿,
一个叫文徵明,一个叫唐寅。
文徵明出身于官宦家庭,其父文林与沈周有交往,
文徵明很早就折服于沈周的人品与才华,
故拜于门下,向其学画。

草堂高卧日西曛,
瀑水溪烟渺不分。
应与楚人歌白雪,
无须陶令赋停云。
——遂初题
▲临文徵明《绿阴草堂图》(58x29厘米)


临水轩窗白竹扉,
书声何处催人归。
诸峰沈碧余帆影,
一客荷锄咏采薇。
——遂初题
▲临文徵明《浒溪草堂图》(26x142厘米)

▲临文徵明《云壑观泉图》
文徵明一直活到九十岁。
继沈周之后,成为吴中文人的文艺领袖。
与他同年生的唐寅,平生遭遇却是堪伤。
唐寅生长于小康商人之家,
因为天生才气颖拔,
被文林、祝允明提携带入吴中文人圈,
性情与经历却与好友文徵明极为不同。
1499年,唐寅以乡试第一的辉煌身份进京赶考,
不慎卷入科考案,被削去功名,
最后带着锒铛入狱的痛苦记忆回到吴中,
画下《骑驴归思图》。

身归不若觅心归,
消隐繁星白月微。
溪水急流山愈寂,
一时枫叶落长衣。
——遂初题
▲临唐寅《骑驴归思图》(77x37厘米)
科考案十余年后,唐寅差点又卷入宁王谋反案,
九死一生、装疯卖傻的唐寅从江西脱身回到苏州后,
为王宠兄弟画了《溪山渔隐图》。




兰舟桂浆觅鲈莼,
元亮归来自在身。
有友开轩何所待,
四时山色素心人。
——遂初题
▲临唐寅《溪山渔隐图》(29x351厘米)
波折的命运无法让唐寅象沈周和文徵明那样
保有内心的闲逸一角。
唐寅学画,未拜在沈周门下,却拜在周臣门下。
周臣所传承的院体派风格,
来自残山剩水的南宋时期,
本就怀着倔强和不甘、带着愤怒和反抗,
这大约便是唐寅的宿命。
周臣还有一个弟子叫仇英。
仇英既是沈周的师兄弟,也是文徵明的忘年交。
1527年,文徵明从北京辞官回家,决意从此隐居不出,
他修筑玉磐山房,又种上梧桐两株,
仇英应王宠之请,带着虔敬的心思,
一笔一划、一枝一叶,
为文徵明画下工致的《梧竹书堂图》。

轩窗四面山无恙,
此地年年竹自青。
晚照晨晖光漫转,
虫声莺语我能听。
——遂初题
▲临仇英《梧竹书堂图》(148x57厘米)

▲临仇英《枫溪垂钓图》(127x38厘米)有人说过,明朝,是离我们最近的朝代。
此话,是说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那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很多接近今人。事实上我们今天的所谓“生活美学”,很多便传承自明代。
他们探梅,吃茶,采青梅,打桂花,赏枫叶,独自行到幽僻的角落,或者和三五好友跑去西山东山太湖边登山放舟,闲常日子里有无穷乐趣,明人画里,也常常随手记录下这些日常里感知到的快活——明人的画,较前代少了些高山大川,添了些人间烟火。明四家之后,文徵明的曾孙文震亨写了一部十二卷的《长物志》,“长物”,即是身外余物,里面所记,多是与性命、传道这些大事无关的闲事和趣事。
仔细品读明四家的图和跋,便可知晓这样的闲心和意趣,来自何处。阅读链接:任淡如临诸家山水【宋元部分】
老祖宗留下来的老规矩
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手不扶碗穷一世,弯腰抖腿霉一生。伸手不打笑脸人,开口不骂送礼人。不能用手指人,不能斜眼看人。再穷不卖看家狗,再差不杀下蛋鸡。再穷不能坑朋友,再富不能忘恩人。左手带金,右手带银,背后教妻,当面教子。左手倒茶,右手倒酒,茶满欺人,酒满敬人。站不倚门,话不高声,行不中道,立不中闷,饱不洗头,饿不洗澡。衣服不能烧,枕头不能坐,银钱不外露。000011月8日立冬,老人说今年立冬和往年大不同,具有3个特点,咋回事?
11月8日立冬,老人说今年立冬和往年大不同,具有3个特点,咋回事?在11月8日,也就是下周的星期三,又将要迎来另外一个重要的节气。那就是24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中国春节,这七种“旧风俗”几乎全消失了,您还知道多少?
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文化传统的盛大节日,历久弥新。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曾经在春节期间盛行的风俗习惯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这些消失的风俗,或许是因社会进步、生活方式改变而自然淘汰,或许是因文化传承的断裂而淡出人们的记忆。今天,让我们一起追溯那些渐渐远去的春节旧风俗,共同回忆那段充满温情的历史。这七种“旧风俗”几乎全消失了,您还知道多少?简食记2024-03-06 16:10:17
0000公孙大娘,一个盛世的传说
公元712年,李隆基登基,兴“开元之治”,大唐王朝掀启华丽的篇章。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长河中,王朝由兴而衰的历程,很神奇的,竟与一个女子的人生轨迹相重叠。这个人,是公孙大娘。她是王朝盛世的一个传说,但,也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人。壹公孙大娘在历史上第一次亮相,是开元五年(717年)。帮她掀开人生大幕的不是别人,是“诗圣”杜甫。菊斋2023-07-28 13:31:4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