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10句名言,言简意赅,值得学习收藏!
《明史》,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共三百三十二卷,记载了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
当然,明朝的历史,不是明朝时期编撰的,而是在清朝顺治二年,政府专门设立明史馆编撰的。这部历史编撰得体,材料翔实,文字简洁,是一部水平较高的史书。
一、己不自信,何以信于人?——《明史.卷四十九》
简评:人首先要有自信,才有他信,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如何能让别人相信自己呢?
二、一时宠利有尽,千秋青史难欺。——《明史.卷一百三十三》
简评:一时的恩宠和利禄,都是有限的,早晚都有完结的时候。一时的蒙混过关,不会长久,改变不了历史公正的记述。

三、高筑墙,广积粮。——《明史.卷二十四》
简评:一个国家,城墙要建筑得高高的,粮食要储备得多多的,这样才能有备无患,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枉己者不能直人,忘亲者不能忠君。——《明史.卷六十七》
简评:如果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自己的言行都不端正,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行为端正呢?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又怎么会忠诚于君主呢?
五、幸灾不仁,乘危不武。——《明史.卷一百三十六》
简评:幸灾乐祸,看到别人遭遇灾祸时,自己却非常高兴,这是没有仁义之心的体现;趁着别人处于危难之时,就去攻击他,这是没有武德的体现。

六、居高位者易骄,处佚乐者易侈。——《明史.卷二十四》
简评:身处高位的人,容易傲慢自大;悠闲安乐的人,容易生活奢侈。
七、所谓敬天者,不独严而有礼,当有其实。——《明史.卷三》
简评:敬畏上天,不仅仅是在态度和形式上恭顺守礼,还要发自内心地真诚恭敬。
八、生则尽力,死则死耳。——《明史.卷二十》
简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要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

九、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明史.卷四十九》
简评:君子有三件值得可惜的事情:一、一辈子都没学到点有用的东西;二、一天无所事事,浪费时间;三、名声败坏。
十、君子不以冥冥堕行。——《明史.卷三十七》
简评:即使世风日下,道德败坏,君子也不能因此随波逐流,不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举止。
安徽这座宝藏小城,承包了中国人的“养生”自由
一位亳州人的一生中,不知道要经历多少个纠正自己家乡名字的时刻——这也怪不得我们外地人没文化,生僻字“亳”(bo,二声)与我们常见的“毫”的区别,其实只是一个短短的横。也正是因为这个极易被认错的地名,亳州甚至被戏称为“中国最狡猾的城市”……涡河穿过亳州城。摄影/石耀臣地道风物2024-02-03 10:07:58
0000闲话邢台峡谷群
紫网2023-10-16 17:23:040000从早上就开始喝酒?这可能是全国最豪放的早餐
早上的这顿酒,也太丰盛了吧!你喝过“早酒”吗?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可你到b站、抖音上搜一搜,随手拉一个视频出来都是十几万、上百万的播放量——这种清早起来几盏小酒、一桌酒菜的悠闲一餐,已经在许多人悄然不觉时吸引得一群年轻人羡慕连连,甚至特意跑到早酒盛行的湖北、川渝等地去打卡体验。早酒,不仅是酒哦。摄影/苏丹卿地道风物2023-07-30 17:18:11
0000中国博物馆第一大省份,不是河南,也不是陕西!
在刚刚过去的暑期,全国各大博物馆纷纷爆满,文博方向的旅行无疑成为了时下热门的选择。俗话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陕西与山西这两座文物大省,向来是中国历史在物质层面的担当与头牌。但若要论及博物馆,这一让我们能够窥见文物本源的橱窗,在全国范围内名列翘楚的却是:山东紫网2023-10-15 16:00:18000040件有损“阴德”的事,看看你中了几条?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下面这40件事,有损阴德,看看你中了几条?1、以恶为能做了恶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以为自己很能干,有本事。2、忍作残害缺乏慈悲怜悯之心,忍心去做那些伤人害物的事情。3、阴贼良善用阴谋诡计,去加害那些忠厚善良的人。4、诳诸无识谎言欺骗那些没有知识、经验的人,让他们信以为真,上当受骗。5、攻讦宗亲一声佛号一声心2023-07-29 14:12:1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