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对联选萃:事体顺时为物理,人情安处是天机(下)
清代文人梁同书(1723-1815)有这样一副墨迹:
事体顺时为物理,人情安处是天机。

今天接着看下联“人情安处是天机”。这一句的大意是——人和人交道,关键是要互相理解,把各方的利益、面子都照顾到了,大家自然会心安情平。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洞察人性的“天机”呀~
萨达姆这个人,大家都熟悉吧。好像干的坏事不少,是一个残酷的独裁者~
但是,据他被关押在美国坎贝尔堡军营时、看护他的美国士兵讲,萨达姆非常和蔼亲善,让他们很感动。万维钢老师讲过这样一段话:
萨达姆被处决,十二个看护他的士兵中、有人得了创伤后应激障碍。他们都知道萨达姆是坏人,应该恨他,但他们恨不起来。有个士兵说萨达姆就像爷爷一样,怀念跟他在一起的每个夜晚。
你说这是不是很神奇。萨达姆绝对不是好人,但他有一种特殊的魅力。那不是领导力,而是近乎一种超能力,能让每一个接触他的人感受到他的爱。成功的独裁者绝不是那种咋咋呼呼、让所有人都怕他的人,开玩笑,连身边人都笼络不住、你还搞什么政治?

当然了,这是萨达姆失势后的事。当年人家当总统时,下面的人,要想时时获得青睐,也绝非易事。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伺候得舒服了,可能会得到巨大的利益;但一不小心,也有可能自身难保。
萧何能听人劝告、小心谨慎地处理好和刘邦的君臣关系,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且看《史记·萧相国世家》中的几段:
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於是何从其计,汉王大悦。
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语在淮阴事中。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於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原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如陈豨时。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馀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汙?上心乃安。”于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悦。
大家看这三段,萧何长期在大后方做大总管,身在前线的刘邦、难免会不放心。于是,萧何听人劝、吃饱饭,先是把子弟送到前线、跟刘邦一起打仗,相当于去做人质;接着是辞退刘邦的封赏、把家产都送给刘邦做军费;再接着是“贱贳shì贷”欺负老百姓,激起老百姓的怨恨……,而刘邦前后三次的反应,则是“汉王大悦”、“高帝乃大喜”、“上乃大悦”~
仔细看萧何这三次做法,先是送子弟做人质,这是自求无人可依;接着是倾家财充军费,这是自求无财可恃;最后是侵民田激民愤,这是自求无德可凭……三者联系起来,就是在人上、财上、德上,将自己彻底孤立~
皇帝就喜欢这样的人——只有一心尽忠的能力,而绝无一丝造反的实力……
说到这里,不得不感叹太史公这笔法呀,真可谓——神妙独到秋毫颠、写尽人心万般曲~
对于萧何这位老前辈,郭子仪、韩世忠、曾国藩等人都学得不错,都得长保富贵、安然终老。而像岳飞、年羹尧这样的人,虽然能耐很大,但太不通“人情”的“天机”了,一味逞才使气,不顾皇帝感受,最终落得个自身难保。

青花笔筒
郭子仪祝寿图
当然了,虽说“伴君如伴虎”,但历史上也有“驯虎”的绝顶高手。
像伺候明英宗的太监王振,不管捅了多大娄子,不管大臣甚至太皇太后多么反对,英宗就是离不了他。虽然英宗在土木堡被瓦剌所擒、也和他关系不小,他也死于当时的乱军之中。但英宗复辟后,还是很想念他——又是给他用香木雕像,又是给他建旌忠祠堂……大家看,王振这是多么洞察“人情”的“天机”呀~
当然了,说“人情安处是天机”没错,但真理的反面、往往也是真理,“人情”的“不安”处,往往也隐藏着“天机”。
比如对于敌人,他“不安”的地方,正是我们制服他的“七寸”。战场上得不到的,别想在谈判桌上得到。所谓真正的“安”,往往是各方在角力中、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
像当年的抗美援朝,打出了东北亚长期的和平;对越自卫反击,打出了东南亚几十年的安宁。虽然两次战争都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值了——。对于敌人,就要敢于斗争,就要让他在“不安”中慢慢变“安”~
国家如此,个人也一样。单位里的办公室政治,家里的婆媳夫妻关系,都差不多。要想少受委屈,嘿嘿,都得“斗争”……
司马迁尝言:“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
如此说来,所谓“人情安处”的“天机”,大概就是“可爱”与“可怕”之间的微妙平衡吧~

中文形容词大全1000个
看:瞥、睁眼、闲眼、瞪眼、眨眼、乍看、窥看、窥视、察看、观看、观察、洞察、视察、瞻望、瞻顾、顾盼、相觑、一瞥、凝视、张望、遥望、凝望、眺望、远眺、仰望、鸟瞰、俯瞰、俯眺、俯视、怒视、注视、窥视、斜视、脾视、乜视、端视、端量、瞥见、蒙眬、迷离、昏眩、瞪瞪、眈眈、巴望。楹帖过眼录278 王福厂(22)
楹帖过眼录278王福厂(22)书弇山居士集宋人陈三聘满江红、韩淲浣溪沙词句。云色远连平野尽;夕阳回照断霞飞。书张寒松司马集方履篯、沈豫句,以应丽江先生法家之属即希正掔。翰落碎金,词翾明縠;怀如霁月,行埒秋霜。书邵岑斋集宋人词句于春住楼。艳菊留金,江天重九;谿桃张绿,籢月初三。疆村老人集句篆应德馨先生法家之属即希正掔。金镜澂文,玉衡考耀;书楹绩学,经笥诒谋。甲骨文演义“樂”字(上):通过对古籍汉字的解读,破解华夏远古文明密码
汉字「乐」在《汉字字源》中的解释。汉字「樂」字形演变字源演变。据阿域考证,上面的解释说甲骨文字形上像鼓,存在误解。中国最早的音乐源于古琴,所以乐字构造一定与琴有关,也就是乐来自丝弦。据史料可推断至少有四千多年以上的历史,有“神农作琴。”、“昔伏羲氏作琴。”、“昔者舜作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等的记载,所以说古琴基本贯穿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紫网2023-10-13 15:49:190004书房对联选萃:待其酒力醒茶烟歇,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清代学者杨沂孙(1812-1881)有这样一副墨迹:待其酒力醒茶烟歇,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这幅墨迹的小字款识,也雅致可观,兹录如下:光绪庚辰七月十二夜,月色入户,花影过墙,卧不成睡,因起焚香,涤砚书此,时已漏下十刻矣。这一联写得极为惬意。上联“待其酒力醒茶烟歇”,出自宋代王禹偁chēng(954-1001)的《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流水春风的小馆2023-07-29 08:40:56
0000寡妇出上联“一人一碗一口锅”,秀才对出下联,寡妇听后决定嫁人
中国的对联文化博大精深,是一种特殊的文字形式,言简意赅、对仗工整,一切精髓都在玄妙的汉字之中,形式多样颇具趣味性。-1-我国古代第一才女李清照守寡后,有很多仰慕她的人前来提亲,李清照深知这些人,有的是仰慕她的才名,有的是觊觎她的家财,所以她出了一副上联刁难这些人,还说谁能对出下联,便嫁他为妻。紫网2023-10-15 09:32:5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