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荷花香满湖——咏季夏古诗词赏析(一)

六月荷花香满湖
——咏季夏古诗词赏析(一)
川
雪
夏至过后,就是盛夏,进入农历六月,就是季夏。在咏季夏的古诗词中,暴雨、消暑和赏荷,是其主要内容。
在咏季夏荷花的诗词中,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十分有名。诗中对季夏西湖荷花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深情留念: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了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则造句大气。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色彩鲜明。
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荷花荷叶相互映衬,各显其美。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赠荷花》,赞美了荷叶荷花相互照映的美感: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这是一篇有深刻思想内容的诗。我国民间长期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这首七言古诗,形象地表现了和这谚语相似的可贵思想。
诗的前两句写花与叶的两种不同的命运。总写花的万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讲到花和叶,人们一般总把它们分别看待,对花,欣赏不已、关怀备至;而对叶,则不屑一顾。于是,花入金盆,精心呵护,浇水浴日,不厌其繁;叶呢,则不闻不问,任其凋落,萎而入土,化作尘埃。
由此,再隆重推出荷叶荷花的情谊:碧绿的荷叶,由刚刚露出尖尖角,慢慢地卷舒伸展;而粉红的荷花,则由似箭的花苞渐渐地绽开、怒放,它们开合伸卷,出于自然,摇曳多姿,尽态极妍,叶映花红,花衬叶绿,其景其境,美不胜收。
诗人由衷地赞叹:“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他多么希望,花红叶翠,久盛不衰,直到翠减红褪,依然光彩照人。通过这样的描绘,我们看到,荷花真的不同一般,它们的花叶同荣同衰,坚贞不渝,于众花中独树一帜,表现出自己的独特风韵。
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赞美高洁脱俗、不媚于世的卓然自立的品格。但这首诗,却咏了荷叶“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这首诗语言通俗浅近,寓意明显,表现直露,节奏明快,与李商隐很多诗歌的含蓄婉曲不同,体现了他诗歌风格的多样性。

北宋大诗人苏轼的《莲》,写出了泛舟西湖品尝莲子的高兴心情:
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诗的意思是:城中有人挑着担子在卖莲房,比不上我们去西湖泛舟郊游玩赏。在荷丛中随即攀折荷花,剥出莲蓬内的莲子,那莲子有着露水的风味,月色的清香。
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对莲花、莲子的喜爱之情,反映了诗人不以官场失意为意的恬淡闲适的心境。语言质朴自然,比喻新颖生动。“露为风味月为香”,“露”是什么“风味”?“月”是什么“香”?谁也不知道。但“露”在视觉上是晶莹湿润的,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的;而“月”在视觉上是皎洁的,或者是淡雅朦胧的。用视觉形象来形容味觉和嗅觉形象,这在修辞上叫“通感”。用“露”和“月”来形容莲子的风味和香气,似乎不合情理,但这种形容却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无穷的回味。

清朝诗人陈璨的《曲院风荷》,生动描绘了季夏时节杭州西湖曲院风荷的荷花美景:
六月荷花香满湖, 红衣绿扇映清波。
木兰舟上如花女, 采得莲房爱子多。
曲院风荷,位于杭州西湖西侧,岳飞庙前面。南宋时,此有一座官家酿酒的作坊,取金沙涧的溪水造曲酒,闻名国内。附近的池塘种有菱荷,每当夏日风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因名“曲院风荷”。曲院风荷,是以观荷为主题。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
诗中描绘了季夏荷塘的动人美景。六月荷花开满了小湖,花香传遍四周,粉色的荷花和绿色的荷叶与清澈的湖水相映成辉。木兰舟上美丽如花的采莲女们摇曳生姿,荡着小舟采得莲子,满载而归。
【董穴】二二部位:反后绝穴 、三肩三穴、 灵骨、大白穴 、手六白穴、腕顺二穴 、三叉三穴
编者按董景昌,原籍山东省平度市人,早年从军,随著国民政府撤退来台湾,台湾医学家,台湾著名针灸师,是董氏奇穴的创始者。董氏奇穴分布于全身,区分为十二个部位:手指部位称一一部位;手掌部位称二二部位;小臂部位称三三部位;大臂部位称四四部位;足趾部位为五五部位;足掌部位称六六部位;小腿部位称七七部位;大腿部位称八八部位;耳朵部位称九九部位;头面部位称十十部位。除以上十个部位外,尚有前胸及后背部位。清荷文苑2023-08-08 17:35:42
00014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
赏析/严勇、音频/张佳译文圣人治理国家,观察民风民俗,因之制定法律,就会大治。研究国情,抓住根本,才能因地制宜。赏析这是战国时期商鞅讲“观俗立法”和“察国事本”的一句话。“观俗立法”和“察国事本”,告诉我们商鞅变法讲究的就是务实、客观、科学、接地气。他没有脱离实际而变法,而是根据国情、民俗需要而变法。所以,法律不能一成不变,要配合国情作相应调整。新用户3167a8id2023-08-11 17:56:26
0000『绝句采珠』雨洗尘烟万象新,青幽粟穗喜盈人。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绝句采珠』第884期组稿:黄梅桃苏颖制图:王淑梅绝句采珠作品辑录蜘蛛作者/古木无阳角落亦无风,八爪横行阡陌中。位在高悬频撒网,辖区猎物赖飞虫。晨练即景作者/王曰敏朵朵浮云映碧天,茵茵芳草拂珠妍。枝头小鸟如相问,婉转轻音伴我翩。夏蝉作者/东方泽华枝头联唱梦难休,啼尽红尘恨与愁。他日寻得高就处,也学孔子写春秋。诗摘词选2023-08-06 17:32:43
0000古诗词日历 | 苏轼《行香子·述怀》
译文、赏析/严勇、音频/张佳译文清新的夜晚,没有尘滓,美丽的月光,皎洁如银。斟酒时,必须把杯斟满。功名利禄,如幻泡影,何苦劳神费力。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如电光石火,如浮生暂寄。虽满腹文章,却得不到重用,壮志难酬。姑且保持一种快乐与天真的生活态度和境界吧。什么时候可以归隐山林,作个闲人。“我”追求的快乐啊,很简单,有琴可弹,有酒可饮,有云作伴,就足够了。注释新用户3167a8id2023-07-31 10:50:50
0000一天一首古诗词 | 大暑古诗词,陆游《苦热》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苦热》陆游〔宋代〕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石涧寒泉空有梦,冰壶团扇欲无功。余威向晚犹堪畏,浴罢斜阳满野红。▲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译文新用户3167a8id2023-08-07 11:18:4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