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诗词赏析-55
作者:潘长宏
2023年7月12日
【作者简介】书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曹先生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富贵风流的生活 。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作者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作者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

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作者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作者移居北京西郊后,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
一把辛酸泪浸透了满纸的荒唐言,曹雪芹手中握了一卷一梦千古的红楼,眉宇间隐约有一丝远古的悲凉。待红楼轰然倒下,梦醒而碎,青灯古佛的云空未必空,随经文诉出曹雪芹满腔幽怨。 红楼无梦,只余梦影残痕......
【《红楼梦》诗词-贾巧姐判词-原文-55】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红楼梦》诗词-贾巧姐判词-译文-55】
失去了权势,就不要再说从前的地位如何高贵;家业败落,就不要再提起亲朋好友关系如何亲密。只因救济过刘姥姥,终是得到这位贵人的帮忙。
【《红楼梦》诗词-贾巧姐判词-解析-55】
巧姐是《红楼梦》中十二金钗正册一员,为王熙凤的独生女。她本是锦衣玉食的公府千金,因家族败落,舅父坑害,被卖到妓院。多亏当年王熙凤对刘姥姥的小小恩惠,反让刘姥姥成为救助她脱离苦海的大恩人。书中第四十一回写巧姐和板儿交换柚子和佛手的情节,预示了巧姐和板儿的未来。刘姥姥的外孙板儿是一个农家的孩子,将来也是从事农业生产,而判词前“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也暗示了巧姐的最后结局是与板儿结为夫妇,做一名勤苦操劳、艰辛度日的农妇。

这首判词前面两句“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的意思是贾府失势以后,贾巧姐被“狠舅奸兄”所出卖。后两句“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的意思是因为贾巧姐的母亲王熙凤曾经接济过乡下老太刘姥姥,刘姥姥知恩图报,搭救贾巧姐跳出火坑。判词中的“巧”语意双关,既指贾巧姐的名字,也含有“凑巧”遇到恩人之意。
古诗词日历 | 李白《题元丹丘山居》
译文、赏析/严勇、音频/张佳译文友人元丹丘,居住在嵩山脚下、颍水岸上的颍阳山居,自是因为喜爱山林丘壑之美。美好的青春,独卧空林,自由自在,就算到了日上三竿也照睡不误。松风清除襟袖中过多的欲望;石潭清洗心耳中的污浊。羡慕你啊,远离尘世,没有纷扰,沉醉云霞,终日高枕无忧。注释紫网2023-10-15 12:48:320000杜甫五律《闻惠二过东溪特一送》读记
杜甫五律《闻惠二过东溪特一送》读记(小河西)闻惠二过东溪特一送惠子白驹瘦,归溪唯病身。皇天无老眼,空谷滞斯人。崖蜜松花熟,山杯竹叶新。柴门了无事,黄绮未称臣。这首诗作于大历二年(767)春(松花熟),时杜甫客居夔州。惠二:名不详。东溪:或指夔州东瀼(今草堂河)。【参见《杜甫五律<卜居>读记》。】时杜甫或居赤岬,惠二要去东瀼之东,杜甫以此诗相送。古诗词日历 | 高启《梅花九首·其一》
译文、赏析/严勇、音频/张佳译文梅花这样高洁的花,只应天上才有,不知是谁将它放到江南,使其处处可见。大雪满山,梅花如一位隐士独卧其中;月光朗照,它又像一位美人独舞。寒冬时,它依傍着萧瑟竹子的稀疏的影子;初春时,又盖住了一片又一片苔藓的青草之香。自从南朝诗人何逊创作了《咏早梅》佳作后,就没有人能比得上,它寂寞守了这许多年,又开了几回,又有多少人懂它?注释新用户3167a8id2024-02-07 16:06:48
0001大暑诗词||芙蓉出水赞声连,拨动高温大暑弦。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大暑二十四节气大暑诗词今日大暑大暑作者/王曰敏大暑熏风酷,萤虫卵化频。田间蛙鼓唳,叶底蟀狂呻。树盛冠如伞,苗丰雨似银。烹茶除燥热,落笔染画新。大暑作者/古沙绿柳午后凉茶饮,难熬暑热煎。思荷哗暴雨,响竹跳清泉。蕉叶晞朝露,窗声乱暮蝉。芸芸劳动者,衫湿几人怜。大暑书怀(步韵杜甫《旅夜书怀》)作者/黄叶树诗摘词选2023-08-07 12:02:21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