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如何做到舒服躺平?
人物那篇《一个人可以废物到什么程度?》让我对“废物”,这个在内卷不休成功至上时代如排泄物一般令人厌恶唾弃的边缘物种发生挥之不去的好奇。
废物,即无用之物,不产生使用价值,对社会发展毫无贡献,不挣钱,不消费,不纳税,不供养国家、政府和父母,完全背离公民义务和伦理秩序,丧失社会属性,只吃喝拉撒睡,和动物无甚区别。
当然,以上定义和判断,是从社会维系大局观视角出发得出,去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对每颗螺丝钉的强行打压和冰冷限制。
选择做栋梁还是废物,假如人真的可以选择,那不该属于个人自由吗?既然是个人自由,为什么选择废物就要承担那么大的社会压力?简直比栋梁还要耐扛。
中国古代对隐士其实是很待见的,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等乱世,出世入世可以自由切换,渔樵耕读一直是士大夫心目中桃花源般心之所向。
不过,孟老夫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古人的记录虽然浪漫,但大抵多是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的自我开解。
就拿战国时期的庄子来说吧,他老人家一辈子翻来覆去琢磨辨析最多的,就是“有用”“无用”。都选择躺平做方外之人,却还揪住方内俗事不放,是闲的蛋疼没事儿找事儿吗?
当然不是,庄子之所以花那么多时间辨析“无用之用”,恰恰是因为“有用”才是主流价值观,“躺平”在那个时代同样会遭遇以孟子惠施等积极分子为代表的冷嘲热讽嗤之以鼻。
庄子要想舒服躺平,就必须在思想和心灵上克服消解从小就被强行灌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君子素养及家国情怀。
为此,他化身史上最强编剧,通过一个又一个寓言故事和辩论场景,巧妙揭露“人间不值得,“有用”不可取。
比如,在《人间世》,他就编出颜回欲走出陋巷,入仕辅佐君王,却遭遇孔子阻拦并成功劝退的神对话。
如今看来,这段对话中的颜回和孔子,很可能都是庄子本人。
颜回一生甘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乐的是什么?当然不是粗茶淡饭,而是对学问知识的追求。
庄子和颜回一样,毕生也在追求真知真理真宰,光实现这个愿望就足以苦累一世,哪里还有时间争名夺利勾心斗角。
这也是为何他将惠施的魏国宰相之位比作猫头鹰手里的死老鼠,将楚国的宰执邀约视为早晚要被杀献祭的蠢牲牛。
细读庄子七万言,可以真切看到他在出世入世、有用无用之间无数次来回摇摆、试探、推演并最终得到自洽的漫长征程。
邢夫人打了王善保家的一顿,探春认为是掩人耳目,到底是真是假?
王善保家的在抄检大观园时上蹿下跳,表演过火,被探春一巴掌糊在脸上。第二天,探春就派人打听后续,听到的消息是“王善保家的挨了一顿打,大太太嗔着他多事”。尤氏李纨都认为这个处分正确合理:“这倒也是正理。”但是探春不肯相信:“这种掩饰谁不会作!且再瞧就是了。”栖鸿看红楼2024-02-01 10:10:18
0000成年人的觉醒,都是苦日子里熬出来的
前几天结识了一位宝妈,她说对我这篇文章《觉醒开悟要跨过的3道坎》很有共鸣,还转发了她的朋友圈。她曾经是一个全职宝妈,但是对家庭的付出,并没有得到老公理解尊重,这刺激了她的觉醒,后来她工作有了经济收入,亲密关系反而改善了。她跟我说的这句话“一个人永远背负不了另一个人的人生”,给我印象很深,她现在每天努力挣钱,很有冲劲能量满满。陈小杰读书2024-02-24 08:08:36
0000害死黛玉、逼走宝玉、使得宝钗孤守的金玉良缘,真是一着好棋吗?
不是好棋。是万般无奈下的聊胜于无。首先,“金玉良缘”并不是什么阴谋的结果。事实上贾政贾母王夫人,无一例外,是希望宝玉好,希望宝玉读书上进、振兴家业。没有一个人希望宝玉娶一个不喜欢的媳妇,“看着糟心,走了放心”,同床异梦过一辈子。——除非是赵姨娘贾环。他们不希望宝玉好,不过他们的能力太有限,做不了主。紫网2023-10-15 10:49:590000贾母米饭不够吃背后的真相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贾母留尤氏吃饭,“伺候添饭的手内捧着一碗下人的米饭”,“老太太的饭完了”,于是引出很多读者的感慨:看哪,贾府穷了,连饭都不够吃的了!贾府的败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故事正式展开之前,就通过冷子兴之口,介绍“如今这宁荣二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但由于元春封妃带来的红利,我们看到的八十回的大部分,仍旧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似的繁华热闹。栖鸿看红楼2023-07-28 16:19:51
0000钱学森36岁没结婚,妹妹给他介绍女朋友,他却说:要不你嫁给我吧
1947年,钱学森从美国回到国内。36岁的他已经当了麻省理工的教授,但却迟迟没有结婚成家,这可急坏了家里人。钱学英张罗着给哥哥介绍女朋友,没想到他却说:“要不你跟我去美国,你嫁给我吧!”钱学英原名“蒋英”,是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的女儿。虽然她和钱学森没有血缘关系,但却是他如假包换的“妹妹”。两人的缘分,还要从父亲一辈说起。晓读夜话2023-07-29 09:40:5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