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坟三年不立碑,立碑不出三代人”,老祖宗的说法,立碑啥讲究

“新坟三年不立碑,立碑不出三代人”,老祖宗的说法,立碑啥讲究
和国外一些国家相比,我们华夏对“丧葬文化”是非常重视的。由于“死者为大”的原因,所以来丧葬文化也比较繁琐,分别有以下几种仪式组成:
1,停尸;2,报丧;3,吊唁;4,入殓;5,哭丧;6,下葬;7,守孝;8,立碑等等。
所以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直到立碑完成,才完成整个丧葬仪式,当然在古时候这需要三年的时间。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丧葬仪式也简化了很多,但是对于立碑,却有很深的文化习俗。比如《礼记·檀弓上》对于立碑是这样记载的:“古者墓而不坟。”
所以一些俗语说的也是关于立碑的典故,比如这一句:“新坟三年不立碑,立碑不出三代人”,那么这句话是啥意思呢?有没有道理呢,我来说一下:


为什么要立碑:
立碑是我们华夏的传统文化,在西周以前,是没有墓碑的,而人去世后就是随便找一个墓穴给埋了。
但是到了后来,出现了祭祀文化,所以古人们为了便于寻找先祖的坟墓,就在坟墓旁边立石头,木杆来标记,并刻上死者的出生年月,姓名,而为了也是墓碑的雏形。
但是到了后来,特别是汉朝时期,人们就发明了墓碑,并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来,并延续到了今天。
所以到了现在,立碑的意义基本上是有以下几点原因:
1,便于后人寻找墓地。
2,对先祖的一种思念和纪念之意。
3,对自己也是一种感情上的安慰。
4,民间里的一些传统文化,比如“地理”学的文化影响等等。


“新坟三年不立碑,立碑不出三代人”的意思:
为什么新坟三年不立碑:
在农村里,有这样一个民间习俗,就是先人在逝去的时候,三年之内是不能立碑的。否则的话,不仅会被外人笑话,也被家族的老人所责备,那么为什么如此讲究呢?其实主要原因有几点:
1,传统的民间文化所致。
在古时候,丧葬文化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孝道文化,更为重中之重。
因此在古时候的封建社会里,如果家中父母去世,作为孩子的,会有三年的守孝传统。
那时候,不管是平民百姓,或者是朝廷大员,只要家中有事,都会放下国事,回家守孝三年。
比如明朝的宰相张居正,清朝的一品大员曾国藩,也是按照回家“守孝三年”的传统孝道执行,三年之内不能参与朝政,除非皇帝亲自下圣旨,让他们回朝廷复命。
在古时候一品大员都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平民老百姓了,所以在古时候因为守孝三年的原因,所以在三年之内是不能立碑的。


2,古人眼中的一些“地理堪舆”文化。
当然,除了上述的孝道文化之外,由于古时候科技文化限制,一些人也是信奉“地理堪舆”的,也就是民间里说的“风水”。
关于“风水”,从现在来看自然是很迷信的事情,而我国也起破除了“风水”,并崇尚科学,但是在古时候,一些古人还是相信这一些的。
比如说流传下来的俗语“穷不改门,富不迁坟”,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在古人的传统观念中,阴宅也就是坟墓,关系着后世的磁场和气场。
所以老祖宗三年之内不立碑的目的,也是为了检验家族的兴旺,如果家族兴盛,自然在三年之后可以立碑了。
不过来说,老祖宗认为的这一些,也不过是迷信的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所以我们也要破除才行。
但是从科学角度来看,其实这坟墓就和阳宅的地基一样,三年也是检验地基的一种方式,如果坟墓因为别的原因塌陷了,那么墓碑也会因此而倒的,这样也就不好了。


为什么立碑不出三代人:
其实这句话也很好理解,就是在立碑之后,其上面的名字,不能刻上三代人之外。
比如说,曾祖父去世以后,祖父要给曾祖父立碑,那么在立碑的过程中,这要刻上祖父,父亲,以及自己的名字,而这样就称为三代人。
但是如果是自己的孩子,这就出了三代人范畴了,所以是不能在墓碑上刻上他的名字了,当然三代以外也是不能立碑的。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老祖宗认为,墓碑不出三代人,这只不过是一句古老的禁忌罢了,但是在古时候,却被人们奉行。其主要原因是这样的:
①从亲情上来考虑:
在古时候,讲究的是血缘关系,也讲究的是三世同堂,所以祖父、父母、自己之间的关系是最亲近的。
虽然曾祖父也是一家人,但是当孙子在爷爷,和老爷爷两者之间选择的时候,无一例外的都会选择自己的爷爷,而不是老爷爷。
②从血缘上考虑:
除此之外从血缘上考虑来说,老祖宗认为三代之内的血缘关系才是正统的。
因为在古时候,无论是皇室或者是贵族,都会选择三代之内的人作为自己的接班人。比如说朱元璋在选择自己接班人的时候,他优先会选择自己的长孙,而不是选择其他皇子也是这个原因。
所以来说,这句“立碑不出三代人”的意义也是,从传统的风俗习惯来来说,也是对家族长远发展的考虑而设立的,这样可以保证家族和宗族的血脉传承。


③从“风生水起”的角度来说。
在俗语中,就有“扫墓莫过三代”的说法,其意思是说,后代在扫墓的时候,重点要扫三代之内的坟墓。
至于这也是为什么,或者是因为老祖宗说的“一代管三代”的说法。意思是三代之内的磁场是很强的,三代之外的磁场就弱化了。
这和一个家族一样,作为爷爷、作为父母的,对于自己的儿孙,也是有偏向的,如果是三代之外,那么就没有这种情况了。
所以一些老人认为,立碑不出三代人或许是这种原因吧。
通过上述来说,其实“新坟三年不立碑,立碑不出三代人”,从老祖宗的角度来说,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俗语已经过时了,所以在立碑的时候,也要与日俱进才行。
什么是“修行人”?
无论是在电视里,还是在小说里,我们经常听说“修行人”这三个字。一听到这三个字,我们往往都会觉得很神秘,觉得这些人肯定是一些世外高人。其实不然,修行人并不神秘,只是一个名称而已。修行人不一定是出家人,也不一定隐居在深山老林,也不一定就有什么特异功能,会看相算命什么的。真正的修行人,其实就是普通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修行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别人心目中那个高深莫测的世外高人。紫网2023-10-14 15:16:360000贵州凯里罗汉山,一家神秘的三线军工企业,依旧在创造辉煌
一九六四年,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局势紧张,我国面临着来自南北战争的威胁。为了防止可能的入侵,举全国之力将东北、沿海等重工业的机器和设备,转移到内陆相对较隐蔽的山沟或偏远地区,这是一场盛大的自强运动,史称三线建设。1965年1月23日,国家第四机械工业部根据“三线”建设规划,成立贵州地区基本建设筹建处,同年4月,正式命名为0八三筹备处。Loading692024-03-11 10:06:25
0000庄子:不一样的心态,不一样的人生
、林清玄说:“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人活一世,其实活的就是一个心境,尤其是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什么样的心境就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正如有句话所说:“悲观者埋怨刮风,乐观者静候风变,现实者调整风向。”无论当下的我们,处于何种人生状态,期待都能从悲观走向乐观,最后认清现实,并最终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01京博国学2023-07-30 10:35:20
000045岁富翁为永葆青春,用17岁儿子的血给自己换血:感觉自己像18岁
艺述史官方原创养生不代表返老还童01近段时间,美国一名45岁的亿万富翁,为了永葆18岁,竟然用17岁儿子的血为自己换血。此事一经报道,瞬间掀起了轩然大波。这名富翁名叫布莱恩·布莱恩,他靠软件开发发家致富,身价接近50亿美元。他疯狂追求“青春永驻”,甚至每年花2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300万左右)用于保持身体机能。新用户6516h3hB2023-07-30 12:36:16
0000俗话说的“吃豆腐”,跟占便宜有啥关系?正经人真做不出来!
艺述史官方原创“吃豆腐”是一个带有民俗俚语色彩的词,通常提起这个词的时候表达的不是我们平时要吃的那个豆腐,这里指的是男人占女人便宜的意思。相传啊,汉代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一经问世就成了老百姓的流行吃食,当时长安街上有对夫妻开了家豆腐店,丈夫半夜起来磨豆腐,白天则由妻子进行售卖,老板娘长得非常漂亮,皮肤也跟豆腐似的滑嫩柔软,于是大家就给她取了个外号,叫“豆腐西施”。新用户6516h3hB2024-02-06 17:12:5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