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寡民的泰国,为啥在近代没有沦为列强殖民地? | 循迹晓讲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三喵先生
策划:三喵先生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0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近代亚洲名义上能保持独立的国家只有三个,一个是日本,一个是中国,还有一个就是泰国。日本和中国能保持独立,也都好理解,毕竟中国太大,日本太强么。可是,小小的泰国怎么也能保持独立呢?
有人说这是因为一系列的机缘巧合,但除了外部因素之外,更重要的还是泰国当时国王的选择,面对实力雄厚的西方势力,泰国的两代国君不是一味拒绝,而是主动拥抱西方文明,借此为自己的国家赢得了独立的地位,那么这中间有什么故事?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东南亚,中南半岛上的泰国一枝独秀
位于越南和马来亚之间的泰国,在古代被称为暹罗,曾经一度也是大清的朝贡国。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不断地在东南亚开拓殖民地,印度缅甸归了英国,而越南柬埔寨归了法国。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暹罗就会成为下一个西方殖民者的目标。
此时的暹罗还是一个相对封闭专制的国家,而王室对国家的前景是浑然不知。不过,暹罗国王拉玛三世的弟弟此时在泰国和周边云游,亲眼看到了西方文明的强大,虽然在名义上讲暹罗有事,宗主国大清就应该施以援手,但大清自己都已经在鸦片战争中被揍成了那副德行,指望自身难保的他们拯救暹罗实在是不可取,唯一的自救之路就是学习西方,发奋图强。
到1850年代,拉玛三世暴毙,他的弟弟即位,史称拉玛四世。

◇ 身穿清朝官服的拉玛四世画像

◇ 身穿西方服饰的拉玛四世
按照过去的规矩,暹罗国王即位,必须派使节跟大清汇报让皇帝册封,拉玛四世也这么做了,可是当时大清闹太平天国,暹罗使节根本没办法到京城,这给了拉玛四世机会,他随即就发布了一个布告,数落大清对暹罗的不仁不义,暹罗给大清朝贡尽职尽责,可是很多次国家危难,大清都不作为,这样的朝贡关系不要也罢,暹罗以后要独立自主地和各国进行外交,跟其他国家平起平坐,再也不看大清的脸色了。
这事要放在康乾时期,这叫大逆不道,肯定会被招来虽远必诛的待遇,但当时清朝自身都难保,也对暹罗的做法无可奈何,于是,暹罗借此机会摆脱了大清附庸的地位。
与此同时,面对西方势力,拉玛四世选择合作的态度,而且他看准暹罗自立的关键就在于利用英法的矛盾,英法之间,英国的实力明显强于法国,所以暹罗在外交上毫不犹豫倒向英国,以此换来英国的支持。

◇ 《鲍林条约》
拉玛四世管这个叫“竹子”策略,就像竹子随风倒一样,跟着最强的英国就对了。所以,他主动跟当时的英国香港总督鲍林签订条约,开放港口与英国进行贸易。当时英国有动过主意去殖民暹罗,但他们的殖民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贸易赚钱,看到暹罗如此配合自己,也就慢慢打消了殖民暹罗的念头。
当然,想要让西方接纳暹罗,很重要的一点是让他们看到暹罗的价值,不但在贸易上可以是伙伴,关键时刻没准儿还能帮大忙。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之后,拉玛四世给林肯总统写信,说暹罗有大象兵,随时可以出动供总统调遣,想法虽然没有得以实践,但由此可见拉玛四世融入西方文明的决心。

◇ 刚开始学习西方的暹罗战象部队,画中的士兵制服已经完全变成西式制服

◇ 1893年的暹罗军队,已经完全西方化
当然,在拉玛四世看来,西方最强大的还是他们的科学技术,所以他虽然贵为国王,还是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西方的数学、物理、天文等知识,甚至还组织观测了一次日食。
在拉玛四世之后,暹罗王位传到了他儿子拉玛五世朱拉隆功。早年间,拉玛四世非常重视儿子教育,为了让朱拉隆功了解西方文化,不但让他游历周围的英法殖民地,还给他找了个英国女教师安娜,教他英文和西方伦理的基本常识。

◇ 1866年,拉玛四世与十三岁的儿子朱拉隆功合影

◇ 1873年,拉玛五世朱拉隆功登基照
安娜对朱拉隆功的影响非常深远,有传说她经常给朱拉隆功读《汤姆叔叔的小屋》,这让朱拉隆功对奴隶的遭遇无比同情,所以一上任就发布命令,废除了暹罗延续好几百年的奴隶制,也给他赢得了很高的民望。等后来安娜回国之后,她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回忆录,这成了后世文艺创作的灵感,世纪之交的时候有个电影叫《安娜与国王》,就是根据安娜的回忆录改编的。

◇ 好莱坞电影《安娜与国王》剧照
朱拉隆功对泰国的贡献不仅是废除奴隶制,他自己能说流利的英语,也知道要想让西方接受暹罗,自己要做的不是派出什么大象兵,而是主动出现在西方媒体公众面前,让大家看到国王自己作为暹罗文明开化的代表。所以,他自己曾经亲赴欧洲进行访问,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到访欧洲的东方君主。
当时的欧洲王室贵族对东亚人有非常深刻的偏见,比如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就曾经轻蔑地管日本人叫黄皮肤猴子,但这位朱拉隆功不同,人家仪表堂堂,跟欧洲贵族谈笑风生。他的马车走在法国的香榭丽舍大街的时候,法国的老百姓排在路边,争相围观这位东方君主的风采。
能够赢得西方民众和媒体的好感,朱拉隆功处理暹罗的外交和内政就会游刃有余许多。他继承了父亲的遗志,要利用西方的技术和经验让暹罗现代化,但为了防止任何一个单独的西方国家把持暹罗的朝政,朱拉隆功聘请了不同国家的顾问,外交部请的是美国人,财政部请的是英国人,海军顾问是丹麦军官,陆军顾问是德军军官。

◇ 拉玛五世朱拉隆功政绩卓著,到了1909年,暹罗财政收入已经达到6000万铢,相当于同时期大清帝国财政收入的39%,按人均计算则是清朝人均收入的17.3倍
在这个过程中,朱拉隆功始终在独立自主和学习西方之间维持着很好的平衡,所以暹罗在西方经验的加持下迅速强大起来,
只不过在20世纪初,民族主义在世界上蓬勃发展,暹罗也不例外,有不少人主张,既然国家那么强大了,那就做好准备,拳打缅甸脚踢越南,让暹罗的荣光照耀东南亚的每一寸土地。
关于这一点,朱拉隆功有清醒的认识。自己国家虽然国力蒸蒸日上,但比起英法两国还是不够看的,真要和这俩列强发生矛盾,暹罗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所以面对跟邻国的冲突,朱拉隆功选择哪怕自己吃点领土上的亏,也要睦邻友好。

◇ 暹罗割让近一半国土给英法两国
1909年,暹罗和英国签订了协议,划分了克拉地峡的一些领土范围,暹罗主动让出一些地盘,息事宁人。这么做在当时就引起了一些暹罗民族主义者的不满,他们心中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愤恨与日俱增,几十年后,已经改名泰国的暹罗投入日本的阵营跟英美作战,差点葬送了国运,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1910年,拉玛五世朱拉隆功去世,当时暹罗的经济军事实力比起作为英法殖民地的缅甸和越南要好很多,俨然成了东南亚小霸王。
在这种情况下,暹罗的独立也就成了既成事实。后世的泰国民众深切怀念朱拉隆功,并把他当作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纪念,直到现在,泰国还有一座朱拉隆功大学,朱拉隆功去世的10月23日也被当作全国的纪念日。人们纪念这位君主,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通过各种办法,不但让暹罗独立,也让西方文明真正接纳了这个东方古国,这当然是不世之功了。
暹罗独立的故事就是这样,孙中山先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19世纪后半叶,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就是亚洲各国需要拥抱的世界潮流。只不过,当时不是每一个决策者都有这样的智慧,看看大清的皇帝是什么样,再看看泰国的两代君主,一切也就一目了然,所以说泰国维持独立,绝不仅仅是偶然,也是君主智慧的结果吧。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没有「瓜」的中国,真是不敢想象!
夏季至,万物生。夏天是瓜的专属季节。瓜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丝瓜起源于亚洲、南瓜起源于美洲、甜瓜起源于非洲……但它们注定会远播各地。西瓜借丝绸之路在东方落地生根,而冬瓜也由郑和的航船走向西方。瓜的大种植与大迁徙,不仅改变了自然环境,也促进了人类繁衍。中华大地上的人口,唐朝时期达到8000万,北宋时期过了1亿,清乾隆时期突破3亿。没有食物,哪有人的旺盛生育力?这其中,瓜,功不可没。大遗产2023-07-30 15:47:30
0000唯一指挥过3次对越反击战的司令,一生立功无数,最终却未授上将
说起解放之前的名将,大家肯定会想起十大元帅,还有一代战神粟裕大将。新中国成立之后,很多将领因为年龄原因退出了一线岗位,也慢慢出现了一批后起之秀。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将军他是唯一指挥过3次对越反击战的司令员,也成为我军建军以后行使战事指挥权时间最长的高级将领。茂林之家2024-03-12 13:06:41
0000历代皇后哪家强?吕后最狠,武则天最损,慈禧一直稳,谁是被皇帝掀牌子最多的一个?其中父子都喜欢她
女人本是柔弱如水,美丽如花,然而在古代那些走进皇帝后宫的女人,却在这种寒冷的残酷下变成了寒冰。值得注意的是,她们本来生长在普通人家,或许过上一辈子的相夫教子和柴米油盐的生活,然而,命运最终未能被她们所掌控。因为一张出色的面容而被皇帝看中,在后宫花团锦簇的女人中逐渐胜出,靠的不仅是宠爱于一时,而是关键时刻的必要稳准狠。能静居看历史2023-07-29 17:54:24
0000盛唐除李白杜甫高适还有哪些诗人?他们相互认识吗?说出来别不信
二、盛唐诗人(公元713~755年)1、李白(公元701年—762年)李白是四川江油人,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称为诗仙,李白5岁开始读书,15岁开始作诗,18岁时在四川各地游玩,24岁时开始云游四方。紫网2023-10-15 08:29:050000鬼谷子,历史上最懂科学的刺客和情报学家!
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称货财有无,料人民多少、饶乏,有余不足几何?辨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谋虑孰长、孰短?揆群臣之亲疏,孰贤、孰不肖?与宾客之智慧孰少、孰多?观天时之祸福,孰吉、孰凶?诸候之亲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去就变化,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侧孰辨?能知此者,是谓量权。——《鬼谷子·揣》读书心得:1、释义:紫网2023-10-16 09:34:050000